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试验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72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一组为贴药在三九天穴位,二组贴要在三伏天穴位,三组三九天三伏天穴位同时敷药,每组各24人。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对比观察,一组的总有效率为29.62%,二组的总有效率为48.14%,三组的总有效率为92.59%。三组之间比较有明显的效果差异,三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本次试验表明在三九天穴位和三伏天穴位同时敷药能够有效的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减轻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节气天灸治疗青年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月就诊于新疆自治区中医医院针灸科的变应性鼻炎患者78例,于观察末剔除2例,脱落4例,实际统计病例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伏九组、三伏组、三九组,每组24例。三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天灸穴位处方,于2014年三伏天、三九天期间进行天灸治疗。结果:伏九组有效率为75.00%,三伏组有效率为62.50%,三九组有效率为58.33%,伏九组优于三伏组、三九组(P0.05);伏九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优于三九组、三伏组(P0.05);伏九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三九组、三伏组(P0.05)。结论:三伏天和三九天天灸治疗青年变应性鼻炎均有效,联合使用能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在三伏天和非三伏天(春分、秋分和三九天)4个不同时间窗,采用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三伏天灸组、春分天灸组、秋分天灸组和三九天灸组),每组30例。取穴均为肺俞、脾俞、肾俞等,通过回访观测症候量表分数的变化,从而比较天灸疗法在不同节气的疗效。结果三伏天灸组、春分天灸组、秋分天灸组和三九天灸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0.0%、73.3%、66.7%和83.3%,经统计学处理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伏天灸和非三伏天灸均能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中三伏天灸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组,三伏天仍为天灸疗法的优势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三伏天灸与平常穴位贴敷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5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三伏灸组与平常灸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用自制天灸方配合新鲜姜汁调敷的药泥,贴敷在大椎、风门、肺俞等穴位上。10 d贴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后用统计学的方法分别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三伏灸组总有效率89.29%;平常灸组总有效率96.30%,且2组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而生活质量总分在治疗后和随访时分值均降低,且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的生活质量总体改善情况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伏天灸与平常灸的治疗均能获效,且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二者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时间因素对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时间因素在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中的影响效应。方法:将7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三伏组(30例)、三九组(21例)和日常组(20例),穴取大椎、肺俞等,采用隔姜灸加中药贴敷。三伏组在夏季初伏、中伏、末伏各灸贴1次;三九组在冬季一九、二九、三九各灸贴1次;日常组在除三伏、三九以外的时间灸贴,每隔10天1次,共3次。观察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3(IL-13)的变化。结果:三伏组、三九组、日常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3.3%(25/30)、61.9%(13/21)、65.0%(13/20),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生存质量及血清IL-13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及血清IL-13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结论:贴敷疗法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该疗法中占主导因素的是药物及经穴,时间因素似乎影响不大,适宜全年开展。  相似文献   

6.
三伏天灸与日常天灸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三伏天灸与日常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肺功能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的影响进行观察对比。方法:对16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三伏组和日常组以甘遂、白芥子、麻黄、细辛等药物各等分,上加0.3g麝香制成的1cm×1cm大小药膏在肺俞、定喘等穴位进行贴敷治疗,日常组每隔10天贴药1次,3次为1疗程;三伏组分别于初伏、中伏、末伏贴药治疗,1疗程后观察肺功能FEV1的变化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3个月随访,①三伏天灸组与日常天灸组治疗后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三伏天灸组与日常天灸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FEV1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③三伏组与日常天灸组治疗后的肺功能FEV1变化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伏天灸与日常天灸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天灸疗法主要通过经穴及药物作用获效,适宜全年开展此项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三伏贴联合督脉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农历初伏内在本院治未病门诊行冬病夏治的180名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患者予吸入舒利迭治疗,三伏贴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行三伏贴治疗,联合治疗组在三伏贴组治疗基础上行督脉灸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 7%,三伏贴组总有效率为78. 3%,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1. 7%,三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三伏贴组和联合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主症评分的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但三伏贴组和联合治疗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三伏贴联合督脉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明确,体现了"治未病"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三伏天灸与三伏针刺对免疫学影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将三伏天灸与三伏针刺对免疫学影响进行观察对比.方法:将16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三伏天灸组和三伏针刺组,天灸组以甘遂、白芥子、麻黄、细辛等药物各等份,上加0.1g麝香制成的1cm×1cm大小药膏分别于初伏、中伏和末伏在肺俞、定喘等穴位进行贴敷治疗,3次为1疗程.针刺组在初伏开始对以上穴位进行针刺,隔天1次,30天为1疗程.一疗程后分别观察两组的IgE、淋巴细胞转换率、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并对比.结果:三伏天灸组与三伏针剌组治疗后的血清IgE、淋巴细胞转换率、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天灸组较针刺组在降低IgE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伏天灸与三伏针刺比较,在对免疫学方面的影响更具优势,提示天灸疗法主要通过时间、经穴及药物三重作用提高人体的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并比较三伏天与非三伏天穴位贴敷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三伏灸组(28例)和穴位贴敷组(27例)。两组均采用三伏天灸方(穴取大椎、风门、肺俞等),三伏灸组在2010年三伏天期间进行5次穴位贴敷。穴位贴敷组在三伏天前进行5次穴位贴敷。采用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RQLQ)评价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半年后随访的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RQLQ评分中行为问题、鼻症状因子和总分分值均降低(均P<0.01);三伏灸组患者随访时情感反应的分值较前降低(P<0.05),穴位贴敷组患者非鼻/眼症状、眼部症状、情感反应在治疗后和随访时的因子分值均较前下降(P<0.01,P<0.05)。与穴位贴敷组比较,三伏灸组患者治疗后和随访时的非鼻/眼症状、眼部症状、情感反应和生活质量总分下降幅度大(P<0.01,P<0.05)。结论:同一季节段三伏天与非三伏天穴位贴敷均能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症状,但三伏贴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更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日常天灸与三伏天灸治疗阳虚质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其对患者体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广州新海医院中医科门诊就诊的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或临床缓解期的患者63例,其中日常组32例,三伏组31例,分别于"三伏天"以外的日常时间和"三伏天"进行天灸贴药治疗,2组所用药物及选穴均相同,贴药3次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哮喘症状评分、哮喘控制评分(ACT)、阳虚体质转化分数的变化。结果:1)2组均取得良好的疗效,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的哮喘症状评分、ACT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组的阳虚体质转化分数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三伏组的改善优于日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日常天灸与三伏天灸均能有效治疗阳虚体质哮喘,且疗效相当,但三伏天灸在改善阳虚体质方面要优于日常天灸。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季节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名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伏九组、三伏组和三九组,每组30例。分别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在三伏、三九季节给予贴敷治疗。结果:伏九组总有效率为93.33%、三伏组为70%、三九组为60%,伏九组贴敷优于三伏和三九穴位贴敷,三伏穴位贴敷疗效优于三九穴位贴敷。结论:伏九组穴位贴敷对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简便易行、副作用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三伏隔姜灸与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应用三伏隔姜灸治疗,穴取大椎、风门、肺俞;对照组于同期采用三伏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穴取大椎、风门、肺俞、天突、膻中、缺盆;观察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对照组总有效率72%,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三伏天隔姜灸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穴位贴敷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伏贴联合三伏灸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三伏贴联合三伏灸和三伏贴贴敷治疗,每年三伏天贴灸3次,连续贴灸3年。并在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结论:三伏贴联合三伏灸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三伏配合三九穴位贴敷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6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采用三伏配合三九穴位贴敷治疗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总有效率为93%。结论冬病夏治三伏配合三九穴位贴敷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三伏灸"配合"三九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用"三伏灸"配合"三九灸"治疗,对照组用核酪注射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对照组为62.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三伏灸"配合"三九灸"是防治支气哮喘(缓解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伏九天穴位贴敷联合孟鲁斯特咀嚼片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三伏三九天给予治疗组中药穴位贴敷及口服孟鲁斯特咀嚼片,对照组则予模拟药膏穴位贴敷及口服孟鲁斯特咀嚼片,治疗1个疗程,随访1年观察其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肺功能相关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伏九天穴位贴敷可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提高哮喘的治愈率,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天灸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时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三伏天灸与日常天灸、“庚”日天灸与“辛”日天灸的疗效进行观察对比。方法:将16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三伏组和日常组,以甘遂、白芥子、麻黄、细辛等药物各等分,上加0.3g麝香制成的1cm×1cm大小药膏在肺俞、定喘等穴位进行贴敷治疗。日常组每隔10d贴药1次,3次为1疗程;三伏组分别于初伏、中伏、末伏贴药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血清IgE含量、淋巴细胞转换率、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并对比。另将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庚”日和“辛”日贴药组治疗并比较其疗效。结果:①三伏组与日常组治疗后的疗效及血清IgE含量、淋巴细胞转换率、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比较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②“庚”日天灸组与“辛”日天灸组疗效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天灸疗法主要通过经穴及药物双重作用起效,适宜全年开展此项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改良药方及调配方法、精简并固定穴位、加强天灸前后护理等方面研究改良三伏天灸药方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优越性,为临床避免口服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其他外治法引起的疼痛、繁琐等造成依从性差等问题提供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过敏性鼻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3组,天灸组34例采用改良的药方进行三伏天灸治疗;西药组32例采用口服酮替芬结合普通药方三伏天灸治疗;贴敷组34例选用普通药方三伏天灸治疗,时间为2017年三伏时间,每10天1次,每次贴敷1 h,共治疗5次。观察并比较3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体征、VAS评分情况及IgE的含量。结果:1)天灸组中显效17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18%;西药组中显效7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1.88%;贴敷组中显效2例,有效11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38.24%。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在症状评分及VAS评分方面天灸组、西药组、贴敷组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疗效结果表现一致,且两项评分中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3)治疗后在体征评分及血清IgE水平方面比较,天灸组优于贴敷组(P0.05)。结论:改良三伏天灸药方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用药、选穴操作简便,治疗用时短,安全、快捷,无痛、无毒副反应,能明显提高患儿及家长的依从性,临床疗效显著,即时疗效快。  相似文献   

19.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比较中药穴位贴敷疗法与常规针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贴敷组和针刺组各50例.贴敷组应用三伏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穴取大椎、肺俞、膏肓、膻中、气海;针刺组于同期采用针刺疗法,穴取中府、天突、膻中、定喘、丰隆,观察两组远期疗效.结果:贴敷组总有效率为94.0%,针刺组总有效率为76.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伏天中药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伏灸并穴位贴敷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按临床常规治疗;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三伏灸并穴位贴敷法。结果:连续治疗3年后,治疗组小儿哮喘发作症状(咳嗽、喘息、胸闷)明显减轻、次数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三伏灸+穴位贴法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疗效,特别是连续治疗三年后疗效更显著。本法且操作简便,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