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作者检测了21例丙肝患者、7例HBV和HCV双重感染患者及20例乙肝患者血清过氧化脂质的含量,发现丙肝患者及HBV和HCV双重感染患者血清过氧化脂质含量明显高于乙肝患者(P〈0.01),而丙肝与HBV和HCV双重感染患者血清过氧化脂质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丙型肝炎病毒对肝细胞膜的损害程度重于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肝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阐明慢性乙型肝炎中是否也存在肝特异性自身抗体及其在病情转归中的作用。方法:以猴肝细胞切片和可溶性肝抗原为抗原基质,用间接免疫荧光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337例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结果:免疫荧光法显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自身抗体总的阳性率(24.07%)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14.29%);且两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蛋白质印迹的阳性率各为43.42%和42.59%,两者无显著差。 相似文献
3.
丙型肝炎患者肝特异性自身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5,30(1):116-117,135
目的:检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特异性自身抗体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以HEP-2细胞、猴肝、大鼠胃和大鼠肾组织为抗原,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67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32例甲型肝炎、50例其它疾病和30例正常人血清作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线粒体抗体和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检测.结果:丙型肝炎患者自身抗体总阳性率为25.4%,均高于其余3组对照组(P<0.05).自身抗体以低滴度为主,主要为抗核抗体.自身抗体的阳性与患者的性别无关(P>0.05),与年龄有关(P<0.05).结论:HCV感染能诱导自身免疫反应使患者血清出现多种自身抗体,检测其自身抗体及其滴度对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采用直接交叉反应试验,抗体中和试验,增强抗体浓度试验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扩增HCV,RNA,对丙型肝炎抗体(抗HCV,EIA)测定假阳性研究,进一步认识抗HCV临床意义,结果表明,乙肝病毒核心抗体(IgG)可致抗HCV测定假阳性,乙肝高滴度抗HBC可能是临床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混合感染高检出及献血员丙肝抗体阳性高比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1995,(4)
本文作者检测了21例丙肝患者、7例HBV和HCV双重感染患者及20例乙肝患者血清过氧化脂质的含量,发现丙肝患者及HBV和HCV双重感染患者血清过氧化脂质含量明显高于乙肝患者(P<0.01),而丙肝与HBV和HCV双重感染患者血清过氧化脂质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丙型肝炎病毒对肝细胞膜的损害程度重于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急、慢性丙型肝炎病人血清抗E2抗体的临床意义.用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E2抗原,通过Westernblot检测丙型肝炎病人血清中抗E2抗体。结果37份急慢性丙型肝炎病人血清抗E2抗体在HCVRNA阳性者中检测为59.5%,其中急性患者中检出率为30%,慢性患者中检出率为70.3%。提示抗E2抗体可以作为检测HCV感染有价值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重型肝炎血浆内毒素脂多糖 (LPS)与肝组织Kuppfer细胞自杀因子配体 (FasL)表达和血清可溶性FasL(sFasL)的关系。 方法 检测 1 2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内毒素LPS的水平 ,同步观察肝组织FasL表达与血清sFasL的水平 ,并与 1 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对照。 结果 慢性重型肝炎组LPS水平、sFasL、FasL表达阳性率及阳性强度均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 ,P <0 .0 1。 结论 肝细胞功能严重受损时 ,血中肠源性LPS增高 ,并促使肝组织FasL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8.
9.
《河南医学研究》2017,(1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7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研究对象,均经过3个月及以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对病毒感染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率为60.56%。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血液透析时间均长于未感染组,其输血次数多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有感染组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阳性率、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阳性率均高于透析后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有效隔离、应用一次性透析器、广泛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可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病毒感染的可控性。 相似文献
10.
性传播疾病危险人群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31名卖淫妇女和109名正常妇女HBV和HCV感染的血清学指标的检测、性传播有关因素的调查,发现卖淫妇女HBV和HCV感染中的抗-Hkc为43.15%,抗-HBs为36.89%,HBsAg为10.44%,抗-HCV为9.51%,明显高于正常妇女;有性传播疾病者HBV和HCV的各项感染指标也明显高于正常妇女。卖淫妇女的抗-HCV感染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与卖淫时限长、卖淫次数多有明显差别,这表明卖淫妇女中有较严重的HBV和HCV感染。 相似文献
11.
分析和评估HCV与HBV共感染对HBV临床指征的影响。采集152例有静脉吸毒史HBV感染者血浆,其中HBV/HCV共感染组52例,HBV单感染组100例。检测分析包括ALT和AST、HBV表面抗原(HBsAg)、e抗原、e抗体、HBV DNA及anti-HCV IgG与HCV RNA。结果显示,两组样本的ALT和AST水平无显著差异(P=0.097, P=0.184);HBV/HCV共感染组HBsAg水平显著低于HBV单感染组HBsAg水平(P=0.020);共感染组HBV DNA阳性率显著低于HBV单感染组HBV DNA阳性率(P=0.004),且共感染组中HBV DNA载量也显著低于HBV单感染组HBV DNA载量(P=0.031)。进一步分析发现:在HBV单感染患者中的HBV DNA和HBsAg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r=0.752, P<0.001),但在HBV/HCV共感染患者中相关性减弱(r=0.387, P=0.042)。本研究显示HCV共感染可能与HBV存在竞争关系,从而影响HBV病毒复制水平及表面抗原分泌。 相似文献
12.
128例经血感染HIV患者合并HCV和HBV感染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经血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患者合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及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情况及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经血感染HIV患者合并感染HBV和HCV的感染率、肝脏表现及部分免疫学特征。结果128例患者中,单纯合并HCV感染者107例(83.6%),其中40例(31.3%)出现肝功能异常或肝损害,15例(11.7%)合并肝炎症状;单纯合并HBV感染3例(2.3%),均出现肝功能异常和肝炎症状;HIV、HBV、HCV三重感染7例(5.5%),无1例存在肝功能异常和肝炎症状;11例(8.6%)患者未合并HBV或HCV。结论经血感染HIV的患者与HCV的合并感染率高于与HBV的合并感染率,HIV合并HCV感染与HBV感染的临床转归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多重PCR检测HBV和HCV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可同时检测血清HBVDNA和HCVRNA的多重PCR。方法:利用已知的基因序列设计了对于不同亚型HBV保守的C基因区的一对引物HBV-P623及对于不同亚型HCV高度保守的位于5’端非编码区(5’-NCR)的两对引物HCV-P289和HCV-P174,扩增经基因释放剂(Genereleaser)处理的HBV和HCV阳性血清。结果:多重引物、逆转录套式PCR反应体系可同时扩增HBV DNA和HCV RNA,分别在623bp和174bp处出现特异DNA扩增带。该反应体系具有较高的特异和敏感性,受检血清中仅含有10fgHBV DNA和5CID HCV RNA即可检出。血清标本不需要提取核酸,可直接进行PCR。用此体系检测30例输血后病人血清,其中15例为HBV感染,8例为HCV感染,7例为阴性。结论:多重PCR检测HBV及HCV的方法具有简便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15.
乙,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徐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重叠感染情况。方法 对徐州地区24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进行血清丙型肝炎抗体(抗-HCV)及丙型肝炎病毒(HBV、HCV)重叠感染与单纯HBV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1)徐州地区HBV、HCV重叠感染率为12.96%(32/247)。(2)重叠感染者的年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相似文献
16.
广州地区吸毒人员HBV、HCV感染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吸毒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广州地区吸毒人员的血液标本,采用ELISA检测HBsAg及HCV抗体,并对吸毒人员采取统一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375名吸毒者HBV、HCV的感染率分别为20.8%、39.2%,HBV/HCV合并感染率为7.7%(106/1375)。其中采用静脉吸毒者HBV、HCV的感染率分别24.5%、84.5%,均高于非静脉吸毒者的19.2%、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毒者年龄越大、吸毒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HBV或HCV感染。结论吸毒尤其是静脉吸毒是HBV、HCV感染的高危因素。吸毒者年龄、吸毒时间长短及吸毒方式与HBV、HCV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17.
对210例乙型肝炎患者和52例非肝病患者进行了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在慢性迁延性肝炎的阳性率为11.1%,慢性活动性肝炎为17.2%,肝硬化为34.0%。丙型肝炎病毒(HCV)与乙型肝炎病毒(HBV)重叠感染率为17.1%(36/210)。抗-HCV阳性者80.5%有输血史。未发现HCV感染对HBV复制有抑制的现象.HCV和HBV重叠感染肝硬化患者肝功生化指标与单纯HBV感染肝硬化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但重叠感染的肝硬化患者的并发症较多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HBV、HCV重叠感染时,病毒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对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用ELISA法检测180例患者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HBV-M)和丙肝病毒抗体(抗-HCV),用PCR和RT-PCR体外扩增法检测HBV-DNA和HCV-RNA。结果:HBV、HCV重叠感染LC和HCC的发生率远远高于单纯HBV或HCV感染,HBV、HCV重叠感染患者中HBV-DNA和HBsAg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单纯HBV感染者。结论:HBV重叠感染HCV后,对肝细胞的损害加重,重叠感染患者病情的发展及转归可能主要与HCV有关,是HBV、HCV作用相互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癌患者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原发性肝癌患者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检测15 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 (HBV)及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情况 ,每例患者均有血清学检测资料 ,另取 30例良性肝病组织作对照 ,所有数据用卡方检验。 结果 15 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 HBV感染阳性率为31.8% (5 0 / 15 7) ,HCV感染阳性率为 5 1.0 % (80 / 15 7) ,其中 10 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 HBV、HC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39.3% (42 / 10 7) ,4 5 .8% (49/ 10 7) ,5 0例胆管细胞癌 HBV、 HC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 16 .0 % (8/ 5 0 ) ,6 2 .0 %(31/ 5 0 ) ,原发性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 HBV、HCV重叠感染率分别为 2 7.1% (2 9/ 10 7) ,14 .0 % (7/ 5 0 ) ,良性肝病组HBV、HC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 16 .7% (5 / 30 ) ,30 .0 % (9/ 30 )。原发性肝细胞癌 HBV感染、胆管细胞癌 HCV感染率高于良性肝病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5 )。原发性肝细胞癌 HBV、HCV血清学检测阳性率分别为 87.8%(94 / 10 7) ,13.1% (14 / 10 7) ,胆管细胞癌 HBV、HCV血清学检测阳性率分别为 6 8.0 % (34/ 5 0 ) ,16 .0 % (8/ 5 0 )。 结论 原发性肝癌与 HBV、HCV的感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检测乙、丙型肝炎病毒基因芯片的制备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研制检测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芯片。方法:以HBV、HCV高度保守的基因片段为探针,同时用没有同源性的植物基因片段为内参照基因,制备成“乙、丙型肝炎病毒双检基因芯片”。检测时抽提患者血清中的病毒核酸,进行RT-PCR扩增及荧光标记,然后与双检基因芯片杂交,结交结果用ScanArray3000扫描仪扫描。结果:双检基因芯片的内参照结果能做到绝对阳性和绝对阴性,同时对不同血清(正常人血清,乙肝E抗原阳性血清,丙肝RNA阳性血清,乙肝、丙肝阳性混合血清)能有效检测区分。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制作了乙、丙型肝炎病毒双检基因芯片,可望使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