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目的研究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及肺癌抑制因子(TSLC1)基因在宫颈不同病变的表达、与人乳头瘤(HPV)感染相关性及诊断宫颈癌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纳入182例妇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断结果分为:对照组(正常人)45例、宫颈内上皮瘤变(CIN)Ⅰ组45例、宫颈内上皮瘤变(CIN)组Ⅱ-Ⅲ55例和宫颈癌组37例。观察TSLC1和FHIT在正常宫颈、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情况,研究TSLC1与FHIT在宫颈癌临床病理中的特点,分析2种基因与HPV感染的相关性,探讨TSLC1与FHIT在诊断宫颈癌的价值。结果 4组的高危HPV感染率有差异(P0.01),4组的FHIT和TSLC1基因表达有差异(P0.01)。FHIT、TSLC1表达在不同FIGO分期、不同分化及病理类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CINⅠ-Ⅲ组与宫颈癌组患者FHIT、TSLC1基因表达正常时的HPV感染率为0例(0.00%),FHIT、TSLC1基因表达缺失的HPV感染率升高(P0.05)。FHIT、TSLC1基因表达情况与HPV感染呈显著性相关,两种基因表达缺失的患者HPV感染率升高(P0.05)。FHIT基因缺失诊断宫颈癌的ROC的灵敏性为85.64%,特异性为82.33%;FHIT基因缺失诊断宫颈癌的ROC的灵敏性为88.52%,特异性为83.49%;两者缺失联合诊断宫颈癌的ROC的灵敏性为92.46%,特异性为95.32%,FHIT联合TSLC1基因缺失诊断宫颈癌的临床价值较单独基因缺失诊断价值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TSLC1、FHIT基因表达在宫颈癌和HPV发生早期时会出现表达缺失。高危HPV感染患者早期行TSLC1、FHIT基因检测可提高宫颈癌的诊断率,此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的HPV的感染和其基因分型及主要感染型别情况。方法应用型特异PCR检测宫颈癌及其前病变的患者的HPV感染及其主要基因分型情况的分析。结果在本研究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宫颈癌的HPV感染率为91.0%,CINⅠ/Ⅱ/Ⅲ的HPV感染率为73.3%,主要高危型HPV基因型别依次为HPV16、HPV18、HPV58、HPV33。结论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感染主要高危型HPV基因型别依次为HPV16、HPV18、HPV58、HPV33、HPV16在宫颈癌和CIN中的构成比随着宫颈病变的增加而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孙波  张冰  李建华 《解剖科学进展》2012,18(5):435-437,441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高危亚型HPV33和HPV52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316例于我院进行病理组织活检联合HPVDNA检测的病例,对其进行HPVDNA提取、PCR扩增、导流杂交,其中对194例HPV33和HPV52亚型阳性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4例HPV33和HPV52阳性患者中,宫颈良性病变22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为114例和宫颈恶性肿瘤为55例,利用统计学χ~2检验发现在HPV33和HPV52阳性患者中,CIN和宫颈恶性肿瘤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宫颈良性病变的阳性率(p<0.05)。结论 HPV33和HPV52阳性患者患宫颈病变的几率增大,高危型HPV33和HPV52是引起宫颈恶性病变的致病基因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宫颈细胞学异常患者中人乳头瘤“毒(HPV)的感染状况,评估HPV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异常的101例患者进行了HPV检测,同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101例宫颈细胞学异常患者中,细胞学为ASCUS、LSIL、HSIL、鳞状细胞癌时高危型HPV阳性率分别为84.2%、88.6%、100.0%和2/2;(2)10l例细胞学异常患者中20例为CINI,81例为CINⅡ及以上级别,高危型HPV阳性率存CINI、CINⅡ及以上级别分别为60%、97.5%;(3)ASCUS组中,高危型HPV阳性患者中CINⅡ及以上病变的发生率为87.5%,HPV阴性患者中CINⅡ及以上病变的发生率为16.7%;(4)高危型HPV型别分布由高到低分别为HPVl6型39.6%(40/101),HPV58型17.8%(18/101),HPV52型16.8%(17/101),HPVl8型9.9%(10/101)以及HPV33型9.9%(10/101)。结论高危型HPV感染率与宫颈病变级别呈正相关;HPV检测可作为ASCUS患者的有效分流手段。宫颈病变患者中高危型HPV感染以16、58、52、18、33型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多肿瘤抑制基因P16、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及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 riskhuman papilloma virus,HPV16/18)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两步法检测P16和Ki67在宫颈非特异性炎症、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I级、Ⅱ级和Ⅲ级及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用原位杂交法检测HPV16/18的表达。结果:P16蛋白表达在非特异性炎症、CINⅠ级、Ⅱ级和Ⅲ级及宫颈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0.0%,55.6%,93.6%和100.0%;Ki67蛋白表达在非特异性炎症、CINⅠ级、Ⅱ级、Ⅲ级及宫颈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7.6%,61.1%,89.4%和100.0%,不同组别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P16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及染色强度呈递增趋势,表达存在分层现象。HPV16/18在非特异性炎症、CINⅠ级、Ⅱ级、Ⅲ级及宫颈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0.0%,61.1%,82.9%和100.0%,宫颈病变中HPV16/18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特异性炎症组。结论:P16和Ki67蛋白检测作为宫颈病变的有效的生物学标记,可联合HPV16/18 DNA检测应用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和诊断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及其人乳头状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与低相对分子质量蛋白酶体(low molecular-weight protein,LMP)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利用专业软件设计LMP2和LMP7基因启动子区含CpG岛特异性PCR引物,对SiHa宫颈癌细胞DNA进行亚硫酸氢盐修饰、目的片段扩增、质粒载体克隆和测序,确定该区域所含CpG序列甲基化情况;收集维吾尔族妇女正常宫颈上皮、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患者新鲜组织和石蜡组织标本78例,并提取DNA,采用Sequenom MassARRAY DNA技术平台(质谱分析),定量分析LMP2和LMP7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同时以HPV分型芯片鉴定HPV亚型,分析基因甲基化与HPV感染的关系;应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MP2、LMP7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分析蛋白表达与基因甲基化的关系.结果 LMP2和LMP7基因相应目的片段各含有22个CpG位点,在SiHa宫颈癌细胞基因组DNA中,只有LMP7有2个位点发生甲基化.宫颈病变病理过程伴随着LMP7基因CpG片段甲基化水平改变,其在CSCC和CIN组织的甲基化率(0.1864±0.0893和0.0728±0.0548)高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0.0652±0.0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宫颈病变的加重LMP7 mRNA和蛋白表达逐渐下调,各组间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MP7蛋白表达随着该基因甲基化率增高而降低(F=8.69,P=0.035).而LMP2蛋白表达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分型芯片检出12种HPV基因型,其中HPV16感染率构成比为52/78(66.7%),HPV16亚型阳性与宫颈病变进程及LMP7基因甲基化率升高趋势正相关(t=1.996,P=0.049).结论 LMP7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是一种宫颈癌病变特异性改变,与HPV16感染可能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高危型别检测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及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375例宫颈组织细胞样本进行HPV高危型别检测,对其中阳性样本进行TCT检查,有宫颈上皮内瘤变者(CIN)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组织学确诊。HPV高危型别检测采用双色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8种高危型HPV DNA(主要高危型:HPV16,18,45,31)和次要高危型(HPV33,52,58,67)分型及病毒载量检测。结果 1375例样本高危型HPV DNA检测结果为阳性256例,阳性率为18.62%;TCT结果为WNL的样本高危型HPV的感染率为16.41% (42/256);TCT结果为ASCUS以上的样本高危型HPV的感染率为83.59%( 214/256)。HPV各型别的病毒载量在TCT结果为WNL、ASCUS及LSIL/HSIL/SCC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TCT与阴道镜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WNL-正常或炎症92.86%( 39/42),LISL-CIN I 81.36%(48/59),HSIL-CIN Ⅱ&Ⅲ 85.19% (23/27),SCC-宫颈癌9/10。结论 HPV高危型别检测联合TCT技术及阴道镜检查能显著提高宫颈病变的阳性检出率,可作为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筛查的可靠早期诊断方法,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彭娟  马莉  王焰  王伟  谭玉洁 《微循环学杂志》2013,(4):40-41,44,I0002
全世界发展中国家,每年因各种癌症死亡的女性患者中,宫颈癌已占首位。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重要危险因素。Pett等在约90%的宫颈癌患者组织中检测到HPVDNA整合作用;Ordonez等的报道提示,HPV16、18型DNA的存在状态极有可能是有价值的宫颈癌预后监测指标。为进一步了解宫颈脱落细胞中HPVDNA存在状态的变化,本文通过检测HPV18亚型E2、E6基因含量并计算其比值,  相似文献   

9.
DAPK和DNMT1在宫颈癌中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宫颈癌中DAPK(Death-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启动子甲基化与DNMT1 mRNA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技术检测52例宫颈癌、60例CIN(cervical intraepithelialneoplasia)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DAPK启动子甲基化状况;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DNMT1 mRNA的表达.结果 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不存在DAPK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而在CIN和宫颈癌中的甲基化率分别为18.3%(11160)、65.4%(34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639,P<0.001).正常宫颈鳞状上皮、CIN和宫颈癌DNMT1 mRNA阳性率分别为10%、63.3%和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057,P<0.001).DAPK异常甲基化和DNMT1 mRNA表达成正相关,r=0.308,P<0.001.结论 DAPK异常甲基化和DNMT1 mRNA过表达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DAPK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过程可能是在DNMT1的催化作用下完成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基因芯片检测宫颈石蜡组织标本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可能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诊断为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的石蜡组织标本40例,其中宫颈浸润性鳞癌1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12例,CINⅠ4例,CINⅡ6例。从组织中提取DNA后采用基因芯片检测23种常见HPV基因亚型,即PCR扩增后产物在基因芯片上进行杂交。同时选用10例经基因芯片检测16型和18型基因阳性的宫颈鳞癌的石蜡组织切片做原位杂交。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与部分原位杂交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结果基因芯片检测的18例宫颈鳞癌HPV高危亚型均为阳性(100%),其中1例为混合阳性;12例CINⅢ中11例为高危亚型阳性(91.7%),1例阴性;6例CINⅡ的宫颈病变中高危型5例阳性,低危型1例阳性;4例CINⅠ中有2例低危型阳性、2例阴性;宫颈鳞癌和CINⅢ组与CINⅠ和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80.0,P〈0.01)。10例宫颈鳞癌基因芯片HPV16型和18型阳性组织中,原位杂交同型探针6例检测显示阳性。结论HPV基因芯片技术可用于检测多种亚型,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对HPV感染亚型的鉴别及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潘莉  潘伟 《医学信息》2010,23(18):3372-3373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感染在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浸润性宫颈癌(ICC)中的表达,旨在提高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浸润性宫颈癌的诊断率。方法对就诊的有宫颈疾患的妇女794例,采用导流杂交HPV基因分型技术进行DNA检测。结果 HPV检测阳性113例,阳性率14.23%,其中单一型别HPV感染84例,占总数的74.33%,多型别感染的29例,占总数的25.67%,最常见的HPV基因型为52、16、58、18、53高危型感染率较低危型相比,上升趋势更为明显。结论在宫颈病变筛查中HPV检测可提高细胞学检测的有效性,是早期诊断CINⅢ及ICC的一个重要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2.
应用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分型检测HPV及其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表面等离子共振(SPR)生物传感器分型检测女性生殖道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集女性宫颈脱落细胞504例,按病理学结果分为炎症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CINⅠ-Ⅱ组、CINⅡ组、CINⅢ组、宫颈癌组。应用SPR生物传感器对各组进行检测,一次性分型检测16种HPV高危型和8种低危型,同时采用克隆测序作平行对照,结合病理诊断结果,对SPR生物传感器进行应用评价。结果SPR生物传感器和克隆测序结果的一致率为0.994,Kappa指数为0.987,(P=0.0000.05)。SPR生物传感器测得各病理组别HPV阳性率、高危型阳性率及多重感染率依次为总体(64.7%、62.1%、15.5%),炎症(41.9%、36.6%、11.8%),CINⅠ(44.6%、41.2%、13.5%),CINⅠ-Ⅱ(51.9%、48.1%、11.1%),CINⅡ(74.2%、74.2%、9.7%),CINⅢ(94.3%、93.5%、23.6%)及宫颈癌组(98.2%、98.2%、16.4%)。24种HPV基因型检出21种,阳性率依次为:16、58、33、52、66、11、18、53、6、31、45、39、81、59、70、68、51、54、56、35、40。SPR生物传感器检测HPV DNA诊断CIN III和宫颈癌的灵敏度为95.5%、特异度为52.1%、阳性预测值为52.1%、阴性预测值为95.5%。结论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高,HPV感染率和高危型感染率呈升高趋势,多重感染率无明显升高趋势;SPR生物传感器检测HPV DNA与克隆测序一致性良好,可以实现HPV分型检测,其诊断CINⅢ和宫颈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在宫颈病变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砸别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与宫颈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基因分型技术,对375例宫颈病变患者(宫颈炎182例、CINI81例、CINⅡ68例、CINⅢ69例、宫颈癌15例)进行HPV感染基因型分型测定,同时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375例标本中HPV阳性检出率为35.2%,HPV在各类宫颈病变组的阳性枪出率分别为宫颈炎18.6%,CINI32.1%,CINⅡ57.3%,CINⅢ68.9%,宫颈癌86.7%,宫颈炎组和宫颈癌病变组HPV之间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0,P〈0.05)。HPV多重感染率为32.6%,其中最常见HPV感染亚型为HPV16。结论宫颈病变严重程度与感染HPV亚型的致病能力密切相关。HPV核酸分型检测对宫颈疾病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宫颈上皮内瘤变中p16INK4A和Ki-67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探讨p16^INK4A、Ki-67和HPV抗原表达及高危型HPV(HR—HPV)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宫颈活检病理确诊为CIN的组织蜡块101例,重新切片,应用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p16^INK4A、Ki-67和HPV抗原表达,并取正常宫颈组织50例进行对比研究。同时,应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对其中25例CIN组织样品进行HR—HPV检测。结果p16^INK4A蛋白表达水平在CINI、CINⅡ、CINⅢ级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其表达水平随着CIN级别的增高而增加,呈现良好的线性相关性(P〈0.001);Ki-67蛋白表达阳性细胞多少与CIN分级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其在宫颈鳞状上皮中的位置分布与CIN级别之间却有显著相关性(P〈0.05);HPV抗原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反应仅呈现于CIN鳞状上皮表层挖空细胞内,其阳性率在不同级别CIN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HPV在CINI、CINⅡ和CINⅢ级的检出率分别为81.8%、80.0%和100.0%,但其检出率在不同级别CIN之间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p16^INK4A和Ki-67染色对CIN的病理诊断和分级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对于CINI级形态结构不典型的病例,HR—HPV的检测结果对病理诊断有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TERC基因的表达情况,探索其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20例正常对照和100例患者(CINⅠ14例、CINⅡ35例、CINⅢ36例、宫颈癌15例)的宫颈脱落上皮细胞TERC基因的表达情况。并以组织病理学结果做对照。结果随宫颈病变级别增加,TERC基因扩增的阳性率、异常细胞数和异常核型的复杂性均显著增加。宫颈癌/CINⅢ该基因扩增阳性率显著高于CINⅡ/Ⅰ及正常对照(P〈0.01),CINⅡ病变者显著高于CINⅠ者(P〈0.01)。结论TERC基因扩增与宫颈病变的发展关系密切,FISH检测TERC基因扩增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HPV)16型E5早期基因在临床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Ⅰ、Ⅱ、Ⅲ型及宫颈癌患者中的存在情况,判断HPV16E5是否能作为临床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治疗靶点,以利进一步研究HPV16的致癌机制。方法:从临床标本中筛选出HPV16阳性标本61例,根据病理诊断分为5组(宫颈炎组、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及宫颈癌组),再应用PCR的方法分别测定各组组织中HPV16E5DNA的表达情况。结果:宫颈炎组E5DNA阳性率为58.33%,CINⅠ级为63.64%,CINⅡ级为70.00%,CINⅢ级为44.44%,宫颈癌为77.78%,各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5DNA不仅仅在宫颈癌早期存在,因而E5不能作为临床宫颈癌的早期诊断靶点,但可作为宫颈癌疫苗研究的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基因分型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就诊的171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HPV分型检测及阴道镜检查下行多点活检,并最终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分析HPV分型检查在宫颈癌筛查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1715例CIN患者HPV检出率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HPV16、58、52、33、31;CIN2+(包括CIN2/CIN3/原位腺癌/宫颈癌,以下简称CIN2+)患者中前五位依次是HPVI6、58、33、52、31;其中CIN2+中细胞学未见上皮内病变细胞和恶性细胞(negative for intraepithelial lesion or malignancy,NILM)患者中,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PV16、33和18型阳性致CIN2+风险性较大,回归系数OR分别为5.031(P=0.000)、2.375 (P=0.000)和1.598(P =0.027).宫颈脱落细胞学为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伴随HPV16、58型阳性,发生CIN2+风险性较大,回归系数OR分别为5.139(P=0.000)和2.096(P=0.025).宫颈脱落细胞学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伴随HPV16、33、52型CIN2+风险性较大,回归系数OR分别为5.774(P =0.000)、3.368(P =0.000)和1.747(P=0.034).结论 HPV分型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指导细胞学阴性、ASCUS和LSIL患者临床处理时的重要参考指标,尤其是当HPV16型阳性时.  相似文献   

18.
300例妇科宫颈病变患者石蜡切片HPV基因分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女性生殖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和不同宫颈病变的关系及HPV检测在宫颈癌防治方面的应用价值.对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的300例不同的宫颈病变患者进行HPV-DNA检测(同时检测5种低危型和18种高危型HPV亚型).结果显示,慢性宫颈炎组HPV阳性87例,阴性48例,阳性率64.5%;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C...  相似文献   

19.
大量研究已经证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特别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在妇女宫颈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HPV感染是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主要病因,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必要条件。据报道[1],宫颈癌患者HPV阳性率可达到99.7%,HPV感染使宫颈癌的相对危险性增加200多倍,是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颈癌FHIT(脆性组胺酸三联体基因)、PTEN(10号染色体缺失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甲基化与hMSH2表达在宫颈癌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对宫颈癌以及CIN病理标本,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其FHIT、PTEN甲基化、用免疫组化学法检测错配修复基因(hMSH2)表达;结果宫颈癌、CIN及慢性宫颈炎组,FHIT甲基化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7(17/30)、14.3(5/35)、0(0/43)(P<0 05);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3(7/30)、5.7(2/35)、0(0/43)(P<0 05);hMSH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22/30)、42.8(15/35)(4/19)、20.9(9/43)(P<0 05)。结论宫颈癌的发病过程中伴有FHIT、PTEN甲基化、hMSH2蛋白表达上调,但三者机制各自独立。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宫颈癌的预警和愈后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