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卵巢纤维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卵巢纤维瘤CT资料.结果 9例表现为边界清晰单侧附件区实质性占位,实质部分密度均匀,平扫CT值为32~63 HU,增强动脉期较平扫CT值增加4~19 HU,平均(9.3±4.1)HU,实质期较平扫CT值增加7~24 HU,平均(14.7±5.2)HU.3例肿块内部出现不同程度条片状及囊状坏死区,但肿瘤外缘轮廓尚光整,其中1例同时出现了胸腹腔积液,2例肿瘤内部出现点片状钙化.结论 卵巢纤维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肿瘤多数表现为附件区边界清晰的实质性肿块,增强后轻度强化,少数内部囊变坏死伴腹水者与卵巢恶性肿瘤鉴别困难,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卵巢纤维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卵巢纤维瘤CT资料.结果 9例表现为边界清晰单侧附件区实质性占位,实质部分密度均匀,平扫CT值为32~63 HU,增强动脉期较平扫CT值增加4~19 HU,平均(9.3±4.1)HU,实质期较平扫CT值增加7~24 HU,平均(14.7±5.2)HU.3例肿块内部出现不同程度条片状及囊状坏死区,但肿瘤外缘轮廓尚光整,其中1例同时出现了胸腹腔积液,2例肿瘤内部出现点片状钙化.结论 卵巢纤维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肿瘤多数表现为附件区边界清晰的实质性肿块,增强后轻度强化,少数内部囊变坏死伴腹水者与卵巢恶性肿瘤鉴别困难,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卵巢纤维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卵巢纤维瘤CT资料.结果 9例表现为边界清晰单侧附件区实质性占位,实质部分密度均匀,平扫CT值为32~63 HU,增强动脉期较平扫CT值增加4~19 HU,平均(9.3±4.1)HU,实质期较平扫CT值增加7~24 HU,平均(14.7±5.2)HU.3例肿块内部出现不同程度条片状及囊状坏死区,但肿瘤外缘轮廓尚光整,其中1例同时出现了胸腹腔积液,2例肿瘤内部出现点片状钙化.结论 卵巢纤维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肿瘤多数表现为附件区边界清晰的实质性肿块,增强后轻度强化,少数内部囊变坏死伴腹水者与卵巢恶性肿瘤鉴别困难,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卵巢纤维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卵巢纤维瘤CT资料.结果 9例表现为边界清晰单侧附件区实质性占位,实质部分密度均匀,平扫CT值为32~63 HU,增强动脉期较平扫CT值增加4~19 HU,平均(9.3±4.1)HU,实质期较平扫CT值增加7~24 HU,平均(14.7±5.2)HU.3例肿块内部出现不同程度条片状及囊状坏死区,但肿瘤外缘轮廓尚光整,其中1例同时出现了胸腹腔积液,2例肿瘤内部出现点片状钙化.结论 卵巢纤维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肿瘤多数表现为附件区边界清晰的实质性肿块,增强后轻度强化,少数内部囊变坏死伴腹水者与卵巢恶性肿瘤鉴别困难,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卵巢纤维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卵巢纤维瘤CT资料.结果 9例表现为边界清晰单侧附件区实质性占位,实质部分密度均匀,平扫CT值为32~63 HU,增强动脉期较平扫CT值增加4~19 HU,平均(9.3±4.1)HU,实质期较平扫CT值增加7~24 HU,平均(14.7±5.2)HU.3例肿块内部出现不同程度条片状及囊状坏死区,但肿瘤外缘轮廓尚光整,其中1例同时出现了胸腹腔积液,2例肿瘤内部出现点片状钙化.结论 卵巢纤维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肿瘤多数表现为附件区边界清晰的实质性肿块,增强后轻度强化,少数内部囊变坏死伴腹水者与卵巢恶性肿瘤鉴别困难,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卵巢纤维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卵巢纤维瘤CT资料.结果 9例表现为边界清晰单侧附件区实质性占位,实质部分密度均匀,平扫CT值为32~63 HU,增强动脉期较平扫CT值增加4~19 HU,平均(9.3±4.1)HU,实质期较平扫CT值增加7~24 HU,平均(14.7±5.2)HU.3例肿块内部出现不同程度条片状及囊状坏死区,但肿瘤外缘轮廓尚光整,其中1例同时出现了胸腹腔积液,2例肿瘤内部出现点片状钙化.结论 卵巢纤维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肿瘤多数表现为附件区边界清晰的实质性肿块,增强后轻度强化,少数内部囊变坏死伴腹水者与卵巢恶性肿瘤鉴别困难,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卵巢纤维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卵巢纤维瘤CT资料.结果 9例表现为边界清晰单侧附件区实质性占位,实质部分密度均匀,平扫CT值为32~63 HU,增强动脉期较平扫CT值增加4~19 HU,平均(9.3±4.1)HU,实质期较平扫CT值增加7~24 HU,平均(14.7±5.2)HU.3例肿块内部出现不同程度条片状及囊状坏死区,但肿瘤外缘轮廓尚光整,其中1例同时出现了胸腹腔积液,2例肿瘤内部出现点片状钙化.结论 卵巢纤维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肿瘤多数表现为附件区边界清晰的实质性肿块,增强后轻度强化,少数内部囊变坏死伴腹水者与卵巢恶性肿瘤鉴别困难,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卵巢纤维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卵巢纤维瘤CT资料.结果 9例表现为边界清晰单侧附件区实质性占位,实质部分密度均匀,平扫CT值为32~63 HU,增强动脉期较平扫CT值增加4~19 HU,平均(9.3±4.1)HU,实质期较平扫CT值增加7~24 HU,平均(14.7±5.2)HU.3例肿块内部出现不同程度条片状及囊状坏死区,但肿瘤外缘轮廓尚光整,其中1例同时出现了胸腹腔积液,2例肿瘤内部出现点片状钙化.结论 卵巢纤维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肿瘤多数表现为附件区边界清晰的实质性肿块,增强后轻度强化,少数内部囊变坏死伴腹水者与卵巢恶性肿瘤鉴别困难,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卵巢纤维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卵巢纤维瘤CT资料.结果 9例表现为边界清晰单侧附件区实质性占位,实质部分密度均匀,平扫CT值为32~63 HU,增强动脉期较平扫CT值增加4~19 HU,平均(9.3±4.1)HU,实质期较平扫CT值增加7~24 HU,平均(14.7±5.2)HU.3例肿块内部出现不同程度条片状及囊状坏死区,但肿瘤外缘轮廓尚光整,其中1例同时出现了胸腹腔积液,2例肿瘤内部出现点片状钙化.结论 卵巢纤维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肿瘤多数表现为附件区边界清晰的实质性肿块,增强后轻度强化,少数内部囊变坏死伴腹水者与卵巢恶性肿瘤鉴别困难,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卵巢纤维瘤的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卵巢纤维瘤CT资料.结果 9例表现为边界清晰单侧附件区实质性占位,实质部分密度均匀,平扫CT值为32~63 HU,增强动脉期较平扫CT值增加4~19 HU,平均(9.3±4.1)HU,实质期较平扫CT值增加7~24 HU,平均(14.7±5.2)HU.3例肿块内部出现不同程度条片状及囊状坏死区,但肿瘤外缘轮廓尚光整,其中1例同时出现了胸腹腔积液,2例肿瘤内部出现点片状钙化.结论 卵巢纤维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肿瘤多数表现为附件区边界清晰的实质性肿块,增强后轻度强化,少数内部囊变坏死伴腹水者与卵巢恶性肿瘤鉴别困难,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的技术对乳腺肿块的诊断及在术前评估价值. 方法 收集临床乳腺肿块38病例,证实乳腺癌22例,重点多层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 结果 38例乳腺肿块中纤维腺瘤,乳腺增生病变和恶性组平扫CT平均值分别为(22.24±6.24)HU、(17.20±5.2)HU和(24.60±8.43)HU(P>0.05),增强后△CT值分别为(22.22±8.8)HU、(12.33±5.1)HU和(36.36±15.27)HU(P<0.01);良性病灶△CT值均<35 HU,乳腺癌△CT值>35 HU.CT在乳腺肿块中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肿块,三维重建22例乳腺癌病例,显示肿块周围水肿环,肿块邻近皮肤水肿6例,乳头内陷、导管增粗6例,8例肿块与胸壁相连,CT对转移淋巴结的总检出率为75%(9/12),其中6例同时显示胸小肌后淋巴结,1例显示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结论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不仅对乳腺肿块增强前后CT值变化鉴别良恶,而且对其内部结构、周围组织之间关系显示更为直接,可全方位对乳腺周围淋巴及其组织结构进行影像学观察,为临床术前评估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院自1973年以来,经手术治疗的肾肿瘤61例(不包括肾胚胎瘤)。男40例,女11例。就肿瘤分类:肾实质癌28例,肾盂癌19例,肾错构瘤3例,肾平滑肌肉瘤1例。本组61例中有血尿者35例(占68.6%)。有肿块者22例(占43.1%),有腰痛者19例(占37.2%)。而国内文献报道血尿占70~80%,肿块占20~30%,疼痛占50%。肾肿瘤大部分为恶性,通常以血尿、肿块、腰痛这三大症状做为典型症状,实际上完全具备这三大症状本组只有9例。这些症状出现往往表示肿瘤晚期。有不少病例以发热、绞痛、浮肿、蛋白尿以及轻微外伤后尿血等就医而被发现肿瘤。为提高对肾肿瘤的早期诊断,本组将一些症状较隐蔽非典型曾在早期误诊的肾肿瘤,  相似文献   

13.
巨大淋巴结增生是一种少见的良性淋巴结增生性病变 ,多见于胸部 ,发生于腹部的罕见。本文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3例腹部巨大淋巴结增生病例 ,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 临床资料例 1,女 ,34岁 ,因查体发现左侧肾旁肿物 3d入院。查体 :血压正常 ,腹部未发现异常包块。CT平扫显示左肾中部至下极水平、肾门内前方、主动脉的外侧有一 5 .0cm× 3.5cm的卵圆形肿块 ,密度均匀 ,边缘清晰 ,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 (CT值 111HU) ,门脉期持续强化 (CT值 130HU)。拟“腹膜后异位嗜铬细胞瘤”手术 ,术中见左侧腹膜后有一 5cm× 4…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提高肾错构瘤诊治水平。方法:对26例肾错构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28~70岁。肿瘤大小1.5~15cm,B超确诊率为73.9%(17/23),CT确诊率为80.8%(21/26)。26例中,肾切除7例,根治性肾切除2例,错构瘤剜除术3例,肾部分切除4例,8例双侧错构瘤中2例同时行双侧肿瘤剜除术加肾部分切除,1例左肾部分切除术后1年,右肾肿瘤增大至5cm行剜除术,另5例一侧肿瘤行剜除术,另一侧因肿瘤体积尚小予以随访。2例未手术观察随访。结论:B超和CT为诊断错构瘤首选方法。肿瘤剜除术、肾部分切除术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NSS)在治疗局限性肾癌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对15例局限性肾肿瘤行后腹腔镜NSS。选择临床分期T1a,单发且肿瘤直径2.2~4.3cm(平均3.4cm)的局限性肾肿瘤,术前逆行肾盂插管持续灌注4℃生理盐水实现低温保护,采用血管束带阻断肾动脉,剪刀距肿瘤5~10 mm将肿瘤完整切除,可吸收缝线缝合及止血纱布压迫止血,2-0可吸收线做8字缝合肾实质,以Hem-O-lok间断结扎代替打结。结果手术成功13例,1例术中因出血明显中转开放,1例术后继发性大出血二次行经腹残余肾切除。术后病理透明细胞癌13例,后肾腺瘤2例。手术时间100~180min,平均120min;平均热缺血时间28(21~35)min。术中出血量60~500ml(130ml);术后1例漏尿,留置双J管2周后自愈。平均住院时间7(6~14)d。术后随访15例,平均18(3~36)个月。患者术后肾功正常,肿瘤无复发及转移。结论后腹腔镜下NSS操作难度大,采用间隔Hem-o-lok结扎代替打结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肾热缺血时间,降低操作难度,术前逆行肾盂插管解决了肾低温保护和术后漏尿2个问题,有利于延长肾缺血时间、保护肾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诊断,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肾嗜酸细胞腺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全部经B超和CT扫描。结果8例患者在体检中无意发现,4例首发症状伴有腰部酸痛。病灶全部单发,7例位于左肾,5例位于右肾,最大径2.0~11.6cm,平均5.8cm。B超为高回声,包膜完整。结论大部分肾嗜酸细胞腺瘤临床症状不明显,增强后实质部分均匀强化,囊变或坏死罕见,有助于与肾透  相似文献   

17.
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TSGF)是由肿瘤细胞产生的 ,与恶性肿瘤血管增殖有关的新的肿瘤标志物 ,据文献报道[1~ 2 ] TSGF有广谱、敏感、特异性高的特点。我们于 2 0 0 2年使用TSGF试剂盒 ,对 16 2 0例体检人群、 6 0例恶性肿瘤患者及 4 0例良性肿瘤患者进行TSGF水平检测 ,现初步分析于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选择门诊 (年龄 18~ 80岁 )体检人群组 16 2 0例 (男 972、女 6 48)和经四川省第二人民医院B超、CT、病理确诊的肺癌、食道癌、大肠癌、乳腺癌、鼻咽癌 6 0例以及良性肿瘤 (乳腺良性肿块、甲状腺良性肿块、结肠、直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肉瘤样肾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07年本院诊治的肉瘤样肾细胞癌6例病历资料.6例均经CT扫描初步诊断为肾脏恶性肿瘤,并行根治性肾切除手术,标本送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术后均经IL-2治疗.术后2个月内全面复查,长期随访.结果 标本见肿瘤直径5.5~17 cm,镜检均为癌和肉瘤样成分共同组成,免疫组化染色EMA(+)4例,CK(+)5例,Vimentin(+)6例.肿瘤分期T2N0M0 1例,T4N0M0 1例,T4N1M0 4例.1例(T2N1M0)痊愈出院,已随访1年4个月未见复发.术后2个月内复查,5例T4期患者皆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术后生存期117~225d,平均171d.结论 肉瘤样肾细胞癌是一种临床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具有体积大、分期高、转移早、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确诊需要依赖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临床上对疑似患者宜全面检查并积极行根治性肾切除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1995年 6月~ 2 0 0 2年 5月 ,我院共收治肾外伤病人 82例 ,其中 ,病肾合并外伤 12例 ,占同期肾外伤的14 6 3%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2例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14~ 75岁 ,平均4 2岁。左侧 7例 ,右侧 5例。原发病 :上尿路结石致肾积水 10例 ,错构瘤 1例 ,单纯性肾囊肿 1例。临床表现 ,12例增有腰部外伤史 ,有腰痛 12例 ,腹痛 5例 ,血尿 5例 ,入院时休克 3例 ,合并肋骨骨折 3例 ,骨盆骨折和锁骨骨折各 1例。 5例发现伤侧上腹部包块 ,12例肾区叩击痛。均行B超检查 ,10例提示肾积水或积血合并肾挫裂伤 ,1例诊断为腹膜后肿块 ,1例误诊为腹膜后巨大血肿、患侧肾脏缺如。均行CT检查 ,10例发现肾脏积水、积血 ,皮质变薄 ,9例发现上尿路结石 ,1例误诊为腹膜后血肿、患侧肾缺如。平扫时CT值为 15Hu~2 2Hu ,增强时CT值为 2 7~ 30Hu。 8例行腹部平片(KUB)及大剂量静脉尿路造影 (IVU) ,6例发现阳性结石 ,6例伤侧尿路不显影 ,2例有造影剂外漏。术中所见 9例肾脏呈囊性扩张、皮质菲薄、肾内有积水...  相似文献   

20.
经腹入路腹腔镜下肾上腺手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经腹入路行肾上腺手术的方法。方法 本组 4 2例 ,左侧 2 3例 ,右侧 19例。患者全侧卧位 ,经腹腔入路 ,采用 3~ 4个套管针 ,剪开侧腹膜显露肾上极内侧 ,将脾脏或肝脏游离后推开 ,切开肾上腺表面的肾周筋膜 ,游离肾上腺或腺瘤 ,用钛夹钳夹肾上腺中央静脉或肾上腺组织后 ,切除肾上腺或腺瘤。结果  4 1例于腹腔镜下顺利切除肾上腺或肿瘤。 1例嗜铬细胞瘤病例因肿瘤粘连紧密 ,改为开放手术。切出的瘤体直径 8~ 6 2mm。手术时间平均 82min。出血量平均 6 5ml。术后 5~ 7d出院。结论 采用全侧卧位 ,经腹腔入路手术解剖标记清楚有助于肾上腺及腺瘤的定位 ,避免损伤周围脏器及大血管 ,手术安全性高 ,适用于较大的腺瘤、嗜铬细胞瘤及肾蒂前方的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