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湖沼型地区钉螺种群的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湖沼型地区钉螺种群的空间格局。 方法 2005年10月、 2006年4月及11~12月, 随机选取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秋浦河沿岸的4块滩地设框查螺, 分别计算钉螺的平均拥挤度(m*)、 平均密度(m)、 聚集指标[包括: 扩散系数(C)、 扩散型指数(Iδ)和聚集度指数(m*/m)]、 Taylor的(lg S2-lg m)回归指数以及Iwao的m*-m回归指数。 结果 不同时间4块滩地钉螺的C、 Iδ和m*/m指数均>1; Taylor的lg S2-lg m回归指数中的lg m与lg S2有明显的线性关系(r=0.972, P<0.01), lg a=0.602, b=1.427; Iwao的m*-m回归指数中的 m*与m呈明显的线性关系(r=0.984, P<0.01), α=2.367, β=1.617。 结论 湖沼型地区钉螺种群的空间格局为聚集分布, 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  相似文献   

2.
大雪对洞庭湖区钉螺生存影响的现场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雪低温气候条件下,洞庭湖区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湖北钉螺的生存状态,为血吸虫病研究和控制提供基础信息。方法选择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公园前滩为现场,2008年春季大雪前后采用系统抽样法查螺,分框记数,解剖鉴定钉螺死活、感染性、雌雄构成情况,计算活螺平均密度、活螺框出现率、钉螺死亡率、钉螺雌雄构成等指标。结果钉螺活螺平均密度大雪冰冻天气后降低45.68%(Z=-5.99,P〈0.01),活螺框出现率降低32.18%(X2=18.04,P〈0.01),钉螺死亡率上升27.68%(Z=-12.67,P〈0.01),高达88.80%,钉螺雌雄构成无明显变化。结论持续大雪冰冻天气使钉螺活螺密度降低,死亡率升高,但密度仍维持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空间分析基础上的湖JLST螺群体遗传变异,构建湖北钉螺空间分布和遗传信息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为相关研究、信息管理和开发利用提供先进的方法和手段。方法采集现场钉螺样本,以逸蚴法鉴定阴性钉螺。利用Microsoft SQL 2000建立采集点空间分布数据库、样本数据库和遗传信息数据库,用Visual Basic6.0建立相应管理系统。结果完成现场钉螺收集,初步建立了10个省73个采集点的数据库,676个记录的样本数据库和部分遗传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添加、查询、删除、统计和数据导出导入等功能,界面清晰,操作简便。结论建立的湖北钉螺空间遗传信息管理系统对湖北钉螺空间分布和群体遗传研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还需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4.
湖沼地区湖北钉螺小尺度分布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湖沼地区湖北钉螺小尺度分布的空间自相关性。方法从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的秋浦河沿岸随机选择一个滩地的中间层和河边层作为研究现场,采用交叉复核随机抽检的查螺方法于滩地水淹前后各普查钉螺100框,判别死活,并分辨成螺和幼螺。在两层内各随机取10份土壤样本,测量土壤湿度。先计算并比较水淹前后两层的土壤湿度和钉螺密度,然后计算Moran'sI和Geary's C两个空间自相关指标,探讨钉螺的小尺度分布情况及是否存在空间自相关。结果钉螺的小尺度分布始终存在正空间自相关,其变化与钉螺密度的高低一致。Moran,s I均>0. 22,Geary,s C均<0. 76,P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湖北钉螺种群结构1年周期内动态变化,为钉螺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河滩、沟渠有螺环境各1处,于每月中旬采用系统抽样法进行连续1年的钉螺调查,调查指标包括钉螺的死活、性别、螺旋数、钉螺体长与体宽、生殖腺发育状况(颜色深浅、生殖腺与肝脏长度的比值),以及土壤螺卵含量。同时,测量土壤温度和湿度,以及收集环境所在地的气温和日降雨量等气象数据。结果钉螺存活率、活螺密度与土壤温度、气温呈正相关。钉螺存活率略呈双峰型,峰值在5~6、9月份;活螺密度河滩环境呈双峰型,峰值在7、9月,而沟渠以4~5月最高。钉螺体长(L)与体宽度(W)回归方程,L_(河滩)=2.355+1.678W(F=2 989.43,P0.01),而L_(沟渠)=0.478+2.091W(F=2 989.43,P0.01)。河滩环境钉螺体长在4.07~11.81 mm之间,平均值为(8.98±0.92)mm;沟渠钉螺体长在3.63~9.92 mm之间,平均值为(7.03±0.82)mm。钉螺河滩和沟渠环境钉螺的螺旋数分别以5~8个和4~7个为主,其中河滩环境螺旋数≤5、沟渠环境螺旋数≤4的钉螺构成比分别以5、9月份最高,均为20%左右。河滩、沟渠钉螺雌雄比分别为1.66∶1和1.22∶1。雌雄钉螺的生殖腺发育基本呈同步变化,丰盈期为4~5月和9~10月。土壤螺卵含量月间差异均显著,河滩以6月份最高(100.8个/0.1 m~2),沟渠以5月份最高(82.5个/0.1 m~2)。结论 4-5月和9-10月是钉螺繁殖、世代交替的主要时节,应作为血吸虫病易感地带的钉螺药物灭杀时间节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国大陆钉螺种群内螺壳形态数量性状变异的空间分布特点.方法采集21个现场螺点的钉螺种群标本,分析形态多样性指数和钉螺种群内个体间的欧氏距离在空间上的分布.结果形态多样性指数和钉螺种群内个体间的欧氏距离均与经度明显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9(P<0.01)和0.662(P<0.01),而与纬度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当纬度>29°时,这两个指标都随着经度的增加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当经度为117°时达到高峰,以后又迅速下降.结论中国大陆钉螺种群内螺壳形态数量性状变异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目的 探讨钉螺空间分布格局的样点尺寸效应。方法 方法 对江西省鄱阳湖区的试验样地进行 “推扫式” 钉螺调 查, 获得试验样地以0.33 m×0.33 m为基本单元大小的连续覆盖钉螺调查数据。以不同格点数目组合为不同的假想样点 尺寸, 运用聚集度指标、 回归分析和聚集因子指数进行钉螺空间格局测定。 结果 结果 钉螺种群空间格局为聚集分布, 样点 尺寸越小越能反映出钉螺种群的空间聚集; 回归结果表明钉螺主要以个体群形式分布, 且相互吸引, 聚集强度与钉螺密 度有关; 种群聚集均数表明, 钉螺的空间聚集与钉螺习性和环境因素或钉螺自身的聚集行为等有关, 其中由生物习性导 致的聚集行为用小样点尺寸可以得到更好的测定。 结论 结论 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 样点 尺寸不同会影响到生物指标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运用标记重捕技术计算野外钉螺种群数量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对实验基地内沟渠中的钉螺进行标记和重捕,推算钉螺的种群数量,与传统查螺方法比较后,评价标记重捕技术应用于钉螺野外调查的可行性。结果 春季,按照标记重捕技术计算的六条沟渠内钉螺种群数量平均值分别为3 833、3 345、6 951、4 772、3 329、4 188 只,按照传统查螺法推算的钉螺种群数量平均值分别为3 765、3 251、6 994、4 739、3 304、4 105 只;秋季,按照标记重捕技术计算的钉螺种群数量平均值分别为4 190、3 486、7 808、5 344、3 968、4 772 只,传统查螺法推算的钉螺种群数量平均值分别为4 094、3 471、7 866、5 304、3 729、4 696 只,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较好。结论 在一定的条件下,标记重捕技术可以用来推算钉螺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9.
湖北地区肋壳钉螺与光壳钉螺群种间亲缘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对长江水系的湖北钟祥、蒲圻光壳钉螺和江陵、潜江、阳新肋壳钉螺进行酯酶同工酶(EST)和苹果酸脱氯酶(MDH)电泳比较,结果显示:3地肋壳钉螺EST同工酶带数目、活性及Rf值完全一致;2地光壳钉螺与肋壳钉螺相比,酶谱特征也基本一致,EST同工酶仅1-3条弱带稍有差异;MDH同工酶仅蒲圻光壳钉螺与其它各地肋壳与光壳钉螺稍有差异,提示上述各地钉螺在各种系进化上具有比较密切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湖南省常德市沅江流域山丘型钉螺和湖沼型钉螺间是否存在生态隔离及其形成机制。方法 选取常德市桃源县、石门县、临澧县和澧县为山丘型钉螺采样点,选择澧县、津市市、西湖管理区、汉寿县和鼎城区(1、2、3号点)为湖沼型钉螺采集点,采集钉螺样本后对其细胞色素C氧化酶1(cytochrome C oxidase 1,cox 1)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使用MEGA 11软件对钉螺遗传序列进行比对和裁剪,采用DNASP 5.10.01软件分析钉螺样本单倍型,使用MrBayes 3.2软件构建贝叶斯系统进化树。采用Arlequin 3.5.2.2软件进行分子方差分析(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AMOVA),分析遗传分化来源,计算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利用R软件adegenet工具包的Monmonier算法探寻11个钉螺种群之间的遗传隔离。将沅江河段“冬陆夏水”环境斑块按上下游分成两类,将上游和下游“冬陆夏水”区域转化为栅格数据后导入Fragstats 4软件,进行景观指标分析。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提取沅江河段高程变化趋势,再用R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东洞庭湖水体污染物、水位和气象因素等对钉螺密度的影响,为血吸虫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07-2014年东洞庭湖区有螺洲滩,以系统抽样法查螺,同时收集水体污染、水位和气象等因素资料,计算水淹天数和开始水淹时间.首先对钉螺密度及各影响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建立钉螺密度与各因素间的线性混合模型,以探索钉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国大陆钉螺种群内螺壳形态数量性状变异的空间分布特点.方法采集21个现场螺点的钉螺种群标本,分析形态多样性指数和钉螺种群内个体间的欧氏距离在空间上的分布.结果形态多样性指数和钉螺种群内个体间的欧氏距离均与经度明显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9(P<0.01)和0.662(P<0.01),而与纬度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当纬度>29°时,这两个指标都随着经度的增加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当经度为117°时达到高峰,以后又迅速下降.结论中国大陆钉螺种群内螺壳形态数量性状变异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三峡建坝前后东洞庭湖钉螺自然消亡洲滩和有螺洲滩水淹天数的差异,探究钉螺自然消亡的原因。方法选取东洞庭湖钉螺自然消亡洲滩(钱粮湖)和有螺洲滩(君山公园)各1块,以20 m×20 m机械布点,对各检测点进行螺情调查,同时测量检测点的高程以及收集相应水文站的水位数据,计算各自水淹天数。结果钱粮湖钉螺自然消亡洲滩的历年水淹天数均多于君山公园有螺洲滩(P0.01);对于钱粮湖洲滩,钉螺自然消亡前与消亡后至建坝前水淹天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消亡前、消亡后至建坝前的水淹天数均多于建坝后(P10.05,P20.01);三峡建坝前,钱粮湖钉螺自然消亡洲滩水淹天数多于建坝后(P0.05),君山公园有螺洲滩水淹天数也多于建坝后(P0.01);君山公园洲滩钉螺密度同水淹天数未见明显的相关(rs=0.008,P0.05),所有有螺框检测点水淹天数的95%参考值范围为76~251 d。结论在东洞庭湖,水淹时间的长短和三峡大坝的建立运行可能不是钉螺自然消亡的直接原因,而后者有可能改变钉螺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安徽省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及感染性钉螺时空分布特征。方法根据2016年安徽省钉螺调查建立的数据库,描述全省钉螺及感染性钉螺分布和变化趋势,分析有螺环境中钉螺空间分布和感染性钉螺在1950-2016年聚集分布情况。结果1950-2016年,安徽省共发现钉螺孳生环境22757个,其中曾为感染性钉螺环境5004个,分别呈单峰和双峰状变化,1970年是变化拐点;历史累计有螺面积共14.10万hm^2,其中88.08%于1950-1979年首次发现;共消灭11.45万hm^2有螺面积,77.17%的历史有螺环境在1970-1999年消灭。截至2016年,全省现有螺环境4830个,其中曾为感染性钉螺环境1051个;78.12%的现有螺环境已存在40年以上,65.75%的感染性钉螺环境在10年内消除了感染性钉螺。安徽省现有螺环境活螺密度存在空间自相关(Moran’s I=0.196,Z=139.63,P<0.001);局部热点分析显示有螺环境活螺密度在空间上呈聚集性,长江以南呈高值聚集,长江以北呈低值聚集;21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活螺密度高值聚集区分布于长江沿线及支流水系。时空扫描分析发现现有螺环境中感染性钉螺在4处区域存在时空聚集性。结论安徽省现有螺环境存在时间长久,仅靠药物难以消灭,必须结合环改灭螺。现有螺环境的活螺密度存在空间聚集性,部分聚集区也是近年的高风险区域。时空扫描分析发现的历史上感染性钉螺聚集分布的区域中,部分环境流行因素和人畜感染的风险仍然存在,还需将其作为重点防控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