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紫杉醇对兔血管内皮和平滑肌增生影响的差异及意义.方法将兔血管平滑肌细胞接种于共培养体系上室、内皮细胞接种于下室建立体外内膜修复模型,观察紫杉醇对兔血管平滑肌和内皮细胞3H-TdR掺入、细胞计数和迁移率的影响,用直线回归法计算紫杉醇对平滑肌和内皮细胞增生迁移的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50.结果在1 nmol·L-1~1 μmol·L-1之间,紫杉醇呈浓度依赖地抑制平滑肌细胞3H-TdR掺入、细胞计数和迁移(n=6, P<0.01).在10 nmol·L-1~1 μmol·L-1之间,紫杉醇呈浓度依赖地抑制内皮细胞3H-TdR掺入、细胞计数和迁移(n=6, P<0.01).1 nmol·L-1紫杉醇对内皮细胞3H-TdR掺入和细胞计数有抑制倾向,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而1 nmol·L-1的紫杉醇却已显著抑制内皮细胞迁移(n=6, P<0.01).紫杉醇对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迁移抑制的IC50分别为 10.09±0.47、9.16±0.54 nmol·L-1,对内皮细胞增生、迁移抑制的IC50分别为 19.05±0.35、5.37±0.51 nmol·L-1.10 nmol·L-1紫杉醇作用 20 min 在观察时间内能持续抑制融合内皮组平滑肌增生,而对数内皮组平滑肌增殖在10 d时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紫杉醇在抑制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的同时也抑制内皮增生,紫杉醇干预后平滑肌细胞增生延迟与内皮细胞再生延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观察紫杉醇对人乳腺癌高转移细胞粘附 ,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采用重组基底膜侵袭模型 ,三维空间胶原小室培养 ,时间推移摄像和计算机辅助细胞跟踪系统研究紫杉醇对MDA MB 4 35人乳腺癌高转移细胞粘附 ,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紫杉醇在 0 .0 1~ 0 .1mg·L- 1范围内可明显抑制MDA MB 4 35细胞与纤维粘连蛋白或层粘连蛋白的粘附 ,抑制率分别为 9.9%~ 51.2 %和 35.0 %~ 4 9.8% ;紫杉醇 0 .0 1和 0 .0 3mg·L- 1对MDA MB 4 35细胞侵袭重组基底膜抑制率为 66.7%和 74 .4 % ;0 .0 2和 0 .1mg·L- 1时可明显抑制MDA MB 4 35细胞在三维胶原中的迁移 .结果表明紫杉醇具有较强的抑制MDA MB 4 35细胞粘附 ,侵袭和迁移的作用 ,提示其在控制肿瘤转移方面可能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紫杉醇诱导食管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断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研究紫杉醇对食管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断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应用形态学观察、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等方法对紫杉醇诱导的食管癌细胞系Eca109进行了检测和观察。结果紫杉醇可将食管癌细胞阻断于G0/G1期及G2/M期并诱导其凋亡,凋亡细胞具有典型的凋亡形态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有凋亡峰出现,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3nmol·L-1紫杉醇作用72h便可见明显的DNA梯带。100nmol·L-1和1000nmol·L-1浓度的紫杉醇作用于细胞,在形态变化与细胞周期变化上有很大差别。紫杉醇作用短时间(<2h)去除后再培养比持续性作用更早促使细胞凋亡。结论紫杉醇不仅可以阻断食管癌细胞的分裂,而且对于间期细胞也有很大作用。细胞周期阻断并不直接诱导细胞凋亡,甚至可能抑制细胞凋亡的进程。食管癌细胞中存在多条凋亡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大豆苷元(daidzein,Daid)对非小细胞性肺癌细胞株A549和H1299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以A549和H1299为研究对象,CCK-8法检测Daid(0,5,10,25,50,100,200μmol·L^-1)抑制A549和H1299两种细胞的增殖情况。划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Daid对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和LC3Ⅱ/Ⅰ等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aid在体外可明显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且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关系。Daid(100μmol·L^-1)可明显降低人肺癌细胞A549和H1299的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aid(100μmol·L^-1)预处理后,两种肺癌细胞的Cleaved Caspase-3及LC3Ⅱ/Ⅰ表达升高。结论Daid可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和H1299细胞的增殖,使上述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明显下降,其机制可能与Daid诱导细胞凋亡及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arresten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和迁移的影响,了解其抑制血管生成的途径。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的arresten对huvec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检测arresten对huvec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MTT比色法显示,arresten对huvec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arresten对huvec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也增强,但当其浓度增加到800μg·L-1后其增殖抑制率不再提高;arresten浓度为0、400μg·L-1及800μg·L-1时迁移至Transwell小室膜下的huvec细胞数分别为105±8、77±9、53±6(0·05>P>0·01)。结论arresten能够抑制hu-vec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这可能是其抑制血管生成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甲氨喋呤 (MTX)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兔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MTX ,采用细胞计数及检测细胞周期的方法观察MTX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采用细胞刮片的方法观察MTX对细胞迁移的作用 ,采用检测DNA片断化的方法观察细胞凋亡现象。结果 ①MTX在 2 5~ 10 0nmol·L-1的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VSMC增殖。② 2 5nmol·L-1及 5 0nmol·L-1MTX显著增加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的百分含量 ,减低G2 /M期细胞的百分含量 (P <0 0 5 ) ,10 0nmol·L-1MTX显著增加了G0 /G1期细胞的百分含量 (P <0 0 1)。③加入MTX的VSMC对血清刺激的迁移受到抑制。④ 10 0nmol·L-1及 2 0 0nmol·L-1的MTX作用于VSMC后 ,流式细胞仪检测亚二倍体的细胞数高于对照组 (P <0 0 1) ;DNA凝胶电泳可以见到梯形条带 ;TUNEL染色阳性细胞的百分数高于对照组 ,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1)。结论 甲氨喋呤能够抑制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 ,并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紫杉醇体外抗肝癌活性(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紫杉醇在体外对SMMC-7721人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方法: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用流式细胞仪及显微镜观察进行细胞周期动力学和凋亡的分析。结果:紫杉醇抑制人肝癌细胞生长的IC_(50)为18.96nmol·L~(-1),并有一定的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经紫杉醇10nmol·L~(-1)处理后细胞积聚在G_2/M期并发现明显的凋亡,形态学观察可见多个多核细胞。结论:紫杉醇通过引起细胞周期阻滞、异常的有丝分裂以及细胞凋亡抑制人肝癌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8.
尼古丁对人外周血内皮干细胞数量和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尼古丁影响出生后的血管新生是否与其影响外周血内皮干细胞(EPC)的数量和活性有关。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培养7d后,收集贴壁细胞,加入不同浓度尼古丁(分别为10 - 12 ,10 - 10 ,10 - 8,10 - 6 及10 - 4mol·L- 1)培养一定的时间(12 ,18,2 4 ,32及4 8h)。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 UEA Ⅰ和DiI acLDL双染色阳性细胞被认为是正在分化的EPC ,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进一步鉴定EPC ,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计数。然后分别采用MTT比色法、改良的Boyden小室、体外血管生成试剂盒和粘附能力检测实验,观察EPC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体外血管生成能力和粘附能力。结果 尼古丁在浓度为10 - 12 ~10 - 8mol·L- 1范围内显著增加外周血EPC数量,改善外周血EPC的粘附能力、迁移能力、增殖能力和体外血管生成能力,并且EPC数量随尼古丁浓度增加而增加,10 - 8mol·L- 1浓度尼古丁EPC影响最为显著(P <0 .0 1,n =6 )。另外,10 - 8mol·L- 1尼古丁呈时间依赖地增加外周血EPC数量,改善外周血EPC功能。而尼古丁在浓度>10 - 6 mol·L- 1却减少外周血EPC数量,损害外周血EPC功能。结论 尼古丁可增加EPC数量并改善其功能,然而高浓度尼古丁或许对EPC具有毒性  相似文献   

9.
观察了靶向 C- raf m RNA ( ISIS51 32 )和PKC- α m RNA( ISIS352 1 )的反义硫代寡核苷酸合用对肺腺癌 A549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 ( MTT法 ) .单用药组药物浓度为 50 0 ,2 0 0和 80 nmol·L-1;合用组 A两药浓度分别为 2 50 ,1 0 0及 40 nmol· L-1,即两药药量减半 ,药物摩尔浓度之和与单用药相同 .合用组 B两药浓度分别为 50 0 ,2 0 0及 80nmol·L-1,但作用时间减半 (各 3h) ,两药作用时间之和与单用药相同 .结果表明 ,在合用组 A,两药浓度水平为 1 0 0 nmol· L-1时 ,对 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 ISIS352 1单用药组的 2 0 0 nmol· L-1水平 ( P<0 .0 1 ) ;在合用组 B,两药浓度水平为 2 0 0和 80 nmol· L-1时 ,对 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分别大于 ISIS352 1单用药组的 2 0 0 nmol· L-1和ISIS51 32单用药组的 80 nmol· L-1水平 ( P<0 .0 1 ) ;其余合用组各个药物浓度水平的效应 ,与相应的单用药组的效应相近 .提示靶向不同癌基因的反义药物合用 ,可能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  相似文献   

10.
槲皮素单硫酸酯钠对 HL-60细胞生长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槲皮素单硫酸酯钠 (SQMS)对 HL-60细胞毒作用 ,细胞周期变化 ,胞内 Ca2 +浓度([Ca2 +]i)变化及蛋白激酶 CK2活性的变化研究SQMS对 HL- 60细胞生长的影响 .发现 SQMS(2 0- 1 2 0μmol· L-1)可浓度依赖性抑制 HL- 60细胞的生长 ,阻断 HL- 60细胞于 G0 /G1期 ;SQMS(1 0 0μmol· L-1)可使 [Ca2 +]i 由 (1 0 5± 9) nmol·L-1上升到 (2 0 1± 1 3) nmol· L-1;低浓度 SQMS(0 .55-8.8μmol· L-1)可显著抑制从 HL- 60细胞中纯化的蛋白激酶 CK2的活性 .结果提示 ,SQMS可抑制HL- 60细胞生长 ,其机理可能与抑制 HL- 60细胞中蛋白激酶 CK2的活性 ,提高细胞 [Ca2 +]i 及促进细胞分化有关 .  相似文献   

11.
观察了靶向C-raf mRNA(ISIS5132)和PKC-α mRNA(ISIS3521)的反义硫代寡核苷酸合用对肺腺癌A549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MTT法). 单用药组药物浓度为500,200和80 nmol·L-1;合用组A两药浓度分别为250,100及40 nmol·L-1,即两药药量减半,药物摩尔浓度之和与单用药相同. 合用组B两药浓度分别为500,200及80 nmol·L-1,但作用时间减半(各3 h),两药作用时间之和与单用药相同. 结果表明,在合用组A,两药浓度水平为100 nmol·L-1时,对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ISIS3521单用药组的200 nmol·L-1水平(P<0.01);在合用组B,两药浓度水平为200和80 nmol·L-1时,对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分别大于ISIS3521单用药组的200 nmol·L-1和ISIS5132单用药组的80 nmol·L-1水平(P<0.01);其余合用组各个药物浓度水平的效应,与相应的单用药组的效应相近. 提示靶向不同癌基因的反义药物合用,可能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虎杖苷对LPS作用下心肌细胞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LPS对心肌细胞 β肾上腺素能受体 (β AR)功能的影响以及虎杖苷 (PD)的防治效果。方法 体外培养心肌细胞 ,利用放射配体竞争结合法检测 β AR数量和亲和力 ,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β AR数量。 结果 正常心肌细胞膜上的 β AR最大结合容量 (Bmax)为 (4 14± 1 4 1)fmol·1× 10 5cells-1,解离常数Kd 值为 (4 0 2± 0 5 9)nmol·L-1;LPS刺激后 ,受体Bmax减小为 1 78± 0 12fmol·(1×10 5cells) -1,亲和力下降为 (2 3 88± 2 34)nmol·L-1;当用PD处理后 ,最大结合容量和亲和常数都恢复至接近正常 ,分别为 (3 37± 0 36 )fmol·(1× 10 5cells) -1和 (3 4 4± 0 4 4 )nmol·L-1;单纯用PD处理细胞Bmax和Kd 都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 ,分别为 (2 76± 0 32 )fmol· 1× 10 5cells) -1和(4 6 3± 1 5 4 )nmol·L-1。流式细胞术检测 β AR数量变化与放射配体结合法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LPS可直接引起心肌细胞β AR数量下调、亲和力降低 ,虎杖苷可调节 β AR的功能 ,使其维持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3.
研究细胞毒新药多西紫杉醇和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的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巴马司他 (BB- 94)单独或联合应用对小鼠前胃癌 (MFC)的抗转移作用 ,并与多柔比星做比较 .体外侵袭实验表明 :多西紫杉醇和 BB- 94均能抑制 MFC细胞侵袭并穿过重组基底膜的能力 ,而且 BB- 94可增强多西紫杉醇的这种作用 .多西紫杉醇还可抑制 MFC细胞在层粘连蛋白上的粘附作用 .体内实验表明 ,给予最大耐受剂量多西紫杉醇 (2 0 mg· kg-1)或多柔比星 (6mg·kg-1iv,每 4d1次 ,共计 3次 )和 BB- 94(30 mg·kg-1,ip,每日 1次 ,连续 2 0 d)均具有明显的抗肿瘤转移作用 .多西紫杉醇联用 BB- 94对肺转移灶的抑制率大于多柔比星联用 BB- 94,多西紫杉醇 ,多柔比星和 BB- 94,而且 BB- 94可明显增强多西紫杉醇的抗肿瘤转移作用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在离体条件下研究克罗米酚(CLO)对小鼠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增殖和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在含经活性炭吸附的 10%血清的无酚红α MEM中加入β 磷酸甘油和维生素C诱导小鼠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同时加入 0 1nmol·L-1至 10nmol·L-1CLO处理细胞。用细胞计数来反映细胞增殖情况;测定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与钙的沉积量反映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状态;用试剂盒来检测一氧化氮 (NO)的产物。结果 CLO ( 0 1 ~10nmol·L-1 )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小鼠BMSCs的数目,ALP活性和钙的沉积量,同时培养基中NO代谢产物明显增加。分别加入雌激素受体 (ER)拮抗剂ICI182, 780 (0 1μmol·L-1 )及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 NAME( 6mmol·L-1 )均可阻止CLO促进BMSCs的增殖及向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并取消NO代谢产物的增加。结论 CLO在 0 1 ~10nmol·L-1剂量范围内具有雌激素样受体激活效应,可通过ER/NO途径促进小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增殖及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伴刀豆蛋白A(ConA)对人胃癌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的调节机制及肿瘤坏死因子突变体(TNF-m)细胞毒效应与TNFR之间的关系。方法:以125I-TNF-m作为放射配体,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MTT比色法对ConA作用前后的人胃癌细胞(SGC7901)TNFR的数目,亲和力,以及TNF-m的细胞毒效应进行了检测,结果:ConA可快速增加细胞表面TNF-m的结合位点(0.56×10-11对0.91×10-11nmol·细胞-1,P<0.01)而不影响受体的亲和力(Kd:2.78×10-10对2.63×10-10mol·L-1,P>0.5)。ConA不增加受体蛋白的合成和胞浆受体的数目;ConA作用组TNF-m的内化和降解(分别为1.24×10-6和0.18×10-6nmo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内化和降解(分别为0.6×10-6和0.07×10-6nmol);ConA作用组TNF-m对胃癌细胞的最大抑制率(8.4%)显著低于对照组TNF-m的最大抑制率(60%)、P<0.01。结论:伴刀豆蛋白A通过抑制TNFR的内化而增加膜TNFR的数目;TNF-m的生物效应与TNFR介导的信号传递(受体后?  相似文献   

16.
蝎毒多肽提取物体外抑制胰腺癌细胞侵袭转移及相关机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研究蝎毒多肽提取物PESV对人高转移胰腺癌细胞MIA-PaCa2-3转移相关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的机制。为PESV在临床上治疗胰腺肿瘤提供理论根据。方法以高转移的人胰腺癌细胞系MIA-PaCa2-3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胞增殖实验(MTT法)观察在PESV影响下肿瘤细胞活性及增殖情况,通过细胞黏附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检测PESV干预后细胞的黏附、侵袭及运动能力变化。免疫细胞化学实验及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癌细胞的E-钙粘蛋白、纤粘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结果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PESV对胰腺癌细胞呈明显剂量及时间效应关系的增殖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明显(P<0.05);黏附实验表明PESV可降低胰腺癌细胞的黏附力,侵袭实验及划痕实验的结果表明PESV可以使细胞的侵袭力和运动能力下降,PESV(40mg.L-1)干预8h后,黏附力、侵袭力和运动能力的抑制率分别为(30.3±4.7)%、(42.1±3.7)%、(47.6±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免疫细胞化学及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均显示,PESV干预后,胰腺癌细胞E-钙粘蛋白阳性表达细胞数量上升,灰度值明显上调(P<0.05),FN及MMP-9蛋白阳性表达数量减少,灰度值明显下调(P<0.05)。结论PESV能够明显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黏附力、侵袭及运动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E-cad表达、降低FN和MMP-9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氯沙坦干预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实验大鼠分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氯沙坦组 (预先喂服氯沙坦 )。检测各组在急性肾缺血 1h、再灌注 1h和 2 4h肾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与丙二醛 (MDA )含量变化。结果 :模型组和氯沙坦组MDA含量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均显著增高 (P<0 .0 1) ;氯沙坦组在再灌注 1h和 2 4h ,MDA含量(7.7± 1.0 )nmol·mg- 1pro和 (9.2± 0 .5 )nmol·mg- 1pro较模型组 (9.5± 0 .4 )nmol·mg- 1pro和(11.9± 0 .9)nmol·mg- 1pro明显降低 (P <0 .0 5 )。模型组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SOD活力明显降低 (P <0 .0 5 ) ;氯沙坦组在缺血 1h ,再灌注 1h和2 4h ,SOD活力分别为 (81.3± 1.6 )NU·mg- 1pro ,(79± 4 )NU·mg- 1pro和 (48± 4 )NU·mg- 1pro)较模型组 (6 8± 8)NU·mg- 1pro ,(48± 11)NU·mg- 1pro和 (18± 4 )NU·mg- 1pro明显增高 (P <0 .0 5 )。结论 :氯沙坦能减轻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引起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