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李忠东 《中国药师》2010,13(1):20-22
目的:建立fMLP与博安霉素(BAM)的偶联物制备方法,初步评价其抗肿瘤活性。方法:以偶联剂EDC和NHS-S03将fMLP与BAM进行偶联,以MALDI—TOF质谱检测其偶联效果,以SephadexG15分离纯化偶联物;以TTC法观察偶联物的抗菌作用,采用小鼠肝癌H22移植瘤模型来观察其抗肿瘤作用。结果:通过SephadexG15分离纯化,收集第1峰前半部分获得了较纯的偶联物;偶联物fMLP—BAM的抗菌活性是BAM的17.0%,偶联物BAM—fMLP5mg·kg^-1组抑瘤率为52.3%,BAM5mg·k^-1组抑瘤率为67.6%(P〉0.05)。结论:根据本文提供的方法可以制备fMLP与BAM的偶联物,但该偶联物体内抗肿瘤活性与博安霉素相比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2.
Ding WM  Li M  Li GL  Xu HZ  Chen RX 《药学学报》2011,46(6):727-732
本文以泊洛沙姆F127为主要基质材料,复合使用泊洛沙姆F68和高分子材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K4M,制备盐酸博安霉素注射用温度敏感原位凝胶。对凝胶的胶凝温度、流变学、质构特性、电镜结构和体外释放等性能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该制剂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制备的盐酸博安霉素注射用温度敏感原位凝胶在常温下为流动的液体,在人体温度下能够发生相转变,成为具有一定胶凝强度的半固体,方便注射给药,胶凝后呈现三维网状空间结构,药物的扩散和凝胶材料的溶蚀为控制药物释放的主要因素。该制剂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在大鼠体内可以持续释放48 h以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力达霉素辅基蛋白荧光衍生化的方法。方法:采用FITC和9-氨基芴分别对力达霉素辅基蛋白的氨基端和羧基端进行衍生化。偶联产物用Sephadex G15葡聚糖凝胶柱和半透膜分离纯化,并用MALDI—TOF质谱检测连接效果。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力达霉素辅基蛋白分别与FITC和9-氨基芴成功偶联,偶联连接分子比均为1:1。结论:此法简单和准确,可用于制备力达霉素辅基蛋白荧光衍生物。  相似文献   

4.
阎丹  李雅静  张瑾  王晨 《中国药师》2011,14(7):1012-1013
目的:考察不同温度下注射用盐酸博安霉素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考察配伍液中盐酸博安霉素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溶液的外观、pH和紫外吸收图谱的变化。结果:盐酸博安霉素的线性范围为30~100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69%,RSD=0.34%(n--9)。在实验的各个温度下,配伍液放置48h,外观、pH及紫外吸收图谱均无明显变化,而博安霉素含量有所降低。结论:博安霉素-0.9%氯化钠配伍液在冰箱内储存24h稳定;夏季、常温使用该药物时,宜现用现配,并于4h内输注完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叶酸-白蛋白纳米粒(叶酸-BSA纳米粒)偶联荧光素的制备工艺。方法制备叶酸-BSA纳米粒偶联物,将所得偶联物物理包合荧光素,通过透析将大部分未包裹的荧光素除去,并用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进一步分离纯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荧光素上载效率。结果通过物理包合可以成功将荧光素包裹到叶酸-BSA纳米粒内,荧光素上载效率为6.4%。结论通过研究叶酸-BSA纳米粒包裹荧光素的制备工艺,可为进一步利用叶酸-BSA纳米粒偶联物包裹近红外荧光染料,对肿瘤体内在位监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活体成像技术监测稳定高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肿瘤细胞在裸鼠体内生长及转移情况,为肿瘤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评价技术和方法.方法 采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的基因转染方法,将pGL4.17[luc2/neo]载体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经G418抗性筛选及有限稀释法获得稳定高表达荧光素酶的单克隆细胞;采用活体成像的方法检测转染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成瘤情况.结果 获得了可稳定高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单克隆细胞株,将单克隆细胞株植入裸鼠皮下.采用活体成像技术准确监测肿瘤细胞体内生长情况.结论 采用活体成像技术构建的肿瘤动物模型是拓展肿瘤体内生长、转移及治疗相关研究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桉叶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原位凝胶复合给药系统,提高桉叶油的水溶解度,同时达到滞留病灶部位且缓慢释放的效果。方法采用水溶液搅拌法制备桉叶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以海藻酸钠制备空白离子敏感型原位凝胶,将两者结合后对复合给药系统的体外溶蚀及体内滞留性进行评价。结果桉叶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含油率为(6.45±0.16)%,包合率(77.42±1.78)%。体外溶蚀实验表明,包合物原位凝胶复合系统的平均溶蚀率为(44.62±2.07)mg.cm 2.h 1。体外溶蚀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系统在24 h溶蚀完全;荧光活体成像系统检测体内滞留性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系统可在裸鼠肺部滞留12 h以上。结论桉叶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原位凝胶复合系统可达到局部滞留并缓慢释放药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FITC标记胰岛素的合成、纯化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胰岛素(INS)制备荧光探针FITC-INS,并对FITC-INS进行纯化、结构鉴定及活性分析。方法 FITC通过共价结合标记INS分子,投料比为3∶1,采用Sephadex G-25凝胶滤过色谱柱分离和纯化FITC-INS,质谱法进行结构鉴定,通过测定血糖值评价FITC-INS的生物活性。结果荧光标志物FITC-INS纯度较高,与游离INS相比,FITC-INS降血糖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保留了INS的生物活性。结论本研究所制备的荧光探针FITC-INS纯度高且生物活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关节腔注射用醋酸曲安奈德TAA温敏凝胶,考察其药效学和滞留性。方法:采用物理混合法制得TAA温敏凝胶,建立老鼠皮下气囊炎症模型,给予不同组分药物治疗后,通过对比皮下囊物理特征、组织切片的相关评价以及elisa试剂盒检测炎性因子TNF-α水平等来考察所制备的TAA温敏凝胶药效学及缓释性能,并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实验评价其滞留性。结果:药效学结果显示制备的TAA温敏凝胶相比于市售TAA混悬液对于气囊滑膜炎模型的炎症抑制作用更强、作用时间更持久。小动物活体成像实验结果显示制备的TAA温敏凝胶在体内滞留时间能达到9 d以上,能够达到缓释药物的目的,适用于关节腔局部用药的要求。结论:所制备的TAA温敏凝胶的炎症抑制作用强且持久,缓释效果及滞留性良好,有望成为新的关节腔给药传递系统。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表征微球,获得微球内部药物分布及结构信息。方法:分别以异硫氰酸荧光素牛血清白蛋白(FITC-BSA)和牛血清白蛋白(BSA)为蛋白模型药物,采用复乳化法制备聚酯类聚合物微球。运用CLSM对载FITC-BSA的微球扫描成像,进行图像分析和三维重建;并通过CLSM考察载BSA微球对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的摄取,研究微球突释。结果:CLSM实现微球内部药物分布的可视化及其三维重构,并检测药物分布均匀性。摄取实验表明,在释放初期,包载药物很可能通过与微球表面相连接的孔洞扩散释放,造成突释。结论:CLSM可观察微球内部药物分布及结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盐酸川芎嗪眼用温敏凝胶并探讨其在家兔眼房水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以泊洛沙姆为温敏材料,制备盐酸川芎嗪眼用温敏原位凝胶。分别于兔眼中滴入眼用凝胶50 μl,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兔眼房水中的盐酸川芎嗪的浓度,绘制药-时曲线,利用DAS 2.0药动学软件计算相关药动学参数。结果:盐酸川芎嗪眼用温敏原位凝胶在兔眼内的吸收和消除过程呈线性二室模型动力学特征,其动力学方程为C=5.47×e-0.599t+4.98×e-0.173t-9.91×e-1.670t,tmax为1.4 h,Cmax为4.732 mg·L-1,吸收相半衰期t1/2a为0.420 h,分布相半衰期t1/2α为1.157 h,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4.006 h,药时曲线下的面积AUC为31.984 mg·h·L-1。结论:此方法可用于测定房水中盐酸川芎嗪的浓度,为盐酸川芎嗪眼用温敏凝胶的药动学研究提供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LEICA Q500IW图象分析方法对小鼠结肠癌肝转移进行定量分析,并评价博安霉素对小鼠结肠癌肝转移的疗效,方法:建立小鼠结肠癌26例脾内移植肝转移模型,利用LEICA Q500IW图象分析系统对肝转移组织切片进行定量分析,获得转移病变面积的百分率,通过计算机处理数据,并评价博安霉素对小鼠结肠癌肝转移的疗效。结果:博安霉10mg.kg^-1,7.5mg.kg^-1,5mg.kg^-1对于肝切片中的转移病变总面积的抑制率为100%,98.2%和63.3%,对于表浅肝转移面积的抑制率为100%,100%和61.7%,对于深部肝转移的抑制率为100%,94.7%和39.3%,结论:应用LEICA Q500IW图象分析系统来定量分析肝转移组织切片中的转移病变,对判断肝转移更为准确,评价药物的疗效,特别是对深层病变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盐酸小檗碱眼用温敏凝胶并考察其在家兔眼房水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以泊洛沙姆为温敏材料,盐酸小檗碱为模型药物制备眼用温敏原位凝胶,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兔眼房水中的盐酸小檗碱浓度,绘制药-时曲线,计算相关药动学参数。结果:盐酸小檗碱眼用温敏原位凝胶在兔眼内的吸收和消除过程呈线性二室模型动力学特征,其t1/2β、t1/2α,MRT、Tmax、Cmax、AUC0-τ和AUC0-∞分别为4.585 h,0.911 h,1.966 h,1 h,1.4 mg.L-1,2.561 mg.h.L-1,2.581 mg.h.L-1。结论:此方法可用于测定房水中盐酸小檗碱的浓度,对于盐酸小檗碱眼部局部给药药动学研究提供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硫普罗宁眼用原位凝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硫普罗宁温度敏感型眼用原位凝胶最优处方,提高药物在角膜前的滞留时间。方法以胶凝温度、凝胶溶蚀量、体外药物释放度、离体角膜透过性为考察指标,设计和优化处方;以家兔为受试动物,考察硫普罗宁在角膜的滞留时间、刺激性及稳定性。结果含有质量分数0.2%透明质酸钠的硫普罗宁原位凝胶具有适宜的胶凝温度和一定的缓释作用,其角膜表观透过系数为15.43 cm.s-1,角膜前滞留时间为130 min;刺激性、稳定性符合眼用制剂要求。结论硫普罗宁眼用原位凝胶延长了药物在眼部的作用时间,达到了缓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张冕  万芳 《安徽医药》2015,(7):1237-1240
目的:制备盐酸川芎嗪眼用原位温敏凝胶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泊洛沙姆407和泊洛沙姆188为温敏基质制备眼用温敏凝胶,采用无膜溶出模型,研究药物在某一时间的累积释放百分率与时间的变化,对曲线进行拟合分析,研究川芎嗪的体外释放特性。结果所制得凝胶为均匀稍带黏性的澄清溶液,该制剂的体外释放行为遵循零级动力学方程(r =0.9887),由 Ritger -Peppas 方程拟合的 n 值为0.7533。结论盐酸川芎嗪眼用温敏凝胶体外释药是由药物扩散和凝胶溶蚀双重机制控制。  相似文献   

16.
氯霉素温敏型眼用原位凝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氯霉素泊洛沙姆眼用原位温敏型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泊洛沙姆P407和P188为温敏材料,通过测定溶液-凝胶相转变温度优化处方;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氯霉素含量。结果氯霉素温敏型原位凝胶的胶凝温度随P407浓度增大而降低,随P188浓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模拟泪液的稀释可使胶凝温度升高,建立了泪液稀释后相变温度与泊洛沙姆浓度的拟合方程,经Design-Expert软件优化出的氯霉素温敏型原位凝胶最佳处方为25%P407和4.19%P188;优化处方在29.5℃时为自由流动的液体,泪液稀释后在34.6℃能够发生相变形成凝胶。结论该眼用温敏凝胶符合眼部应用要求,体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制奥洛他定温度敏感眼用原位凝胶。方法:采用泊洛沙姆P407和P188为温敏材料,以胶凝温度为指标,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结果:经过优化筛选出的处方在室温条件下是自由流动的液体,在生理条件下发生胶凝形成凝胶。结论:所研制奥洛他定眼用温度敏感原位凝胶符合眼部应用要求,体现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制阿奇霉素温敏原位凝胶滴眼液。方法:以凝胶基质与泪液混合前后的相变温度变化筛选适宜的处方,基于阿奇霉素与硫酸显色的原理,建立UV法测定其体外释放度,以阐明其释放机制。结果:硫酸显色方法能够准确测定阿奇霉素在泪液中的体外释放度,该原位凝胶在8 h内能稳定释放,释放机制为扩散和凝胶溶蚀共同作用。结论:与普通阿奇霉素滴眼液相比较,原位凝胶滴眼液能够达到较好的缓释效果,体外释放稳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