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不同病期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神经影象学改变与临床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不同病期结核性脑膜炎(TM)患儿的头颅CT、MRI改变及与临床的关系,对91例不同病期TM患儿的头颅CT、MRI及临床进行分析。结果头颅CT检查67例,异常58例,异常率为86.6%;头颅MRI检查38例,异常35例,异常率为92.1%。CT改变特点与MRI基本一致,早期公为脑池改变或轻度脑实质低密度影;中期则发展为脑水肿、脑积水;晚期可见脑实质低密度、混杂高密度影及脑池受压、闭塞、粘连等。临床疗效良好者影像学改变轻,疗效差者影像学改变重。提示CT、MRI检查,尤其MRI对TM的诊断、病期和预后判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中枢神经系统白色念珠菌病(CNSC)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目前尚无快速、特异性诊断手段。该研究旨在探讨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在CNSC 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3年10 例CNSC 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0 例患儿中9 例在入院后8 d 内进行了头颅MRI 检查,其中5 例同时行增强MRI。9 例患儿中,8 例呈脑膜脑炎改变,6 例伴程度不等的脑萎缩改变,其中1 例出现脑积水伴脑脓肿改变,1 例伴有脑白质病变。6 例患儿在入院后MRI 初查时发现感染后脑血管炎表现,包括脑梗死(2 例)、静脉窦栓塞(3 例)及MoyaMoya 样改变(1 例)。3 例患儿经增强MRI 扫描证实存在感染性肉芽肿病变。结合临床,8 例患儿在MRI 检查后疑诊CNSC。7 例患儿在病原学检查结果回报前加用抗真菌治疗。6 例患儿抗真菌治疗3~4 周后上述MRI 病变好转。后经脑脊液培养10 例患儿均确诊为CNSC。结论 头颅MRI 检查,尤其增强头颅MRI,对CNSC 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开展病例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化脑)不同分期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动态变化,探讨MRI在化脑诊治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诊断的化脑患儿中,按头部MRI至少检查2次的标准,共选出9例患儿,对其临床资料及不同分期头部MRI成像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头部MRI检查结果 正常,5例头部MRI检查结果 异常.依据不同分期头部MRI的动态变化诊断出脑梗死、脑软化、脑积水、硬膜下积液、硬膜下积脓及硬膜下与硬膜外出血等并发症及合并症.结论 MRI不同分期表现能反映化脑患儿头部并发症情况,同时反映出上述病变的发展变化.化脑患儿临床病情轻重与头部MRI结果 不平行,其病情严重度评价应结合临床表现及头部MRI等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脑磁共振成像(MRI)及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技术探讨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脑形态学变化及脑代谢物的改变。方法对足月新生儿HIE46例进行头颅MRI、^1HMRS检查,并以无窒息史的9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结果1.MRI显示HIE患儿存在12种异常征象,其中弥漫性脑水肿、灰白质分界消失、T1WI基底核异常高信号伴内囊后肢正常高信号消失、胼胝体水肿、脑回征、脑实质广泛出血等征象是脑损伤严重表现。2.^1HMRS显示乳酸/肌酸(Lac/Cr)比值、谷氨酸复合物-α钡酸(Glx—α/Cr)比值在HIE各组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与临床分度有显著相关性(ρ=0.76,059P〈0.0001),N-乙酰门冬氨酸/肌酸(NAA/Cr)比值在HIE重度组明显低于中、轻度组(P〈0.05)。结论MRI和^1HMRS相结合可客观反映HIE患儿脑形态及代谢变化,评价其脑损伤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支原体脑炎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以色列ELSINT GEREX MR仪2.0-T对7例支原体脑炎患儿行头颅MRI检查,分析影像学特点,探讨临床相关性。结果本组MRI表现有4种:脑皮质病变;脑白质病变为主不累及脑皮质;一侧血管病变导致同侧大脑半球病变;MRI正常。结论MRI检查有助于诊断支原体脑炎,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小婴儿化脓性脑膜炎7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生儿、小婴儿化脓性脑膜炎(化脑)的临床表现、转归及早期识别方法。方法对73例确诊为化脑的3个月龄以下婴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发病年龄分为新生儿、小婴儿组,对二组临床症状、惊厥发作类型、并感染情况、病原学检测结果、头颅影像学检查情况、并发症、感染项目检测结果及临床转归进行比较。结果新生儿、小婴儿化脑均以体温改变、精神反应异常、纳差、惊厥为主要表现,惊厥发作类型中新生儿组微小发作较婴儿组显著增多(P〈0.01),婴儿组强直和阵挛型发作较新生儿显著增多(Pa〈0.01);新生儿组并败血症者较婴儿组显著增多(P〈0.01);小婴儿化脑并发症发生率较新生儿显著增高(P〈0.01);婴儿组发生硬膜下积液者较新生儿组显著增多(P〈0.01)。二组预后不良患儿就诊时间较痊愈患儿就诊时间晚,有显著性差异(Pa〈0.01)。结论新生儿、小婴儿化脑危害严重,化脑的早期识别依赖于临床观察,及时脑脊液检查。婴儿易发生硬膜下积液。  相似文献   

7.
目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与急性胆红素脑病的脑损害部位、早期临床症状存在相似性,应用影像学方法鉴别两类疾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该文探讨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鉴别新生儿HIE与急性胆红素脑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6年11月至2008年6月收治住院的15例伴有基底节累及的HIE新生儿和18例急性胆红素脑病新生儿的常规MRI表现;并进一步分析其中11例HIE及10例急性胆红素脑病患儿的DWI特点。结果:5例HIE患儿T1WI出现苍白球高信号,16例急性胆红素脑病患儿表现为苍白球高信号,HIE患儿苍白球高信号的出现率低于急性胆红素脑病(P<0.01)。9例HIE患儿出现壳核高信号,急性胆红素脑病患儿壳核均无高信号。急性胆红素脑病患儿底丘脑高信号的出现率高于HIE患儿(55.6% vs 13.3%, P<0.05)。HIE组和急性胆红素脑病组分别有8例和2例患儿还出现了脑内其他部位的异常信号(P<0.05)。7例HIE患儿DWI上,基底节出现高信号,而急性胆红素脑病患儿均无基底节异常信号。结论: 常规MRI及DWI有助于鉴别新生儿HIE和急性胆红素脑病。[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3):181-184]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脑梗死早期的临床表现与磁共振成像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磁共振成像(MRI)是目前诊断新生儿脑梗死的金标准,然而常规MRI对于2 d内的新生儿脑梗死的早期显像并不敏感。为了早期诊断新生儿脑梗死,该研究探讨了新生儿脑梗死患儿的早期临床表现及头部MRI成像学特征,包括常规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并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该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16例新生儿脑梗死患儿临床资料、头部MRI检查(所有病例均于生后5 d内行常规序列扫描后接受弥散加权序列扫描),其中5例于新生儿期(生后11~18 d)进行了第2次头部MRI检查。结果:①高危因素:产前8例(50%),产时9例(56%),产后0例(0%);临床表现:11例以惊厥发作为首发症状,患儿每次抽搐持续时间较短(平均为2~3 min),9例于24 h内停止抽搐;②MRI扫描结果:初期(5 d内)病灶部位T1稍低信号,T2加权稍高信号,相同部位弥散加权影像均表现为高亮信号,且病灶边界清晰;再次扫描时(生后11~18 d)病灶部位T1低信号、T2高信号较前明显,相同部位弥散加权均表现为低信号。结论:惊厥多为新生儿脑梗死的首发表现,发作次数少且程度轻;梗死早期DWI表现为高亮信号,继之常规MRI出现T1低信号、T2高信号,并随时间逐渐明显,尤以T2表现更为敏感。[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2):96-99]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三种影像学诊断特性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比较头颅超声(US)、CT及磁共振成像(MRI)三种影像学方法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诊断特性,方法:对20例新生儿HIBD和15例正常新生儿进行US、CT及MRI同步对照检查。结果:头颅US、CT、MRI以诊断新生儿HIBD的正确诊断率及阳性率分别为89%和80%、94%和90%、91%和85%,三者的阴性率均为100%。US对早期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分辨率明显高于CT和MRI。MRI能清晰地诊断以往US和CT未能诊断的旁矢状区损伤,借助MRI诊断,旁矢状区损伤在CT中的表现也得以辨认,三种影像诊断方法对脑水肿、基底神经节丘脑损伤、脑动脉梗死及晚期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分辨率基本相似,结论:US、CT和MRI对诊断不同的新生儿颅内病变各具特点,临床应合理选择,互补诊断,以进一步提高新生儿颅内病变的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真空固定器联合喂奶方式在新生儿头颅磁共振成像(MRI)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9年9~1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需要进行头颅MRI检查的胎龄 > 34周且生命体征平稳、不需要吸氧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真空固定器联合喂奶组和常规镇静组,所有患儿均在头颅MRI检查前后进行生命体征监测,记录MRI完成情况。结果 共纳入80例新生儿,真空固定器联合喂奶组40例,常规镇静组40例。真空固定器联合喂奶组头颅MRI检查成功率高于常规镇静组(92% vs 75%,P < 0.05)。扫描成功的患儿中,真空固定器联合喂奶组检查完成后的最快心率低于常规镇静组(P < 0.05);两组患儿在头颅MRI前后经皮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体温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所有患儿均未发生呼吸暂停、急性过敏反应、恶性高热等并发症。结论 真空固定器联合喂奶方式在不增加风险的前提下提高了头颅MRI检查的成功率,有效减少镇静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诊断现状及主要致病菌、治疗转归等状况。方法 采用前瞻性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收集2013~2014年连续12月间23家协作医院收治的患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的临床资料, 对其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等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期间23家协作医院共收治新生儿脑膜炎病例301例。新生儿肺炎是最常见的原发疾病(167例, 55.5%)。临床表现以发热最常见(214例, 71.1%)。血培养阳性者72例(23.9%), 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常见; 脑脊液培养阳性者36例, 占13.6%(36/264), 以大肠埃希氏菌、表皮葡萄球菌常见。脑脊液检查白细胞计数中位值为80个/mm3(范围0~92 500个/mm3), 其中11例(3.7%)<20个/mm3, >100个/mm3者154例(51.2%)。治愈及好转出院者258例(85.7%)。15例死亡, 病死率为5.0%(15/298)。结论 该地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原发疾病是新生儿肺炎;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 大肠埃希菌是导致该病的常见致病菌。仅凭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不能除外该病。  相似文献   

12.
张丹  富建华  薛辛东  郭静  胡奕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1,18(3):217-219,229,后插1
目的 回顾性分析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MRI[常规MRI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影像学特征,为早期评估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4年7月至2009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内科收治的20例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的足月新生儿,其中男14例,女6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化脓性脑膜炎是导致新生儿死亡、致残的重要病因,大肠埃希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通过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情况,为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近10年31例新生儿大肠埃希菌脑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以发热、少吃或拒乳、反应差、惊厥等表现多见。并发低钠血症17例、脑积水8例、硬膜下积液2例、脑室管膜炎2例、脑梗死1例。CRP升高30例,占97%。治愈14例,不良预后12例(其中死亡5例)。2007~2011年大肠埃希菌对常用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耐药率达50%以上,明显高于2001~2006年。2007~2011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检出率为57%,而2001~2006年未检出产ESBLs菌株。结论:新生儿大肠埃希菌脑膜炎临床表现多样,预后欠佳。CRP检查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耐药性上升最为显著,产ESBLs菌株检出率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不同年龄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特点及致病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和致病菌的差异,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天津市儿童医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诊 断的173例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并按发病年龄分为4组,第1组为生后5~28 d的新生儿48例(27.8%),第2组为>28 d~12月龄婴儿73例(42.2%),第 3组为>1~5岁幼儿22例(12.7%),第4组为>5岁儿童30例(17.3%),比较4组临床特点及主要致病菌差异。结果 第1组66.7%患儿表现低热或中等程度发热,症 状体征不典型。第2组抽搐、前囟膨隆、更改经验治疗、合并症发生率高于其他3组(P <0.01)。第3组临床特点介于婴儿期和儿童期之间。第4组脑膜刺激征、头 疼发生率高于其他各组,均为93.3%(P <0.01),且第4组伴发身体解剖结构的缺陷所致脑脊液漏或外科手术后患者多达27.3%。63例脑脊液致病菌培养阳性,总 阳性率36.4%,各组第1位致病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脑膜炎奈瑟菌和肺炎链球菌。结论 儿童化脓性脑膜炎不同年龄阶段的临床表现各有 特点,致病菌谱也存在一定差异。临床诊治应根据发病年龄区别对待,提高针对性。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肺炎常见病原体及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新生儿肺炎常见病原体及其耐药情况和相关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导致新生儿肺炎的4种常见病原体(339株)耐药情况以及各病原体组间患儿的临床特征,其中185株分离自支气管分泌物,72株分离自血样本,82株在两种样本中培养同时阳性。结果:本研究发现474例病原体培养阳性新生儿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1.9%)、大肠埃希菌(19.2%)、肺炎克雷伯杆菌(19.0%)和阴沟肠杆菌(11.4%)是新生儿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多正常,多在生后24 h后入院,而感染G-杆菌(尤其是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患儿则多见于低出生体重儿,且一般于生后24 h内入院。50%以上的G-杆菌对第2到4代头孢菌素耐药。结论:新生儿肺炎病原体以G-杆菌为主,且多见于低出生体重儿,发病时间一般较早。引起新生儿肺炎的G-杆菌对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早发型(EOS)和晚发型(LOS)新生儿脓毒症的易感因素、感染途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方法对2008年6月-2011年6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脓毒症178例(EOS 79例,LOS9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脓毒症感染途径以呼吸道、皮肤、脐部为主。EOS组以黄疸(36例)、呼吸道症状(60例)多见,LOS组以发热(50例)多见;EOS组PLT降低(28例)较LOS组(9例)多见,WBC、CRP异常及血培养阳性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脓毒症血培养阳性共102例(占51.5%),病原菌以葡萄球菌为主[共67例(占65.5%)],其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6例(占53.7%);EOS组革兰阴性细菌(19例)较LOS组(11例)多见,其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菌14例(占13.7%)。EOS组脓毒症合并细菌性脑膜炎(17例)、DIC(12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0例)较LOS组(分别为8例、6例、4例)多见,EOS组病死率(19.0%)高于LOS组(7.1%)。结论新生儿脓毒症病死率较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目前尚缺乏特异有效的检测方法。病原菌以葡萄球菌为主,耐药菌和条件致病菌有增多趋势。早期诊断、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治严重并发症是治愈新生儿脓毒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与早期诊断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1年12月就诊于本院新生儿科疑似化脓性脑膜炎患儿100例,均于本院应用抗生素前行腰椎穿刺术,留取脑脊液(CSF)标本行常规、生化检测及培养,同时留取CSF 1 mL行PCR检测16 S rRNA。结果临床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者40例,其中发热36例(90%),惊厥29例(72.5%),呼吸暂停5例(12.5%),前囟饱满23例(57.5%)。临床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40例患儿,其CSF PCR检测均为阳性。CSF培养阳性5例,该5例CSF参数异常,PCR检测均呈阳性。PCR检测16 S rRNA阳性58例,PCR阳性率明显高于CSF培养、CSF参数(χ2=65.09,P=0.00;χ2=6.48,P=0.01)。结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特点不典型,CSF检查存在一定局限性,CSF培养阳性率低,结合PCR检测能提高阳性率。  相似文献   

18.
细菌性脑膜炎的病原体及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回顾分析我院 1 997~ 2 0 0 3年儿童细菌性脑膜炎 (菌脑 )的病原体及其抗生素敏感性。方法 分析符合菌脑临床诊断患儿脑脊液或血培养分离菌及其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菌脑 40 1例患儿中 97例细菌培养阳性 ,诊断阳性率 2 4 % ,最常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2 8% ) ,其次是肺炎链球菌 (1 9% )与大肠杆菌 (1 3 % ) ,并出现条件致病菌如微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对青霉素不敏感 ,其中 1株对万古霉素与替考拉宁耐药 ;大肠杆菌、肠杆菌和假单胞菌均有对泰能的耐药株。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菌脑主要病原菌 ,临床用药须考虑当地的病原菌及其耐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