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森立之《素问考注》之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立之(1807~1885年),是江户后期日本杰出的医学家、文献学家与考据学家,主要著作尚存<素问考注>、<神农本草经考注>、<伤寒论考注>、<金匮要略考注>、<四时经考注>、<奇疾方考注>、<游相医话>;亡佚有<桂川诗集>、<灵枢考注>、<扁鹊仓公传考注>等,为中日两国传统医学界所推崇.  相似文献   

2.
清代朴学的发展使得考据之学蔚然成风,此风传到日本之后,受到日本学者的极大关注,形成了汉学考据学派。考据学者们主要是以产生于秦汉时期的经学为研究对象,对同时期的子学以及史学也有所涉猎。《黄帝内经素问》作为子书中最为古老的典籍,正好产生于秦汉之际,受到两国考据学者的重视。他们从音韵、训诂、校勘等方面对此书进行了研究,从而产生了一批优秀的著作,极大地推动了《黄帝内经素问》研究的发展。由于两国当时所处环境不尽相同,所以他们对《黄帝内经素问》的研究结果也有着巨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天津中医学院图书馆最近入藏日·森立之纂注之《素问考注》一部。该书系据日本国国会图书馆所藏之森氏手稿本影印,共二十卷,附《素问考注要义捷见》一卷,全用汉文撰写。森立之(1807~1875)为十九世纪时日本的著石医学家。其治学方法颇受我国清代乾嘉学派的影响,并应用于医学经典著作研究。一生纂注“考注”多种,《素问考注》是其中之一。此书始著于1860年,完成于1864年。  相似文献   

4.
《经籍访古志》是由江户时期日本著名学者森立之、涩江全善等共同撰写的一部关于汉籍善本的目录学著作,是研究日藏汉籍善本不可或缺的参考书目,为中日两国学者所青睐。全书共载日本藏汉籍768部,所涉版本上自李唐人抄本下至清代刊本,能够全面反映江户时期日本藏汉籍善本书的盛况。此书的撰写最先由狩谷掖斋发起,经过多纪元坚等人的努力,最后由森立之完成最终的整理工作。此书完成之后并没有雕版刊刻,直到光绪十一年(1886年)在中国学者的资助之下才得以付梓。  相似文献   

5.
《本草经考注》和《枳园丛考》是日本江户时期著名汉方医学考据学家森立之的重要著作。对两部书籍中病证名考释进行梳理,可以窥见森立之在病证名考据学上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为学者正确理解中医病证名提供参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6.
新安医家崇尚经典,吴崑是其中杰出代表。除《素问吴注》外,吴崑早年著作《医方考》体现了其对《黄帝内经》的研究与领悟,一方面,吴崑能够运用《黄帝内经》理论指导方药的选择,另一方面,对于《黄帝内经》中出现的证候,吴崑亦依据自己的领悟遣药组方。《医方考》不仅在方剂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将《黄帝内经》理论联系临床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素问纠略》一书的作者及版本历来说法不一。《明史》记为杨慎,但考查杨慎文集《升庵全集》《升庵外集》均不见此书;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认为此书应是朱丹溪所作。本文就此提出疑问,考查杨慎著述的主客观条件。首先,从史传及杨慎诗文中可知,他曾研习医籍,知晓医理,其医学著作《男女脉位图说》序文更反映了他欲纠辨古人的愿望,是为他著《素问纠略》的主观条件或内部条件;其次,杨慎晚年贬谪至西南地区,恶病缠身,曾学医自疗,且喜好上山采药,这为他创作《素问纠略》提供了外部条件;加之同僚何宇度、名医何时希的记载为旁证,杨慎著《素问纠略》三卷是成立的。而针对杨慎文集不见此书,一卷本著者题为朱丹溪、周木等人的事实,本文认为是版本不一所致。即:名为《素问纠略》的医书实有两个版本:其一为前述杨慎所著的三卷本,已经亡佚;其二为周木辑佚或假托元代朱震亨所作的《素问纠略》一卷本,现存抄本。由此,《素问纠略》作者及版本问题得以澄清。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报》2020,(1):214-217
《素问纠略》一书的作者及版本历来说法不一。《明史》记为杨慎,但考查杨慎文集《升庵全集》《升庵外集》均不见此书;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认为此书应是朱丹溪所作。本文就此提出疑问,考查杨慎著述的主客观条件。首先,从史传及杨慎诗文中可知,他曾研习医籍,知晓医理,其医学著作《男女脉位图说》序文更反映了他欲纠辨古人的愿望,是为他著《素问纠略》的主观条件或内部条件;其次,杨慎晚年贬谪至西南地区,恶病缠身,曾学医自疗,且喜好上山采药,这为他创作《素问纠略》提供了外部条件;加之同僚何宇度、名医何时希的记载为旁证,杨慎著《素问纠略》三卷是成立的。而针对杨慎文集不见此书,一卷本著者题为朱丹溪、周木等人的事实,本文认为是版本不一所致。即:名为《素问纠略》的医书实有两个版本:其一为前述杨慎所著的三卷本,已经亡佚;其二为周木辑佚或假托元代朱震亨所作的《素问纠略》一卷本,现存抄本。由此,《素问纠略》作者及版本问题得以澄清。  相似文献   

9.
《本草经集注》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本草著作,今人对其研究较多,关于此书的原名,卷数,尚有不少问题值得研究。笔者通过对《本草经集注》作悉心研究,另据《隋书》、《华阳谱》等资料以及《道藏》中新发现的资料考证出此书原名为《本草》、,卷数是三,其中,下二卷分为七卷,原名很可能是《本草经注》  相似文献   

10.
一般认为北宋校正医书局校订《素问》所用底本是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但是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中发现诸多疑点。其实在王冰之后、林亿等之前,宋政府曾两次组织对《素问》进行校勘,另外也有私人校勘者。经过对林亿等注文的深入考察,可知新校正并非采用王冰次注本原本,而是加注的次注本改易本。此加注的次注本改易本,理应为景事祐二年(1035)丁度等在天圣四年(1026)校勘基础上的《素问》再校本。  相似文献   

11.
21.《内经》注家《内经》成书年代久远,理义深奥,为了便于初学理解,后世医家进行整理、注解者,不下百家之多。然注解《内经》最早的,当首推梁·全元起所注的《黄帝素问》八卷,又叫做《素问训解》。宋时此书尚存,后便散失。但从现存的宋臣林亿等校订  相似文献   

12.
日本江户后期学者伊藤凤山《难经文字考》(写本)就《难经》的81个问题作了考证。作者运用清儒文字训诂知识,引证中国古代典籍的注释及训诂专著,发表了一些独到见解,纠正了历代注家的若干误训,对于正确理解《难经》原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于鬯,字醴尊,自号香草,江苏南汇人。生于1854年,卒于1910年。著有《香草校书》六十卷、《香草续校书》二十二卷、《战国策注》三十三卷、《周易读异》三卷等著作。《香草续校书》是校勘子、史部的著作,包括老子、管子至水经注、淮南子十五家。《内经素问》两卷是其中的一部分。 于鬯在《内经素问》中主要采取了理校、韵校、训诂、对校等方法,共校订《素问》103条。其写作体例基本是每一条先列明校文所在《素问》的篇名及欲校对的原文,然后另行在“鬯案”二字之后,用一句话阐明自己的论点,其后再详述论理论据。综观全书…  相似文献   

14.
《本草经考注》继承了中国清代乾嘉学者"因声求义"的考据学方法。运用急言缓言说对《神农本草经》127例药名进行分析,由此探讨药物命名的理论依据。通过对书中急言、缓言训释材料的梳理和考证,认识《本草经考注》作者研究的基本方法,同时对其得失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宋以前伤寒论考》是由冈田研吉、牧角和宏、小高修司三位临床医师编著的。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载三氏对谈,第二部为三氏各论。此书记载了他们学术成长经历及成果,也表达了他们对汉方医学研究前景及目标的追求。此书编撰,有别于江户时期各流派《伤寒论》研究专书的体例,其书从《伤寒论》之外,网罗历代伤寒文献资料,条理各家传承,结合临床实践,探索《伤寒论》形成、变迁及发展。书中收载了《伤寒论》“可不可篇”、“六经提纲证”、“少阳病半表半里说”、“阳明病胃中寒及胃家实说”、“并病、合病”、 “主之、宜之、属之”之意义及方剂、用药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王冰重新整理疏注《素问》的功绩,历史上已有学者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他“依经注解,理入化机,发微奥理,羽翼圣经”(清·莫熺《医门药理》)。若对王冰次注的《素问》以及《素问》版本流传情况进行全面考察后不难发现,王冰之功绩主要反映在编次整理、训诂解惑、医理发挥、汇存文献、传承运气五方面。  相似文献   

17.
《内经》是现存的祖国医药文献中最早的一卩医学著作,大体是战国至秦汉时代产生的作品,后来又经过唐宋医学家的补充多订而成。此书假托古代黄帝与其大臣岐伯等人讨论医学,故又名《黄帝内经》。书中包括《素问》、《灵枢》两卩分,共十八卷一百六十二篇,运用脏腑、经络、阴阳、五行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的学说,对人体生理和疒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并且初步总结了一(大长)诊断、治疗和予防的经验。它是我国  相似文献   

18.
《内经》的训诂与校勘,源远流长。自齐梁人全元起著《内经训解》起,(此书已佚)隋朝杨上善在《太素》中开创宏纲大例,中经唐代王冰在《素问》注中的“迁移”“加字”“分篇”“冠目”“削繁”,至北宋林亿走上了愈趋细密、完备、成熟的阶段。 林亿,北宋人,官至光禄卿直秘阁。宋史无传。嘉祐年间(1056~1063)宋仁宗诏儒臣校理医书,与掌禹锡、高保衡、孙奇等共同校理了《素问》《神农本草经》《甲乙经》《金匮要略》《伤寒论》《备急千金要方》等七、八部重要医学著作。《中国医学名人志》记载说:林亿由此而“医名大著。”  相似文献   

19.
吴崑的生平、著作及学术功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崑(1551—1620),字山甫,号鹤皋,自号参黄子。我国明代著名医家、医学理论家、藏书家。代表著作有《黄帝内经素问吴注》、《脉语》、《医方考》、《针方六解》等,在中医理、法、方药及针灸等方面都为祖国医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吴崑弃儒从医、悬壶济世的同时,又有大量医学著作流传于世,从其诸多著作中,不仅可见其知识的渊博,更见其谦逊、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更重要的是他在创新意识的指导下,结合自己丰富的临证经验,摒弃空谈、突破前人,为后世树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典范,深为后人所推崇。  相似文献   

20.
吴崐是新安医学名家之一.1584年,吴崐撰成《医方考》6卷.1594年,撰成《素问吴注》24卷.1618年,撰成《针方六集》6卷,由程标捐资刊刻.吴崐尚撰有《脉语》2卷,成书年代不详.《医方考》有明刊本、日本及朝鲜刊本、旧抄本、现代版本4类版本.《吴注素问》有明清刊本、日本刊本、旧抄本、影印本、现代版本5类版本.《针方六集》有明刊本、抄本、影印本及现代版本4类版本.《脉语》多与《医方考》合刊,除部分现代版本未附《脉语》之外,《脉语》的版本大致同于《医方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