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旋毛虫病是因摄食含有旋毛幼虫的动物生肉而感染的疾病。本病分布于全世界,但以欧美、尤以北美发病率高。我国自1965年首次报导人体旋毛虫病后,陆续在西藏、云南等地区发现此病流行,西双版纳州亦曾发生过旋毛虫病。1973年9月勐腊县某傣族生产队发生一次旋毛虫病暴发流行,在县委领导下,组织有关单位对该队进行了全面普查  相似文献   

2.
本病自日本学者川崎1962年首次报道之后,许多国家和地区均有所发现。近年发现此病在我国儿童中亦有较高的发病率,但对其病因和发病机理仍不明了,川崎等推测本病和免疫有关,属Ⅰ型变态反应(IgE依赖型)或属Ⅲ型变态反应。本科近7年来收治了13例患儿,并进  相似文献   

3.
<正> 人体旋毛虫病是由于生食或半熟食含有旋毛虫幼虫的动物肉而感染的疾病。本病是一种较常见的寄生虫病,分布于全世界,但以欧美尤以北美发病率高。我国自1936年首次报导人体旋毛虫病后,陆续在西藏、云南等地区发现此病流行。但在我省内尚未见报导。1990年我们在进行我区人体特殊蠕虫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发现了1例因食半熟肉而引起发热腹泻、肌肉痛病人,按肠炎、腹泻治疗效果不明显,后做ELISA试验、旋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是疥疮病罕见地区之一,1980年以来不仅发现了疥疮,而且逐年增加。我们将1983年3月~1984年3月门诊所见294例疥疮作了分析,发病以男性(224例)、10~29岁(203例)、外籍(214例)者为多见,尤以江、浙、川三省外来患者最多。职业以工人及流动手工业者、小商贩、推销员为多。直接传染者249例。疥疮来源是由内地传来的。旅游交往、流动人员增多及卫生不良是主要因素,与免疫因素无关。文献中认为本病发病主要是在冬天,而本文病例中冬春(145)夏秋(149例)发病数几乎相等,可能与西宁  相似文献   

5.
高雪氏病(Gauchers disease)是一种少见的家族性糖脂代谢异常性疾病,本病特点是在网状内皮系统细胞中有多量脑苷脂的蓄积;形成所谓“高雪氏细胞”,主要侵犯肝脾淋巴结及骨髓。可于任何年龄发病,具有一定的家族性。本病于1882年,首次由 Gaucher 报  相似文献   

6.
嗜酸粒细胞性脑膜炎(Eosinophilic meningitis.以下简称酸脑),是指脑脊液细胞数增多,并以嗜酸粒细胞的比例显著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929年 Toledo 和 Unceta 以及 Hediger 首次报告二例发生在欧洲的嗜酸粒细胞性脑炎患者,但病因未明。我国台湾于1944年首先证实一例由广州血管园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所致的患者(自脊液发现幼虫)。1968~1969年又在台湾南部地区发现125例。自六十年代以来,在太平洋区域的岛屿和东南亚国家,先后有十多个地区发现本病,报告病例不下二千例.国内大陆除笔者等报告一例外,尚乏报导.为引起重视,特将病例作一简要报告,并复习有关文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振动所致的危害在国外和我国北方地区报告甚多,发病多在寒冷地区。1977年在重庆首次发现机床工人振动病后,又于1980年发现校正钢板工人患有振动病。这些资料证明气候偏热地区,也发现  相似文献   

8.
十二指肠憩室 (duodenaldiverticulum)是局部肠壁向外膨出而形成的袋状突起性疾病。十二指肠是消化憩室常发生的部位 ,仅次于结肠占第二位。本病最早于 1710年由Chonel首先报道[1] 。近些年来 ,由于诊断技术及方法的不断更新 ,发现病例日渐增多 ,始认识到本病并非少见 ,其发病率各家报道差异颇大 ,一般约为 2 %~ 2 2 % [2 ] ,经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发现率为 2 % ,内镜检查发现率为 2 3% ,尸检发现率 2 2 %。十二指肠憩室各年龄组均有发病 ,尤以5 0~ 6 0岁多见 ,30岁以下少见 ,男女发病机会国外报道女性多于男性 …  相似文献   

9.
自1976年美国首次发现军团病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进行了研究并先后报告有本病的存在。我国从1983年起分别自肺炎病人和外环境中分离到军团病杆菌。并对人群做了军团病杆菌(LDB)抗体水平测定。为初  相似文献   

10.
<正>自1874年Atkinson首次报道自发性脾破裂后,即引起外科医师的重视。因本病少见,临床报告不多,为引起对本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重症肌无力的激素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症肌无力是1879年由Evb氏首次报告的一种以横纹肌易疲劳、无力为特征的疾病。每日内症状有波动性,常是上午轻下午重,多以眼睑下垂,复视为首发症状,继而可出现四肢无力,吞咽困难,严重时可因呼吸肌麻痹而致死。本病的发病率相当高,根据日本的全国性普查每10万人中有5人发病,发病年龄多为20~30岁的青壮年,对劳动力有严重影响,且最后常导致死亡。因此本病早就引起了医药界的重视。虽然本病的发现已近百年,但本病的治疗却长期停留在用新斯的明一类的抗胆硷酯  相似文献   

12.
<正> 手足口腔病是肠道病毒所致的一种新型出疹性疾病,1991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在东方红地区首次发现本病,现将收治21例病儿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21例中男15例、女6例。年龄1—2岁16例,2岁以上5例,发病时间在5月28日至6  相似文献   

13.
破伤风一病远在两千五百年以前,就被人认为是一种独立性的疾病,当时Hippocrates氏便详尽的描述了破伤风的临床症状,1884年Nicolalr氏,证明了破伤风能由土壤经过外伤而使动物感染发病,同一时期,氏,发现本病有传染性,1886年Rosenbach氐,在脓汁中发现了破伤风桿菌,1890。北出氏首次做出了破伤风桿菌的培养,从此本病就更为明确了。  相似文献   

14.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病毒侵犯心脏,引起心肌细胞的坏死和心肌间质的炎性改变。19世纪中叶发现了此类病例,病因不清楚,称之为原发性(孤立性)心肌炎。1955年在新生儿中首次证明了本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本病多发生在小儿,其次是青少年。年龄越小,病情越重。小婴儿死亡率最高。多数是在过去没有心脏病的情况下,急性或较急发病,有的是偶然发现的。病毒性心肌炎的确诊比较困难,目前多靠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肌病变情况下进行诊断。病变常不限于心肌,心包常同时受累,有时并有心内膜炎。其发病近十余年来国内外都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5.
<正> 皮肌炎(Dermatomyositis)是一种少见的疾病.1863年由Wagner首次报告;关于本病Klemper提出胶原病学说;1959年Burnet氏认为属自家免疫性疾病.近年来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本病有增加的趋势.国内自1952年陈普照首次报告到1979年底共报告179例.  相似文献   

16.
背部弹力纤维瘤(elastofibroma dorsi)并非是过去一直认为的一种罕见的良性结缔组织肿瘤。早在1959年。芬兰学者Jarvi和Saxen首先报告4例,以后陆续以个案报告出现。作者自1979年9月至1988年9月,收治本病25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5例,皆为农民,其中女22例,男3例。年龄42~74岁,平均57岁。发病时间7天~8年。双侧发病7例,单侧发病18例;左侧发病16例次,右侧发病14例次,共30例次发病。病人多在无意之中或由他人发现肿物,全部位于  相似文献   

17.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结肠膜和粘膜下层。范围多自远段结肠开始,可逆行向近段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及未段回肠,呈连续性分布。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此病在欧美发达地区发病率高,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准的日益提高,发病率也在增高。1 发病情况1.1 发病情况比较 UC在欧美国家为最高,而亚非国家相对较低。从全球范围看,本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尤以亚非国家为著。从UC的发病年龄来看,男性以20岁~24  相似文献   

18.
马启杭 《基层医学论坛》2005,9(12):1118-1119
感冒是人们普遍易感的疾病,它是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冬季多见。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由于体质虚弱,生活失调,卫外机能不固,风邪侵犯肺卫而发病。表现为风寒、风热、风燥、暑湿四种类型。风邪虽为六淫之首,但在不同季节中,往往挟有时气或疫气,病邪入侵,自呼吸道  相似文献   

19.
包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在畜牧地区流行相当广泛。虽然细粒球蚴可以发生在人体任何器官、组织中,但大多数发生于肝脏和肺脏,心脏包虫仅占总发病率的0.5%~2%。心肌包虫于1901年首先由Deve首次发现,至今有关本病的文献报导甚少,现报导1例心肌包虫如下。  相似文献   

20.
喘憋性肺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所致,多见于2岁以内虚胖的小儿,尤以2~6个月婴儿多见,在我国北方地区多在冬季和初春发病。本病往往反复发作,是常见的婴儿喘息性疾病,而且发展为婴幼儿哮喘的可能性为22%~66%。陈育智教授曾报道,70%以上的小儿哮喘首次发生在3岁以前,而大部分病例在早期均未被诊断,因此,有效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对降低婴幼儿哮喘发病率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