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掌指关节绞锁,多发于食指掌指关节,或可见于拇指,偶见于小指。临床发病率较低,文献报道亦少。笔者曾收治7例,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例,均发病于食指掌指关节。  相似文献   

2.
外伤后疼痛性骨疏松的中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组病人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7例,女19例。年龄最小41岁,最大76岁。50岁以下者13例,50岁至60岁16例,60岁以上7例。6例并发于外踝骨折,5例并发于内踝骨折,1例并发于腓骨中段骨折,2例并发于跖骨骨折,10例并发于挠骨末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7例并发于单纯挠骨末端骨折,3例并发于桡骨中下段骨折,并发于肩关节脱位及锁骨中段骨折各1例。一般都在原发损伤1月至40天以后,临床出现患侧手足关节周围皮肤水肿、发绀、压痛明显,皮肤温度偏低、皮肤潮湿,指、趾活动受限。受热、触摸或情绪激动均可使上述症状加重。这些症状一般持续…  相似文献   

3.
沈雪勇 《中国针灸》1997,17(2):118-119
足阳明胃经为何循行于胸腹沈雪勇(上海中医药大学,200032)主题词胃经,经络循行按《素问·金匾真言论》“外为阳,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的阴阳划分原则,一般认为,在四肢部,阳经分布于外,明经分布于内;在躯干部,阳经分布于背面,阴经分布于腹面。但是...  相似文献   

4.
“施泄于肾”见于明·刘纯(玉机微义),曰:“人身之中.气为卫,血为营。营者……生化于心,总统于脾,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灌溉一身…··‘。”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指出:“血…‘··盖其源源而来,生化于脾,总统于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灌溉一身,无所不及。”均说明血液的化生和营运与五脏有关,血液由肾“施泄”。而清·何梦瑶(医确)曰:“其谓施地于肾,则混精为血,观古人称父精母血可见。要知是精非血,不当混合为一也。”观后人对肾在血液运行中的作用论述老县少,笔者就此略陈管见。互“施泄于肾…  相似文献   

5.
温法治验3则     
甄绍先 《山西中医》2009,25(7):17-17
温法源于《内经》“寒者温之”之旨。对寒证洞然若揭者,自能随拔随应,然对玄冥幽微者,必于细微之处,明察秋毫,方可平中见奇,立起沉疴。试举验案3则,以就教于同道。  相似文献   

6.
胆囊炎表现为右侧胁肋部持续性钝痛或不适感,腹胀,嗳气,恶心。B超检查,可显示胆囊增大,囊壁增厚,甚至有“双边”征,以及胆囊内结石光团。中医学理论认为,胁为肝胆经脉循行之处,故胁痛之病,主要责之于肝胆功能失常。因为肝位居于胁下,其经脉布于两胁,又胆附于肝,与肝呈表里关系,其脉亦循于肝,  相似文献   

7.
霍去病定名车前草 山东台儿庄张心夷以车前草为题,写了首咏药诗,叙形状于其外,藏药名于其内,蕴药理于其中,抒药文情怀于其间。诗云:  相似文献   

8.
医论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药通报》2008,7(5):34-34
雷公问于岐伯曰: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余既知之矣;然论阴阳之变迁也,未知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亦有定位乎?岐伯曰:阴阳互相根也,原无定位。然求其位,亦有定也,肺开窍于鼻、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厥阴与督脉会于巅,此阳中有阴,阴居阳位也:肝与胆为表里,心与小肠为表里,肾与膀胱为表里,脾与胃为表里,肺与大肠为表里,包络与三焦为表里,此阴中有阳,阳居阴位也。  相似文献   

9.
《素问·举痛论》“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寒气客于脉外……则缩蜷,……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寒气客于厥阴之脉……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热气留于小肠……故痛而闭不通矣”。例举了十四种疼痛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0.
李某,女,38岁,工人,于2004年8月上旬,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麻木无力,右侧重于左侧,就诊于某医院,予输液治疗(具体药物不详),症状无好转而出院。8月25日转诊于我院针灸科,查颅脑MRI提示;脑白质脱髓鞘病变(双侧半卵圆中心、桥脑、侧脑室周围),脑萎缩;查肌电图提示:神经源性损害。经会诊后确诊为多发性硬化。时症见:神志清醒,易激动,语言清晰,  相似文献   

11.
中医认为,肾主四肢之骨;脾主四肢之肉;肝主四肢之筋;心主四肢之脉。故四肢之病在脏,多责于脾、肝、肾、心。人体十四经络,遍布周身,其中十二正经循行于手足,有六条经络是经过手指端,即手三阴(肺、心包、心)经,从胸走手,行于手臂内侧;手三阳(大、小肠、三焦)经,从手走头,行于手臂外侧。还有六条经络循行于足,即足三阴(脾、肝、肾)经,从足走腹,行于下肢内侧;足三阳(胆、膀胱、胃)经,从头走足,行于下肢外侧。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衔接的,与内脏存在着密切关系,反映全身的血管、神经功能,故手、足都有全身各部反射区,足底又有人体“第二心脏”之称。因此,经常按摩四肢,可疏通十二经脉,活动四肢关节,促进周身血液循环,活血化瘀,对防治全身关节炎及其各种疾病具有良好的作用。其具体自我按摩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女,16岁,学生,于2003-08-22入院。 患者于暑假期间冒酷暑摘茶叶多日后,于2003-08-07起病,出现发热、胡言乱语、间断抽搐、流涎,于外院查脑脊液诊为“病毒性脑炎”,经用激素、抗病毒及脱水药治疗无效,其后辗转中西医治疗,症状逐渐加重。自2003-08-15以来,出现持续高热、多汗、频繁抽搐、不眠,来我院求治。经门诊以“发热原因待查”收入院。  相似文献   

13.
张柏峰  康仓平 《陕西中医》2004,25(6):576-576,F003
1胃在人体的重要地位 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气血精微之大源,与脾互为表里,共为后天之本,主于受纳、腐熟、化生营卫气血,以充养全身。《素问.经脉别论》:“人受气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以清者为营,浊者为卫”。“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  相似文献   

14.
透法,有透达表邪、驱邪外出、透泄病毒的作用,适用于麻疹初期;清法,即清热法,是用寒凉药物清解病毒邪热,适应于麻疹中期;养法,即养阴益气法,是运用滋养阴血或补益气血的药物,适用于麻疹后期。  相似文献   

15.
李文钿学术思想简介李漫(江西省吉安县中医院343100)关键词李文钿,临床经验李文钿老中医毕业于解放前的江西中医专门学校,是江西省名医姚国美先生的高足弟子,毕业后悬壶于吉安庐陵等地,解放后就职于吉安县人民医院,医疗技术精益求精,医德高尚。70年代,我...  相似文献   

16.
患者,24岁,孕0产0,因停经50^ d,右下腹痛5d。加重1h于2003年5月12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周期32d,经期4~5d,末次月经2003年3月21日,于月经第14天性交时因避孕套滑脱于事后8h口服左炔诺孕酮(商品名:毓婷)0.75mg,12h重复1次。此前此后均采用避孕套避孕。于2003年5月7日骑车时感下腹部疼痛,外院查血HCG 68μg/L。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47岁,因尿毒症于2002年10月10日在某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手术顺利,术后常规口服泼尼松、骁悉胶囊、新赛斯平胶囊。于2004年8月10日因移植肾感染切除移植肾,行规律血液透析。于2005年1月患者出现双下肢不适,呈针刺样,酸胀难忍,晚间入睡困难,坐卧不宁,需来回走动症状方可改善,于2月5日就诊。查体:慢性病容,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干燥,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肝、脾肋缘下未触及。  相似文献   

18.
名医涂晋文     
杨毅  吴中兵  董梦久 《湖北中医杂志》2009,31(11):3-5,F0002
涂晋文教授1964年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同年留校工作,师从于著名中医学家、伤寒学家洪子云教授。其聪颖好学,追求始终,临证中师古而不泥古,善于将经方、时方融汇贯通,往往以平淡之剂挽沉疴重疾,为同道所称颂。今将其临证经验于精妙处择其一二,笔录于此,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9.
中医认为,肾主四肢之骨,脾主四肢之肉,肝主四肢之筋,心主四肢之脉。故四肢之病在脏,多责于脾、肝、肾、心。人体十四经络,遍布周身,其中十二正经循行于手足,有六条经络是经过手指端,即手三阴(肺、心包、心)经,从胸走手,行于手臂内侧;  相似文献   

20.
痤疮是一种皮肤毛囊及皮脂腺慢性炎症,好发于面部及胸背部,以面部为最常见,表现为黑头粉刺或炎性丘疹,有时可继发大小不等的脓肿。中医学将本病称为“面疱”、“粉刺”、“肺风粉刺”等,认为本病病因多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致胃与大肠热盛,热邪上攻于肺.肺胃蕴热.上蒸于面;或肝气郁结,肝胆湿热,反侮于肺,肺热上攻于面,复感毒邪而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