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郭竞先 《中医临床研究》2010,2(8):106-106,112
四物汤由熟地、当归、川芎、白芍四味药组成,其功用主要是:补血、和血而调经。妇女以血为用,故四物汤在妇女经带胎产诸病中运用广泛。《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中认为:四物汤是妇女经产一切血病的通用方剂。  相似文献   

3.
评述《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主要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碧玉 《光明中医》2004,19(5):19-20
《医宗金鉴》是一部教学与临床均宜的官修医学丛书 ,《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 ,论述内容涉及有脏腑、经络、腧穴、刺灸法等 ,对腧穴论述有特色。体现如下特点 :以部列穴 ,分部主治 ,层次分明 ;特定穴位 ,特定应用 ,详细而适当 ;因部因穴 ,而施刺灸 ,阐述清晰 ;重用奇穴 ,灸治急症 ,效速简捷 ;歌图并茂 ,简明而精要 ,易于记忆。使腧穴应用更加具体化 ,完善和发展腧穴学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杨威  于峥  刘寨华 《中医杂志》2012,53(11):978-980
《陈素庵妇科补解》是以方、论为纲的妇产科专著,遣方思路清晰,论证层次分明,可为临证借鉴.该书首重调经,治月经病以和气为法,以虚实为纲,实者责之气郁,虚者当补脾胃;倡导十月依经养胎,家传按月安胎十方以补气、养血为主,兼顾顺气、凉血,随经加减;临产注重验看面、舌、脉,新产七日内治以祛瘀为要,产后百日内多从气血两亏用药.其施药平和,以症设方,以理论方,自成体系,切合实用.  相似文献   

5.
《陈素庵妇科补解》为中医妇科古籍经典,其治未病思想丰富。在调经方面提出经行谨慎,周密调护,未病先防;妇人诸病常用平和调经之法,巧用风药轻清通畅之性,此为调经防变。在安胎方面提倡按月逐经养胎,注重情志调护与孕期胎教,安胎用药补血滋阴,重用四物加减化裁。在围产调护方面指出临产时当因势利导,行气滑胎为主,可预服催生如意散及兔脑催生丹,以促胎产,防久产不下,生死反掌;产后多虚多瘀,宜产后即服保生锭子及桃姜煎逐瘀生新,谨防三冲危证,用药补而不滞,慎峻削寒涩及性猛走窜之品,且强调将养得宜,防蓐劳之疾。陈素痷的治未病思想贯穿于妇人经带胎产的各个时期,其见解独到,发人深思,值得临床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6.
少阴包括手少阴心和足少阴肾,少阴病病因传经或直中而发,有寒化、热化2种转归,分别治宜扶阳抑阴或育阴清热,禁用汗法,其预后阳存则生,阳亡则死.  相似文献   

7.
谢海洲 《天津中医药》2004,21(4):265-267
《医宗金鉴》是清代编写的医学丛书 ,被后世奉为圭臬。其中《外科心法要诀》篇包括现代医学外科、皮肤科、肛肠、五官、肿瘤等疾病内、外治的内容 ,较多地使用有毒药物 ,并对其剂型、种类、使用范围等方面 ,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创新 ,对目前临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结合临床经验 ,阐述毒药用法 ,阐述心得 ,启发后学。  相似文献   

8.
《傅青主女科·种子》学术思想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洁莎 《国医论坛》2007,22(2):16-16
<傅青主女科>(下称<女科>)为明末清初傅山所著.该书通俗易懂,流传甚广,是妇科医家必读之书.其有"谈症不落古人窠臼,制方不失古人准绳,用药纯和,无一竣品,辨证详明,一目了然"的特点,自问世以来备受推崇,许多方药临床疗效显著,至今仍在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9.
笔者从事妇科临床三十余载,日以应诊,夜研医集,所遇案例,潜心体味,每有所悟。今不揣卑陋,梳理成文,以飨同道。1把握时段调月经1.1把握月经时段调月经妇女月经来潮如月之盈亏,故亦称之为月信。然妇女每一月经周期,又可分为四个时段,即行经期、经后期(增殖期...  相似文献   

10.
<外台秘要·序>一文在六版、七版医古文教材中均有收录,作者王焘为唐代仕宦而精医,"便繁台阁二十余载,久知弘文馆图籍方书等".是文广征博引,行文流畅,为序言佳作.笔者对教材注释有一点歧义,就是主客问难一段"则圣人不合启金滕,贤者曷为条玉版?"中,"则"两版教材均训为"如果",表假设.这样训解,使所引用典故,无法解释,而且译文顺文敷衍,貌似通畅而于义抵牾.笔者认为"则"当训为"那么",表示顺承上文,申说应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集清代中医外科之大成,所载方剂甚多,如二味拔毒散、金黄散、枇杷清肺饮、除湿胃苓汤等,临床应用颇为广泛.部分方剂如秦艽丸、地黄饮、犀角升麻丸、祛风换肌丸等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但报道较少.秦艽丸用于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红斑狼疮的治疗;地黄饮用于神经性皮炎、湿疮、消退期银屑病的治疗;犀角升麻丸用于面部皮炎、湿疹类证属风热血热的疾患;祛风换肌丸用于白屑风、阴伤型湿疹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正>吴谦等编撰的《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以下简称《妇科心法要诀》)总结了清代以前的妇科临床成就,同时汇集了编撰者的经验和见解,讨论了妇科经、带、胎、产四大证及疾病的病因、病机、治则、方药等方面的内容。《妇科心法要诀》包括歌诀、注解、汇方三个  相似文献   

13.
《医宗金鉴》是清代官方编篡的一部中医医学丛书,刊行于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全书共九卷,十四个部分。其中正骨心法要旨(八十九至九十卷)一节在总结前清各家正骨经验的基础上,对伤症治疗手法,骨折固定、辨证用药及骨骼解剖等,作了详尽的阐述。本文仅就其手法原则及临床应用做以介绍。 1 手法类型《金鉴》有关正骨手法的论述内容丰富,概括起来可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8个字,后世习称之为“正骨八法”。八法为骨伤科基本手法,是该书总结前人手法治疗经验的结晶,也是后世手法发展的基础。摸法“摸者,用手细细摸其所伤之处,或骨折、骨碎、骨歪,骨整、骨软、骨硬、筋强、筋  相似文献   

14.
《医宗金鉴》是清乾隆四年由太医吴谦负责编修的一部医学教科书,成书于1742年,全书共分90卷,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中比较完善而又简要的一种。全书采集了上自春秋战国,下至明清时期历代医书的精华。其中"刺灸心法要诀"中用歌诀的形式表达刺灸内容,其中灸法歌诀22条,并记载禁灸穴47个。此外,该书在灸材、艾灸方法、灸量、取穴等方面均有独特见解。本文从灸材、灸法、灸量、病证等诸多方面系统地探讨了《医宗金鉴》的灸学理论。力图发扬其灸法思想,为临证施灸作指导。  相似文献   

15.
《医宗金鉴》是清代官方编订颁发的大型医学丛书,编集之时正当清朝乾隆时期,国力鼎盛.乾隆务求标榜文治,下谕太医院“尔等衙门该修医书,以正医学”.院使钱斗保、吴谦等人奉谕即着手筹备,由朝廷发大内医书,并广搜民间验方,设立专门“医书馆”,并先后由大学士鄂尔泰、和亲王弘昼督办,遂于乾隆7年(1742)告成.此后本书作为官定教材,为太医院及民间习医之士学医所用,广为流传.作为古代中医教育史上最大型的一次教材编修活动,《医宗金鉴》的教材编集经验值得后人总结.  相似文献   

16.
17.
《伤寒论》成书后不久即遭散失 ,后又屡经编次 ,传写之讹、错简之误 ,必不能免。故古代医家强调看此类书当选精校善本 ,以免误入歧途 ,事倍功半。以错简立论 ,认为《伤寒论》条文秩序经叔和撰次后 ,而至“颠倒错乱殊甚” ,而将全书重为编次者为方有执 ;而对众多条文字句集中校正者当推《医宗金鉴·正误存疑篇》。《正误存疑篇》中所列条文约百条 ,作者认为“尤有整节舛谬者三十五条 ,证不与脉符 ,药不与病合 ,虽有是方 ,世无其病 ,即有其病 ,难用是药 ,承讹袭谬 ,无济实用” ,“附于卷末 ,作为存疑”。《医宗金鉴》对《伤寒论》条文的校正为…  相似文献   

18.
孔祥阳  李忻红 《山西中医》2020,(4):59-60+62
《医宗金鉴》集清代中医学各科之大成,记载了古代众多名方,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现整理出消风散、防风通圣散、当归饮子、桃红四物汤、五味消毒饮、龙胆泻肝汤、黄连解毒汤、当归四逆汤8张所载名方,分析其治疗银屑病的辨证思维方法,体会各方的精髓之处,以期更好地为中医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陈素庵妇科补解》非常重视对妇女月经不调的辨治 ,在调经门中有 4 2论而专论调经。本文就《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门中的方药特色 ,辨证施药作初步的分类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
魏郁清  蒋明 《新中医》2007,39(10):3-4
"有故无殒"是一种用药法则,源于《内经》,发展于仲景。仲景在《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中,依据此法妙用"禁药"、"慎药"治疗妊娠病,治病与安胎并举。笔者在妇产科临床上运用此法亦颇具心得,提出在妊娠病治疗中,辨证论治、不囿于妊娠之限才是"有故无殒"的真正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