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4 毫秒
1.
垂直悬挂排气法在精密过滤输液器软袋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软袋输液中快速、有效,且成功率高的排气方法。方法 随机选择1000例次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软袋输液,500例次采用传统排气法,500例次采用垂直悬挂排气法,对比其排气时间和一次排气成功率。结果 垂直悬挂排气法的排气时间和一次排气成功率显著优于传统排气法(均P〈O.01)。结论 垂直悬挂排气法能有效节省排气时间,提高一次排气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精密过滤输液器排气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精密过滤输液器较理想的排气方法.方法采用抬高弹击法和普通弹击法对320次输液进行排气实验.结果抬高弹击法一次排气成功率为93.13%,排气时间(13.82±1.80)s,药液滴出量(0.04±0.02)ml,与普通弹击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精密过滤输液器使用抬高弹击法排气可提高排气成功率,用时短,减少药液浪费.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精密过滤输液器一次性排气成功率及减少排气失液量。方法对57例静脉输液患者,每天按随机法分为过滤圆盘180度翻转排气组(翻转组)、过滤圆盘平行排气组(平行组)、过滤圆盘U型排气组(U型组)各62例次;准备输液过程中分别采用各组方法排气。结果翻转组一次性排气成功率显著高于另两组(均P0.0167),失液量显著少于另两组,平行组显著少于U型组(均P0.05)。结论 180度翻转过滤圆盘排气法可提高一次性排气成功率、减少药液浪费;在静脉输液操作中不建议采用过滤圆盘U型排气法,以免影响工作效率、浪费药液。  相似文献   

4.
精密过滤输液器在中药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林慧  刘孟丽  付斌 《护理学杂志》2006,21(21):21-21
目的 观察精密过滤输液器减少中药输液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用中药制剂静脉滴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3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输液,对照组采用一次性普通输液器输液,观察两组患者输液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输液反应发生率(0.1%),显著低于对照组(1.5%)(P<0.01).结论 使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能有效减少中药的输液反应.  相似文献   

5.
精密过滤输液器在中药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精密过滤输液器减少中药输液反应的效果。方法 将用中药制剂静脉滴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3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输液,对照组采用一次性普通输液器输液,观察两组患者输液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输液反应发生率(0.1%),显著低于对照组(1.5%)(P〈0.01)。结论 使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能有效减少中药的输液反应。  相似文献   

6.
精密过滤输液器及可来福接头用于输液安全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0 0例患儿 (观察组 )采用一次性精密过滤输液器及可来福接头无针输液系统输液 ,与采用普通一次性输液器输液的 10 0例患儿 (对照组 )比较输液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输液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提示应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及可来福接头可提高输液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一次性精细过滤输液器能有效滤除液体中的不溶性微粒,保障输液安全.但是此输液器按照传统方法不易排尽空气.我院改进排气方法,经临床应用,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一次性精细过滤输液器2种排气方法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排气时,对照组采用液体通过过滤器时将过滤器倒置的方法,观察组采用将过滤器和Y型端口同时倒置,并在液体浸湿过滤膜时放平过滤器,观察两组一次排气成功率、排气时间及损失液体量.结果 观察组一次排气成功率、排气时间、损失液体量分别为98.0%、(12.2±0.1)s,(0.1±0.1)ml,时照组分别为91.0%、(56.1±2.9)s、(5.0±0.5)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结论 新的排气方法可有效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少液体损耗量.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新的静脉输液排气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燕  郑周鹏  杨颖 《护理学杂志》2002,17(12):944-944
静脉输液是常用的给药方法之一 ,输液前排除输液管内空气 (排气 )是必不可少的操作程序。采用传统的排气方法 ,常会在输液器的管壁或过滤器周边残留小气泡 ,难以一次排气成功。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尝试了一种新的排气方法 ,可提高一次排气成功率。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于 2 0 0 1年 1~ 7月精神科住院输液病人中随机抽取 2 0 0人次 ,分为两组 ,各 10 0人次。I组采用传统的排气法 ,II组采用新排气法。两组均使用同样的输液器 (德意牌 ) ,液体种类相同。1.2 方法1.2 .1 排气方法 :①传统排气法[1] 。将莫菲氏滴管倒置 ,…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效果较佳的静脉输液排气法.方法:由经专门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护理人员用传统法、倾斜法、挤压法、改良法分别做静脉输液排气50次.观察排气时间及一次排气成功率.结果:改良法一次排气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法与挤压法,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排气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法与倾斜法和挤压法,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改良法与倾斜法一次排气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改良法排气速度快,一次排气成功率高,操作简单、方便,容易掌握,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