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颈椎椎间融合器翻修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颈椎椎间融合器(以下简称Cage)手术失败的原因,探讨颈椎Cage翻修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方式和手术效果。方法 颈椎Cage翻修术27例.其中颈椎间盘突出症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2例,脊髓型颈椎病21例;单节段Cage 8例,双节段15例,三节段4例。就诊时距原手术时间2~25个月.平均10.3个月。患者表现为颈肩部不适22例,颈肩部疼痛9例,脊髓压迫症状19例,术前JOA评分平均11.6分,翻修术前颈椎曲度较原手术术后当时平均丢失7.1mm、椎间高度平均丢失3.9mm,24例出现颈椎后凸畸形.多节段者均出现两个Cage交错咬合现象,植骨不愈合6例.动态X线片显示颈椎不稳9例,CT或MRI显示减压节段仍存在压迫19例。对23例(29个Cage)行前路Cage取出、减压植骨、钢板固定,其中16例加后路侧块螺钉钢板固定植骨融合术;4例(9个Cage)行后路椎板减压、矫形固定。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4~26个月.平均11.7个月,较翻修术前颈肩部症状改善率为81%.脊髓压迫症状改善率为58%.术后JOA评分平均14.2分.前路翻修中17例植骨块于术后3个月时愈合,6例延迟愈合。颈椎后凸畸形消失,椎间高度平均增加3mm.未出现神经损伤和内固定失败病例,结论 Cage手术失败原因包括减压不够彻底、Cage沉陷产生颈椎曲度的丢失和植骨不愈合,翻修的适应证为神经症状进行性加重或出现颈椎不稳、畸形者、翻修时尽量采用前入路,取出Cage,彻底减压,植骨固定。注意保留原有的骨质和颈椎的活动节段.长节段融合时应加后路固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椎退行性疾病行后路椎间植骨+Cage融合术后,发生Cage后移的相关因素。方法自2009-09-2014-03,共收治241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腰椎管狭窄症129例,腰椎滑脱症56例;合并退行性腰椎侧凸48例。241例共282个节段行椎间植骨融合手术,手术节段分布情况:L_(1-2)节段2例,L_(2-3)3例,L_(3-4)6例,L_(4-5)130例,L_5-S_131例,L_(3-4)合并L_(4-5)33例,L_(4-5)合并L_5-S_19例,其他26例。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24个月以上,分别于术后3天、1、3、6个月和术后2年进行疗效观察,主要观察指标包括:(1)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2)Cobb角,手术节段前缘和后缘椎间隙高度,手术前后的椎体前后缘椎间隙高度变化情况。同时统计Cage置入情况、融合情况等。结果 241例术后,共8例发生Cage后移,包括肾形3枚,子弹头形5枚,但并未出现压迫硬膜或神经根等情况,且术后3个月均顺利融合,故未予翻修手术。8例患者的术前椎间隙前、后缘高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Cage高度与椎间隙高度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中,Cage置入深度不足、形状无角度的Cage、合并腰椎退行性侧凸的患者以及直线型终板者,其Cage后移的发生率明显更高(P0.05),提示上述因素可能会增加Cage后移的危险。结论在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中,应充分结合术前椎间隙前、后缘高度情况选取合适型号的Cage,置入深度应在3 mm以上,同时应避免内固定不牢固所引起的Cage滑移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路显微椎间盘镜下可膨胀性椎间融合器B-Twin植入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失稳型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9月~2008年6月,对32例腰椎退变失稳型椎间盘突出症行后路显微椎间盘镜联合可膨胀性椎间融合器B-Twin植入椎间融合术。手术融合节段:L2/31例,L3/43例,L4/518例,L5/S110例,均为单节段。结果植入2枚B-Twin 23例,单枚9例。术后1周VAS疼痛评分由术前8.7±0.3降至2.3±1.7(t=20.64,P=0.001)。随访时间平均25个月(24~29个月),植骨融合率采用Suk标准:1年融合率为93.8%(30/32),2年融合率为96.9%(31/32),B-Twin椎间融合器无明显下沉。结论后路显微椎间盘镜联合可膨胀性椎间融合器B-Twin植入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失稳型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植骨融合率高,临床症状缓解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单、双箱型椎间融合器(Cage)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不稳症,通过比较影像学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探讨应用单枚箱型Cage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进行椎间融合的可行性.方法 在对56例单节段腰椎不稳症患者施行PLIF(Posterior lumar interbody fusion)手术,均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复位与内固定,实施单枚Cage椎体间植骨37例,双枚Cage椎体间植骨19例.统计两组手术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用M-JOA评分的症状改善率评价患者治疗效果,并观察手术并发症.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摄X线片,观察椎体间高度、整个腰椎前凸弧度、融合节段前凸弧度、融合节段间的滑移,并辅助CT判断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单枚Cage植入组较双枚Cage植入组手术时间短(P<0.01),出血少(P<0.01).术前术后的椎体间高度、整个腰椎前凸弧度、融合时间二组病例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腰痛症状改善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融合率均为100%.结论 使用单枚箱型Cage与双枚箱型Cage行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均是治疗腰椎不稳症的有效治疗方式,二者在缓解下腰部疼痛、椎间融合率方面效果显著.单枚箱型Cage行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行PLIF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小,患者医疗费用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微创B-Twin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小切口B-Twin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的手术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退行性腰椎不稳症患者13例13间隙,其中L4、5节段不稳11例,L5S1节段不稳2例.患者均行后路小切口开放手术B-Twin椎间融合术,疗效评价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感染、神经功能损伤及融合器脱落等并发症.随访时间 12~23个月(平均16.2 个月),13例患者术前JOA 评分平均4.2分, 随访结束时JOA 评分平均14.4分,JOA评分术后改善率:优11例, 良1例, 可1例, 差0 例, 优良率92.3%.13例患者椎间植骨均获得融合,平均植骨融合时间为19.8 周.随访过程B-twin椎间融合器位置良好,椎间隙高度除有2例丢失外(<10%),其余的无明显改变.[结论]对于合并有轻度退行性腰椎不稳的腰椎间盘源性疾病患者使用后路小切口B-Twin可膨胀性椎间融合器联合大量自体颗粒骨植骨融合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植骨融合率高,且临床疗效可靠的优点,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Cage椎间融合术中应用同种异体骨和自体骨植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柳州市柳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腰椎后路Cage椎间融合术的6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自体骨植骨组和同种异体骨植骨组各30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6、12个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疗效;定期行影像学检查观察固定节段融合情况。结果自体骨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同种异体骨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融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自体骨组术后3、6个月融合率高于同种异体骨组(P0.05)。术后3、6、12个月两组ODI指数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种异体骨组感染1例,骨延迟愈合1例,自体骨组供区疼痛1例;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椎弓根螺钉断裂、松动、脱出及椎间融合器脱出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路腰椎Cage椎间融合术中应用自体骨植骨,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损伤轻微,早期融合率高的优点;同种异体植骨可达到与自体骨植骨类似的近期临床效果,在无法进行自体骨移植或自体骨移植骨量不足等情况下可以使用,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后路小切口下应用异形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73例采用后路小切口单枚异形椎间融合器行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 本组获得平均38.6个月随访,术后腰腿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VAS、JOA术前和末次随访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后路小切口单枚异形椎间融合器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具有创伤少、融合率高的特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老年退行性椎体滑脱伴腰椎管狭窄定的患者行椎管减速压、松解神经根,实施Tenor-Ⅱ内固定系统复位和固定、后路椎体间Cage融合或横突间植骨融合术,重建腰椎稳定性.方法 手术过程包括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用自体骨进行融合,部分病例使用椎间融合器.结果 术后随访12~27个月.14例椎体间Cage完全融合,28例横突间植骨者4例未融合,融合时间为4~10个月.结论 后路减压使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和椎间融合器可使植骨早期融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椎退行性病变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融合器后移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1—2018-12采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且术后出现融合器后移的23例腰椎退行性病变。无明显症状以及出现轻微腰痛或伴有轻微下肢症状者采用非手术治疗,明显下肢刺激症状或伴有小便功能障碍采用早期手术治疗。结果23例均完成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3年,平均1.9年。末次随访时17例非手术治疗者经融合器未再移位,椎间融合良好。7例手术治疗者中2例术后仍存在腿部疼痛,早期服用止痛药物控制,1例小便功能障碍,术后逐渐能自控,末次随访时植骨均获得良好融合,神经症状基本消失。结论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融合器后移,应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对于术后融合器后移,应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术中操作应严谨、细致,并借助影像系统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后路腰椎神经根管减压滑脱复位椎问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 36例退变性腰椎滑脱应用PLIF技术进行神经根管减压、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椎间植骨的手术治疗.其中单节段滑脱28例,双节段滑脱8例,36例均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固定神经根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 36例中病例均获随访.原有的神经压迫症状均得到缓解,其中28例间歇性跛行、24例下肢放射痛消失.8例遗留慢性腰痛,疼痛较术前减轻,优良率为78%.无早期并发症发生,术后X片复查显示椎间高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一例术后12个月出现融合器下沉,一例出现植骨块的吸收,植骨融合率为94.4%.结论 后路腰椎神经根管减压、滑脱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效果满意,正确安全彻底的神经根管减压是获得满意临床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We report the case of a 75‐year‐old lady who presented with a L2‐3 non‐union 18 months following a L2‐3 and L3‐4 posterior decompression and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Halo of the L2 pedicle screws on imaging was consistent with a non‐union at the L2‐3 level. An 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ALIF) approach was originally considered. However, due to the high lumbar approach and patient habitus [body mass index (BMI) > 35], a decision was made to approach the L2‐3 level using an oblique technique. This involved dissection anterior to the psoas muscle to access the L2‐3 disc space. The psoas, kidney and retroperitoneum were retracted using a Synframe for the oblique trajectory. Removal of the prior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cage was performed via the oblique approach and insertion of a revised implant. The operation was completed successfully with no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s noted. Length of stay was 3 days, with the patient achieving rapid pain relief. In the present report, we report the first case using an 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OLIF) approach for revision of a prior posterior fusion non‐union at the L2,3 level. The OLIF technique is feasible for revision of a non‐union of upper lumbar levels, with satisfactory fusion achieved with acceptable feasibility.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tand-alone斜外侧椎间融合(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应用于Modic改变伴终板硬化的腰椎间盘退变治疗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3家医疗中心收治的16例Modic改变伴终板硬化的腰椎间盘退变患者。其中男6例,女10例;年龄45~67(55.48±8.07)岁;病史36~240(82.40±47.68)个月。病变部位:L2,32例,L3,45例,L4,59例;均表现为慢性腰痛,伴下肢神经症状3例。采用单纯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术后对临床和影像学结果,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术中无血管、终板损伤和椎体骨折。切口长度(4.06±0.42)cm,手术时间(45.12±5.43)min,术中出血量(33.40±7.29)ml;术后72 h切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为1.14±0.47。所有患者无切口皮肤坏死、愈合不良或感染;出现交感链损伤1例、左大腿前外侧疼痛并麻木2例、左侧髂腰肌无力1例,均为一过性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为25%(4/16)。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20.80±5.46)个月。术后椎间隙高度获得明显的恢复,随访过程中有轻度丢失。末次随访时腰椎冠状面和矢状面平衡均获得良好的改善。融合器无明显沉降或移位,均获得椎间融合。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明显改善。结论:只要严格病例选择,充分的术前检查,采用Stand-alone OLIF治疗Modic改变伴终板硬化的腰椎间盘退变效果良好,临床优势明显,是较好的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椎椎间融合术后置入物后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6年12月接受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或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的628例患者临床资料,以术后是否发生置入物后移将患者分为后移组(22例)和非后移组(606例)。记录所有患者术后发生置入物后移的潜在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骨密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方式、融合节段、置入物类型、螺钉类型、术中是否加压、终板是否刮除、置入是否充分等,分析以上因素组间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其与术后置入物后移的相关性。结果 628例患者中22例发生置入物后移,其中轻度后移12例、重度后移10例,后移发生率为3.5%。组间比较显示,螺钉类型、术中是否加压、终板是否完全刮除、置入是否充分4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述4个指标与术后置入物后移具有相关性。结论万向螺钉的应用、术中未加压、终板完全刮除及置入不充分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出现置入物后移的危险因素,术中融合器的放置应尽量靠近椎体中央,对置入物后移合并神经功能受损者应尽早行翻修手术。  相似文献   

14.
后路椎间盘切除椎体融合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椎体融合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近期疗效。方法:将经临床检查和推间盘造影确诊为椎间盘内紊乱的27例患者分为两者,一组行椎板开窗间盘切除椎体间Cage内植骨术(Cage组),另一组行椎板开窗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经椎弓根内固定术(PSF组),术后随访2~3年,观察患者腰痛改善和腰椎融合情况。结果:腰痛改善率:术后第1年Cage组为89%,PSF组为91%,术后第2年Cage组为93%,PSF组为94%,腰椎融合率:术后第1年Cage组为92%、PSF组为93%,随访期内两组各有1例未融合。结论:后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Cage内植骨或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前,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单枚Cage椎体间融合治疗极外侧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手术治疗18例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13例,女5例;年龄42~73岁,平均58.5岁;均为单节段突出,其中L3,45例,L4,510例,L5S13例。采用单侧显露症状侧关节突及椎板外侧部分,单侧置入椎弓根螺钉,经椎间孔入路切除突出椎间盘及终板软骨,自体骨植骨,斜向植入单枚Cage。术后及随访期间对腰痛和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进行观察,并与术前进行比较。结果: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手术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05min(85~125min),术中出血量145ml(90~340ml),术后及随访期间腰痛和腿痛VAS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明显改善。经平均23个月(12~4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椎体间融合良好,未发生断钉及Cage移位。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单枚Cage椎体间融合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缩短手术时间等优点,是治疗极外侧椎间盘突症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并比较肌间隙入路通道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方式与斜外侧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方式治疗腰椎病变终板损伤的特点与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13例腰椎病变患者,男73例,女140例;年龄24~81(54.9±10.5)岁;病程6~180(40.30±28.71)个月;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35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2例,椎间盘源性腰痛15例,炎症转归期原发性腰椎间隙炎9例,腰椎管狭窄症52例,腰椎退行性滑脱47例,腰椎椎弓峡部裂伴或不伴椎体滑脱33例;单节段191例(L2,3 5例、L3,4 24例、L4,5 162例),双节段22例(L2,3和L3,4 3例、L3,4和L4,5 19例)。采用后方肌间隙入路通道下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术110例(后路融合组),斜外侧椎间融合联合后方肌间隙入路通道下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103例(斜外侧融合组)。观察两组患者终板损伤的发生特点,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影像结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后路融合组发生终板损伤8例9个节段,发生率7.27%(8/110),男1例,女7例,年龄(63.22±3.51)岁;8例中术前存在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7例;使用香蕉型融合器5例,解剖型融合器3例;发生于椎体上终板3个节段,椎体下终板6个节段。斜外侧融合组发生终板损伤21例24个节段,发生率20.39%(21/103),男4例,女17例,年龄(62.50±5.02)岁;21例中术前存在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16例;使用融合器偏大(指融合器高度)5例,终板解剖形态异常4例,髂嵴过高3例;发生于椎体上终板20个节段,椎体下终板4个节段;21例终板损伤中合并椎体骨折2例。后路融合组终板损伤发生率低于斜外侧融合组。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切口感染,随访时间12~48个月,中位数12个月。随访中后路融合组出现融合器沉降22例,斜外侧融合组43例,两组各发生1例融合器移位,均无内固定松动、移位或断裂。斜外侧融合组并发症发生率33.98%(35/103),高于后路融合组23.64%(26/1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两组患者术后椎间隙高度均获得良好的恢复,但在随访时出现不同程度的丢失。融合率后路融合组为94.5%(104/110),斜外侧融合组为96.1%(99/10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两种方法治疗单或双节段腰椎病变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两种融合方式终板损伤的特点不完全相同。虽然两种固定融合方式的终板损伤没有影响最终的临床结果,但仍需要加以重视,做好终板损伤的预防和有效处理,尤其是对于斜外侧椎间融合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椎结核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5月~2012年6月,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42例腰椎结核患者。其中L1椎体8例,L2椎体9例,L3椎体10例,L4椎体27例,L5椎体20例;累及单节段17例,双节段18例,3个节段7例。37例患者伴有椎旁脓肿,15例伴有不同程度的硬脊膜和/或神经根受压症状。按Frankel分级C级2例,D级13例,E级2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过≥2周抗结核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年,3例复发,其余病例术后6.5个月行X线片检查,显示椎间植骨融合,融合率为92.9%(39/42)。术后神经症状均获得明显恢复,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后路一期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有利于恢复脊柱稳定性,减小手术创伤,提高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18.
陈林  程军  李波  占方彪  张友  冯世龙 《中国骨伤》2017,30(5):475-478
目的:探讨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原发性腰椎间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腰椎间盘炎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31~68岁,平均56岁;L_(3,4)间隙2例,L_(4,5)间隙4例,L_5S_1间隙7例。伴有糖尿病2例,高血压4例,陈旧性肺结核1例。血沉(ESR)为12~89 mm/h,平均42 mm/h;C-反应蛋白8~114 ng/L,平均47 ng/L。13例患者均无手术及穿刺病史,腰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保守治疗无效。术前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5~10分,平均7.8分,行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结果:术后患者伤口愈合满意出院,持续有效抗生素静脉使用4周,口服抗生素2周。所有病例获得随访,时间7~24个月,平均18个月。VAS评分0~1分,无内固定断裂、复发患者,植骨均融合,术后病理检查均提示炎症性改变。结论 :Ⅰ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原发性腰椎间盘炎疗效确切,可较快缓解疼痛,早期活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弓根钉固定结合峡部植骨融合治疗青年腰椎峡部裂远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16例采用腰椎后路椎弓根钉固定结合峡部植骨融合术治疗的单纯腰椎峡部裂不伴有腰椎滑脱的青年患者,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18~21岁,平均19.3岁;病程12~26个月,平均22个月。所有患者存在活动后腰部疼痛,严重者下床活动困难,术前CT证实L5峡部裂12例,L4峡部裂4例,并在术后影像学证实植骨融合后取出内固定。采用腰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术前、术后各时间点进行评分,采用腰椎CT检查评估腰椎峡部融合情况,采用腰椎MRI检查评估固定节段及邻近节段腰椎间盘退变情况。

结果:本组16例患者,13例26侧获得完整随访,平均96个月;手术时间80~105 min,平均95 min;术中出血量150~300 ml,平均225 ml。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较术前改善(P<0.01)。术后腰椎CT检查均获骨性融合,融合时间6~14个月,平均12个月;腰椎MRI检查无邻近节段退变及固定节段间盘变性、突出等改变,术后远期无症状复发及再发峡部裂。

结论:采用腰椎后路椎弓根钉固定结合峡部植骨融合治疗青年腰椎峡部裂,该术式安全、有效,融合率高,减少对正常生理活动范围的干扰,长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腰椎融合术后融合器后移的原因及临床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11年10月腰椎融合术后融合器后移至椎管的11例患者的完整资料,男7例,女4例;初次手术时年龄36~78岁,平均52.3岁。6例患者在初次手术后0.5~3个月,平均2.1个月椎间融合器发生后移(早期移位),5例患者在初次手术后14~36个月,平均24.8个月发生后移(晚期移位)。分析11例患者融合器后移发生原因,根据患者是否伴腰痛及下肢症状而行保守或手术治疗。结果 早期移位发生原因与椎间隙处理不当、髓核残留过多、软骨终板刮除不足、融合器型号选择过小、融合器植入位置不当、固定强度不足等相关。晚期移位发生原因与手术方案选择不当、多节段融合固定、术前椎间节段存在不稳定、高龄、骨质疏松及合并糖尿病等有关。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72个月,平均34个月;3例经保守治疗、8例接受翻修手术治疗均获得临床愈合。随访期间该组病例临床症状无明显加重,影像学随访未发现融合器再次移位、植骨不融合、椎弓根螺钉松动等并发症。结论 腰椎融合术后融合器后移的发生原因复杂,移位发生时间的不同对移位原因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针对不同的移位原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选择个性化方案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