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ortical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CSEP)在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itic myelopathy,CSM)中脊髓功能的评价作用。[方法]采用Dantec公司Keypoint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46例患者行术前正中神经及胫后神经的CSEP检查,记录P1潜伏期,P1-N1峰间波幅值,根据JOA评分将病人分为轻重A、B两组,分析两组CSEE值的变化及相关性,判定CSEP变化与神经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38例(82.6%)患者CSEP异常;A组21例,B组25例,两组病人在潜伏期和波幅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SM患者的CSEP大多数出现异常,但与JOA评分无较好的相关性,提示尚不能仅根据CSEP值来评价CSM患者脊髓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在脊柱脊髓疾患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在脊柱脊髓疾患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0例患者用Frankel分级判断脊髓功能,行CSEP术前检查,术中监护以及术后疗效评估,并分析应用不同标准的监测结果。结果:(1)CSEPⅠ型表现者全部为FrankelA级;Ⅱ型主要为B,C级,Ⅲ型主要为,C,D,Ⅳ型主要为D,E级。(2)Ⅰ-Ⅳ型CSEP表现者疗效分别为0,54.2%,82.8%,84.2%;(3)行椎体肿瘤切除,椎管内肿瘤切除,脊柱侧凸凹侧撑开及颈椎后路“单开门”时最易引发CSEP变化。(4)应用不同标准行术中监测灵敏度均为100%,特异度分别为85.6%,93.3%,误诊率分别为14.4%,6.7%,漏诊率均为0。结论:CSEP与Franke分级,临床疗效有良好的相关性;CSEP灵敏度高,可及时反映出脊髓功能的变化,提高脊髓手术的安全性;CSEP术中监测标准具有一定弹性,常因病情,体位及操作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3.
脊髓型颈椎病术中体感诱发电位变化与手术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术中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EP)检测结果与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5年4月,采用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8例,男45例,女23例;年龄36~68岁,平均47.5岁。病程1 ̄6年,平均3.6年。单节段椎间盘突出24例:C3-42例,C4-54例,C5-614例,C6-74例;多节段椎间盘突出44例:C4-5、C5-621例,C5-6、C6-723例。根据术中SEP值改善情况分为两组,A组20例(术中SEP值改善超过50%),B组48例(术中SEP值改善低于50%)。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4、12、24周JOA分值,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推断JOA分值与SEP之间关系。结果两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前JOA分值分别为9.25±1.18、9.48±0.93(P>0.05),术后1、2、4周时A组患者JOA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SEP检测结果与临床症状改善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SEP检测有助于了解脊髓功能,预测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10只成兔、 20名神经功能正常看、 3例椎管狭窄症不伴有脊髓功能障碍和 30例脊髓型颈椎病者经皮导出的皮导节段性脊髓诱发电位 (percutaneous segmental spinal cord evokedpotential,PSSCEP)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后,证实了从颈背侧中线皮下导出的P1、N1和P2波不仅能对脊髓型颈椎病做出脊髓功能定位诊断,而且对估计预后和制定正确手术方案都有一定参考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新型大鼠脊髓慢性压迫模型,进一步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对慢性压迫性脊髓症的诊断价值及其对应的病理生理改变.方法 15只大鼠经后路手术于颈椎管内植入吸水性聚氨酯胶片,植入体内会逐渐吸水胀大,形成对脊髓的慢性持续压迫.术后6个月,对慢性压迫脊髓进行SEP、影像学、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15只造模大鼠脊髓均出现侧后方明显压迫性形态学改变,微焦点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脊髓灰质和白质扭曲变形.9只表现为潜伏期延长和(或)波幅F降等SEP异常,SEP反应分为Ⅰ型6只、Ⅱa型5只、Ⅱ b型2只、Ⅲ型2只.正常和异常SEP的脊髓压迫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EP反应异常的大鼠与反应正常者脊髓的组织学、组织化学比较,脊髓后索髓鞘染色显著减少(Ⅱ a:106±12,Ⅰ:121±8,P=0.038),脊髓后索的对比剂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 a:95±5,Ⅰ:87±6,P=0.042),而且后角内神经元也明显较少[Ⅱ a:(25±8)/mm~2,Ⅰ:(29± 6)/mm~2 P>0.05];Ⅱ b型和Ⅲ型不仅脊髓后索髓鞘着色减少,灰质后角神经元密度只有(16±5)/mm~2和(14±5)/mm~2;均出现基质海绵样变和静脉扩张.结论 在慢性压迫性脊髓症发展过程中,SEP出现异常迟于形态学改变,但是反映了脊髓后索和后角神经元损伤的严重程度.为深入研究脊髓型颈椎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和疗效评估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低体温对患者体感诱发电位(SSEP)的影响.方法 择期心脏手术患者13例,性别不限,年龄23~51岁,体重45~82 kg,ASA分级Ⅱ或Ⅲ级.麻醉诱导后测定双侧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于Erb点和第2颈椎棘突分别放置臂丛和颈部记录电极,随后放置头皮电极,分别记录臂丛电位(N9)、颈髓电位(N13)和皮层电位(N20)的峰潜伏期和波幅.记录降温阶段和复温阶段达到目标体温(36、35、34、33 ℃)时的MAP、峰潜伏期和波幅.术后记录显性神经功能缺陷的发生情况.结果 降温阶段随体温降低,峰潜伏期延长,MAP降低(P<0.05),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温阶段随体温升高,峰潜伏期缩短(P<0.05),MAP和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温阶段峰潜伏期与体温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3(N9)、-0.702(N13)、-0.702(N20)(P<0.05),以体温为自变量X,峰潜伏期为因变量Y,得到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9=-0.558X+28.994,YN13=-1.121X+53.242,YN20=-1.458X+72.036;复温阶段峰潜伏期与体温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34(N9)、-0.619(N13)、-0.600(N20)(P<0.05),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N9=-0.505X+27.313,YN13=-0.905X+46.249,YN20=-1.142X+61.668.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神经系统功能缺陷.结论 低体温可延长SSEP峰潜伏期,对波辐无明显影响.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hypothermia on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 (SSEPs). Methods Thirteen ASA Ⅱ or Ⅲ patients aged 23-51 yr weighing 45-82 kg scheduled for cardiac surgery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Bilateral median nerve SSEPs (N9, N13, N20) were recorded after induction.The MAP, peak latency and amplitude of N9, N13 and N20 were recorded when the target temperature (36, 35,34, 33 ℃ ) was reached during the cooling and rewarming periods. The neurological dysfunction was recorded after operation. Results The peak latency was prolonged and MAP was decreased with the decrease in the body temperature during the cooling period, the peak latency was shortened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body temperature during the rewarming period ( P < 0.05), but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amplitudes was found ( P > 0.05).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eak latency and body temperature was YN9= -0.558X + 28.994(r=-0.673), YN13 =-1.121X+53.242 (r= -0.702) , YN20 = -1.458X+72.036(r= -0.702) during the cooling period (P < 0.05), and YN9 = - 0.505X + 27.313 ( r = - 0.634), YN13 = - 0.905X + 46.249(r= -0.619), YN20 = - 1.142X + 61.668 (r= -0.600) during the rewarming period (P <0.05). No neurological dysfunction was found in all the patients. Conclusion Hypothermia can prolong the peak latency of SSEP and does not alter the SSEP amplitude.  相似文献   

7.
颈椎病前路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护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监护(SSEP)在颈椎病前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颈椎病前路手术患者142例,年龄37~75岁,男96例,女4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35例,脊髓型颈椎病107例。对照组83例无SSEP监护,监护组59例。在麻醉诱导后和摆放体位前确立SSEP基线,波幅降低50%或潜伏期延长10%为报警标准。记录SSEP报警因素及改善措施,术后明确有无医源性神经损伤。结果对照组无医源性神经损伤。监护组:真阳性2例出现报警,采取措施后解除报警;假阳性0例;真阴性56例SSEP无报警,无医源性神经损伤;假阴性1例SSEP无报警,术后右侧三角肌麻痹;SSEP监护医源性神经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7%和100%。结论 SSEP在颈椎病前路手术中监护脊髓损伤方面较敏感,对神经根损伤不敏感。  相似文献   

8.
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在评价脊柱脊髓损伤中的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者对70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了94次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检查,根据CSEP各波的潜伏期、波幅及波形变化将结果分为四类,与Frankel分级有良好的相关性,并对脊髓有无损伤及损伤口试作出精确判断,客观定量评价了脊髓功能。此外,作者提出CSEP检查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体感诱发电位在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的脊髓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的脊髓监测作用。方法33例46个椎体行PKP,术中均予SEP监护。结果46个椎体疼痛均好转,椎体复位良好,2例出现波幅降低,1例出现潜伏期延长,无重大并发症。结论SEP在PKP中对脊髓有良好的监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自Dawson将SEP(躯体感觉诱发电位)用于人体以来,其发展缓慢。七十年代后,它的应用逐渐增多,并发现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可较准确地进行脊髓功能定量分析,对判断脊髓损伤程度、估价预后有一定实用价值。90年代后国外还广泛应用CSEP进行术中监护脊髓功能[1],有效地预防了术后截瘫的发生。在脊髓损伤实验中也常用CSEP检测脊髓损伤的程度并评价脊髓功能恢复的情况[2。3],正常人及家兔CSEp数据库已建立[4,5],到,但犬的正常值未见报道。作者开展了此项研究,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选用中国健康杂种家犬42只,雌雄不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ies,SCI)后运动传导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Mag-2型磁刺激仪对32例SCI患者进行经颅磁刺激MEP检查,分别在双侧外展拇短肌(abductor pollicis brevis,APB)和胫前肌(anterior tibialis,AT)进行记录。同时检测F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不同程度高位颈髓损伤后大鼠膈肌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变化特点,分析以MEP评价高位颈髓损伤中MEP预测呼吸功能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改良Allen法,分别以30gcf、50gcf、80gcf和100gcf冲量打击40只SD大鼠C3、4颈髓,造成不同程度的高位颈髓损伤。于伤前及伤后1个月连续记录膈肌MEP。观察MEP潜伏期及波幅的变化特点。同时采股动脉血,进行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血氧饱和度的监测,了解不同程度的高位颈髓损伤大鼠呼吸功能的变化。分析不同程度的高位颈髓损伤后膈肌MEP潜伏期及波幅值的变化与呼吸功能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大鼠高位颈髓损伤前膈肌MEP波形稳定,通常包括1个正向波峰和负向波峰,其潜伏期和波幅平均值分别为(3.13±0.29)ins和(6.78±3.48)mv。不同程度高位颈髓损伤后MEP潜伏期不同程度改变,损伤越重,潜伏期越长。潜伏期变化与呼吸功能恢复显著相关。当MEP潜伏期延长超过101%时,呼吸功能很难恢复。结论MEP能较为客观、敏感地反映高位颈髓损伤后呼吸功能损伤程度,可以作为判断呼吸功能预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的检测结果和分型在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手术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随访7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CSM患者,男49例,女27例;年龄55—74岁,平均62.4岁。将术前检测SEP的波形分为5型:Ⅰ型为正常SEP,Ⅱa型为单独幅值异常,Ⅱb型为单独潜伏期异常,Ⅲ型为幅值和潜伏期同时异常,Ⅳ型为SEP消失。根据术前和术后随访的JOA评分评估临床症状和计算康复率,统计分析SEP与临床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结果SEPⅠ型18例,Ⅱa型16例,Ⅱb型17例,Ⅲ型14例,Ⅳ型11例。SEP与术前JOA评分有显著相关性(X^2=53.9,P〈0.05)。比较术后2年随访时的康复率发现Ⅰ型和Ⅱa型、Ⅱb型和Ⅲ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Ⅰ型和Ⅱa型、Ⅱb型和Ⅲ型、Ⅱb型和Ⅳ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独立样本检验,P〈0.05)。结论SEP分型为临床提供客观、有价值的信息,有助于准确了解脊髓的受损程度和评估手术预后。  相似文献   

14.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运动诱发电位的监测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Yu Z  Liu Z  Dang G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10):617-619
目的 探讨运动诱发电位(MEP)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神经功能的监测作用。 方法 对26 只大鼠腰骶段脊髓缺血前、缺血15、25 、40 分钟及再灌注后5、15、30 分钟、1、2 和24 小时MEP变化进行监测。 结果 在缺血15 分钟时MEP潜伏期明显延长(P< 0.01) ,波幅在缺血25 分钟时明显减小( P< 0-01) ,缺血40 分钟时波形消失;再灌注后5 分钟时波形恢复,但潜伏期大于正常(P<0-01) ,波幅小于正常(P<0-01);再灌注后15 分钟至2 小时波幅恢复正常(P> 0-05),潜伏期无恢复;再灌注后24 小时潜伏期虽然呈恢复趋势,但与再灌注早期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此时波幅又明显下降低于正常(P<0-01) ,再灌注后24 小时双下肢运动功能比再灌注早明显降低( P< 0-05) 。 结论MEP能够准确监测脊髓神经功能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腰椎体感诱发电位(1umbar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LP)在腰椎管狭窄症(lubar spihal stenosis,LSS)临床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9月至2007年9月的40例患者,男16例,女24例;年龄52-83岁,平均67.3岁,23例单纯LSS患者,17例合并腰椎退变性滑脱;18例单侧肢体出现症状,22例双下肢均出现症状;37例合并间歇性跛行。就诊时病程1~240个月,平均43.8个月。同时收集患者治疗前的JOA评分、VAS评分[包括腰痛(VAS-LBP)、下肢痛(VAS-Leg Pain)和下肢麻木感(VAS-Numb)3项评分]以及MR检查的最狭窄部位硬膜囊横断面积(minimum cross-sectional area,mCSA)。采用SPSS12.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P及P_37潜伏期分别为(23.0±2.0)ms和(40.1±3.1)ms。JOA评分平均为16.5分。15例(35.9%)出现感觉障碍,19例(43.6%)肌力减弱。VAS评分中VAS-LBP、VAS-Leg Pain和VAS-Numb评分平均为6.0分、6.9分和7.8分。出现跛行前的行走距离为3-1000m,平均246.8m。mCSA为0.18-1.06cm^2,平均0.44cm^2。LP潜伏期与VAS-Numb评分有显著相关性,当VAS-Numb评分≥8分时LP潜伏期显著性延长。P_37、LP潜伏期与VAS-LBP、VAS-Leg Pain评分,JOA评分与步行能力、感觉及肌力障碍、有无腰椎退变性滑脱、单节段还是多阶段受累和单侧还是双侧肢体症状无相关性。结论凹潜伏期变化可反映患者的主观麻木症状,可作为LSS临床评价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脊髓损伤精确分级动物模型.方法 自行设计一种犬的运动-静止压迫型脊髓损伤模型,以大脑皮层诱发电位(CSEP)和不同压迫时间为参数,以T13横突连线为中心,安装大小为0.6 cm×1.0 cm的加压阀,以0.2 mm/min速度压迫脊髓,同时持续性CSEP监测,随压迫深度加深,CSEP波幅不断压低,当波幅下降达基础值的50%时停止下压,继续维持压迫,将20只杂种犬随机分为三组:A组(n=8):脊髓继续受压30 min;B组(n=8):脊髓继续受压180 min;C组(n=4):为对照组,脊髓显露后不损伤.观察电生理学、组织病理学、功能恢复及MRI变化.结果 两组脊髓组织学均有损害、MRI显示两组均有脊髓受压性改变,按照Aiith法计算A、B组的脊髓白质残留面积百分比和MRI脊髓变性空洞区最大横面积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CSEP逐渐恢复达基线的76%,B组CSEP无恢复,C组一直无变化;脊髓受压早期两组均有后肢功能障碍,按照改良的Tarlov测定法和运动能力法评估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CSEP和不同压迫时间为参数,能够建立不同损伤程度的可重复性强的分级脊髓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体感诱发电位(SEP)用于脊柱手术中脊髓监测的可行性,以及皮质体感诱发电位(CSEP)与皮质下体感诱发电位(Sub—CSEP)监测的适应证。方法42例脊柱手术患者,年龄6~68岁,咪唑安定、丙泊酚及维库溴铵静脉诱导,安氟醚吸入维持麻醉.术中均应用CSEP和Sub—CSEP监测脊髓功能。结果CSEP受麻醉影响较大,Sub—CSEP波形稳定,全组7例诱发电位出现异常,其中3例与临床相符,4例为假阳性,无假阴性发生,准确率为90.5%。结论CSEP适于麻醉深度的监测,Sub—CSEP是脊柱手术中脊髓功能监测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术前脊髓监测(SCM)异常患者行脊柱后路截骨手术术中SCM参数变化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接受脊柱后路截骨手术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患者体感诱发电位(SEP)波幅1μV和/或SEP未能得到可靠波形和/或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波形不能引出为SCM异常。根据术前SCM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组(50例)和异常组(14例)。术中使用SEP和MEP行联合SCM,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下降的发生率。结果正常组患者中12例术后出现ASIA分级下降,其中11例术中发生SCM异常;ASIA分级未下降者中6例术中发生SCM异常。正常组中SCM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84.2%。异常组患者中10例术后出现ASIA分级下降,其中9例术中发生SCM异常;4例ASIA分级未下降者术中均发生SCM异常。异常组中SCM灵敏度为90.0%,特异度为0。SCM改变相关因素为复位、截骨、出血、麻醉药物和肌松药过量。结论欲行脊柱后路截骨术的患者,如果术前即出现SCM参数异常,术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概率较大,一旦术中再次出现SCM参数持续异常,预后往往较差,而SCM一过性恶化,患者术后未必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对于这部分患者,医师需要术前充分准备、术中谨慎操作、术后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