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用DMBA(二甲基苯并蒽)/巴豆油二阶法联合NB-UVB照射,构建皮肤鳞状细胞癌小鼠模型。方法: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A组外涂DMBA/巴豆油;B组照射NB-UVB;C组外涂DMBA/巴豆油,联合NB-UVB照射。实验过程中定期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和实验部位皮肤的变化,于第5、10、15、20周统计各组小鼠的存活率及成瘤率。第20周时取小鼠皮损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第5周末部分C组小鼠出现直径≥l mm的丘疹,20周后三组成瘤率分别为86.67%,7.14%,94.12%;SCC发生率分别为:13.34%,0%,70.59%。结论:DMBA/巴豆油二阶法联合NB-UVB构建小鼠皮肤鳞癌模型较单独应用DMBA/巴豆油二阶法或NB-UVB照射成瘤时间短,成瘤率和SCC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短波紫外线(UVC)照射对7,12-二甲基苯蒽(DMBA)诱导的皮肤肿瘤建模的效应。方法采用完全随机的两因素析因设计。选择对光线敏感的BALB/c小鼠,背部皮肤脱毛后UVC照射(56 mJ/cm2),隔天1次,8周结束;DMBA/丙酮液(100μg/200μL)外涂,每周1次,共7次,12周后处死。连续测量并记录小鼠背部肿瘤数量和直径,描绘时间-荷瘤数动态变化图;皮肤组织病理学观察肿瘤形成及光损伤后的皮肤改变,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结果单纯UVC照射组无肿瘤出现;UVC联合DMBA模型组小鼠6周后背部开始出现典型的上皮乳头状瘤,第9周荷瘤率达到100%,至11、12周荷瘤数渐趋稳定,平均荷瘤数为(4.57±3.0)个,肿瘤平均体积为(44.91±4.6)mm3。而单纯DMBA组荷瘤数第8.5周达高峰,后呈下降趋势,肿瘤自然消退率高,数量不稳定。结论 DMBA是皮肤肿瘤建模的主要作用因素,UVC作为一个独立因素,在12周内未能诱导出皮肤肿瘤,但UVC与DMBA联合应用具有交互协同作用,可较快速地建立荷瘤率高、瘤体数量稳定的皮肤肿瘤模型,较单纯DMBA建模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皮肤光损伤肿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模拟人皮肤肿瘤形成的自然环境因素,建立光损伤小鼠皮肤肿瘤模型。方法采用完全随机的两因素析因设计。选择对光线敏感的BALB/c小鼠,背部皮肤脱毛后UVC照射(56 mJ/cm2),隔天1次,8周结束;二甲基苯蒽/丙酮液(100μg/200μL)外涂,每周1次,共7周,12周后处死。连续测量并记录小鼠背部肿瘤数量和直径,描绘时间-荷瘤数动态变化图;皮肤组织病理学观察肿瘤形成的组织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单纯UVC照射组无肿瘤出现;UVC+DMBA模型组小鼠6周后背部开始出现肉眼可见的瘤体,第9周荷瘤率达到100%,11、12周荷瘤数渐趋稳定,肿瘤体积有增大趋势,平均荷瘤数为(4.57±3.0)个,肿瘤平均体积为(44.91±4.6)mm3。HE染色、瑞氏染色、基底膜带染色均显示为早期皮肤鳞状细胞癌。而单纯DMBA组荷瘤数第8.5周达高峰,后呈下降趋势,肿瘤自然消退率高,数量不稳定。结论 DMBA是皮肤肿瘤建模的主要因素,但停止该处理因素后荷瘤数量呈下降趋势;UVC作为一个独立因素,在12周内未能诱导出皮肤肿瘤,但UVC与DMBA联合应用具有交互协同作用,可较快速地建立皮肤肿瘤模型。该模型具有出瘤率高,出瘤整齐,荷瘤量多,除去处理因素后瘤体数量依旧稳定,且体积有增大趋势等特点,为皮肤肿瘤的防治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工具。  相似文献   

4.
《海南医学院学报》2020,26(2):92-96
目的:建立使用高剂量7,12-二甲基苯并[a]蒽诱发的小鼠皮肤鳞状细胞癌(SCC)模型,为皮肤鳞状细胞癌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3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高剂量组(A组)、低剂量组(B组)、空白对照组(C组),造模过程中记录小鼠体重及背部皮损变化,造模后取局部皮肤组织进行HE染色及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PCNA阳性染色的表达水平作为反映小鼠皮肤鳞状细胞癌的恶性指标,使用Image-Pro Plus计算PCNA染色的积分光密度(IOD)和阳性面积,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周时A、B两组的荷瘤数目、肿瘤体积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荷瘤率分别可达83.3%、66.7%,SCC发生率分别可达75%、33.3%;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显示3组的IOD及阳性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相较于传统二阶法建立的小鼠皮肤鳞状细胞癌模型,本模型具有实验周期更短、成瘤率更高、操作更为简便的特点,为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两步化学诱导法建立BALB/c小鼠皮肤癌模型进行方法优化。方法 将BALB/c小鼠背部剃毛暴露出约2 cm×2 cm的皮肤,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4个模型组,4个模型组第1周分别涂1、2、4、7次100 μg/100 μL DMBA/丙酮液,后续均1周涂两次4 μg/100 μL TPA/丙酮液,记录小鼠体重、成瘤时间、成瘤数量,并在12周后处死小鼠取肿瘤组织及瘤旁组织做HE染色分析。结果 1周涂1次DMBA成瘤周期长;1周两次成瘤周期短,质量高;1周4次会损伤皮肤但不影响肿瘤的形成;1周7次对皮肤伤害较大并导致小鼠死亡。结论 采用第1周涂两次DMBA启动,后续用TPA连续诱导建立BALB/c小鼠皮肤癌模型操作简便,成瘤期短,癌变率高,与人类皮肤癌发生发展相似,可用于建立研究皮肤癌较为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人结肠癌动物皮下实体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目的】 建立临床背景清楚的结肠癌动物皮下实体瘤模型,为结肠癌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组织块直接移植法将收集到的12例结肠癌组织临床标本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右侧肩胛皮下,第1-2代用NOD-Scid小鼠;将每个病例的第二代皮下肿瘤,分别连续皮下接种至NOD-Scid小鼠和BALB/C裸小鼠两组动物中,传代至第5代。观察每个病例在两种品系动物的成瘤时间、标本的成瘤率;进行HE染色和CDX-2及 CK20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本实验NOD-Scid小鼠组的第3代和第5代皮下移植瘤的病例成瘤率分别为92%、58%,BALB/C裸小鼠组的分别为75%、50%。病理切片显示肿瘤组织细胞排列成不规则腺体状,有病理性核分裂相。CDX-2、CK20染色呈阳性。【结论】初步建立了临床背景清楚的人结肠癌的NOD-Scid小鼠和BALB/C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为进一步研究结肠癌发病机理及治疗策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紫外线照射SKH-1小鼠构建皮肤鳞状细胞癌动物模型, 探讨紫外线诱发皮肤SCC发生及AK向SCC转化过程中DNA-PKcs-m TORC2/Akt信号转导通路的DNA-PKcs活化水平。方法 将43只SKH-l无毛小鼠随机分成实验组 (33只) 和对照组 (10只) 。实验组采用SUV-1000日光模拟器模拟日光照射SKH-1无毛鼠, 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在第12、18、24、28周分别处死小鼠行皮肤组织病理检查。28周取同一只小鼠背部不同皮损行组织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测。收集成人日光性角化病 (AK) 、皮肤鳞状细胞癌 (SCC) 、正常避光部位 (NNS) 、正常曝光部位 (NES) 皮肤组织各5例, 进行后续Western Blot验证。结果 12周后实验组部分小鼠背部皮肤增厚, 皮棘隆起;17周开始实验组小鼠背部皮肤陆续出现直径≥l mm的丘疹;照射28周后成瘤率达100%;对照组未见肿瘤形成。DNA-PKcs和p-DNA-PKcs (T2609) 均细胞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 小鼠表皮组织中DNA-PKcs表达含量增加, 统计学分析有差异 (P<0.05) , 而p-DNA-PKcs (T2609) 无差异 (P>0.05) 。人表皮组织中DNA-PKcs和p-DNA-PKcs (T2609) 表达含量均增加且有统计学分析差异 (P<0.05) 。结论 成功制备小鼠AK模型和SCC模型;明确了紫外线诱导皮肤鳞状细胞癌的过程中, 可诱发DNA损伤及修复等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根据癌发生的多阶段理论,利用化学性诱发的小鼠二阶段皮肤乳头瘤模型。研究了维甲类化合物R8605的抗化学致癌和抗促癌作用。结果表明,R8605(50mg/kg和25mg/kg,口服)能明显抑制由二甲基苯蒽(DMBA)和巴豆油诱发的小鼠皮肤乳头瘤生成,并表现出较强的抗促癌作用;另外,R8605还能明显抑制巴豆油对小鼠皮肤表皮鸟氨酸脱羧酶(ODC)活性的诱导。R8605较大剂量(100mg/kg,口服)时,也能抑制巴豆油诱发的小鼠耳部肿胀。R8605的抗促癌作用可能与其抑制ODC活性及抗炎作用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H22传代小鼠腹水细胞构建原位肝癌移植模型小鼠的成瘤率、腹水率及存活率,以期构建和完善该模型。方法:115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三组(10μL组、20μL组、30μL组),选取浓度为1×1013/m L的H22传代小鼠腹水细胞沿肝长轴直接注射接种到肝脏实质内,每组分别于第10、20 d随机选取15只给予麻醉后脱颈椎处死,肝脏称重,测量瘤体体积及重量,观察肝脏外观及病理学改变,每组预留5只观察其存亡天数,计算成瘤率、腹水率及存活率。结果:115只模型小鼠有114只均可见肿瘤,成瘤率99%;10μL组腹水率7%,20μL组腹水率46%,30μL组腹水率63%。结论:使用10μL浓度为1×1013/m L的H22传代小鼠腹水细胞悬液建立小鼠原位肝癌模型,其成瘤率高,腹水率低,存活时间较长,是较为理想的肝癌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小鼠早期肺腺癌模型,为影像学研究提供工具。方法:210只昆明小鼠随机5个实验组(每组各40只)和1个对照组(10只)。实验组每周皮下注射亚硝基胍(MNNG)溶液0.2 ml(浓度2.0 mg/ml),按总剂量分为A、B、C、D、和E组,分别注射1、2、4、8和12周。于首次注射后的第60、80、100、120天在每组中随机抽取10只处死,解剖肺脏并观察肿瘤鼠发生率、肿瘤数量和大小等。对照组每周皮下注射0.2 ml的生理盐水共12周。结果:1、成瘤率和成瘤总数与时间、剂量呈正相关,但首次注射第60天时,实验组均无肿瘤生成。2、第80天时,A、B、C、D、E组的成瘤率分别为0%、10%、30%、40%和50%,成瘤总数分别为0、4、 42、60和81个,直径<0.5 mm的肿瘤数分别为0、4、25、31和40个。3、第100天时,每组的成瘤率分别为20%、40%、100%、100%和100%,成瘤总数分别为6、19、187、223和301个,直径<0.5 mm的肿瘤数分别为5、16、132、124和123个。4、第120天时,每组的成瘤率分别为30%、50%、100%、100%、100%,成瘤总数分别为30、124、302、351和362个,直径<0.5 mm的肿瘤数分别为21、98、123、140和108个。经病理证实这些肺肿瘤均为肺腺癌。结论:浓度为2.0 mg/ml的亚硝基胍溶液0.2 ml每周皮下注射连续四周,100天时能获得100%的肺腺癌成瘤率和最多的<0.5 mm肿瘤数,为最佳的小鼠早期肺腺癌模型。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Breast cancer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s among females over the past several years.Breast carcinogenesis is a continuous process,which is featured by the normal epithelium progressing to premalignant lesions and then to invasive breast cancer (IBC).Targeting premalignant lesions is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prevent breast cancer.The establishment of animal models is critical to study the mechanisms of breast carcinogenesis,which will facilitate research on breast cancer prevention and drug behaviors.In this study,we established a feasible chemically-induced rat model of premalignant breast cancer.Methods Follow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rugs (carcinogen,estrogen,and progestogen) to Sprague-Dawley (SD) rats,tumors or suspicious tumors were identified by palpation or ultrasound imaging,and were surgically excised for pathological evaluation.A series of four consecutive steps were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carcinogen:7,12-dimethylbenzaanthracene (DMBA) or 1-methyl-1-nitrosourea,the route of carcinogen administration,the administration period of estrogen and progestogen,and the DMBA dosage.Results Stable premalignant lesions can be induced in SD rats on administration of DMBA (15 mg/kg,administered three times) followed by administration of female hormones 5-day cycle.Results were confirmed by ultrasound and palpation.Conclusion Under the premise of drug dose and cycle,DMBA combined with estrogen and progestogen can be used as a SD rat model for breast premalignant lesions.  相似文献   

12.
13.
背景: 乳腺癌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是一个多阶段、多步骤的过程,经历了正常上皮、癌前病变最终形成浸润性乳腺癌。乳腺癌前病变是乳腺癌预防的有效靶点。建立动物模型是研究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的重要手段,通过相关模型可以开展药物或行为干预的预防研究。目前尚没有公认的稳定的乳腺癌前病变动物模型。因此,我们开展此项研究以期建立化学诱导的稳定的乳腺癌前病变动物模型。 方法: 对SD(Sprague Dawley)大鼠给予药物(包括致癌剂、雌激素和孕激素)处理,通过触诊或超声辅助检查发现肿瘤或可疑肿瘤,并予以手术切除进行病理确诊。在此基础上,先后进行了4次连续性的实验分别确定致癌剂的选择(DMBA或MNU)、致癌剂给药方式、雌孕激素干预周期和DMBA的剂量。 结果: 借助与超声检查和传统触诊,联合应用DMBA (0.15mg/kg,分3次给药) 和雌孕激素序贯给药(5天为1周期)的方式可以在SD大鼠中诱导稳定的乳腺癌前病变。. 结论: 利用SD大鼠建立乳腺癌前病变模型是可行的,本实验建立的动物模型可以用于进行后续的一系列药物干预试验。.  相似文献   

14.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5.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6.
醋柳黄酮缓释片的药动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醋柳黄酮缓释片在家犬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测定其药动学参数,计算缓释片相对于普通片的生物利用度。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两组,分别用醋柳黄酮缓释片和普通片进行口服给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应用3P97软件求算药动学参数。结果:醋柳黄酮缓释片及普通片的tm ax分别为4.87 h和2.87 h,Cm ax分别为每小时0.46μg.L-1和每小时0.56μg.L-1,缓释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1.7%。结论:醋柳黄酮缓释片与普通片均符合一室模型,缓释片与普通片具有生物等效性,且醋柳黄酮缓释片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7.
报告20例主动脉窦瘤破裂修复术的结果。17例男性,3例女性。年龄7~56岁。痊愈19例,另一例因急性肾功能衰竭一周后死亡。作者就发病机理,诊断和合并畸形的处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