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们对300例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0例冠心病患者,男196例,女104例;33~82岁,平均66岁。均在局麻下行冠状动脉造影加支架植入。对其进行全面全程护理:术前准备、术中监测与术后护理。2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肾动脉狡窄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305例一临床拟诊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腹主动脉造影检查。对两组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进行独立t检验、趋势X^2检验、线性关联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和腹主动脉数字减影检查的305倒患者中,肾动脉狭窄发生率为12.8%,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172例冠心病患者中,肾动脉狡窄的发生率为22.3%;冠状动脉造影完全正常的103例患者中,无1例有肾动脉狭窄及病变存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0岁,有冠心痛者,血肌酐≥100μmol/L是肾动脉狡窄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尤其是年龄〉60岁、血肌酐≥100μmol/L的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时应进行常规腹主动脉造影检查,而对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可不作为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3.
2008年8月~2009年6月,我们对48例冠心病患者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术后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冠心病患者48例,男36例,女12例;年龄42~83(62.50±9.38)岁.其中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单支病变者37例,2~4支病变者11例;再发梗阻者1例.均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护理程序和干预措施。方法对60例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系统的护理程序和治疗,60例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均成功,出现低血压反应3例,穿刺部位血肿6例、出血2例,尿潴留5例,经相应对症治疗及护理后恢复良好,均痊愈出院。结论系统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是保证冠心病介入治疗成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及发病机制和围造影期的并发症,以指导临床治疗与护理。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7年12月360例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女性冠心病患者。结果: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40-60岁占58.9%,60岁以上占72.5%。高血压病是女性冠心病的第一重要危险因素,占65.6%,远远高于其他危险因素的发病率。女性中年组冠心病患者一旦并发心肌梗死时,冠状动脉病变则以多支病变为主.与老年组冠心病病变无明显差异。围造影期并发症:低血压、迷走神经反应、对比剂反应、室颤、动脉夹层等。结论: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受累是随着年龄增加,冠状动脉病变逐渐加重的一个过程,女性冠心病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提示临床工作者有必要做大量的宣教工作。早发现,早治疗,对女性冠心病的防治给予更多重视。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治疗行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植入术发生血管并发症的30例患者进行分析,并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30例血管并发症患者均得到有效控制,所有患者顺利出院.结论 重视术前护理,积极的术中及术后处理对预防和减少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血管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比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可疑阳性的临床意义。方法 80例平板运动试验可疑阳性患者,均在平板运动试验检查后2周内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术,分析这80例患者的平板运动试验及临床特点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结果 80例患者中,24例(30%)冠状动脉造影阳性,56例(70%)冠状动脉造影阴性;24例造影阳性患者中男16例(66.67%),女8例(33.33%);男性患者中41.02%造影阳性,女性患者中19.51%造影阳性。平板运动试验可疑阳性患者不同年龄组之间,随着年龄增加,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明显增加,大于60岁组为50%;结合危险因素综合分析,发现高脂血症对冠心病的阳性预测价值最大,造影阳性率为76.92%。结论平板运动试验可疑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病例中男性占50%以上;男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明显较女性严重;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高脂血症对冠心病的阳性预测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8.
随着冠心病介入诊断和治疗的开展,要求临床上对冠状动脉现变做到明确的诊断,而冠状动脉造影本可揭示冠状动脉的解剖畸形,及其阻塞病变的位置、程度、范围、对冠心病的诊断可达定量水平,我们对住院患者进行了此项检查。就其护理结合体会加以论述:1临床资料检查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30~70岁,其中急性心肌梗塞2例(发病一个月内)冠心病、心绞痛旧例,用于介入性治疗者10例,皮冠状动脉扩张术7例,可凝冠心病13例。2方法本项检查由医生操作,护士配合进行术中监护及术后护理,均经股动脉穿刺置入ludkins导管进行冠脉造影。3术的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螺旋CT冠脉成像在诊断冠心病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冠脉成像(CTA)检查,并将冠状动脉造影作为"金标准",分析CTA诊断结果。结果:在6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检出阳性32例,阴性28例,CTA诊断敏感性、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0.63%、82.14%、85.00%;32例患者行PCI术治疗共植入冠状动脉支架44枚,其中术后冠脉造影显示非狭窄35枚,再狭窄9枚,CAT显示非狭窄35枚,再狭窄7枚,有2枚因图像模糊无法进行评价,得出CTA诊断冠状支架再狭窄敏感性、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7.78%、100%、95.45%。结论:64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具有便捷、无创等优势,其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且可较好的判断PCI术后支架狭窄情况。  相似文献   

10.
缪荣华 《临床医学》2007,27(11):46-47
目的分析和评价冠心病介入诊断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总结我院自2002年6月至2005年12月186例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断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造影阳性106例,其中94例行PTCA 支架植入术,术后随访无明显胸痛、胸闷发作;造影阴性78例,排除了冠心病;造影未成功2例。术中发生心室颤动2例,导管扭曲2例,低血压2例,经及时处理后好转;术后皮下瘀血10例。结论冠状动脉造影和PTCA 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是诊断和治疗冠心病重要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主要通过对SPECT心肌灌注、冠脉钙化积分及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等检查,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评估其对早期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本组60例为本院2005年6月~2006年12月住院患者中诊断为冠心病或可疑冠心病者,入选患者均行ECT、冠脉钙化积分、冠脉CTA等多项无创性检查,并经冠脉造影检查。60例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44~75岁。冠状动脉造影(CAG):采用Judkins法,分别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诊断标准为:至少1支冠状动脉或其主要分支血管腔(直径≥2.0 mm)狭窄≥50%为阳性病变。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以下3级:正常或轻度狭…  相似文献   

12.
韩东萍  崔荣华 《天津护理》2003,11(4):206-206
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介入治疗已是诊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术后护理不当,会出现各种并发症。我科于2003年2月13日收治一例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致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及对策。方法选取40例冠心病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在分析护理管理问题后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术后并发症、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 0. 05)。结论对于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患者,围术期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分析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肾动脉狭窄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以及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行肾动脉造影的必要性。方法:对114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同时行肾动脉造影。结果:114例患者,肾动脉狭窄发病率18.4%,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77例冠心病中肾动脉狭窄发病率为26.0%,冠状动脉造影正常37例中肾动脉狭窄发病率为2.7%。冠心病患者中肾动脉狭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2.7%与26.0%,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有较高的肾动脉狭窄发生率,为了进一步治疗冠心病,应该在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病变后,常规行肾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15.
何元军  范中才 《华西医学》2005,20(4):693-694
目的:探讨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胸痛患者中冠心病的患病率及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对因胸痛在我院心内科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连续308例患者的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08例胸痛患者中130例诊断为冠心病,患病率42.21%.其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66.16%,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病变血管以LAD最为常见,占40.31%.分叉病变占非完全闭塞性病变患者的44.12%.完全闭塞性病变患者28例,其中一支血管闭塞的患者23例,两支5例.单支、双支和3支血管病变分别为64例、41例和25例,分别占冠心病患者的49.23%、31.54%和19.23%.冠状动脉最狭窄病变狭窄程度越重,其两支及多支血管病变以及合并左主干病变的发生率越高.101例(77.69%)冠心病患者需要行血运重建治疗.结论:冠心病是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胸痛患者中首要病因.大多数冠心病患者需要行血运重建治疗.对住院胸痛患者,尤其对具有冠心病易患因素的老年男性应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4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并发症特点及诱因,行相应的预防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皮下血肿、出血的发生率为4.00%,冠状动脉痉挛为3.50%,血栓栓塞为0.50%,低血压为2.50%,未发生造影剂反应;对照组则分别为14.50%,10.50%,5.50%,11.00%,造影剂反应为4.50%;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进行良好的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对症治疗,术后密切检查并发症并做好护理工作,可显著降低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经尺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心病术后半年平板运动试验对心功能的评估结果。比较经尺动脉途径和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在10例患者中应用经尺动脉途径成功7例,其中5例为冠脉造影,2例为支架植入。与经桡动脉途径病例105例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中接受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及支架植入者进行随访,同时应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评估患者心功能情况。结果:经桡动脉途径与经尺动脉途径穿刺及导管操作的平均时间[冠状动脉造影(60&;#177;30)min,PCI(83&;#177;24)min]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的成功率经两种途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7例患者中没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平板运动试验评价的心功能均得到改善。结论:尺动脉可作为另一个可行的冠状动脉诊断和治疗途径,同时可保留桡动脉用于做外科冠脉搭桥。经尺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心病后通过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检测发现,此种术式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心肌灌注显像对女性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344例有胸痛、胸闷症状女性患者,行静息+药物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检测,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状动脉狭窄178例患者中心肌灌注显示异常者130例;冠状动脉造影无异常或不规则166例中心肌灌注显像异常50例,无异常116例;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心肌灌注显像对女性冠心病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0%,69.9%,72.2%,70.7%。结论心肌灌注显像对女性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及是否进一步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筛选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05年9月~2006年7月,我院对898例冠心病患者采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断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898例,男484例,女414例;27~90岁;均采用单侧桡动脉穿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642例,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256例。1.2方法穿刺侧上臂外展至70°,用托架托住,局部消毒后按Seld inger法穿刺桡动脉。2围术期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护士应向患者介绍介入治疗的目的、大致过程、穿刺途径以及术后注意事项,讲解桡动脉穿刺的优点,如不会影响术侧手的功能、减少穿刺并发症、缩短…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造影与99Tcm-MIBI心肌断层显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造影(CAG)与心肌灌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次极量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运动心肌核素显像两项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0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并在同期内(间隔<8周)接受SPECT检查,将CAG结果与SPECT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冠心病35例,其它心脏病14例中,高血压病11例,心肌核素4例为阳性(占36.4%),3例肥厚型心肌病1例为阳性(占33.3%),11例无器质性心脏病中2例心肌核素阳性(占18.2%).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冠状动脉造影的敏感性为97.1%,运动心肌核素的敏感性为91. 4%,特异性为81.8%.结论冠状动脉造影和核素心肌显像均为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手段.由于后者的无创性,易于重复,是临床随访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