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先天性髋脱位多数患儿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但有些患儿仍发生再脱位、关节僵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并发症。1978年至1990年间,共收治由外院转来和本院留手术治疗的先天性髋脱位术后并发再脱位患儿7例(72%),采用修正性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导如下:临床资料57例57个关节中,女46例,男11例,修正性治疗时最小年龄2岁,最大12岁,平均6岁。本组单纯性髋关节切开复位术后再脱位2例,SaLtre髂骨截骨术后再脱位37例,其中术后并发向后脱位34例,术后并发向前脱位3例,Pemberton关节囊周围截骨术后再脱位15例,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术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切开复位,pemberton截骨和粗隆下短缩旋转接骨术一期完成并术后短期固定、早期功能锻炼、晚期负重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从而降低术后关节僵硬、再脱位及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方法:自1993年~2002年3月采用切开复位,Pemberton截骨和粗隆下短缩旋转接骨术一期完成并术后短期固定、早期功能锻炼、晚期负重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大龄儿童(7~15岁)先天性髋关节脱位36例(51髋),随访3个月~8年,平均6年2个月。结果:髋关节屈曲活动小于90°者6髋,占11.8%,脱位2髋,再脱位2髋,占3.9%,按照Cat-terrell股骨头坏死诊断标准:36例(51髋)中,股骨头坏死8髋,占15.67%,明显降低了大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术后髋关节僵硬、再脱位及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结论:切开复位,Pemberton截骨和粗隆下短缩旋转接骨术一期完成并术后短期固定、早期功能锻炼、晚期负重的综治疗方法是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有效而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髋臼加盖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髋脱位(附28例报告)于振山,高星魁北京潞河医院(101149)我院骨科1982~1989年采用手法复位及手术切开复位等方法治疗儿童先天性髋脱位50余例。其中采用髋自加盖股骨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髋脱位28例32个髋关节...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康复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又称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是临床上常见的小儿先天性畸形之一 ,诊断和治疗比较困难 ,且并发症较多 ,而术后再脱位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院自 2 0 0 1年以来对 32 7例先髋三联术 (切开复位、粗隆下旋转截骨、髋臼成形术 )后病人进行积极系统的康复指导 ,随访 1~ 2年仅有 2例发生再脱位 ,使再脱位由原来的 5 %降低为 1.5 % ,极大地降低了发病率。现简要介绍如下 :1 床上练功期  适用于解除外固定后的 2周内。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术后一般固定 4~ 6周 ,拆除石膏时…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髋脱位患儿年龄越小其治疗方法越简单 ,疗效也愈满意 ,但对于年长儿先天性髋脱位 ,因髋关节受非生理刺激 ,其臼、头及周围软组织都发生相应严重病理改变 ,手术后易发生再脱位、关节僵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并发症。如果术式选择得当 ,手术准确也可收到较好疗效。1 临床资料196 4~ 2 0 0 0年间共收治先天性髋脱位 392例、4 94髋 ,其中年长儿 114例 ,15 0髋 ,男 18例 ,女 96例 ,随访 2~ 3 5年。年长儿 (7~ 14岁 )先天性髋脱位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见表 1。2讨论2 1 先天性髋脱位其病理改变是多方面的 ,髋臼的改变主要是臼盖发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探讨7岁以上大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18髋)7—16岁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采用切开复位,粗隆下短缩旋转截骨,骨盆内移或旋转截骨及髋臼成形的联合手术治疗,使复杂的畸形一次性获得矫正。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7年。按疗效评定标准:优15髋,良2髋,差1髋,优良率94%。结论 “切开复位,粗隆下短缩旋转截骨,骨盆内移旋转截骨及髋臼成形”联合手术是治疗7岁以上大龄难治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余雄武 《大家健康》2016,(9):172-173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髋脱位术后再脱位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4例(54髋)小儿先天性髋脱位术后再脱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6例,女28例。对小儿先天性髋脱位术后再脱位的原因分析方法和处理方法进行探讨。结果:手术方式主要以 Salter 和插入造盖为主,而再脱位的原因则主要以前倾角过大并且未矫正为主。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实施规范和科学的手术操作,能够有效降低小儿先天性髋脱位术后再脱位的发生。结论:小儿先天性髋脱位术后再脱位的原因较多,通常主要受髋脱位手术的方式、术后固定情况、功能锻炼情况等影响,因此要通过对小儿先天性髋脱位术后再脱位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降低小儿先天性髋脱位术后再脱位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先天性髋脱位的Ferguson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的改进。方法采用Ferguson手术方法(即经髋关节内侧入路切开复位手术)治疗25例,共36髋,其中女19例,男6例,年龄15—30个月,平均22.5个月。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年,均复位成功,未发生术后再脱位及股骨头坏死,优良率98%。结论Ferguson手术简单易行,尤其对30个月龄以内的婴幼儿,髋臼指数〈40°者更易施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粗隆下旋转截骨加Pemberton手术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的疗效。方法采用粗隆下旋转截骨加Pemberton手术对21例(24髋)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进行治疗。结果随访1~5年,平均2年3个月,造盖均骨性愈合,无折断及吸收。髋关节屈曲小于90°者2髋,占8.3%,21例(24髋)中股骨头坏死7髋,占29.2%。结论粗隆下旋转截骨加Pemberton手术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效果良好,术后股骨头坏死与髋关节僵硬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75年至1978年采用史密斯氏法骨盆旋转截骨术治疗12例小儿先天性髋脱位(14个髋关节脱位),小结如下。临床资料一、发病年龄及性别:5岁以下6例,5~8岁5例,9~10岁10例;男2例,女10例,男:女1: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联合截骨术式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采用联合截骨术式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儿童(7~18岁)30例(36髋).结果 本组36髋术后均获得满意复位,术后随访3个月~5年,平均42个月.采用国外通用的Mckay临床评定标准,优10髋,良19髋,可5髋,差2髋,优良率达80.6%.结论 联合截骨术式是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朱华 《当代医学》2008,(7):48-49
目的 总结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治疗.方法 以采用髋臼造盖,股骨上段缩短截骨和髋人字石膏固定等到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36例、42髋.结果 36例经1~4年随访,按照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达92%.结论 术前牵引、联合手术、术后髋人字石膏固定.该术式较以前我院采用别的术式复发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治疗.方法 以采用髋臼造盖,股骨上段缩短截骨和髋人字石膏固定等到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36例、42髋.结果 36例经1~4年随访,按照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达92%.结论 术前牵引、联合手术、术后髋人字石膏固定.该术式较以前我院采用别的术式复发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再脱位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朱玉杰  姜海  朱一慧  吴革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0):1368-1370
我院从1994~2004年用手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共99例(128髋),其中术后再脱位4例,现就再脱位的影响因素,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Staheli髋臼延伸术对学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Staheli髋臼延伸术治疗学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 11例 11个髋 ,均为女性 ;左髋 7例 ,右髋 4例。术前股骨头脱位高度平均 1.2cm ,髋臼指数平均 39.7°。手术年龄平均 9.3岁。结果 :根据McKay的临床评定标准 ,8个髋关节为优 ,2个为良 ,1个为可。X线片结果显示CE角平均 36°,根据Severin的评定标准 ,7个髋关节为优 ,3个为良 ,1个为可。结论 :Staheli髋臼延伸术是治疗学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方法.方法 选取32例18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患者接受了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其中单侧28例,双侧4例.假体类型:非骨水泥型10髋、混合型6髋、骨水泥型2髋.随访时间平均3.8a(3.2- 4.6a).结果 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血管及神经并发症出现.11髋术后肢体恢复等长,其余7髋较健侧缩短,但均小于5mm.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52分增至术后92分.随访期未发现假体松动及脱位.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比较复杂、并发症多,术前应有周密的计划,术中特别需要考虑肢体长度的均衡、假体的选择、髋臼骨床的制备及安置.  相似文献   

17.
<正>采用骨盆截骨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常用的手术方法。我科自1992年以来,采用改良Chiari骨盆截骨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共6例7髋,取得了满意效果。 1.临床资料 7髋中,男2例,女4例,其中一例为双髋。左侧5髋,右侧2髋。年龄5~9岁。随访时间最短1年10个月,最长5年4个月,平均2年8个月。术前采用胫骨上端骨牵引,重量4~8kg,牵引时间最长达8周。术后去除石膏固定时间12周。 手术方法 在全麻下,采用髋关节前暴露S—P切  相似文献   

18.
宋舸  金勇  张冠宏 《中国医刊》2007,42(5):31-33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的经验。方法2003年8月至2005年9月,对16例(20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其中双侧4例,单侧12例。平均年龄38岁(33~53岁)。结果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6~48个月,平均32.6个月;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4.7分恢复到术后1年的91.3分。术后5个月,患者均能下地行走,生活自理且恢复日常工作。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但手术难度较大。对于此类患者,充分理解全髋置换的复杂性和细致周密的治疗方案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邱华骥  韩大为 《中外医疗》2010,29(11):89-89
目的对比观察改良Salter手术与经典Salter手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60例、76髋、1~6岁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分为2组:(1)改良Salter手术组,3例、41髋。(2)经典Salter手术组,30例、35髋,完全按Salter手术进行治疗。(3)术后均采用改良贝氏石膏固定,不固定髋关节。结果随访时间1~10年,平均7年。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疗效评定标准,改良组髋的优良率为90%,经典组为76.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Salter手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明显优于经典Salter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寻找理想的防治方法。方法对我院1998~2008年收治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129例(137个髋关节)术后复发的7例患者施以再手术治疗,根据其脱位原因相应纠正,并观察术后疗效。结果7例患者经治疗后均随访1~3年,未发生再脱位,髋关节功优4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85.7%。结论引起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再脱位的原因主要有局部因素:髋臼因素、股骨因素、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因素以及年龄因素(年龄越大复发的可能性越大)、手术技术原因、植骨被吸收、术后过早下地等因素。针对这些原因,先天性髋关节脱术后再脱位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