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36岁。因“周期性会阴切口疼痛6年加重2年”于2006年5月入我院就诊。该妇于2000年在当地卫生院行会阴侧切术助娩一女婴,经过顺利,产后来哺乳,产后50天月经复潮。此后每次月经来潮感会阴切口处胀痛不适,且逐年加重,并自觉会阴切口处有一硬结,月经来潮前及月经期变大,月经后缩小,近两年感硬结较前明显增大,影响夫妻生活,遂入院就诊。[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妇科常见病,虽为良性病变却有着与癌瘤的相似之处,严重影响广大妇女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盆腔组织器官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较为常见,但腹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较为少见的一种类型。现将我院近4年时间诊治的7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资料进行总结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患者,33岁,因下腹部经期痛2年,腹部包块1年,于2005年4月10日入院。患者于2002年8月以后逐渐出现下腹部随经期发生轻微疼痛。月经干净后疼痛消失,当时未引起重视,以后上述症状随月经周期规律出现,疼痛逐渐加重,严重疼痛时不能站立和行走,先后到多家医院诊治。按腹壁神经痛、痛经等治疗无好转。1年前,患者发现在经期疼痛时下腹部有触痛性包块,月经干净后疼痛减轻,包块缩小,但月经规律,无月经过多及经期延长,无发热、呕吐、腹泻及便血。 相似文献
4.
5.
患者33岁,因左侧会阴周期性肿痛5a余于2000年3月8日收入院.患者10a前会阴侧切足月顺产,产后伤口愈合良好.日后,渐觉疤痕肿、硬、增大.5a多来出现疼痛,尤以月经期疼痛及肿胀明显,但月经正常,无下腹及腰骶痛.末次月经2000年2月17日,曾人流二次.7a前行腹式结扎术.体检:腹壁疤痕软,无硬节.妇检:左侧会阴区见肿胀之疤痕,触及一约3cm×2cm×1cm硬结,压痛明显.阴道壁光滑,元结节.宫颈、宫体、双附件、盆腔无异常. 相似文献
6.
<正>1病例患者28岁,住院号801025,以"剖宫产术后4a,发现腹壁包块3a"为主诉入院,入院日期2008年3月18日。患者孕2产1,平素身体健康,月经周期规律,3a前行剖宫产术,术程顺利,产后11个月,月经复潮,经量正常。产后12个月患者出 相似文献
7.
8.
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大庆市第四医院妇产科陈华,赵瑾凤,栾艳秋,邸新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上较多见,患病率5%~15%。但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却极少见,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32岁,于1989年2月3日在我院足月分娩,行会阴正中切开,第3产程... 相似文献
9.
病历资料
患者,女,28岁,已婚,因剖宫产术后2年,阑尾切除术后1年,发现阑尾切口包块6个月于2008年11月18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偶有痛经,12(5—6/30~40),2年前曾因孕足月在妇婴医院行剖宫产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好,切口愈合良好,1年前因阑尾炎在中韩女子医院行阑尾切除术,术后1个月出现阑尾切口疼痛,切口无红肿及浓汁溢出,静滴抗炎药物对症治疗后无好转,到中医诊所诊治口服中药治疗仍无好转,6个月前发现阑尾切口处有蚕豆大小的包块,自觉其经期略长大且疼痛加剧,经后缩小,来本院诊治,口服止痛化症胶囊治疗后略好转。 相似文献
10.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讨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及其治疗和预后,随着剖宫产率增加,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有升高趋势,有文献报道由原来的0.03%~0.47%升高至0.6%.其发生机制至今不十分清楚,最常见的解释是子宫内膜的异位种植,其他还有良性淋巴种植和体腔上皮化生等. 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1年1月至2007年6月发生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20例,探讨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 结果所有患者均行局部病灶切除,术后用药3~6个月.15例随访1年未见复发. 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术,提高剖宫产的手术质量及预后,是预防子宫内膜种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12.
刘艳君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0,3(9):911-912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多起病隐匿、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不易确诊,应予以高度重视。异位子宫内膜多局限于盆腔、尤以卵巢为最常见。盆腔以外其他部位如:宫颈、阴道、外阴、肠道、脐、腹壁、肺脏、横膈也可发病,但较少见。尤其是发生在输尿管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更为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输尿管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屡有报道 ,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高 ,该且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现将我院收治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8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自 1998年 8月至 2 0 0 3年 6月 ,我院共收治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8例 ,年龄为 2 2~ 33岁 ,平均 2 6岁。其中 7例有足月孕剖宫产手术史 (5例系在外院行剖宫产术 ,2例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 ) ;1例有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手术史。手术切口为腹部横切口或纵切口 ,发病潜伏期为 3个月至 6年 ,病程为 4个月至 6 +年 ,病人自觉症状为腹壁手术疤痕部位或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42例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症临床资料及治疗手段。结果:42例中5例术前予以药物治疗无效,后均系用手术治疗,达到满意效果。结论:药物很难治疗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应严格把握剖宫产适应证,积极处理腹壁切口,以降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5.
正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有活性的子宫内膜异位于腹壁切口而形成的异位病灶。近7年来,我院随着剖宫产率增加,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也逐渐增多。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7月共收治16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我院妇科2011年5月至2013年7月共收治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6例,年龄22~39岁,平均(29.2±6.4)岁。16例均发生在剖宫产术后,术后7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异位系子宫内膜基质和腺体出现在异常部位,是生育期女性的一种疾病,尤其好发于盆腔脏器,但发生于泌尿系较少见,Kerri(1966)报道内膜异位影响泌尿道占1.2%,发生在膀胱、输尿管和肾脏的比率为40∶5∶1。笔者收治2例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报告如下。(一)病例介绍例1:女,42岁,因左腰部和下腹部反复疼痛伴血尿1年半于1982年8月7日入院。患者疼痛发作呈周期性,每于月经期之间发作1~2次,伴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但无尿频、尿急、尿痛。23岁结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收治的52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患者均为剖宫产术后,其中11例肿块浸润皮下脂肪及腹直肌前鞘,38例肿块浸润至腹直肌,3例累及腹膜。所有病例均行病灶切除,对病灶直径≥3cm或浸润深度达腹直肌的41例患者给予3周期的预防性假孕疗法治疗。术后随访,52例患者症状完全消失,随访至今无复发病例。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据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妇科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9例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的临床分析,对该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作一回顾性小结。认为手术彻底切除病灶是治疗该病的最佳选择,并提出控制剖癌产率,改进手术方式来防止和降低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