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该综述介绍了对子痫前期最有希望的生物标志物,内容包括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可溶性内皮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胎盘生长因子和胎盘蛋白13等,讨论了它们可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微小RNAs的差异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微小RNAs(miRNAs)不同的表达水平,分析子痫前期相关标志物。方法选择10个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差异表达的miRNA,分别收集该院30例子痫前期患者和30例正常妊娠孕妇孕早期(12~14周)、孕中期(20~24周)和孕晚期(28~32周)血清miRNAs,采用SYBR Green qRT-PCR法检测血清中10个miRNAs的表达量。结果子痫前期胎盘中高表达的3个miRNAs(miR-152、miR-183、miR-210)在子痫前期孕中、晚期血清中表达显著升高,而胎盘中高表达的miR-182仅在子痫前期孕晚期表达显著升高;子痫前期胎盘中低表达的6个miRNAs(miR-1、miR-328、miR-363、miR-377、miR-500、miR-584)在子痫前期各个孕期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52、miR-183、miR-210在子痫前期孕中、晚期血清中表达显著升高,可能是预测子痫前期发生的良好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测定中孕期子宫动脉多普勒的搏动指数(RI)、阻力指数(PI)值联合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和可溶性的内皮素(s Eng)水平,探究其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及单独或联合预测子痫前期的价值。方法采集2015年3至10月于深圳市人民医院建册产检的低风险初产妇共265名组成队列,搜集其在孕20~24周(n=230)子宫动脉超声多普勒参数(RI和PI值)、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其孕24~28周血清学指标(PLGF和s Eng)。结果最终妊娠结局,其中正常妊娠219例,病例组中子痫前期16例。两组之间比较,子痫前期组的子宫动脉参数及中孕血清s Eng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PLGF和PLGF/s Eng低于正常对照组。子宫动脉RI、PI值联合PLGF/s Eng预测子痫前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独指标预测效能。这些指标联合预测子痫前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932(P<0.001,95%CI:0.866~0.99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2%和92.1%。结论子宫动脉多普勒参数的RI、PI值、血清PLGF、s Eng及PLGF/s Eng单独预测子痫前期的价值偏低,单独预测以中孕期的PI值预测子痫前期的效能相对较好。在各个指标的联合预测中,以中孕期的子宫动脉多普勒的RI、PI值联合PLGF/s Eng指标预测子痫前期的效能最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miR)-520g在子痫前期(PE)患者孕期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分别提取30例PE患者和30名正常妊娠者早、中、晚孕期血清中的循环miR,利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中的miR-520g的表达量,比较两组间不同孕期miR-520g的差异。结果正常妊娠组随孕程进展血清miR-520g的表达量增加;与正常妊娠组相比,PE组孕早期miR-520g显著增加,PE组孕中、晚期的血清miR-520g表达量与正常妊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早期血清miR-520g可能是PE预测的良好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痫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5年5月-2009年5月6例子痫病人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母婴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产前检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时治疗能有效预防子痫的发生;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剖宫产是终止妊娠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6.
李红叶 《全科护理》2011,(9):766-767
[目的]探讨子痫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5年5月—2009年5月6例子痫病人采取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母婴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产前检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时治疗能有效预防子痫的发生;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剖宫产是终止妊娠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实验室检测指标、孕妇信息预测重度子痫前期。方法收集重度子痫前期80例,对照444例。将疾病组和对照组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孕妇信息进行比较。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重度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结果早期体质量指数(BMI)、平均动脉压(MAP)、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中期BMI、MAP与重度子痫前期呈正相关,早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呈重度子痫前期负相关。对重度子痫前期预测价值大的单个指标包括早期PAPP-A、早期和中期MAP。预测价值最大的联合指标是早中期MAP联合。结论早期PAPP-A、早中期MAP均能预测随后发生的重度子痫前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血清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99(CA199)、甲胎蛋白(AFP)及癌胚抗原(CEA)在子痫前期(PE)高风险患者不同时期表达特征,评价其对子PE的诊断及预测价值。方法 以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24例PE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随访与血清学监测,最终86例患者被诊断为PE,作为PE组; 138例患者正常妊娠,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妊娠18~20周、26~28周、32~34周血清CA125、CA199、AFP及CEA表达水平。采用诊断试验评价上述指标对PE的预测价值。结果 PE组与对照组血清CA125、CA199及AFP随孕周延长呈显著上升趋势(P 0. 05)。PE组妊娠18~20周、妊娠32~34周CA125、CA199及AF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妊娠26~28周上述4种标志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妊娠18~20周CA125、CA199及AFP,妊娠26~28周CA125与AFP是PE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OR=1. 416、1. 031、1. 069、1. 513、1. 077,P 0. 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结果显示妊娠18~20周CA125+CA199+AFP联合诊断AUC=0. 828(95%CI:0. 754~0. 884,P 0. 001),妊娠26~28周CA125+AFP联合诊断AUC=0. 845(95%CI:0. 776~0. 915,P 0. 001),妊娠18~20周与26~28周联合指标预测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CA125、CA199、AFP可在PE患者妊娠20周前即出现显著上升,具有较高的诊断及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子痫前期是一种妊娠期特发性疾病,表现为妊娠20周以后,出现血压升高和蛋白尿,并可出现头痛、眼花、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等症状,伴随多器官及系统的功能障碍,其全球发病率为2%~8%[1-2]。子痫前期可导致多脏器功能受损、胎儿生长受限、胎盘早剥等并发症,是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3]。由于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机制至今未明,临床上缺乏对子痫前期的特异性诊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尽管经过漫长的、一个世纪的活跃研究,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依旧尚不明了,仍然是妊娠期特发且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母婴健康。子痫前期以高血压、蛋白尿为主要特征,可伴全身各器官功能损害或衰竭;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死亡。该病严重威胁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1.
子痫前期在全球范围内是导致孕妇和胎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microRNAs是一类具有调控基因转录后表达的非编码小RNA,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重要生物功能,近年来研究表明其可作为多种疾病的诊断标志物与治疗靶点。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及循环中存在一系列表达失衡的microRNAs,表明microRNAs可能在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子痫前期相关循环microRNAs的研究概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对子痫前期与正常妊娠围产期结局作统计分析。结果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早产儿、低体重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剖宫产、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正常妊娠和轻度子痫前期(P<0.05);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以无规范产检、流动人口、计划外怀孕人员为主,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和轻度子痫前期(P<0.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中孕早期孕妇血清中的PAPP-A、β-hCG、INH-A及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及其联合预测子痫前期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选取于本院产科门诊就诊的单胎孕妇(孕周为11~12+6)416例作系统研究,采血测定孕β-HCG、INH-A、PAPP-A,检测PI值。随访后,确诊为子痫前期的孕妇纳入子痫前期组,其余为对照组。结果416例孕妇在随访观察中,有23例发生子痫前期,纳入病例组;对照组393例,孕期血压正常。子痫前期的发病率5.52%。PAPP-A、β-hCG、INH-A、PI及入组年龄在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及PI值对疾病预测不产生显著性影响(P>0.05)。在子痫前期发病的相关因素中,PAPP-A和INH-A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呈负相关,而β-HCG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呈正相关。上述单变量的预测效力PAPP-A>β-hCG>INH-A,而PAPP-A、INH-A、β-hCG变量的联合预测效力明显优于上述变量单独预测,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可达0.867。结论在中孕早期,PAPP-A、INH-A、β-hCG对子痫前期有一定预测价值,PAPP-A、INH-A、β-hCG联合预测子痫前期有相对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其预测价值高于单独预测。  相似文献   

14.
子痫前期(peeclampsia,PE)是妊娠期特有的一种疾病,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PE受多种因素影响,涉及多个发病环节,引起多个器官、系统受累,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表明,胎盘在PE的发病中占重要地位,胎盘化不足、释放大量胎盘因子是导致母体和胎儿症状的主要原因。该文主要从胎盘界面免疫失衡、低氧、血栓炎症、氧化应激、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抗体、血管生成失衡、过度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和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在PE中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133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在有效控制病情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和身心护理。结果:133例患者中51例血压控制后出院,52例足月分娩,早产30例。发生产前子痫2例,经积极治疗均得到控制,产中、产后未发生子痫及其他并发症。母婴均健康出院。结论:加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可以有效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子痫前期是以高血压、蛋白尿为主要特征的多系统疾病,是导致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主要原因之一,病因尚不完全明确。最近研究显示血管生成蛋白在血管发生及重建中起着重要作用,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参与各种病理生理状态下血管的生成。本文就其与子痫前期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182例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晓华  艾瑛  杨沛  刘兴会 《华西医学》2006,21(1):106-107
目的:从早发型和晚发型的角度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病相关因素和保守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182例,按发病孕周分为早发型组45例(≤34周)和晚发型组137例(>34周),早发型按终止妊娠孕周分为A组17例(≤32周)、B组14例(>32周~≤34周)、C组10例(>34周),比较各组的母儿结局。结果:80·2%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患者未进行正规产检;早发型比晚发型舒张压高、延长孕龄长、剖宫产率低、新生儿Apgar评分低、围产儿死亡率高,P<0·05;早发型延长至>34周终止妊娠,新生儿窒息率(10%)和围产儿死亡率(10%)明显降低,P<0·005。结论:加强产前宣教和管理对于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有积极作用。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比早发型妊娠结局好。早发型延长至>34周终止妊娠母儿结局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早期子痫前期患者的血清MicroRNAs预测标志物。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5例子痫前期轻度患者以及5例子痫前期重度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划入研究组,分别为研究A组、研究B组,选取同期体检的5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在孕中、晚期实施动态监测,采用现代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血清中MicroRNAs表达,筛选高效早期预测标志物;并再按照以上标准各组选取50例研究对象,进行血液样本制作,采用实时定量PCR大样本验证标志物及靶基因表达。结果:研究A组、研究B组的两种RNA基因对比结果的百分比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子痫轻度以及重度患者的血清miR-210以及miR-520g在孕早期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可将血清miR-210以及miR-520g作为早期子痫前期患者良好的预测血清标志物,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7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孕产妇阴道分娩17例,剖宫产53例,产时及产后出血100~1500ml不等,平均300ml,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所有孕妇终止妊娠后头昏、头痛、眼花、恶心、呕吐、水肿均在出院前消失,均痊愈出院,新生儿均存活。结论预防加强孕前指导、孕期保健,及时纠正各种高危因素,加强产前监护,密切观察产时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重度子痫前期一旦确诊,应积极处理,病情较重者则应住院治疗,有利于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发病率、病死率和减少严重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20.
子痫前期是最常见的妊娠期特发性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蛋白尿和水肿,可导致严重的孕期并发症包括胎盘早剥、子痫、脑出血性疾病和心力衰竭等,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迄今为止,子痫前期的发病高危因素仍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研究提示子痫前期的主要高危因素包括:子痫前期家族史、低龄孕妇或者高龄孕妇、高体质量指数的孕妇、初次妊娠、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妊娠剧吐、营养不良、妊娠合并糖尿病、贫血和妊娠时季节等。本文就子痫前期发病高危因素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