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自体小静脉移植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应用自体小静脉移植修复小动脉和小静脉缺损在断指再植中的成活率。方法24例(33个断指)中应用外径0.7-1.2mm的小静脉移植修复39条指动脉和9条指背静脉缺损。结果成活31指(成活率93.94%)。结论在断指再植中应用自体小静脉修复小动脉、静脉缺损损伤小,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2.
各种复杂手指离断伤,断端破损严重,指动脉、指静脉多有损伤,经清创后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缺损。运用静脉移植修复,可提高断指再植血管吻合口的质量,提高断指再植成功率,最大限度保留断指长度。我科从1990年7月至1999年6月在157例共192指断指再植手术中进行了静脉移植,成活160指,失败32指,成活率83.3%。其中有41例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经保守治疗之后,行血管探查,再次吻合血管后得以成活21例,20例失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提供参考.方法 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对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收治的26例(29指)断指再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再植成活率并进行功能评估;同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断指再植后血管危险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5例(28指)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8月(平均18.4月).28指中25指成活,末次随访时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评估优16,良5,可4,差3,优良率75%.未发生血管危象和发生血管危象两组间在受伤-手术时间、有无静脉移植及功能评估方面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的因素众多,严格缩短受伤至手术的时间并提高静脉移植的质量可降低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再植指体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提供参考.方法 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对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收治的26例(29指)断指再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再植成活率并进行功能评估;同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断指再植后血管危险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5例(28指)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8月(平均18.4月).28指中25指成活,末次随访时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评估优16,良5,可4,差3,优良率75%.未发生血管危象和发生血管危象两组间在受伤-手术时间、有无静脉移植及功能评估方面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的因素众多,严格缩短受伤至手术的时间并提高静脉移植的质量可降低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再植指体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回顾分析断指再植的技术问题和临床经验。方法:对武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103个断指行再植术,按常规清创、修复肌腱、骨骼固定、吻合血管、吻合神经,血管、肌腱移位,血管移植重建断指血运,术后3周开始功能锻炼,2~4周拔克氏针,加强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成活89指,坏死14指,成活率为86.4%。成活指按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81指,良10指,可7指,差5指,总优良率达到88.3%。结论:选择合理的适应证,彻底清创是断指再植手术成功的基本前提,对血管精细吻合是成功的关键,一期修复神经并及时功能锻炼是手指功能恢复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多平面离断指体的特点,探讨该类离断指体再植术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共24指多平面断指患者的特点,总结此类断指再植术的难点与关键点。结果 15例21指成活,2例3指坏死。成活率87.5%,术后随访3~48个月,15例患者失访3例。按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3例,良7例,差2例。结论多平面断指创伤重,再植难度大,手术时间长,对血管吻合技术要求高,中间段的处理及静脉吻合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断指再植经验,提高断指再植的成功率.方法 1994年10月~2003年6月,对各类完全离断手指187例239指实施断指再植.结果 239个断指再植术后存活227指.对再植成活的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5年.按对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43指,良62指.总优良率达到90.3%.结论断指再植术中高质量的血管吻合及血管缺损的正确处理,术后血管危象的防治,是再植成功的关键.功能锻炼是手指功能恢复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邻指动脉在复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方法:1996年5月~2002年5月,应用邻指固有动脉顺行和逆行转位方法对32例35指复杂断指进行再植,其中26例29指行邻指动脉近端与断指远端动脉吻合(顺行转位),6例6指行邻指动脉远端与断指远端动脉吻合(逆行转位)。结果:成活26例28指,部分成活2例2指。所有全部成活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随访10个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良率为84.6%。结论:邻指动脉转位是复杂断指进行再植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邻指动脉在复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方法1996年5月~2002年5月,应用邻指固有动脉顺行和逆行转位方法对32例35指复杂断指进行再植,其中26例29指行邻指动脉近端与断指远端动脉吻合(顺行转位),6例5指行邻指动脉远端与断指远端动脉吻合(逆行转位).结果成活26例28指,部分成活2例2指.所有全部成活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随访10个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良率为84.6%.结论邻指动脉转位是复杂断指进行再植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手指挤压离断再植的手术方法及影响成活的因素和对策.方法 对65例82指挤压伤后完全离断的病例进行再植,为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术中尽可能多的吻合指掌侧静脉,对血管挫伤严重的手指采用血管移植、血管神经束转位、带血管皮瓣转移等方法进行再植修复;根据术后血小板活化的程度或临床表现,用适量尿激酶纠正高血凝状态,以提高毛细血管的灌注.结果 82个断指中成活78指(95.1%).62例78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年5个月,手指外形及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满意.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1]评定,优52指,良21指,差5指,优良率达89.0%.结论 挤压伤断指只要手指外形未完全破坏,远端可寻见能吻合的血管,通过血管移植、血管神经束转位、静脉皮瓣转移等方法,应尽可能的进行再植修复,有较高的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手术成活的相关因素及临床对策,以提高断指再植成功率。方法:对65例断指再植患者(72指)进行断指成活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成活66指,缺血性坏死6指,总成活率91.67%。根据断指再植评定标准进行评定,术后功能优良率90%。结论:分析断指再植术后断指成活的相关因素,对其不良因素采取相应临床对策,有助于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针对性进行手功能训练,手指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2.
特殊类型断指再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昭  蔡文  黄德征 《微创医学》2009,4(4):337-339
目的 探讨特殊类型断指再植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末节断指、小儿断指、撕脱性离断断指、多指离断断指及多段离断断指等特殊类型断指,采用不同的方法再植.结果 共176例再植220指,成活214指,成活率97.27%.术后经3个月~8年的随访,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25指,良78指,差17指,优良率达92.27%.结论 特殊类型断指采用合适的方法再植,可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及较好的外形与功能.  相似文献   

13.
180例不短缩骨末节断指再植的方法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短缩骨,不移植血管末节断指再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不短缩指骨及保留关节进行末节断指再植,血管分离、延长后,缝合血管周围筋膜组织,使血管端减张后进行吻合再植,随访成活率及指体功能。结果180例210指末节断指再植,成活204指,成活率97.1%,术后随访3~12个月,手指外形及功能良好。结论不短缩骨、不移植血管,采用血管周分离延长,松解血管后,血管周筋膜组织缝合,使血管端减张后进行末节断指再植,方法可靠,手指外形及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4.
1999~ 2 0 0 0年应用游离前臂静脉移植治疗断指再植获得成功 2 0例。在砸伤、辗挫伤及撕脱伤中由于血管缺损太多 ,短缩后血管仍不够长 ,故限制了临床中断指再植。通过游离表浅静脉吻合血管方法治疗 2 0例断指全部成活 ,功能满意。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例 ,男性 17例 ,女性 3例 ,年龄 18~ 30岁 ,平均 2 5岁。伤因 :电锯伤12例 ,机器绞伤 6例 ,挤压伤 2例 ,受伤指别 :拇指 3例 ,示指 8例 ,中指 4例 ,环指 3例 ,小指2例。离断部位 :手指近节 4例 ,中节 15例 ,末节 1例。1 2 手术方法 按断指再植步骤进行再植 ,当吻合指动脉…  相似文献   

15.
赵顺吕 《广西医学》2009,31(9):1316-1317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的手术技巧及治疗体会。方法显微镜下修复血管、神经、肌腱行断指再植23例27指。结果23例27指成活22指,随访6—18个月,再植成功后手指外观、感觉及功能恢复大都良好,能执笔写及参加生产劳动。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优7指,良11指,可3指,差1指,优良率81.8%。结论具备精细的显微外科技术和技巧,术后妥善处理是断指再植成活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末节断指再植的临床治疗及其疗效。方法根据末节断指分类,530例570指采用不同的方法再植,随访成活率及术后功能。结果Ⅰ型296指成活,成活率97.05%;Ⅱ型184指成活,成活率94.84%;Ⅲ型66指成活,成活率92.95%;术后随访,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功能优277例,良198例,可45例,差10例,优良率为89.6%。结论熟练掌握显微操作技术,熟悉末节解剖,是提高末节断指再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李培浩 《吉林医学》2011,(24):5075-5075
目的:探讨影响末节断指再植成败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成人17指末节断指再植,其中仅吻合指动脉10例,术后均采用指端小切口放血措施,吻合1动2静6例,吻合1动3静1例,术后根据指端情况采用指端放血措施。结果:17例17指全部成活。结论:末节再植能否成功,除了必须有好小血管吻合技术,断指再植指征的选择及术后放血、避免外界不利因素刺激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我国特殊类型断指再植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 ,经历 2 0年的努力 ,特殊类型断指在治疗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及令人瞩目的成就 ,使断指再植获得了深层次的发展。现就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 小儿断指再植程国良对 2 6例 45指小儿断指再植 9~ 1 5年随访结果表明[1 ] :2 6例平均年龄为 4 .3岁 ,其中 1~ 4岁占 1 8例 37指占78% ,成活 44指 ,成活率达 97.8% ,术后经 9~ 1 5年随访 ,按国际手外科学会对手指再植后功能评定 :优 2 4例 ,占 92 .3 % ,良 2例 7.7% ,全部达优良 ,满意率达 96 %。认为小儿断指应予再植 ,术中应准确修复各种组织 ,精确地缝接…  相似文献   

19.
完全离断伤45例断指再植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完全离断伤45例断指再植的临床疗效及治疗体会。方法:自2007年12月至2009年10月收治完全离断伤手指45例52指,男29例,女16例,平均年龄22.5±3.5岁。切割伤17例,挤压伤13例,绞轧撕脱伤7例,压砸伤5例,其他3例。离断部位:末节16指,中节21指,近节15指。均急诊臂丛麻醉或气管插管全麻断指再植手术。结果:本组52指术后均获8个月~2.5年随访,成活49指,其中术后发生血管危象7指,动脉危象1指,静脉危象6指,经积极处理保指成功4指,坏死3指,成活率94.23%。再植手指外观良好,指腹两点辨别觉4.5~9mm,平均6±0.8mm。按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7指,良26指,可3指,差3指,优良率87.76%。结论:完全离断伤手指断指再植经积极手术处理,术后合理用药及科学康复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旋转撕脱性断指再植术的护理经验总结.方法 对19例旋转撕脱性断指再植病人中有13例单指成活,双指成活2例,3指以上完全成活1例,1例成活2指.感染2例,手指坏死1例,血管危象1例.结论 严密的观察和护理,防止血管危象的发生和最大程度的恢复手指功能对于旋转撕脱性断指再植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