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配合广西百色地区人民医院陈慧丽(百色533000)体外循环是将腔静脉血引流至体外人工肺进行氧合,然后由血泵将氧合血驱回至动脉系统从而维持全身的血液循环。在施行心脏手术时,需要在心脏停止跳动、手术区相对无血的情况下进行。因此体外循环...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分析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术后感染的情况,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抗感染及预防感染提供指导。方法:分析总结我科1999年12月-2000年11月1053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术后感染情况。结果:1053例手术患中有70例发生感染,感染率6.64%;其中上呼吸道感染33例,占感染人数的47.14%;下呼吸道感染20例,占感染人数的28.57%;术后伤口感染6例,占8.7%;胃肠道感染4例,占5.71%;皮肤软组织感染2例,占2.86%;血液感染2例,占2.86%;其它感染3例,占4.28%。体外循环转流时间的长短与术后患的感染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由于常规采用气管 插管及术中肺部的缺血性损伤,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最高。其次为伤口感染和胃肠道感染。体外循环转流时间长是造成感染的一个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心脏手术中及术后应注意加强呼吸及胃肠道的管理,同时也应尽量缩短体外循环转流时间。  相似文献   

4.
抑肽酶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较大剂量抑肽酶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较大剂量抑肽酶应用于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可明显减少输血量和术后出血,且无严重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选择较为理想的体外循环(CPB)下心内直视术的小切口类型,对不同病种、年龄的128例患者采用的四种小切口(正中低位经胸骨小切口、正中胸骨倒L形小切口、右前外侧切口及右胸骨旁小切口+股动脉插管)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体外循环时间12~116min,平均术后住院7~11d;无刀口感染、残余漏等并发症,胸部皮切口长5.5~8.5cm,有良好的美容效果。认为,该四种切口较传统切  相似文献   

6.
7.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并发脑出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该文报告了14例心脏病患者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并发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出血时间在术后24-180d,多数无明显诱因。发生率久占同期病人的0.8%,出血部位分别位工或右基底节区,两侧脑室,大脑半球面、枕、额、颞叶等区域。死亡率为71.4%。存活4例中有2例仍有半侧肢全运动障碍。作者认为脑出血预后凶险,重在预防。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出现的剧烈头痛、烦躁、呕吐及意识改变者应警惕颅人出血可能,早期头颅CT检查  相似文献   

8.
韦涌初  曾建业 《广西医学》2002,24(10):1582-1584
出血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特别是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或转流时间长、再次手术的病人 ,手术创面往往广泛渗血 ,难以用外科方法进行处理。大量出血一方面增加急性心包填塞的危险性 ,影响术后心、肺功能的恢复 ,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 ;另一方面 ,大量输血增加输血性传染病的机会。近年来研究表明 ( 1、2、3 )体外循环术中应用抑肽酶可减少术后出血量约 3 5 %~ 6 3 %,减少库血输入量约 46 %~ 5 4 %。显示出抑肽酶在体外循环手术中止血作用 ,现就抑肽酶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概况综述如下。1 抑肽酶的作用机制 …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6年11月至1999年10月共施行10kg以内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59例。现将我们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circulation,ECC)管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一般情况:本组患儿男34例,女25例,年龄3d至36个月,平均(19.1±9.6)月,体重4.5~10kg,平均(8.3±1.6)kg。包括法乐氏四联症11例,室间隔缺损35例,房间隔缺损7例,心上型全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三尖瓣闭锁1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大动脉转位1例,肺动脉瓣狭窄1例,同时伴动脉导管未闭及房间隔缺损1例。  体外循环方法:全组病例均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  相似文献   

10.
护心通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护心通(化学名:磷酸肌酸 creatine phosphate,CP)是近年来常用的心肌保护剂。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意大利、俄罗斯、英国的多个心脏中心对该药进行了广泛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特别是通过对磷酸肌酸(CP)  相似文献   

11.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小剂量抑肽酶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采用小剂量抑肽酶心内直视手术的因效果。方法:选择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小剂量组)15例和对照组(大剂量组)15例。研究组放血结束后静脉滴注抑肽酶100万kIU,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抑肽酶100万kIU,停机后持续静脉输入抑肽酶50万kIU至术毕;对照组于相同时间分别给予抑肽酶200万kIU、200万KIU和100万KIU。结果:小剂量抑肽酶能明显减少术后出血,且术后  相似文献   

12.
施丽萍  陈英莲 《浙江医学》1999,21(3):175-176
我院1995~1997年行心脏人工瓣膜替换术的患者因人工生物瓣膜衰退及机械瓣膜故障、瓣周漏、细菌性心内膜炎、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残余漏或畸形未完全矫正及心脏肿瘤术后复发等共计22例,再次施行了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由于该类病人病理生理改变的特殊性,给体外循环插管及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现将我们的体外循环管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为探索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时芬太尼的合理使用剂量,我们选择50例体外手术病人,按使用剂量10-20μg/kg分为两组各25例进行系统对比观察,结果发现中等剂量组在手术各阶段循环功能稳,值得提倡使用。  相似文献   

15.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低体温护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导致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低体温的原因,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针对性地采取体外循环低体温的综合护理措施等护理进展研究。  相似文献   

16.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128例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的临床应用经验,并对心肌保护,空气栓塞的防止进行探讨。方法 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并体环境,维持全身浅低温32-33℃,心脏缓慢跳动,进行心内直视手术,术中应用无层级排气装置防止空气栓塞;行主动脉瓣替换,则钳夹阻断主动脉的同时,进行冠状静脉窦逆灌维持心脏血供。结果 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无空气栓塞,低心排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心肌保护效果好,手术安全可行,尤其适用于重症病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例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心肺转流后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升主动脉,不灌注冷停跳液,心表面不降温。在鼻温32-33℃、心律30-50次/分、窦性心律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房间隔缺损修补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3例,肺动脉瓣狭窄修补成形术1例。结果:6例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手术显露良好,术后心功能良好,术中术后始终保持窦性心律,无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无血红蛋白尿及气栓等并发症。结论:体外循环不停跳心脏直视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减少,尤其对心律影响小,不担忧术后心脏复跳,有利于术后恢复。气栓加以预防可以避免。  相似文献   

18.
19.
20.
陈勇  周德华 《海南医学》1993,4(1):20-23
自1990年6月—1991年10月我院施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65例,现结合临床资料,对麻醉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