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美国弗雷明汉心脏病研究资料分析:显著增加患冠心病及因该病死亡的危险因素是体重波动,而不是长期体重偏重、肥胖或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为了解不同体重与总死亡率、冠心病发生及死亡率和癌症发生率之间的关系,随访三十二年得出结论是:不稳定体重与总死亡率、冠心病发生和死亡率有密切相关。而不能用长期体重偏重、肥胖以及其他五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吸烟、缺乏体育锻炼、高血脂、高血压和糖耐量偏低)来解释。体重不稳定者较体重稳定者患冠心病及因该病死亡的相  相似文献   

2.
虽然公认冠心病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但是也有不少学者报道未能见到血清胆固醇与冠心病发病率的相关关系。鉴于冠心病死亡率在心血管病死亡和总死亡率中均占较大比例,因此,我们对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变化与心血管病死亡率和总死亡率的关系,进行了历时30年的追踪观察,从动态过程中观察胆固醇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存就白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升高对老年人死亡率的预测价值进行了评估。 675例老人,男279例,女396例,均龄77.8±3.2岁。研究中采其静脉血测定IL-6和CRP水平。嗣后人均随访4.6年,观察分析IL-6及CRP与老年人死亡率间的关系。 675例老人中,吸烟者29%,伴心血管病或糖尿病史者18%。随访期间共有176例不幸死亡。分析显示,男性、吸烟、体重指数、糖尿病及心血管病史皆与IL-6和CPR正相关;抗炎药及抗氧化剂与之逆相关;饮酒及肿瘤史与之不相关。在IL-6及CRP同时升高者,血中纤维蛋白原较高(P=0.0001)、白细胞总数较高(P=0.0001)、白蛋白计量较低(P=0.0001)。统计分析表明,在人为划分的IL-6或CRP不同水平4亚组,其总死亡率及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血压水平与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压水平与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关系。方法1993年抽样调查社区60岁及以上老人3440例,随访11年,排除基线已患有冠心病或脑卒中者及失访老人,对2 398例研究样本进行研究,其中高血压组1 424例,血压正常组974例。分析基线不同血压组别及不同血压水平与新发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关系。结果该人群基线高血压组新发冠心病16.9%,脑卒中15.4%,发病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组(发病率分别为13.2%,10.1%);且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率均随基线收缩压或舒张压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在相同血压水平女性老年人的冠心病发病率高于男性;多因素分析显示,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与收缩压水平有关;低龄老人较高龄老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结论收缩压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防治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有助于减少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尤其对低龄老人。  相似文献   

5.
《心血管病学进展》2014,(1):F0003-F0003
膳食习惯,如漏进早餐的确与增重、高血压、胰岛素抵抗、血脂升高、糖尿病等风险增加皆有关。然而,既往关于膳食习惯,尤其是漏进早餐与冠心病(CHD)罹患风险问关系尚远不清楚,现就此进行前瞻性大样本调研分析。受试对象为1992年起纳入的26982名个体,基线年龄45~82岁,均为男性,基线亦素无心血管病和肿瘤等相关临床佐证。研究中人均随访16年,同时评估各自此间体质鼍、血脉、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糖尿病、人口地理分布、膳食结构、生活方式及其他诸CHD公认危险因素等变量。观察分析膳食习惯,尤其是漏进早餐及增加夜宵等与继发CHD(包括致命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等)风险问相关关系,尤其是在校正诸混杂影响变量后。  相似文献   

6.
男子糖基化血红蛋白 (HbA1c)浓度升高预告心血管死亡率 ,非糖尿病者亦存在此种关系。英国剑桥大学临床医学院的KhawKay Tee等收集参加EuropeanProspectiveInvestigationintoCancerandNutrition (EPIC Norfolk)的美国Norfolk的队列的 46 6 2名 45~ 79岁男子的总死亡率及心血管死亡率。基线时 (1995~ 1997)测HbA1c,随访至 1999年 12月。如所预料 ,糖尿病男子总死亡率、心血管病和冠心病增多。而且还是见该人群HbA1c浓度与日后的总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晚近发现,脉压(PP)为非老年人心血管终末事件的强力预测指标,然而其与老年人心血管终末事件问关系尚未见报道。本文首次就PP可否为老年人心血管终末事件[冠心病(CHD)发病、心衰(HF)发生、以及总死亡率]的独立预测指标进行了大样本分析。对象与方法 2152例受试老人,年龄≥65岁。研究初始均无CHD和HF佐证,同时检测各自SBP、DBP,藉此计算PP。嗣后人均随访10年,观察分析PP与继后CHD发病率、HF发生率以及总死亡率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血浆甜菜碱水平以及胆碱代谢水平与主要心血管病终点之间的联系仍不清楚。研究者评估了胆碱通路的代谢物与偶发心血管病风险以及地中海膳食干预的潜在调节效应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者在地中海膳食干预(prevention with mediterranean diet,PREDIMED)试验内设计了病例队列研究,基线纳入229例心血管病患者和751例随机选择的受试者,并随访4.8年。研究者在基线和1年的随访后应用液相色谱测定血浆胆碱通路5种代谢物:三甲胺氮氧化物、甜菜碱、胆碱、胆碱磷酸和α-甘磷酸胆碱,并计算胆碱代谢物评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胆固醇与冠心病、脑血栓、脑出血、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以外的其它疾病的关系.方法:在1974,1979,1980三个年份对北京某钢厂三个人群年龄在18至74岁(平均45.3岁)的4814名男性工人进行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线调查,并测定了血清总胆固醇水平.随访终点为1993年,平均随访14.5年.将基线血清胆固醇水平按百分数的四分位数法分成四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控制变量为:年龄、吸烟、饮酒、收缩压、舒张压等变量.结果:共有351名工人死亡.死亡原因分别是,冠心病40名(11.4%),脑血栓23名(6.55%),脑出血47名(13.39%),肿瘤127名(36.18%),其它疾病114名(32.48%).疾病总死亡率与各组胆固醇呈U型关系.以最高胆固醇组做参照, Logistic分析结果:其它胆固醇组冠心病死亡率危险均小于最高组,从最低组到次高组发生冠心病的相对危险分别减少了约75%(P<0.05),41%,22%.对脑血栓而言,最高组与最低组没有差别,但收缩压、舒张压的相对危险度都为1.027,收缩压P值为0.048,舒张压没有差别.胆固醇各组与最高组相比,脑出血的死亡相对危险度分别是2.3(P=0.0506),1.72,1.13;舒张压的相对危险度1.058(P<0.01).其它疾病相对死亡危险在胆固醇最低组最高,其次为最高胆固醇组,呈U型关系(P>0.05).对肿瘤而言,最低胆固醇组死亡危险是最高组的1.75倍(P=0.023).分别剔除了随访3年、5年内肿瘤发生的病人后,与最高胆固醇组相比,最低胆固醇组的相对危险度分别是1.91 (P=0.011),1.66 (P=0.06).结论:随访研究结果认为(1)胆固醇与总死亡率呈U型关系.与冠心病呈正相关;与出血性脑卒中、肿瘤呈负相关;(2)高血压可能是影响东方人冠心病、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血脂与冠心病的长期随访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 前瞻性观察老年人高血脂是否仍是增加冠心病 (CHD)危险的因素 ,高龄 (80岁以上 )老人是否需要调脂治疗。方法 对 12 11例年龄 (70± 9)岁的离休干部 (男性占 92 %)在 1986年~2 0 0 0年间作长期随访 ,平均随访 11 2年。观察血脂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发生及CHD死亡的关系。结果  (1)本组老年人血脂异常者达 2 / 3,胆固醇偏高的占 5 1 6 %。(2 )累计死亡 397例 ,高血脂组的总死亡率 (31 6 %)略低于血脂正常组 (35 3%) ,P =0 1931。CHD总计 (大多数为非致死性AMI)2 14例 ,占总人数的 17 7%。其中高血脂组 (2 0 9%)多于血脂正常组 (11 4 %) ,P =0 0 0 0 1。CHD死亡89例中也是高脂血症组 (8 9%)高于血脂正常组 (4 4 %) ,P =0 0 0 45。(3)Logistic回归选入年龄、高血压、低密度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 4项是CHD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本组老年人血脂较高 ,高胆固醇多见 ,AMI发生率也较高 ,提示高胆固醇仍是增加老年人 (甚至 80岁以上老人 )AMI及CHD死亡危险的因素 ,对健康状况较好的高龄老人除调整生活方式外也应作适当的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11.
降低胆固醇是否有益仍有争议。作者采用meta汇总分析法(meta analysis),报告随访二年以上的35项试验中胆固醇降低与冠心、非冠心和总死亡率的关系及干预方式。 资料与方法 入选标准:凡已发表的客观分析胆固醇降低与死亡率或冠心发病率关系的试验,观察时间≥2年均进入分析,共有35项试验。其中单因素预防试验共31项,包括单因素一级预防试验5项,单因素二级预防试验26项,多因素一级预防试验4项。一级分析指冠心病死亡率、非冠心病死亡率和总死亡率。冠心病死亡率反映了降低胆固  相似文献   

12.
植物源性雌激素(phytoestrogens)已被推荐用于降低人类心血管疾病危险,但现有的研究对象仅限于伴心血管病诸危险因素的非西方国家女性,且摄取含量往往较高。本文旨在就日常膳食摄入低含量植物源性雌激素与西方国家女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间关系进行了大样本前瞻分析。对象与方法受检对象为1993~1997年间的16 165例基线年龄在49~70岁之间的荷兰藉中老年女性,基线均无  相似文献   

13.
电话传送心电与计算机会诊网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钱剑安 《心电学杂志》1996,15(4):251-251
北美及欧洲国家从40年代到60年代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成了流行病和危害健康的主要疾病。美国、加拿大冠心病死亡率占心血管病总死亡率的64%以上。美国每年约70万人死于冠心病,其中约65%(每年约30—40万人)为突然死亡,几乎每min就有1人突然罹难。我国冠心病的发生率虽明显低于欧美国家,但解放后特别是近20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消费结构有较大变化,且逐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上海市60岁以上的老人已有22千万,占上海总人口的17.4%)。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上升,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最常见的疾病,心性猝死的报告屡见不鲜。因此加强对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及防治研究是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治冠心病的新指南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1 背景在美国 ,冠心病死亡占死亡原因的首位 ,因此对胆固醇与冠心病的关系极为重视。美国在近 3 0年来大力开展动脉粥样硬化 (As)性心血管病的预防 ,通过健康教育改变不适当的膳食与生活方式 ,目前血清胆固醇 (TC)平均水平已从 60年代的 2 3 0mg/dL( 5.95mmol/L)左右下降到接近 2 0 0mg/dL ( 5.17mmol/L) ,同时冠心病死亡率降低了近 50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流行病学调查指出某些人群血清TC水平有上升趋势 ,冠心病发病率与死亡率也有所提高 ,因此有必要借鉴美国的经验 ,制订我国的冠心病防治…  相似文献   

15.
《中华高血压杂志》2020,(2):154-154
过度使用抗生素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抗生素使用与肠道微生物菌群的改变有关,肠道菌群的改变与各种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病和癌症的风险有关。此外,抗生素使用的时间可能是过早死亡的一个危险因素。研究者调查了成年期间使用抗生素的生命阶段和使用持续时间与全因和特定原因死亡风险的关系。该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包括来自护士健康研究、均未患有心血管病或癌症的37516名年龄≥60岁的女性,收集其中年(40~59岁)和老年(≥60岁)使用抗生素的时间(无,<15d,15d至<2个月,或≥2个月)。研究者根据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估计10年内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病或癌症的死亡风险比(HR)。在355918人年的随访中,研究者记录了所有原因导致的4536例死亡(包括728例心血管病死亡和1206例癌症死亡)  相似文献   

16.
<正>心血管病是发病率位居前列和引起过早死亡主要原因的全球性疾病之一。《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目前心血管病死亡率占居民总死亡率的首位[1]。心血管病中60%~70%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较正常血压人群患冠心病的概率高3~4倍。降压药种类繁多,各自独特的药理学机制决定了合并冠心病高血压人群首选降压药不同,如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健康评价指标对死亡预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1992年基线调查的3267例5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的基础上,纵向随访调查2年,其中死亡363例。按存活与死亡分析其在1992年调查时的健康目评、生活自理能力(ADL,IADL),慢性病及部分体检格标.以了解这些评价老年人健康的指标对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健康目评生活自理能力(ADL,IADL)是有价值的预测死亡的指标,有生活依赖及/或健康目评差的老人2年内死亡率高于无生活依赖及/或健康自评好的。有无慢性病及患慢性病的数量与死亡率无关,但有慢性病并对生活活动产生影响者较有慢性病对生活活动无影响者死亡较高,对死亡有预测意义。体检指标显示,死亡组老人的体重指数低(属消瘦型),血脂水平也低于存活组。  相似文献   

18.
北京城、乡老年期痴呆患者205例三年随访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老年期痴呆对老年人生存的影响。方法 1997年采用2阶段法对北京城乡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进行痴呆患病率调查,2000年对该人群全面随访并进行3年的死亡追踪。结果 1997年基线调查共2788人,2000年访到2721人,其中存活2307人(82.7%),死亡414人(14.9%),另因搬迁等失访67人(2.4%),以追踪到的2721例为纵向预后分析样本,年死亡率为3.79%(标化)。205例痴呆老年人3年中死亡101例,累计死亡率高达42.46%(标化),约为非痴呆患者的5倍。在痴呆患者中性别间的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农村地区及75岁以上高龄痴呆老人死亡率增加。但75岁以下低龄痴呆患者及阿尔茨海默型痴呆对生存的影响更大,伴有躯体功能障碍的痴呆老人死亡率增加。结论 痴呆是影响老年人生存及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9.
高敏C-反应蛋白(CRP)已被广泛认为系普通人群继发心血管疾病(CVD)风险升高的可靠预测指标,而CVD又为美藉印第安人相关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本文意就高敏CRP与具有高危糖尿病倾向的美藉印第安中老年人继发CVD风险间关系进行了大样本汇总分析。对象与方法,受试对象为3277例基线无CVD的美藉印第安中老年人,年龄45~74岁,在先期剔除270例基线伴有冠心病(CHD)、心肌梗死(MI)或脑血管意外(CVA)者,以及基线血浆高敏CRP>10mg/L的542例中老年人后纳入分析。研究中均采基线空腹静脉血测定各自高敏CRP水平。尔后人均随访6.2…  相似文献   

20.
低心血管病危险人群死亡的相对危险及期望寿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Zhao L  Zhou B  Li Y  Yang J  Wu Y 《中华内科杂志》2002,41(5):291-294
目的:探讨低心血病危险与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死亡及总死亡的关系,以及对平均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1982-1985年在我国不同地区的10组人群(年龄35-59岁)共3万余人中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并随访至2000年底,登记并核实其全部残因情况。结果:24900人中(男性12497人,女性12403人),7.7%的男性,28.9%的女性基线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处于低危险水平,在其后平均15.2年的随访过程中,总死亡、冠心病死亡(女性)、脑卒中死亡明显低于其他人群,男性和女性平均期望寿命分别延长2.6年和4.0年。结论:低心血管危险人群,不仅心血管病死亡减少,且总病死率降低,平均期望寿命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