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脑多发性硬化MRI表现特征的认识。方法:对21例临床确诊的脑内MS病人行MRI扫描。分析其MRI表现及特征。结果:MS病灶T1WI呈中等或低信号,T2WI均为高信号。脑室旁病变其长轴多与侧脑室垂直。增强扫描后病灶强化形态和强化程度不一,可为结节状、斑点状或环状强化。强化程度可为明显强化,中等、轻度强化或不强化病灶的强化范围均比T2像上所示范围小,不同强化形态和强化程度不一的病灶可以在同一病例中见到。结论:MRI可显示MS的特征性表现,是目前诊断MS最好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硬化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的MRI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MS患者进行了MRI检查,所有病例均行Gd-DTPA增强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FLAIR,6例进行了随访观察。结果:21例均有MRI阳性表现,3例仅有脊髓病灶,12例仅有脑部病灶,6例脊髓与脑均有病灶。脑内病灶共358个,以侧脑室旁白质区和半卵圆中心多见。形态大小不等,幕上多于幕下。胼胝体受累6例,典型者病灶长轴与侧脑室体部垂直。脊髓表现为髓内长条状长T2信号影,颈髓多见。19例有不同程度的增强表现,病灶强化程度与病灶活动性明显相关。随访病例发现:2例病情稳定者无强化表现并无新病灶出现,4例病情反复者出现新病灶并有强化表现。结论:MRI能清楚显示脑和脊髓的MS病灶,并具有相对特征性的表现,能客观地反映病灶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3.
脑裂头蚴病的MRI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探讨脑裂头蚴病的脑部MRI征象。方法搜集经临床确诊的脑裂头蚴病15例,回顾性分析其脑部的MRI征象。结果15例脑裂头蚴病患者脑内单发或多发不对称病灶共21个,顶叶8个,额叶6个,颞叶2个,枕叶2个,基底节、小脑半球及桥脑各1个。病灶MRI表现为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较高信号,病灶周围脑实质可见大片状水肿。增强扫描10例,病灶均显示强化,大部分呈环形、串珠状或匐行管状强化。6例MRI复查发现2例病灶强化的位置及形态有改变。结论脑裂头蚴病的脑部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增强扫描及追踪复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及MRI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及MRI特征,材料和方法:搜集经临床确诊的DAI38例,均做了常规MRI检查。结果:38例中共发现52个病灶,大脑白质31个病灶.胼胝体9个病灶,小脑4个病灶,桥脑5个病灶.大脑脚2个病灶,延髓1个病灶,T1WI病灶呈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结论:MRI对评价DAI很有价值。T2WI显示水肿病变较好.对于早期小出血灶,T1WI与T2WI对照综合判断较好。  相似文献   

5.
6个月以下小婴儿及新生儿结节性硬化症脑内MRI表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TSC)在6个月以下小婴儿及新生儿脑内病变MRI表现的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6个月以下小婴儿及新生儿TSC的MRI脑内病变的表现特点。结果14例均发现室管膜下结节,共161个,范围1~22个/例,均位于侧脑室,室间孔和前角者86个,占53.4%,大多数表现为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13例发现脑白质异常信号,表现为线样、点状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线样病变长轴与侧脑室壁垂直。10例发现皮质结节,共116个,范围1~21个/例,T1WI呈高信号者占91.4%。T2WI呈低信号者占75.2%。14例中7例共发现8处经套膜发育不良,7处累及额叶,1处累及额、顶、颞、岛叶。5处病灶信号均匀,T1WI上呈高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3处病灶呈高低混杂信号。室管膜下巨细胞瘤1例,位于室间孔区,直径14mm,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结论小婴儿及新生儿TSC脑内病变MRI信号和形态均与年长儿和成人有所不同,认识其MRI特征对TSC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甲苯中毒性脑病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临床确诊的6例急性甲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I表现。结果 6例患者首次头颅MRI均表现为两侧大脑半球白质广泛受累,同时累及两侧外囊、小脑齿状核、豆状核6例,累及丘脑1例。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较明显高信号;FLAIR上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ADC图呈高信号;1例行增强扫描未见强化。6例均见脑回肿胀,脑沟、脑池变浅,脑沟模糊不清,脑室系统变窄。4例随访显示原有病灶范围稍缩小,同时有脑萎缩表现。结论临床上有明确的甲苯接触史及相应的临床表现,程度较重者可致脑水肿,结合头颅MRI表现可对急性甲苯中毒性脑病的严重程度作出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内真菌感染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诊断为脑真菌感染患者的MRI形态及信号表现特征。结果6例脑内真菌感染MRI均有清晰显示,其中2例为单发,位于额叶皮层和皮层下;4例为多发病变,位于半球脑皮层、皮层下、深部白质和基底节区,呈多发斑片状。MRI T 1WI均呈等低信号,T 2WI均呈周围高中间稍低信号,DWI呈等和稍高信号;MRI增强检查病灶表现为斑片状、不规则环状或脑回样较明显强化,病灶中心坏死区均无强化。结论脑内真菌感染临床和影像缺少特异性,但部分患者MRI如果表现为多发,累及范围较大,T 2WI呈周围高中间低信号、DWI呈等或稍高信号,MRI增强检查表现为斑片状、不规则环状或脑回样较明显强化,应考虑到本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MRI特征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孕妇的MRI资料并随访观察。结果所有病例MRI均显示脑实质内多发性的斑片状T1WI低信号、T2WI及FLAIR高信号病灶,大致对称分布。病灶分布以顶枕叶白质为主,额颞叶、基底节、小脑、脑干及皮层灰质也可受累。DWI(b=1000)显示高信号病灶9例,其中ADC图呈低信号3例,提示形成脑梗死。随访发现22例病灶于治疗后短期内恢复,病灶范围大、分布广或于DWI、ADC图显示弥散受限者预后较差。结论孕妇PRES的MRI表现具有显著的特征,MRI对早期诊断、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脑曼氏裂头蚴病的MRI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脑曼氏裂头蚴病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脑曼氏裂头蚴病的MRI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脑曼氏裂头蚴的MRI表现,包括病灶分布、数目、形态、大小、信号及强化情况.结果 6例脑曼氏裂头蚴的常规MRI表现:6例均单发病灶,病灶位置表浅,2例位于顶叶,2例位于额叶,1例位于颞叶,1例位于脑干后部;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周边伴片状水肿;强化后表现为绳结状、小环状、串珠状、结节状及匐行管状强化.结论 脑曼氏裂头蚴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病史和MR随访复查有助于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并脑炎的MRI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经临床确诊的手足口病并脑炎患儿行MRI检查。分析手足口病并脑炎患儿脑内病灶的信号特征。结果:52例中有35例可见脑内异常表现,阳性率为67.3%(35/52)。病灶单发者6例,多发者29例;累及大脑灰质29例,丘脑6例,基底核8例,小脑1例,脑干3例。病灶T1WI为低信号21例,等信号14例;T2WI为高信号27例,等信号8例;FLAIR/T2WI为高信号29例,等信号6例;DWI为高信号31例,等信号4例。结论:MRI是小儿手足口病并脑炎的首选影像诊断手段,FLAIR/T2WI和DWI序列是该病的诊断及随访观察的主要扫描序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骨巨细胞瘤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骨巨细胞瘤的MRI表现,全部病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结果骨巨细胞瘤发生于股骨远端7例,胫骨近端3例,肱骨远端、股骨近端、胸椎、骶椎各1例。MRI典型表现为多囊融合的囊实性占位,伴出血者可见液-液平面,T1WI稍低、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结论MRI对骨巨细胞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倪恩珍  王亚非   《放射学实践》2012,27(1):89-92
目的:总结分析外周恶性神经鞘膜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恶性神经鞘膜瘤的影像学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11例中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4例,CT和MRI均检查4例。结果:CT平扫表现为等、低混合密度软组织肿块影,形态不规则,病灶边缘较光整2例,边缘毛糙5例。CT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坏死区不强化,网格样强化2例,不均匀强化5例。T1WI呈等、略低信号,内见局灶性长T1信号影;T2WI序列以略高信号为主,内见局灶性长T2信号,周围软组织见片状浸润高信号;MRI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结论: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3.
驱肠虫药相关脑病的MRI和CT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描述驱肠虫药相关脑病的MRI和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临床确诊的驱肠虫药相关脑病的影像特征,MRI检查10例,MRI及CT检查6例,CT检查4例;1例行脑穿刺活检。结果 MRT1WI病变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6例增强扫描5例无强化,其表现可分4种类型:13例病变呈多发斑片状,多位于侧脑室周围中、后方区域白质;1例病变T1WI呈同心圆状改变,病理示神经细胞广泛空泡变性;1例病变呈斑片状螺及双侧海马区皮髓质;另1例T2WI示半球白质信号广泛增高并累及基底节核团。10例CT均示白质区多发斑片状低密度灶,4例增强扫描无强化。所有病变均无占位效应。结论 驱肠虫相关脑病的影像表现类似脱髓鞘病变或散发性脑炎,病理检查未发现脱髓鞘改变。  相似文献   

14.
脑实质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脑实质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angioma,CA)的CT、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A的CT和MRI表现. 结果: 15例CA共检出19个病灶.CA可发生于脑内任何部位,单发多见(13/15).15例CT和MRI平扫均发现所有病灶.CA的CT平扫均表现为高或稍高密度;CA的MRI平扫表现为T1WI呈等或低信9个,高信号7个,混杂信号3个;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16个病灶周围伴有低信号环,无占位效应;CT和MRI增强扫描无或轻度增强.结论: CA有典型影像表现,CT和MRI平扫对明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MRI优于CT,是首选和最佳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搜集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病人12例,术前均进行了CT或MRI检查。结果CT表现平扫上为等、低密度混合的软组织肿块影,外形不规则,边界清楚(n=9)或模糊(n=3);增强扫描时呈不均性强化,坏死区不强化。MRI表现边界模糊,信号混杂。T1WI序列上多与肌肉等信号(n=11),内示局灶性长T1信号影;T2WI抑脂序列上以略高信号为主,边界清楚(n=2)或模糊(n=10),内示局灶性长T2信号,周围软组织浸润表现为片状高信号;增强扫描时呈不均性强化。结论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精神性系统性红斑狼疮(NPSLE)的磁共振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16例NPSLE的头颅磁共振表现。结果16例NPSLE患者的头颅MRI异常者13例,阳性率81.3%。其MRI表现为:(1)13例均为大脑半球受累,灰白质均可累及;(2)脑内多发片状异常信号8例(61.5%),分布无规律;(3)脑梗塞7例,脑水肿4例,出血2例;(4)脑萎缩2例;(5)5例增强扫描均无明显强化。结论结合临床资料,MRI可以诊断NPSLE。  相似文献   

17.
FLAIR序列在脑部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比脑梗塞、脑出血、脑炎患者颅脑MR平扫时FLAIR序列与SE序列T2 WI的差异。方法 采用液体衰减翻转恢复序列 (FLAIR)和SE序列T1 WI、T2 WI序列MR技术 ,对 36例脑梗塞、1 8例脑出血、1 0例脑炎患者行颅脑MR平扫。观察、统计、测量这三类疾病FLAIR序列与常规T2 WI序列的MR信号强度、病灶面积、数目、分布。结果 早期脑梗塞患者FLAIR序列与常规T2 WI信号强度相同 ,病灶面积显示FLAIR序列小于T2 WI序列。晚期脑梗塞患者尤其在脑软化灶形成后FLAIR序列呈现明显低信号 ,而T2 WI为明显高信号。中期和晚期FLAIR序列发现脑梗塞病灶优于T2 WI序列 ,在近脑表面部FLAIR序列有其明显的优势。各期脑出血患者FLAIR序列的信号强度与T2 WI序列相似。FLAIR序列在脑炎患者的病灶面积显示上要小于T2 WI,显示的病灶边界比T2 WI序列清晰。结论 FLAIR序列在显示脑梗塞尤其是靠近脑表面的梗塞灶、鉴别脑软化灶和脱髓鞘改变以及脑炎病灶面积的显示上优于T2 WI。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脑包虫病的MRI特征性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脑包虫病患者的MRI表现,总结脑包虫病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18例脑包虫病患者中囊性包虫病和泡型包虫病各9例.囊性包虫病表现为脑内大小不等的圆形长T1、长T2信号病灶,内部信号均匀一致,液体衰减反转回复(FLAIR)序列扫描其内囊液信号可被抑制;DWI序列病灶为低信号;6例病灶周围无水肿带,3例破裂包虫囊肿病灶周围有水肿带;6例病灶见囊壁显示,3例病灶囊壁显示不明显;增强扫描3例破裂包虫囊肿有环形强化,6例病灶无强化;泡型包虫病表现为脑内多发等T1、短T2簇状异常信号,病灶周围通常有类似脑肿瘤样的水肿带.病灶T2WI信号似"煤炭样"黑色的低信号,内见无数密集稍高信号的小囊泡影,小囊泡直径约1~10 mm为其特征性表现.DWI序列病灶为低信号;Gd-DTPA增强扫描后病灶均见不规则的异常环形强化.2例脑灌注成像病变为低灌注改变.结论 MRI以多方位、多参数成像的优势显示脑包虫更准确,术前诊断率更高,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脑多发性结核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脑内多发性结核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为脑多发性结核瘤的MRI表现。MRI采用T1flair、FrfseT2WI、T2flair及Gd-DTPA增强T1WI检查。结果:病灶绝大多数位于灰白质交界区及基底节区,未成熟结核结节呈长T1长T2信号,灶周水肿明显,结节状强化;成熟结核结节呈典型“环靶征”,灶周水肿较轻,环形强化。T2flair和增强扫描病灶显示较佳。结论:脑多发性结核瘤是颅内结核的一种特殊表现,MRI表现具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20.
脑裂头蚴病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裂头蚴病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脑裂头蚴病患者的CT和MRI表现,其中5例行MRI检查,3例同时行CT检查。结果:CT和MRI均能发现脑裂头蚴痛患者脑内多发病灶。主要CT表现为脑内多发不规则斑片状低密度影,边界模糊;可见散在宽点状钙化2例,局部脑萎缩2例;增强后病灶呈环状、结节状强化。MRI显示病灶多位于白质区,于T_1WI呈低信号,T_2WI呈高信号,边界模糊,占位效应不明显,增强后呈结节状、环状、串状或扭曲索条状强化,以矢状面或冠状面图像上显示最佳;出现脑萎缩3例;对CT所见钙化显示不佳。结论:CT和MRI能检出脑裂头蚴病患者的脑内多发病灶,并具有一定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