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用具有87个标记位点的(A/J)/(C57BL/6J)F2群体的分子遗传图谱对控制小鼠脊髓腰膨大横截面积的效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进行区间作图。共定位了2个QTL:DXMit140和D15Mit26,并估算了每个QTL的加性效应和贡献率。  相似文献   

2.
癌症是由于机体细胞失去正常调控过度增殖而引发的一系列复杂性状疾病的统称,其本质上是一种基因疾病。用于传统肿瘤小鼠模型的重组近交(RI)品系由于只起源于两个近交祖系,因此规模小且等位基因多样性较少,在统计功效上存在局限性。复杂性状遗传(Collaborative Cross mice,CC)小鼠是由来自八个原始种系近交产生的数百种基因型不同的小鼠品系,能够体现不同小鼠亚种的遗传学变异,具有高遗传多样性,大种群规模等重要特征。它可以模拟人类复杂性状疾病中不同人群对病因或治疗方法个体易感性的差异,为促进复杂性状疾病易感基因筛查、基因功能发现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研究工具与信息平台。本文就CC小鼠在医学应用中的研究现状、挑战性与局限性、以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SPF级NIH小鼠在不同条件、不同时间的体重变化,旨在掌握实验动物体重变化的规律。方法 随机抽取不同规格的NIH小鼠,对同一规格禁食前后的小鼠进行称重比较。另外,对同一规格的小鼠在不同时间进行称重比较。结果 同一规格MH小鼠在禁食前后、不同时段体重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4.
随机抽取我国不同地区六个群体 2 8、5 6和 112日龄的 KM小鼠 ,称其体重 ,并对其全长、头长、体长和尾长进行测量 ,计算肥满度。发现 KM小鼠外部形态数量性状随生长发育时间延长而增加 (P<0 .0 5 ) ,其中 2 8和 5 6日龄增长最快。头长和体重在性别上的差异出现较早(2 8日龄 ) ,而体长和尾长出现较晚 (112日龄 )。逐步回归分析发现 ,年龄和体长对肥满度皆呈负性作用 ,全长和体重呈正性作用 ;对肥满度协同作用最大的数量性状 ,雌性为头长和体重 ,雄性为体重和体长。提示在优化我国 KM小鼠时可因性别差异选择不同的外部形态数量性状参数KM…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限制性最大似然估计(REML)和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MCMC)方法在数量性状遗传方差分量模型中参数估计的偏差和精度。方法 计算机模拟50个数量性状核心家系数据集,运用SAS软件中的PROC MIXED程序和WinBUGS软件进行参数估计,比较不同样本含量时两法参数估计结果。结果 在本试验参数指定条件下,对固定效应参数,两法估计的相对偏差低于2%;对随机效应,估计偏差较高。小样本时,MCMC法估计结果比REML法更接近真值。结论 在模拟数量性状方差分量模型时,大样本家系资料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两法;小样本家系资料,MCMC法可得到比REML法更稳健的估计,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6.
北京生研所昆明小鼠(KM鼠)生产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普通的饲养条件下,对昆明小鼠进行了体重增长、脏器重量及生产性施的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小鼠平均产仔数13.72只/胎,平均初生重1.89g、乳仔成活率98.41%。体重增长快.日增重:2周内0.665g;2周至6周.雄鼠0.7g,雌鼠0.55g;7周至10周,雄鼠0.38g,雌鼠0.32g。雌鼠生产胎间隔:平均23.33d。  相似文献   

7.
复杂性状遗传CC小鼠(CC小鼠)由不同遗传背景的小鼠品系杂交后,近交培育而成,用于研究人类复杂性状疾病和疾病的遗传差异。CC小鼠能体现不同小鼠亚种的遗传差异,其单核苷酸多态性是传统近交系小鼠的四倍。CC小鼠在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通过信息检索等方式对CC小鼠相关信息资源进行梳理,阐述了CC小鼠的起源、数据库、应用工具,以及研究领域等,以推动CC小鼠资源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用50 kGy 60Co-γ射线对大、小鼠颗粒饲料进行辐照灭菌,并研究了该辐照饲料的营养成分变化及其饲喂效果.结果表明,饲料经辐照灭菌后可达无菌要求,饲料粗蛋白、蛋氨酸明显减少,维生素A、E、B1、B6减少,其它营养成分无明显变化;而用高压蒸汽法灭菌的饲料,粗蛋白、精氨酸、赖氨酸和蛋氨酸明显减少,且维生素A、B1、B2、B6损失较多.用两种灭菌饲料分别饲喂BALB/cA裸小鼠,辐照组裸小鼠的增重明显高于高热组,且其窝产仔数、离乳数、离乳率均明显高于高热组(P《0.05),但两组间的第一胎初生重无明显差异(P》0.05).辐照灭菌饲料对裸小鼠的生长和繁殖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动物模型是传染病防控研究体系中的重要支撑环节,起到连接实验室基础科研和临床诊疗的桥梁作用。小鼠是目前最被广泛使用的传染病动物模型,然而,免疫系统完整的成熟小鼠很多情况下对某些传染病病原并不易感。近年来,开发临床病例表征与人类更接近的协同杂交(Collaborative Cross,CC)小鼠,又称复杂性状遗传小鼠资源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和建立疾病动物模型的另一切入口。本文将对目前使用CC小鼠感染传染病病原(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后呈现出表型多样性的研究报道做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CC小鼠对不同传染病的易感性,丰富我国传染病动物模型资源库,为应对各种重大及新发突发传染病及临床的精细化诊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有关CC小鼠资源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同时对未来在传染病领域的应用作一展望,以作抛砖引玉之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前的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小鼠脊髓重的一个数量性状基因座(QTL)位于15号染色体D15Mit158附近,跨度约30cM。为分离和确认脊髓重相关基因,本文对该QTL区域进行了精细定位。方法以高级互交系小鼠A/J×C57BL/6J(F4)为研究对象,选择脊髓重偏向两极的个体,在D15Mit158位点附近作高密度局部基因组扫描,用Map Manager QTX19软件对脊髓重与基因型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在15号染色体D15Mit107附近出现了一个很强的连锁峰,LRS值为17.3(P=1.8×10-4),变异解释率为27%,LOD值达到3.75,可以认定为一主效QTL。该QTL跨度范围为3.2cM。另一个提示可能具有连锁关系的QTL位点在D15Mit28附近,LRS值为7.6(P=0.02),变异解释率为13%,跨度范围为5.0cM。结论控制小鼠脊髓重的D15Mit158区域实际上含有两个QTL,其中一个主效QTL位于15号染色体上宽约3.2cM的D15Mit107位点附近;另一个可能的QTL位于宽约5.0cM的D15Mit28附近。  相似文献   

11.
三个远交群小鼠群体遗传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上海地区 ICR 系小鼠的2个远交群和昆明系(KM)小鼠的1个远交群共120只小鼠,用同工酶电泳法和免疫双向扩散法在10个位点上进行了基因型测试,分别计算其表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对 ICR 群体之间、ICR 与 KM 群体之间以及国内外 ICR 群体之间的遗传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在被测3个群体和对照用1个群体中,ICR 群体Ⅰ的遗传性状同对照群相近,ICR 群体Ⅱ的遗传性状同 KM 群体相近。本文还探讨了 ICR小鼠和 KM 小鼠的历史渊源与其遗传特性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取20日龄雄性昆明小鼠150只,随机分为5组。取性成熟雌雄昆明小鼠150对,也随机分为5组。各组分别喂含Zn50mg/kg的基础日粮和含Zn60、70、80、90mg/kg的添加Zn日粮。生长试验30d,繁殖试验观察2个胎次。结果表明,日粮Zn水平对实验小鼠体增重、饲料效率、繁殖力(初生窝仔数、初生窝重、离乳窝仔数、离乳窝重)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肝脏、胰脏、肾脏、胫骨含Zn量及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各处理间也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以常规组分配合的天然组分日粮含Zn量不仅能满足实验小鼠生长和繁殖对Zn的需要,而且组织Zn也已达到饱和状态,额外补Zn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