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压(CVP)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的救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DKA患者在常规救治的基础上行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8F双腔静脉导管,一侧通路快速输注液体及测量CVP,另一侧输注胰岛素。结果17例中救治成功16例,死亡(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16例救治过程中未出现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及低血糖状况。结论救治DKA患者过程中动态监测CVP,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在急症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运用救治措施及其麻醉处理方案,以及对患者所起到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急症创伤性休克患者63例,对患者采用救助与麻醉处理方式,对救治与麻醉效果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采用救治与麻醉治疗方式之后,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及血氧饱和度(SpO_2)等指标数据有了明显回升,在手术进行过程中没有患者出现死亡现象,在手术进行的2~3内在重症监护室中有四例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经过了半个小时的扩容之后,SBP、DBP、HR、CVP及SpO_2等数据与扩容之前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合理的麻醉方式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结论把救治与麻醉措施运用于急症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于手术的进行具重要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脑血管手术机械通气患者灌注变异指数(PVI)与CVP和MAP的相关性.方法 脑血管手术患者15例,术中均需自体血回输,术前30 min内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 HES)500 ml,术中输注复方氯化钠10ml·kg-1·h-1.机械通气采用容量控制模式,潮气量8 ml/kg,保持气道压在18 cm H2O左右.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T1)、输注HES后(T2)、自体血回输前(T3)、自体血回输后(T4)的PVI、CVP和MAP.结果 PVI的变化与CVP、MAP的变化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P<0.05)和-0.73(P<0.05).结论 PVI可以作为脑血管手术机械通气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有效判断指标,其与CVP和MAP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CSII)和静脉连续胰岛素输注(CVII)在搪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治疗中的效果及护理.方法:56例DKA患者随机分为CSII组和CVII组各28例.比较两种方法在控制血糖、胰岛素用量、尿酮体转阴及血PH值恢复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根据带泵治疗的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明显下降,尿酮体均能恢复正常,CSII组优于CVI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SII模拟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能更快、更安全地控制高血糖,纠正代谢紊乱;全方位的综合护理是胰岛素泵治疗DKA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压(CVP)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CVP监测及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均未出现急性心衰、肺水肿,5例病人CVP值始终低于正常值,检查发现严重合并伤。根据出院时的GCS评分、意识情况和功能障碍程度,本组患者死亡19例(17.4%),无改善11例(10.1%),好转23(占21.1%),明显好转35例(32.1%),痊愈21例(19.3%)。结论CVP的监测。可了解有效循环血容量情况,科学可靠地指导输液及脱水降颅压治疗,有效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每搏量变异度(SVV)与患者血容量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择期胃癌根治术男性患者48例,年龄50~60岁,ASA分级Ⅱ级.麻醉诱导后30 min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0.67 ml·kg-1·min-1,分别于输注前、输注羟乙基淀粉剂量达2、4、6、8、10、12、14、16、18 ml/kg时,记录SVV、CO、SV、CI和CVP.SVV、CO、SV、CI和CVP与羟乙基淀粉输注量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SVV、CO、SV、CI和CVP与羟乙基淀粉输注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SVV=-0.91±0.06,rCO=0.83±0.04,rSV=0.86±0.09,rCI=0.86±0.09,rCVP=0.90±0.03.5个相关系数中,rSVV最高,rCVP高于rCO、rSV和rCI(P<0.05);rCO、rSV和rCI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VV与患者血容量变化相关性较高,可用于指导容量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肝叶切除术患者低中心静脉压(CVP)联合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D)的血液保护效应.方法 择期行肝叶切除术的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n=20):对照组(Ⅰ组)、AHHD组(Ⅱ组)和低CVP联合AHHD组(Ⅲ组),3组均采用硬膜外复合全麻.Ⅰ组术中按1.5∶1输注晶体液和胶体液;Ⅱ组在气管插管后静脉输注4%琥珀酰明胶50 ml·kg-1.h-130min行AHHD,然后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维持CVP在正常范围;Ⅲ组入室后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1 ml·kg-1·h-1,硬膜外输注1.5%利多卡因和0.2%布比卡因混合液6~8 ml,静脉输注异丙酚6 mg·kg-1·h-1,维持CVP 1~5 cm H2O,同时静脉输注去甲肾上腺素0.4~0.8 mg/h,维持MAP≥70 mm Hg,肝叶切除后10min开始行AHHD.分别于术前(基础状态)、切皮前即刻、肝叶切除前即刻、肝叶切除后10 min和术毕时测定血糖浓度,分别于上述时点及术后7 d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白细胞(WBC)、凝血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GPT)和肾功能指标,并记录各时段输液量、尿量;记录术中失血、输血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Ⅰ组和Ⅱ组比较,Ⅲ组术中血糖、WBC、GPT、失血量、异体输血量、肝叶切除前输液量、尿量及异体输血率较低,术中Hb、Hct及肝叶切除后输液量和尿量较高(P<0.05),凝血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总输液量和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 肝叶切除前低CVP联合肝叶切除后AHHD能明显减少术中失血量和异体输血,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肝叶切除术患者小肠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VP)对肝叶切除术患者小肠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全麻下择期行肝叶切除术患者30例,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n=10):正常CVP常规输液组(Ⅰ组)、低CVP限制输液组(Ⅱ组)和低CVP常规输液组(Ⅲ组).Ⅰ组及Ⅲ组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8~10 ml/kg,麻醉诱导期间开始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和6%羟乙基淀粉130/0.4(1:1)10~15 ml·kg-1h-1.Ⅱ组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1 ml/kg,麻醉诱导期间开始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1 ml·kg-1·h-1,至肝实质完全离断前.Ⅱ组和Ⅲ组开腹前静脉注射呋塞咪10 mg,开腹后静脉输注硝酸甘油0.05~0.8μg·kg-1·min-1,在肝实质开始离断前降低CVP至0~5 cm H2O并维持到肝实质完全离断,肝实质完全离断后停用硝酸甘油并快速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和6%羟乙基淀粉130/0.4,使CVP>6 Cm H2O.分别于开腹后降CVP前(T1)及肝实质完全离断后升高CVP前(T2)取桡动脉血样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测定乳酸盐浓度,计算动脉血氧含量(CaO2)、静脉血氧含量(CsmvO2)、氧摄取率(ERO2)和肠系膜上静脉-动脉乳酸盐浓度差(Dsmv-aBL).结果 与T1时比较,三组T2时CaO2和CsmvO2均下降(P<0.05),但都在正常范围内,ERO2和Dsmv-aB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各时点PaO2、SaO2、CaO2、CsmvO2、ERO2和Dsmv-aB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控制性低CVP对肝叶切除术患者小肠氧代谢无不良影响,提示机体的氧供需仍能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对老年患者输注不同负荷容量的6%羟乙基淀粉(HES)实施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全髋置换术患者36例,按输注6%HES15、20和25ml/kg分为Ⅰ组、Ⅱ组和Ⅲ组,每组12例。三组患者均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下实施AHH,全麻诱导后,经中心静脉将6%HES以50ml/min输注完毕。术中连续监测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外周血管阻力(SVR)、肺血流量(PCBF),同时监测CVP、MAP、HR。记录术中失血量和输液量。结果三组患者的CI、CVP、CO、PCBF及SV,在AHH完毕即刻和术毕较AHH前明显升高(P<0.05)。三组患者的Hb、Hct及血小板在AHH完毕即刻、术毕和术后1d与AHH前相比均降低(P<0.05);Ⅰ组与Ⅱ组患者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Ⅰ组与Ⅲ组比较,CI、CVP、CO及SV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Ⅲ组较Ⅰ组和Ⅱ组的PCBF明显升高(P<0.05)。三组患者的ACT和血乳酸(Lac)在AHH前后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在硬膜外复合全麻下,对无严重心肺疾病的老年患者,采用6%HES按15ml/kg和20ml/kg以50ml/min快速扩容实施AHH是安全有效的,而25ml/kg对老年患者负荷容量过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中心静脉压(CVP)联合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GEDVI)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治疗的效果.方法 感染性休克患者23例,性别不煨,年龄18~64岁,休克时间<6h,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13~31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CVP指导容量治疗组(Ⅰ组,n=12)和CVP联合GEDVI指导容量治疗组(Ⅱ组,n=11).2组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和6%羟乙基淀粉200/0.5,晶体液和胶体液的比例为1∶(0.5 ~ 1.0),输注速率800~ 1600 ml/h,容量治疗过程中Ⅰ组维持CVP8~ 12mmHg;Ⅱ组维持CVP>8 mm Hg和GEDVI 600 ~ 750 ml/m2.分别于容量治疗前及容量治疗开始后6h时采集动脉及中心静脉的血样,测定血乳酸浓度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计算乳酸和ScvO2的变化率.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乳酸变化率升高(P<0.05),ScvO2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CVP指导容量治疗比较,CVP联合GEDVI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治疗时可增加组织灌注,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