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ayer和伊红染色液的改良及改良后染色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组织切片染色最传统最常用的方法是石蜡包埋、苏木精一伊红染色法(简称HE染色法),染色是制片中关键步骤。苏木精一伊红是组织切片制作常用细胞核和细胞质染料,而Mayer苏木精染液、Harris苏木精染液是最为常用的细胞核染液。但Mayer、Harris苏木精染液使用一段时间后,染色能力均逐渐减弱,造成细胞核着色困难,染色时间延长,虽能着色,但依然着色浅淡;普通伊红染液染成的细胞质色较淡,染色时间长。为此,作者经过长期实验摸索,将Mayer苏木精染液及伊红染液中各成分在用量和配制方法、染色条件上作了调整和改良,得到较满意染色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常规HE染色过程中,切片经苏木精染色胞核后水洗,随后用盐酸酒精分化。实践中体会到分化是关系到切片染色质量的一个关键性问题。1分化在HE染色中的应用1.1着色原理[1]分化步骤在HE染色法不仅决定着苏木精对胞核的着色程度是否适宜,而且还关系到伊红的染色...  相似文献   

3.
组织切片最常规的染色方法是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简称HE染色法.对胞核染色剂苏木精的探讨有许多文献报道过,但对胞质染色剂伊红化学性质探讨的文献,目前不多.其实,在切片染色中,伊红染液的质量好坏和苏木精染液一样重要,直接关系到切片染色的成败.掌握了它们的化学性质,在配制染液过程中有很大的发挥空间.配制优质苏木精、伊红染液是组织、病理切片制作人员的愿望.为此,笔者就伊红Y染料的化学性质在此进行了一些探讨,并将伊红染液的配制改良法作一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苏木精染色是组织学HE染色法中的一个基本步骤,其与伊红染色相结合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学切片的常规染色.苏木精是碱性染料,易与组织中的嗜碱性物结合,主要用于显示细胞核.此外,近年对苏木精染色的使用范围也有所扩展,一些文献已报道还可将其用于显示神经元内的尼氏体,本文介绍将其用于显示培养中凋亡的上皮细胞.1 材料与方法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为两组,一组作为对照组,另一组加同型半胱氨酸(10μmol/L)诱导内皮细胞凋亡作为实验组,培养48h后,将两组细胞用4%多聚甲醛固定,水洗无味后用苏木精染色10min,水洗后盐酸酒精分色20s,水…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2种固定液,块染和片染,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masson染色对家兔卵巢切片制作的影响。方法采用HE整块染色法、HE常规片染法、Masson三色染色法对家兔卵巢切片进行染色,镜检。结果投入Bouin液固定的卵巢组织比10%甲醛液中HE染色法的染色要亮丽,结构分明。结论 Bouin液对组织固定均匀且收缩较小,染色效果艳丽。  相似文献   

6.
简化苏木素伊红染色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病理组织切片染色中 ,苏木素、伊红染色是其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染色方法。传统的苏木素、伊红染色法手续复杂 ,程序繁多 ,费时、费力、浪费试剂。笔者经过简化程序 ,通过 5 0 0 0余例病理切片染色对照、观察 ,认为简化后的苏木素、伊红染色法与传统的染色法效果相近。1 方  相似文献   

7.
组织学与病理学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苏木精(Hema-toxylin)伊红(Eosin)染色法,简称HE染色法。HE染色切片标本是学生观察最多的一种切片。但在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切片经数年后,易褪色,直接影响观察效果。就这一现象的成因与解决方法提出如下浅见。  相似文献   

8.
苏木素、伊红染色法是组织切片最广泛应用的一种染色方法,已被列为病理技术的常规,一张染色优良的组织切片应该是红蓝相映,层次清晰,鲜明艳丽,便于镜检,并可长期保存不易褪色,有利于教学科研学术交流.所以做好这一染色,本人浅谈一些染色方法体会.  相似文献   

9.
骨骼肌整块染色法的改良组胚教研室姜蓉中图分类号R329.3制作骨骼肌切片,通常采用H·E或铁苏木素染色,前者往往横纹不够清晰,后者肌细胞不易被伊红复染,细胞结构显示不良。本室采用常规的H·E整块染色法,加用铁明矾媒染,使肌细胞和横级都得到良好的显示。...  相似文献   

10.
缩短冰冻切片及染色时间 ,提高冰冻切片质量 ,是病理医师进行准确诊断的重要环节 ,也是临床医师及时决定治疗方案的关键所在。为此 ,我们在工作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种更快速、更简便的冰冻切片及染色方法。这种方法是以 - 2 5℃直接冰冻切片标本 ,用苏木素、伊红的混合液染片 ,使整个冰冻制片过程仅在 1~2分钟内完成 ,染色效果鲜艳且稳定。1 材料及方法1.1 材料 进口或国产冰冻切片机。染液配制 :1固定液 :5 5 %乙醇 85 ml,4 0 %甲醛 10 ml,冰醋酸 10 m l。2苏木精∶伊红混合染液。复制伊红一份 ,Herry苏木精3~ 8份混合即可使用。1.2 …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Van-clear环保透明剂代替二甲苯制作石蜡切片对免疫组化结果的影响。方法:用Van-clear环保透明剂代替二甲苯制备蜡块10000个、苏木精-伊红染色10000片和免疫组化染色2265片。结果:用Van-clear环保剂制作的蜡块,组织浸蜡充分,各种组织软硬适中,易于切片;制作的苏木精.伊红片,组织结构清楚,染色清晰,对比及透明度好;免疫组化染色切片,阳性定位准确,强度、对比度与常规制片一致;存档半年后蜡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半年前结果一致。结论:用Van-clear环保透明剂代替二甲苯对病理常规制片的质量和免疫组化阳性结果无明显影响。Van-elear作为环保产品,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苏木素、伊红染色法是组织切片最广泛应用的一种染色方法,已被列为病理技术的常规,一张染色优良的组织切片应该是红蓝相映,层次清晰,鲜明艳丽,便于镜检,并可长期保存不易褪色,有利于教学科研学术交流。所以做好这一染色,本人浅谈一些染色方法体会。1 苏木素的配制方法十分重要苏木素配得如何直接影响组织切片,在日常工作中经常看到有的组织切片的胞核发灰,不着蓝色,或者有的着色过深,除了与盐酸酒精分化有一定关系外,很重要的问题是苏木素配制是否得当,配方的选择很重要,苏木素染液的配方很多。但常用的有Harris氏为大多数技术工作者所采…  相似文献   

13.
煮沸法在石蜡切片抗原修复中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组织学与病理学切片由常规采用的10 %福尔马林固定 ,石蜡包埋组织制成。此种切片的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提供了清晰的 ,可供诊断的组织、细胞图像。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出现和逐渐推广 ,发现这种切片的组织中许多抗原物质被掩盖 ,影响对该病变一些抗原表达的观察。为此 ,人们相继采取各种酶、微波和高压处理等方法修复抗原 ,均使各种抗原得到不同程度的修复 ,抗原表达的阳性率提高。但上述诸方法也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缺点 ,例如 :易脱片、操作复杂或是费用较高等。笔者在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癌病变组织中CD44(…  相似文献   

14.
HE染色法是组织学与病理学常用的切片染色方法,HE染色切片标本是学生观察最多的一种切片标本。伊红(Eosin),又名曙红,呈红色粉末状,易溶于水和酒精,市面上有伊红Y和伊红B两种,常用者为伊红Y。一般采用0.5%~1%的水溶液作为染色液;也可用70%~95%的酒精配成0.1%~1%的酒精伊红溶液。伊红溶液是一种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苏木精(Hematoxylin),亦名苏木紫或苏木素,用于细胞核的染色。笔者最近在制作一些HE染色科研及教学切片中发现(染液和以前配方相同),HE染色不易着色或着色不均,针对此现象,浅谈几点原因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大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指标CK20检测中、低位直肠癌系膜环周切缘癌浸润(CMI)的存在规律,为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病理学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8个月期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41例,手术标本制作成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免疫组化SP法染色的病理大切片进行检测.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免疫组化SP法染色病理大切片检测中、下段直肠癌系膜CMI阳性率分别为21.95%、29.27%.在肿瘤高、中分化组CMI阳性率低于低分化组(P<0.05).肿瘤下缘距齿线距离<5 cm组CMI阳性率高于≥5 cm组(P<0.05).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体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方法 均与CMI阳性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 肿瘤分化程度低、肿瘤位置低是CMI存在的高危因素.对于存在CMI者,术后应行规范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石蜡切片HE染色着色不良的原因及矫正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E染色法是组织学与病理学常用的切片染色方法,在各级医院及组织学实验室中普遍使用,其操作简便,结果稳定,不易褪色。伊红(eosin),又名曙红,呈红色粉末状,易溶于水和酒精,市面上有伊红Y和伊红B两种,常用者为伊红Y。一般采用0·5%~1%的水溶液作为染色液;也可用70%~95%的酒精配成0·1%~1%的酒精伊红溶液。伊红溶液是一种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苏木精(hematoxylin),亦名苏木紫或苏木素,用于细胞核的染色。我们虽然每天都在做大量的HE染色以满足诊断需要,但是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弊病,使…  相似文献   

17.
苏木素-伊红染色法是组织切片最常用、最广泛的一种染色法。苏木素溶液的配制已成为病理制片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苏木素是染细胞核的碱性天然染料,其本身不具有染色能力,必须通过氧化成熟变成氧化苏木素并有媒染剂促进下才具有染色能力。氧化方法有自然氧化和人工氧化两大类,Ehrlich法作为经典的自然氧化法,氧化成熟时间长,  相似文献   

18.
<正> 材料与方法材料的来源:在纤维胃镜直视下钳取可疑癌肿组织,然后刷片5—6张。将活检组织及刷片放置固定液内,送病理科及细胞室分别进行检验。方法:活检组织采用常规石蜡切片及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胃刷片采用简易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结果按细胞学检验四级分类法,150例患者刷片检验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19.
苏木素——伊红染色法是目前病理组织切片最经常、最广泛应用的一种染色法。但在实践中观察到,用此法所染切片有褪色现象,尤其是长久保存后,褪色更甚。据前人经验,褪色原因有:①组织切片脱水、透明等步骤失当。②没有使用中性封固剂。③染成的切片曝晒于日光中。④盖玻片的面积小于或等于组织块的面积,则组织边缘因曝露于日光而致褪色。为了进一步寻求病理组织切片褪色的原因,以达到防止之目的,在制片过程中,除对上述原因特别注意外,另根据染料、促染剂、分化剂、脱水剂、封固剂等的性质及染色原理,试对传统的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进行改良,经实践验证,取得预期的效果,现简述于后。  相似文献   

20.
脑垂体染色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改进脑垂体的染色方法,更清晰地显示腺垂体内各种细胞的形态特点,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②方法 应用改良染色液显示脑垂体的组织结构。③结果 用传统的苏木精-伊红染色法,不易区分各种细胞,而采用混合染色液显示脑垂体组织结构效果好,既能观察脑垂体器官又能区分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和嫌色细胞。④结论 混合染色法能够显示脑垂体组织结构,使各种细胞的形态特点清晰可辨,可为实验教学提供优良的切片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