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与护理对脑卒中早期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对108例脑卒中患者分成康复组67例和对照组41例,均行中医常规治疗与护理,康复组采用"巨刺"法Brunnstrom促进术及针刺加康复护理。结果治疗后3个月,两组比较Brunnstrom6个阶段,Fugl-Meyer上肢功能(包括手功能综合评估)、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指数及偏瘫后上肢并发症情况。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可降低致残率,预防并发症及恢复因长期卧床而减少的运动能力,提高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早期康复治疗对其肩手综合征及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评分以及肩手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福格-米勒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arthe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应用于脑卒中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肩手综合征发生风险,促进其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随着人类社会老龄化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高血压和糠尿病病人的增多,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脑卒中的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简要介绍脑卒中病人康复护理的目标、方法及护士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10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从发病早期开始分别接受2种不同的治疗,A组接受中医“巨刺”法治疗;B组接受患侧阳经穴位的针刺治疗。结果:A组在康复治疗后3个月的评定中,有效率分别为40.29%、68.65%、74.62%,明显优于B组(P<0.01);治疗后3个月A组上肢功能综合评分及出院时ADL积分都高于B组。表明A组所采用的健侧取穴、强刺激的方法在偏瘫早期的治疗中能有效地促进上肢功能的恢复,并为其良好的远期效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8月宁夏第五人民医院康复中心收治的98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受试者随机分为康复机器人组(n=49)及常规康复组(n=49)。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康复机器人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进行Fugl-Ma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两组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康复机器人组治疗后FMA-UE评分(47.49±7.84)分,常规康复组FMA-UE评分(33.29±9.53)分,康复机器人组治疗后MBI评分(52.49±9.45)分,常规康复组MBI评分(39.81±12.19)分,康复机器人组均高于常规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进一步实验分析发现,组间两两比较,康复机器人组肩关节前屈评分、肩关节外展评分、肩关节内旋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应用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系统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肩 手综合征患者患侧上肢临床症状、关节活动度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 47例脑卒中后肩 手综合征患者分为早期康复组和非早期康复组 ,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康复治疗 ,观察其临床表现 ,并采用Fugl-Meyer评定法评定康复治疗前后偏瘫侧上肢的关节活动范围、疼痛程度和运动功能。结果①对脑卒中患者予早期预防性康复措施 ,在并发肩 手综合征时 ,其患侧上肢关节活动范围减小程度和疼痛程度均较非早期康复组轻。②经综合康复治疗后 ,脑卒中后肩 手综合征患者患侧上肢的临床症状、关节活动度和运动功能均有改善 (P <0 .0 5 ) ,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更佳。结论早期康复干预可以预防和减轻脑卒中患者肩 手综合征的发生 ;发病后更易为综合康复治疗所逆转  相似文献   

7.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以神经发育疗法和运动疗法为主,反复进行上肢的主动活动并配合传统的按摩、功能性电刺激地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等综合康复治疗技术,以及上肢运动功能检测和功能活动能力的证实,对急性脑卒中患刊物临床对照性研究,对恢复期患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康复治疗后,病程在1个月内的急性脑卒中患的上肢运动功能和功能活动能力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吞咽困难的早期康复治疗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对脑卒中吞咽困难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的效果。方法:对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主要包括吞咽功能训练、摄食训练、呛咳的处理、心理护理等手段,在故院第一餐和治疗四周后进行测评。结果:60例吞咽功能障碍者经过10~30天的康复训练.吞咽功能恢复至Ⅴ级者42例(70%);恢复至Ⅳ级13例(27.6%);恢复至Ⅲ~Ⅱ级者5例(8.3%)。结论:对脑卒中吞咽困难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提高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临床上以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为特点,随着现代临床急救医学的发展,病人的死亡率大大下降,而致残率仍呈上升趋势。早期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可促进脑卒中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本文对肢体功能早期康复训练介入的时间以及具体的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脑卒中临床上以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为特点,随着现代临床急救医学的发展,病人的死亡率大大下降,而致残率仍呈上升趋势.早期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可促进脑卒中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本文对肢体功能早期康复训练介入的时间以及具体的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因其高致死率、高致残率越来越受到关注。据报道,脑卒中后3~6个月仍有55%~75%的患者因上肢功能障碍导致日常生活能力不同程度受损。有报道,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即使接受常规训练后仍然会有30%~60%的瘫痪上肢成为无功能上肢。临床研究证实,辅助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发病5年内)患者的上肢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脑卒中早期采取伸肌治疗策略与屈肌治疗策略对患者偏瘫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伸肌治疗组和屈肌治疗组,两组均接受除上肢以外部位的常规康复治疗,伸肌治疗组对偏瘫上肢伸肌群(肱三头肌、前臂伸肌群)行电针、肌电生物反馈、手法快扣、运动想象等康复治疗;屈肌治疗组针对上肢屈肌群(肱二头肌、前臂屈肌群)行相同治疗。3周为1疗程,共进行4个疗程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每疗程结束时进行肱二、肱三头肌的均方根值(RMS)、协同收缩率(CR)、Fugl-Meyer上肢功能(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 结果:每个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肱二、三头肌的RMS值、FMA-UE及MBI评分均显著好转(P<0.01)(P>0.05);第四个疗程结束后伸肌治疗组的伸肘时CR值小于屈肌治疗组(P<0.05)。 结论:两种早期康复策略对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肌力、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早期采用伸肌治疗策略能更有效地减轻上肢伸肘时的痉挛程度。  相似文献   

13.
康复治疗在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 96例患者 ,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 (每组 4 8例 )。康复组以神经促通技术、运动再学习及适量的强制性运动为主方法 ,反复进行上肢的训练 ,必要时配合传统的按摩、功能性电刺激疗法和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以Fugl-Meyer积分法、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评定。结果 康复组患者在上肢功能、手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并发症减少方面与对照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康复治疗在改善偏瘫上肢功能、手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康复组以神经促通技术、运动再学习及适量的强制性运动为主方法,反复进行上肢的训练,必要时配合传统的按摩、功能性电刺激疗法和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以Fugl-Meyer 积分法、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评定.结果康复组患者在上肢功能、手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并发症减少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康复治疗在改善偏瘫上肢功能、手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是中老年常见的多发病,具有发病急、恢复慢,致瘫率高的特点,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随意运动不全或完全丧失,其结果多数病人不能回归家庭和社会,生活不能自理,主要原因是长期卧床未能及时进行早期康复锻炼,使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导致功能障碍。目前大多数学者主张在发病后病情稳定后48—72小时就开始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脑卒中的康复治疗,抓住一个“早”字,减轻或避免可能发生并发症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早期康复护理对运动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康复提供依据。方法:将发生脑卒中48h即进行康复护理与病程在3个月以后进行康复护理的脑卒中病人对比分析。结果:前者有效率95.24%,后者有效率65.2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是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对减少残障的发生和提高病人的生活生命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患者上肢和手功能的康复评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纪树荣  刘璇 《现代康复》2000,4(4):489-491
本评价了当前常用的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评定方法,包括Brunnstrom方法、FMA量表、STEF方法、Lindmark方法、Barthel指数方法,以及上肢的痉挛评定等各种检查方法的要点,以期在临床康复工作中更好的应用评定技术。  相似文献   

18.
19.
龙耀斌 《中国康复》2012,27(3):171-173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增加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上肢肌张力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上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上肢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不仅能改善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而且能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上肢康复辅助训练系统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中的效果。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均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还给予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月后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及功能独立性评定(FIM)的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月后肘关节M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月后肩关节MA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2组治疗1月后FMA-UE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1月后FIM量表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应用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可有效改善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