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 ,38岁。因“阵发性心悸 5年”收入院。发作心电图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入院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其它心脏病史。查体 :BP130 / 75 m m Hg,术前常规检查血肝肾功能、全胸片、心脏扇超均在正常范围。术中常规准备给予右侧颈内静脉穿刺 ,嘱患者左偏头部 ,在触及颈动脉后在其外侧准备行利多卡因局麻 ,随即患者双眼上翻 ,四肢强直 ,口吐白沫 ,心电监护示一直线。立即给予心肺复苏术 ,约 4分钟后神志恢复 ,安返病房。追问病史患者既往有晕厥病史 ,且可以自行缓解。次日给予脑电图和头颅 CT检查 ,均未发现异常。考…  相似文献   

2.
1994年6月起,我们对各种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颈内静脉穿刺放置冠状窦电极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至1999年8月共完成200例,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系住院患者,共计200例,其中男132例,女68例;年龄14~70岁,平均38.4岁±8.5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92例,室性心动过速4例,房性心动过速2例,心房扑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19岁,体质量45 kg。因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于2008年6月入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行心室缺损修补术。 患者入手术室后监测心电图和经皮血氧饱和度,局部麻醉下穿刺左手桡动脉直接测血压。麻醉诱导经口插入气管导管后穿刺颈内静脉。患者平卧位,头偏向左侧,常规消毒铺巾,取右颈内静脉前路中点偏下进针,一次穿入血管,针尾与注射器脱离后证实为颈内静脉,然后放入导丝,用扩张导管刺入皮肤和皮下组织,  相似文献   

4.
临床常需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进行补液、心脏起搏及中心静脉压测定等 ,但其传统的操作方法创伤性损害较大且失败率较高。笔者在尸体颈部解剖的基础上 ,对颈内静脉穿刺方法作了创新改进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方法 患者取平卧位 ,保持颈部近中位 (左转4 5°) ,并予颈部放松 ,择胸锁乳突肌内二头肌构成的角平分线与环状软骨水平线之交点 ,作为穿刺点 (图1)。消毒、铺巾、用 7号细针局麻、沿上述角平分线方向 ,保持针与皮肤冠状夹角 30°。负压状态进针 ,抽得静脉血示穿刺成功 ,保留穿刺细针位置不变脱开注射器。在细针毗邻处破皮 ,即可在细针…  相似文献   

5.
王淑华  杨广燕 《山东医药》2001,41(14):78-78,F003
患者男,15岁。因无意中发现右颈部有一无痛性肿物1个月入院。查体:右颈外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处有一直径约4cm大小肿物,质软,无压病,屏气时明显,推之不移。B超示:颈右侧囊性占位。于2000年8月1日行手术治疗,术中见颈内静脉较正常人为粗,直径约1.5cm,指压颈内静脉上端,静脉变细,指压颈内静脉较正常人为粗,直径约1.5cm.指压颈内静脉下端,静脉均匀变粗,探查颈总动脉正常。术中诊断:颈内静脉畸形扩张。 讨论:颈内静脉畸形扩张实属罕见,查阅国内文献未见此类报告。因无外伤史,本例应属先天性发育异常所…  相似文献   

6.
于守水  冷静  王永 《山东医药》2006,46(34):35-35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多需要专用深静脉穿刺包,其费用较高。为降低患者负担,简化操作,我们改用低位法颈内静脉穿刺留置套管,经临床100例患者(要幼儿45例)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6月,对140例需要实施中心静脉置管的手术病人随机均分为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经颈内静脉穿刺)和对照组(采用传统体表解剖标志经颈内静脉穿刺),对两种方法 进行对照研究,记录从消毒铺巾至成功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需要的穿刺时间、穿刺次数、成功率及有无并发症.结果 超声组70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中心静脉置管首次穿刺成功65例(92.9%),总成功率为100.0%,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44例(62.8%),总成功率为91.4%,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总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超声组的平均穿刺时间为(4.2±1.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9±2.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为6例(8.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法首次穿刺成功率明显优于传统标记法,且穿刺时间明显缩短,并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可见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穿刺行中心静脉置管具有安全、有效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围术期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朋  刘宪强  王虎  谷力加 《山东医药》2004,44(21):49-49
围术期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可建立有效静脉通路,利于输注药物和实施胃肠外营养,并可监测中心静脉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但若操作不当,也会引起相应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如何正确应用并尽可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本文结合作者围术期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实践,对其临床并发症的预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73岁。因反复胸闷、心悸30年,加重1周于2001年7月28日入院。患者30年前始有反复胸闷、心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曾两次作阿托品试验(+),拟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有时自服阿托品治疗。1周前活动时突然心悸加剧,黑朦,心电图示心房扑动(房扑)(4:1),予“西地兰”治疗后症状缓解,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半年前有  相似文献   

10.
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手段。其原理是应用射频电流的热效应使组织脱水,甚至凝固、坏死、碳化,从而消除病变组织而达到治疗目的。虽偶有误伤血管、胸膜致血胸的发生,但发生率1%以下。我科成功抢救射频消融术后并发大量血胸1例,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有多条途径,但唯有颈内静脉标志相对明显操作简单方便,而且血胸、气胸等并发症较锁骨下静脉穿刺少.故是目前在农三师医院采用最多的中心静脉置管途径.农三师医院地处较偏远的基层单位,2007年1月份以来,通过对18例病人应用高位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法,发现其具有快速安全、有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室颤性心脏停搏在胸外按压状态下紧急经皮右颈内静脉穿刺,行右室心内膜起搏配合心肺复苏的方法学及可行性。方法32例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经标准心肺复苏(S—CPR)5-10min仍不恢复维持有效血液循环的自主心跳,心电呈非室颤性心脏停搏(电-机械分离或电静止)患者,在胸外按压操作的同时,立即床边紧急经皮右颈内静脉穿刺并放置动脉鞘,选用5F或6F普通临时心内起搏电极,在临时起搏器以固定起搏(VVO)的状态下输送电极导管,作右室心内膜起搏,起搏成功后起搏模式改换为WI型起搏,根据病情及起搏情况随调起搏参数,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自主心跳恢复情况。结果32例中有效起搏24例,占75%,其中9例存活,起搏时间5min-72h恢复能维持有效血液循环的窦性心率。15例死于原发病或长时间缺氧的并发症。另8例死于因心脏停搏时间过长人工心脏起搏无效。结论经S—CPR短时间内心脏不能复跳的非室颤性心脏停搏患者,紧急心内膜起搏配合CPR,能迅速改善血流动力学,促进自主血流循环恢复,提高CPR患者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射频消融术颈内静脉穿刺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一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女性 ,5 3岁 ,因阵发性心悸 10余年 ,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住院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既往有高血压史。体格检查 :血压 10 5 / 90mmHg(1mmHg=0 133kPa)。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食管调搏示窦房结功能正常并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在颈内静脉插管时 ,心率突然由 95次 /min减慢至 5 5次 /min ,呈交界区节律 ;血压由插管前 15 0 /97 5mmHg降至 5 2 5 / 0mmHg ,患者烦躁 ,反应迟钝 ,但无气短 ,呼吸困难。立即给予异丙肾上腺素和阿托品 ,快速补作者单位 :83 0 0 5 4乌鲁木齐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  相似文献   

14.
血管迷走性晕厥为冠脉介入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可能发生在术中、术后,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经过及时处理一般不会出现并发症。本例为射频消融术病人,于射频消融术拔管后出现心血管迷走反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彩超引导颈内静脉穿刺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彩色多普勒显像定位颈内静脉,然后在其引导下对23例AECOPD患者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同期另选23例AE-COPD患者进行常规盲穿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穿刺成功率为100%,其中20例1次穿刺成功,3例进针3次成功,且无1例误穿颈动脉和肺脏;而对照组穿刺成功率为87.0%,10例1次穿刺成功,10例进针3~5次成功,3例不成功而改为超声引导下才穿刺成功,误穿颈动脉4次,发生气胸1例。结论彩超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对于AECOPD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颈内静脉穿刺术中穿破锁骨下动脉致胸腔大出血4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内直视手术中常需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以监测中心静脉压和作为快速输血输液的通道。穿刺过程中如操作不慎,易将锁骨下动脉穿破,进而穿破胸膜致胸腔内大出血。我院近年发生4例,男1例,女3例。其中体外循环下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3例,二尖瓣置换术1例。全身肝素化前发现2例(出血量约1000ml),完成心内手术操作后发现2例,1例出血量约1000ml,以上3例均治愈;另1例出血量2500ml左右,经抢救无效因循环衰竭死亡。 讨论:颈内静脉穿刺术中穿破锁骨下动脉,多因术者对局部解剖关系不熟悉或操作不正确造成。多数仅引起颈部血肿,经压迫可以止血;如穿破动脉壁和胸膜,可致胸腔内出血。因患者多处于麻醉状态下,对失血反应不明显,如不仔细观察多不易发现,待全身肝素化后,出血不易自行停止,可致大量出血而危及病人生命。因此,术中必须谨慎操作,正确选择穿刺点(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所成夹角的顶点),沿锁骨头内缘向乳头方向与皮肤成45°角进针3~5cm。穿刺点位置过低或偏内、进针过深易穿破动脉和胸膜。套管法置管时,回抽见静脉血应边退针芯边送入导管,如遇阻力不可强力推进。如回血压力高,颜色鲜红,可能误穿动脉,应退出穿  相似文献   

17.
颈内静脉扩张症的临床诊治(附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等报道了自1991年1月~1995年7月治疗颈内静脉扩张症11例的经验。本组男6例,女5例,年龄5~38岁,根据患者颈部出现一软性肿块,随屏气明显增大等临床特点,常能作出诊断。强调B超或Duplex扫描是简便、可靠的重要诊断手段。人造血管包裹或手术切除扩张的颈内静脉段是基本的治疗方法。作者等并对本症的病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1200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的并发症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因行电生理检查和/或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1200例心律失常患者进锁骨下静脉穿刺,穿刺总成功率占99%。气胸发生率占0.75%(9/1200);误扩张锁骨下动脉占0.08%(1/1200);刺激性咳嗽,咯血占0.16%。结果表明: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率高。虽然并发症是不可避免的,但其发生率可控制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CARTO三维标测下精确定位冠状动脉(冠脉)开口位置,零射线下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主动脉窦起源室性早搏(ASC-PVC)的效果分析,并将主动脉窦进行分区后评估相应区域的消融风险。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因ASC-PVC行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的66例患者,常规组(n=32)按照常规方法应用CARTO 3系统构建主动脉窦模型,经消融导管中空管道行冠脉造影明确靶点与冠脉开口距离后进行消融治疗。治疗组(n=34)应用CARTO 3系统构建主动脉窦与冠脉开口模型并对主动脉窦进行精细分区,通过消融导管阻抗变化规律再次快速定位确认冠脉开口后,在零射线下行室性早搏电激动标测及消融治疗。收集消融导管主动脉窦内的阻抗数据,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总手术时间及主动脉窦内操作时间、术中对比剂用量、X线曝光时间、手术即刻与近期(6个月)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两组患者消融成功靶点的分布位置。结果:治疗组与常规组的手术即刻成功率(93.8%vs. 94.1%)与近期成功率(90.6%vs. 88.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治疗组的总手术时间[(58.76±4.94) min...  相似文献   

20.
左锁骨下静脉穿刺致淋巴管损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71岁。因反复头昏20年,加重伴心悸、胸闷1d于2004年4月21日上午9:00入院。体检:T37℃,BP90/5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HR42次/min,节律不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ECG示:窦性心动过缓、室性逸搏心率。初步诊断:病窦综合征。于上午10:00经床旁左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F6漂浮电极行临时起搏,手术顺利,术后患者头昏消失,心悸、胸闷缓解。术后2h发现敷料潮湿,沿起搏电极有乳白色渗液,局部皮肤无红肿、压痛,体温正常,至2004年4月23日上午8:00估计渗液量约800ml,上午9:00改为经右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