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氯喹的作用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间日疟原虫对氯喹敏感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3.
抗疟药氯喹作为安全、有效、廉价的一线抗疟药物被广泛使用,随着世界各地恶性疟原虫株氯喹抗性的产生,氯喹抗药性的机制研究已成为疟疾研究的重点之一。本就有关氯喹抗药性与相关基因序列Pfmdr1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心血管并发症是可卡因中毒最常见的急诊原因。本文介绍了可卡因对心血管的毒性作用,以及可卡因引起的常见心血管并发症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6.
随着中药新药的不断开发和临床应用的普及,有关中药不良的报告日趋增多,其中有相当多属于心血管系统毒性。我们在对部分中药心血管系统毒性文献资料进行分析中发现,许多中药心血管系统毒性的发生与其有效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密切相关,并与该药的药性理论呈现一定的相关性。现对98例中药心血管系统毒性文献资料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中药大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中草药不良反应及防治》(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 )、《中药药理毒理与临床》(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1992 …  相似文献   

7.
正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病都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血管病是癌症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是癌症存活者早期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1-2])。1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癌症治疗可影响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从而产生直接心脏毒性,也可通过促进患者现存或潜在的心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心血管不良反应。一些专家指出,高达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接受癌症治疗的患者会应用具有心血管风险的药物~([1-2])。因此,心脏  相似文献   

8.
参照恶性肿瘤多药抗性(MDR)研究模式而发现的恶性疟原虫的pfmdr1基因不能完全解释其氯喹抗性,但通过氯喹敏感株HB3与氯喹抗性株Dd2杂交而发现的和氯喹性有关的cg2基因结合起来,或许能对恶性疟原虫的氯喹抗性作出较为满意的解释。恶性疟原虫的氯喹敏感株可被氯喹诱导发生细胞凋亡样改变而抗性株却不能,又为恶性疟原虫的氯喹抗性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以苯巴比妥i.p.60mg/kg×3d及单剂苯并黄酮i.p.80mg/kg诱导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摘肝制微粒体,加氧化型辅酶Ⅱ(NADP)等辅助因子,组成体外代谢系统。选取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偏低的兔血,制成1%红细胞悬液。不同剂量的伯喹、氯喹或三氟乙酰伯喹(M8506)分别于体外和肝微粒体代谢系统在37℃共同温育后,再取其上清液与1%红细胞悬液共同温育,测定温育后各管上清液的OD值。结果表明,在3×10~1~3×10~3μmol/L的浓度范围内,伯喹和M8506均可测出明显的溶血毒性,并呈一定的剂量一反应关系;而氯喹则无溶血毒性。提示本方法可用作抗疟药溶血毒性的快速初筛试验。  相似文献   

10.
目前使用的磷酸氯喹片剂因其味特苦 ,严重影响了患者服用 ,特别是儿童尤为困难。为了克服其苦味 ,我们在西南制药二厂、乐山制药厂、雪峰制药等厂的支持和协助下 ,研制了氯喹糖浆 ,做了治疗间日疟的临床疗效观察 ,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氯喹原粉由西南制药二厂生产 ,批号为 5 1 65 81。1 .2 配制将氯喹原粉混入医用蔗糖原液中充分搅拌 ,使之混合均匀 ,分装于作口服液用的玻璃管中密封。每管内装配制的氯喹糖浆 1 0 ml,内含磷酸氯喹基质 0 .1 5 g。1 .3 用量及服法首次服氯喹糖浆 40 ml( 4管 ) ,内含氯喹基质 0 .6g,第2、3天各服 2…  相似文献   

11.
12.
停用氯喹12年抗氯喹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In view of the fact the resistance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to chloroquine occurred extensively in Hainan, a decision was made in 1979 that the use of chloroquine should be quit in the whole province. A longitudinal survey on chloroquine-sensitivity of P. falciparum was carried out during 1981-1991 to observe the variation in resistance of the parasite after the cessation of the chloroquine medication for every 2-3 years. A tendency of progressive decline of resistance was revealed. By using in vitro test, the rate of chloroquine-resistant P. falciparum dropped from 97.9% in 1981 to 60.9% in 1991 (P < 0.001). The mean dosage of chloroquine for complete inhibition of schizont formation declined from 10.46 pmol/microliters in 1981 to 3.02 pmol/microliters in 1991 (P < 0.001). The percentage of population requiring larger dosage (6.4 pmol/microliters to completely inhibit schizont formation declined from 83.3% in 1981 to 17.4% in 1991 (P < 0.001); whereas those requiring small dosage (1.6 pmol/microliters), increased from 4.2% in 1981 to 60.8% in 1991 (P < 0.001). In in vivo test, the rate of chloroquine-resistant P. falciparum decreased from 84.2% in 1981 to 40% in 1991 (P < 0.001). The proportion of RII plus RIII cases of the total resistant cases dropped from 59.4% in 1981 to 37.5% in 1991 (0.02 > P > 0.01).  相似文献   

13.
青蒿素类抗疟药神经毒性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抗疟药的抗风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疟药在国外常用于抗风湿,而国内应用甚少。本文综述和讨论了抗疟药的抗风湿机制,临床应用要占以及羟氢喹与氯喹的区别,为临床选用抗疟药治疗风湿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抗疟药物的心脏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长期应用抗疟药物诱发心脏毒性者罕见,但后果严重。临床主要表现为心脏传导阻滞、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肌病。确诊需行心肌心内膜活检。光学显微镜下组织病理学改变为心肌细胞内大量空泡形成,电子显微镜下见髓样体及特征性的曲线体。抗疟药物被溶酶体选择性摄取后使溶酶体pH值升高,从而干扰溶酶体中酶类活性,导致糖原及磷脂积聚。  相似文献   

16.
17.
间日疟原虫对氯喹敏感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相似文献   

18.
19.
我国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的消长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监测停止或减少使用氯喹防治恶性疟后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的变化。 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 (WHO)制定的体外微量法和体内四周法 ,在停用氯喹后不同时间测定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敏感性。 结果 海南省乐东县抱由镇体外法测定抗性率由 1981年的 97.9%降至 1997年的 2 6.7% (P <0.0 1) ,完全抑制裂殖体形成的平均药浓度由 10.46±7.14 pmol/μl 血 降至 1.63± 1.47pmol/μl 血 (P<0.0 1) ,用较高药浓度 (>6.4pmol/μl血)才能完全抑制裂殖体形成的病例所占比例由 83.3 %降为 6.7% (P<0.0 1)。体内法测定抗性率由 1981年的 84.2 %降为 1997年的 18.4% (P<0.0 1) ,三级抗性 (RⅢ )占抗性病例的比例由 5 3.1%降为 14.3 % (P<0.0 1) ,血中无性体疟原虫平均消失时间由 72.0± 2 1.6 h变为 5 0.7± 16.1 h。2 0 0 1年三亚市雅亮乡体外法测定抗性率为 5 9.8% ,平均抑制药浓度 3.5 6± 2.12 pmol/μl 血 。 2 0 0 3年乐东县福抱乡体内法测定抗性率为 62.5 % ,RI、RⅡ和RⅢ分别占抗性病例 50 %、30 %和 20 % ,无性体疟原虫平均消失时间 5 6.9± 17.2 h。云南省勐腊县体外法测定抗性率由 1981年的97.4%降至 1999年的 77.8% (P <0.0 1) ,完全抑制裂殖体形成的平均药物浓度由 17.2± 12.6 pmol/μl血降至4.4±3.1 pmol/μl(P<0.01)。2002年景洪县体外法测定抗性率为70.4%,抑制裂殖体形成的平均药物浓度为4.0±3.3 pmol/μl 血。 结论 减少或停止使用氯喹后,我国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抗性呈降低趋势,逐渐恢复了对氯喹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