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钩端螺旋体病 (钩体病 )是江西省的常见传染病之一 ,发病遍及全省山区、丘陵、平原及湖滨地区 ,流行菌型分属 12个群、2 4个血清型。 1998年 ,江西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 ,钩体病为全省灾期、灾后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为探讨钩体病的流行规律 ,更有效地控制钩体病的发生及流行 ,将我省 1994~ 1998年钩体病流行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 :全省各地区疫情报告统计资料。2 结果分析 :(1)流行强度 :1994~ 1998年全省共发病 13 2 2 4例 ,年发病率 4 96 /10万~ 9 0 7/10万 ,死亡 2 90人 ,死亡率 0 12 /10万~ 0 48/10万。1998年发病 3 70…  相似文献   

2.
李忠 《山东卫生》2005,(3):59-61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各种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引起的急性人兽传染病。鼠类和猪为主要的传染源。本病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较严重我国31个省(包括台湾)、市、自治区均发现本病。尤以西南和南方各省多见,  相似文献   

3.
钩端螺旋体病 (简称钩体病 )是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坝区、宜昌库区 (宜昌、兴山、秭归 )的主要自然疫源性疾病。随着三峡水利资源的开发 ,施工期间和蓄水运行后将使自然环境发生巨大改变 ,较全面地了解该地区钩体病流行规律和流行特点等本底情况十分必要。1 资料来源来源于三峡坝区及宜昌库区 (宜昌、兴山、秭归 ) 196 2~1999年钩体病疫情年报统计资料、市站及所属县站对钩体病流行所作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2 流行病学资料分析2 .1 钩体病发病的年份及月份分布 自 196 2年宜昌黄陵庙地区发生一次局限性钩体病暴发流行后才开始作为…  相似文献   

4.
赣州市1958~2001年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钩端螺旋体病在本市的流行趋势及预防措施对流行的影响,并提出控制策略。方法: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结果:1958年钩体病首次在本市发现,其后蔓延至全市所有县(市、区),并于1973—1978年发生大流行,个别县年发病率达100/10万—300/10万。由于各项防制措施的落实,1979年后,其发病率一直控制在较低水平。结论:钩体病在本市曾发生过高强度的流行,只要采取有力的预防措施,钩体病是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钩端螺旋体病是江西省的常见传染病之一 ,195 8年首次证实本病的存在。几十年来 ,全省共发生了 30余起流行 ,发病遍及山区、丘陵、平原及湖滨地区 ,流行菌型分属 12群、2 4个血清型。 1998年 ,江西省遭受百年未遇特大洪涝灾害 ,钩体病当年出现较大规模暴发流行 ,亦为全省灾期、灾后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为探讨钩体病的流行规律 ,更有效的控制钩体病的发生及流行 ,将我省 1995 - 1999年钩体病流行情况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全省各地 (市 )、县 (区 )疫情报告统计资料。2 结果2 .1 流行强度  1995 - 1999年全省共发病 1185 2例 ,年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我国南方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农民、渔民等人中。农忙季节发病率高。肺钩体病以肺部弥漫性出血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类型,易与其他疾病混淆。1984~1994年间,我院共收治肺钩体病22例,被误诊为肺结核、伤寒、脑膜炎等而入院,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仙居县1974~2005年共报告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582例,钩体病疫情经过了由上升至下降的过程。为探讨钩体病在仙居县的流行演变的趋势和规律,对1974~2005年发病的582例钩体病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源于仙居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的疫情年报表,人  相似文献   

8.
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病)是我省常见的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之一,自1986年以后各年发病率较高。为了探索钩体病的发病规律,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现将我省1959~1994年该病发病在时间分布上的动态变化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发病资料为省卫生防疫站各年度统计汇总的疫情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情况;人口资料以《湖南统计年鉴》的人口数为准。1.2统计分析全省122个县(市、区)中行政区划变更不大、发病较多的92个县(市、区)1959~1994年构体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动态变化。2结果2.11959~1994年,全省报告钩体病159115…  相似文献   

9.
黄金英  孙小康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0):1846-1848
目的:探讨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流行规律。方法:对清远市1988~2004年钩体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全市钩体病年均发病率为1·67/10万,死亡率为0·09/10万,病死率为5·31%;钩体病发病有明显的地区、时间和人群分布特征。(2)从病人血和动物脏器中分离鉴定了16株钩体,分属4种菌群,分别为犬热群、秋季热群、赛罗群和爪哇群;健康人血清和疑似病人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5·25%和12·86%,菌群均以黄疸出血群为主;鼠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7·84%,菌群以爪哇群为主;水禽(鸭)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00%。结论:清远市人群钩体隐性感染和鼠带菌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从人群中分离出赛罗群钩体以及从水禽类(鸭)血清检出拜伦群和致热群钩体抗体在广东省属首次报告。需继续对钩体流行菌株和流行特征进行监测调查,控制钩体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0.
1996年9月16日~10月1511,襄樊地区发生了钩体病的暴发流行,发病人数608例,死亡9例。疫情波及2个县8个乡(镇)55个村。具有来势凶、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的特征。9~10月份正值秋收晚稻的高峰季节,且9月上下旬又连降两场暴雨,农民在积水稻田中劳作而染上钩体病。后经采取病人病后一周血作血清学检测,钩体抗体呈阳性反应,从而证实了钩体病的暴发。疫情发生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防病治病,疫情虽已平息,但此次暴发仍值得我们反思。1牢记钩体病的历史背景钩体病在襄樊地区发生由来已久。估计五六…  相似文献   

11.
开江县钩端螺旋体病27年统计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县自1963年发现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以来,每年均有病例发生。为探索其流行规律,给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开江县1963~1989年钩体病发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1968~1969年资料记录不完整,作图时用虚线表示。1 发病动态与人群免疫水平1963~1989年共发生钩体病3398例,平均发病率为29.14/10万。在27年中,出现了3次流行高峰,即1963~1965年、1982年和1987年。但流行年与散发年发病率十分悬殊(附图)。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和掌握我省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流行的特点和规律,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钩体病的流行强度,我们分析研究了1952~1996年全省钩体病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资料来自全省各县市调查上报资料、疫情报告和浙江省钩体病地理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各监测点用夹夜法定期在室外捕鼠,鉴定鼠种,计算鼠密度,用背式法解剖取双肾分离培养病原体。二、结果:(1)流行概况:我省自1952年在临海市首发钩体病以来,到1996年的45年间,累计发病137570例,死亡91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7.09/10万,病死率为0.67%,年发病率波动在0.18~140.38/10万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山东省1964~2006年钩端螺旋体病流行趋势,探讨钩体病流行规律。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山东省1964~2006年钩体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64~2006年钩体病共报告133 594例,死亡81例。除鲁北地区滨洲,其余16市均发生过钩体病,分布在89个县,占全省的66.92%(89/133)。发病时间为7,8,9月份,流行形式主要为雨水型,其次是洪水型,临床类型以流感伤寒型为主,主要流行菌群为波摩那群。带菌猪是山东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猪带菌率与雨水型、洪水型钩体病流行密切相关。结论20世纪80年代前钩体病在山东省流行较严重,年均发病率在13.50/10万,20世纪90年代后钩体病基本得到了控制,年均发病率在0.071/10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宁乡县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特征及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钩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钩端螺旋体病监测实施方案》开展人间疫情监测以及对宿主动物带菌率与带菌种群调查,对疫情资料、实验室检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11年宁乡县共报告钩体病1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17/10万,死亡病例1例。病例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7、8、9月,共12例,10月发生1例。13例病例分布在9个乡镇,主要分布在沩水流域沿岸。发病人群主要是中老年人,男女性别比是12:1,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发病总数的92.3%。5年共采集鼠肾、猪肾、蛙肾923份,未检出钩体菌株;采集健康人群血清511份,检出9个血清群9个血清型。采集钩体病例恢复期血清13份,检出4个血清群4个血清型。结论宁乡县钩体病近年发病大幅度下降,说明之前所采取的防控措施有效,但仍然存在钩体病暴发流行的风险,仍需继续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一起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的调查吴冬宁1993年8月24日至9月18日名佳容农场发生一起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暴发流行。发病17例。波及5个大队,经采取措施疫情得到控制。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对疑似钩体病的病例逐个进行流行...  相似文献   

16.
我国钩端螺旋体病地理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55年本病列入法定传染病。1955~1993年全国累计报告2424057例,平均发病率为7.0834/10万,死亡24637例,平均病死率为1.02%。全国有26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台湾省)均有本病报道。90年代初钩端螺旋体病疫情相对稳定,常有局部爆发流行,并存在潜在流行因素。我国疫区分布广泛,钩端螺旋体病主要分布在北纬25°~35°,东经100°~120°之间,也是长江流域的一些省份。  相似文献   

17.
我市钩端螺旋体病 (简称钩体病 ) ,1997年发病 86例 ,发病率 3 6 4/10万 ,病例数占全省总病例数的 5 0 %。为摸清我市钩体病菌群 ,了解鼠间带毒情况 ,按照衢州市钩体病防治规划及 1998年监测计划 ,1998年在我市的龙游、常山、江山等县 (市 )开展了监测工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1988年市卫生防疫站调查、并经省卫生防疫站鉴定我市为黑线姬鼠携带黄疸出血群钩体菌株传播流行的疫区。我院从1990年至1997年先后收治该病患者558例,按照文献[1]诊断标准分型,其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近5年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流行趋势。方法:对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3个流行区的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皖南山区是主要流行区和高发地区,疫区稳定,发病的季节性非常明显,9~10月是流行的高峰时段,与全省钩体病发病的季节性完全一致,该地区钩体病发病数可左右全省疫情;淮北平原和江淮丘陵地区钩体病流行的季节性不明显,全年都有病例发生。在1497例钩体病例中,男与女之比为1.8∶1,10~49岁年龄组占87.78%,农民占79.76%。人群发病构成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接触钩体病疫水的次数多少、时间长短和频率高低所致,并提出了针对性预防措施。结论:本省钩体病防制工作的重点为皖南山区。  相似文献   

20.
仙桃市1966~2001年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监测经验、摸清钩体病流行规律。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仙桃市历年来钩体病疫情及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发病有明显的发区,时间和人群分布特征;(2)流行形式由雨水型转为稻田型,临床特征主要为流感伤寒型,主要流行菌群由波摩那群转为黄疸出血群;(3)鼠密度、鼠带菌率与钩体病发病率呈显著正相关,猪带菌率与雨水型钩体病流行密切相关,流行年份流行前期健康人群钩体抗体阳性率极显著性低于散发年份;(4)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对钩体流行影响较大,结论:引起仙桃市钩体病流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适时开展大规模,全方位的以预防接种和灭鼠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治活动是近年钩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