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NOD样受体蛋白 3 (nucleotide 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 NOD-like receptors 3,NLRP3)炎性复合体作为调控炎症的“分子开关”,其持续活化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如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因而成为目前研究最多、最透彻的炎性复合体。研究显示,线粒体在NLRP3炎性复合体活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许多中药有效成分可以通过调节线粒体,进而调节NLRP3炎性复合体的活化。本文结合近年文献,总结线粒体在NLRP3炎性复合体活化中的作用及中药有效成分的干预进展,为基于NLRP3炎性复合体的基础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结合胃复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将胃镜、病理诊断以及Hp检测阳性的萎缩性胃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三联疗法根除Hp结合胃复春)35例,对照组(单用胃复春)35例,疗程均为4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Hp根除率和病理学检查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1.4%,Hp根除率94.3%,病理学总有效率88.6%;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7.1%,Hp根除率91.4%,病理学总有效率68.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结合胃复春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乌梅丸加减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太康县中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6例Hp感染CNAG患者,将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4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乌梅丸加减联合常规西医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Hp根除率、复发率、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胀、腹胀)以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结果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8.05%)比较,观察组(95.56%)较高(P<0.05);观察组Hp根除率(93.33%)较对照组(75.61%)高(P<0.05);观察组复发率(4.65%)较对照组(25.00%)低(P<0.05);两组恶心呕吐、腹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Hp感染CNAG患者接受乌梅丸加减治疗效果显著,能改善临床症状,有效根除Hp,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益生菌联合序贯疗法应用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治疗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12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以治疗方法 为依据分别设置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通过序贯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借助益生菌联合序贯疗法实施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1.7%,优于对照组的83.3%(P<0.05);对照组Hp总根除率为70.0%,低于观察组的98.3%(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低于对照组的30.0%(P<0.05).结论 针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益生菌联合序贯疗法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标准三联疗法与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内镜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治疗后,两组内镜评分、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相比,序贯疗法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病情,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和治疗有效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症状的改善。方法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给以三联疗法,治疗组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减。结果两足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在Hp的清除率上基本相同,但治疗组在治愈、显效及总有效率方面均远高于对照组。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比较标准三联疗法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探索益生菌合适的用药时机及用药疗程。方法将234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分为4组:A组58例给予三联疗法: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疗程10 d;B组59例给予三联疗法+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疗程10 d;C组59例给予三联疗法+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其中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疗程20 d;D组58例先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预处理治疗10 d,后续给予三联疗法+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胶囊,疗程10 d。治疗后评估各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并观察各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A、B、C、D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55.2%、81.4%、79.7%、84.5%,其中B、C、D组均明显高于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D组高于B、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组略高于C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复查各组患者14C-UBT检测值,其中A组高于B、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B、C、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 B组(8.5%)、C 组(11.9%)、D 组(6.9%)均低于A组(27.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与标准三联疗法比较,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能明显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减轻幽门螺杆菌感染严重程度及药物不良反应。益生菌预处理是抗菌药物联合益生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更为适当的用药时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90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平分为2组,对比组予以三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荆花胃康胶丸治疗,比较两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95.6%明显要高于对比组77.8%,数据差异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缓解率82.2%好于对比组77.8%,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荆花胃康胶丸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确切,有较高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该方法可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三联疗法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观察Hp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在治疗前后中医证型的变化,探讨三联疗法对Hp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医证型的影响,以指导中医药的治疗。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按三联疗法标准方案给予抗Hp治疗,14 d为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经三联疗法治疗后,脾胃湿热证型较治疗前增多,肝胃不和证型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虚弱证型较治疗前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经三联疗法治疗后中医证型发生了变化,具有向湿热转变的规律,三联疗法治疗后患者脾胃湿热证型较治疗前增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选择深圳市石岩人民医院2013年3月~2014年1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奇偶数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三联疗法(奥美拉唑40 mg,2次/d+克拉霉素0.5 g,2次/d+阿莫西林1.0 g,2次/d)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生菌(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1片/次,3次/d)。观察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1年后,观察复发率。结果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18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84.0%;治疗组痊愈22例,显效25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9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治疗组复发率(6.7%)显著低于对照组(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6例(12.0%)出现不良反应,其中恶心2例,呕吐1例,头晕3例;治疗组有2例(3.3%)出现不良反应,其中恶心1例,头晕1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9,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效果良好,并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Hp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1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89例予以三联疗法治疗,研究组8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观察2组间临床症状评分、血清胃泌素水平相关指标,对比分析2组的疗效。 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84.27%)显著低于研究组(9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胃胀胃痛、口干口苦、嗳气、吞酸、嘈杂症状评分较低,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较低,治疗后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头晕、腹泻等,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49%)明显低于对照组(13.4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的慢性胃炎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减轻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抑制胃泌素17及胃蛋白酶释放,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戴心发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8,15(4):29-31
目的观察寒温并用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以张仲景半夏泻心汤为基本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2例(治疗组),并与西药常规治疗的32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及病理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71.43%,对照组分别为78.12%、53.1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胃痛、嗳气、食欲不振、神疲乏力等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寒温并用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健脾清热中药对Ⅰ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10 0例Ⅰ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 2组。研究组 (A组 ) 5 0例 ,服用健脾清热中药 (汤剂 ) 5 0ml 3 日 ,雷尼替丁 15 0mg 2 日 ;对照组(B组 ) 5 0例 ,口服甲硝唑 40 0mg 2 日 ,阿莫西林 10 0 0mg 2 日 ,雷尼替丁 15 0mg2 日 ,疗程均为 2周。停药 4周后给予1 4 C -UBT试验。结果 临床症状缓解率A组高于B组 (P <0 .0 5 ) ,HP的根除率两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A组产生的治疗副作用少。结论 健脾清热中药外加雷尼替丁是一种根除Ⅰ型幽门螺杆菌和缓解慢性胃炎症状的有效组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序贯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根除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慢性胃炎伴HP感染病人,随机分为A、B组及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予西药序贯疗法治疗10 d;A组予西药序贯疗法治疗10 d联合中药辨证论治4周;B组予西药序贯疗法治疗10 d联合中药辨证论治2周.观察3组HP根除率,并采用症状积分量表测评.结果:3组病人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3组治疗后有效率及HP根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序贯疗法治疗慢性胃炎伴HP感染能根除HP,缓解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有低于单独应用西药序贯疗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18.
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内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约占胃镜受检人数的13.8%,其突变胃癌的发生率28.1%。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虽然对萎缩性胃炎、胃癌前后变的组织形态学、病因学及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逐渐深入,但是由于萎缩病灶是灶性镶嵌分布,故为腺体萎缩、胃粘膜上皮肠腺化生及胃粘膜细胞异型增生的病理改变,逆转难度很大。近年随HP生物学特性研究的深入,发现与多种胃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相关性,这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但近期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治疗仅为对症治疗为主,甚至仅停留在每年的追踪观察。 相似文献
19.
雒明池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4(4):281-282
[目的]探求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有效方法。[方法]将78例CAG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2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8.26%,其中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9.13%,胃镜下形态改善总有效率为84.78%,病理变化总有效率为71.74%,清除幽门螺杆菌(Hp)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示中药具有缓解和消除症状,改善胃镜下形态,清除Hp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肺炎支原体(MP)是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一类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人类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炎症反应与MP感染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通过阐述NLRP3炎症小体激活途径,探讨其与肺炎支原体的关系;总结中医药调控NLRP3炎症小体,减少炎症细胞因子分泌,发挥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作用机制,以期为MP感染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