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髂-股联合闭塞性疾病腔内治疗的技术探讨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髂股动脉联合硬化狭窄,闭塞性疾病腔内治疗的安全性,临床成功率和短期通畅率.方法:2005年5~12月,19例髂股动脉联合病变的患者接受了腔内治疗,其中严重跛行(fontain Ⅱb)15例,静息痛3例,溃疡1例.髂动脉完全闭塞8例,严重狭窄(≥50%)11例.股总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3例,股浅动脉狭窄6例闭塞13例.全部病例均采用对侧股动脉逆行入路跨过主动脉分叉对患侧髂股动脉行腔内治疗.结果:本组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总的并发症发生率5.2%(1例支架内血栓形成),技术成功率100%,平均随访5.5个月(1~8个月)短期随访腔内治疗通畅率为89%(17/19).结论:对于导致严重下肢缺血的髂股联合硬化闭塞性病变的腔内治疗是一安全、可靠易行的微创手段,具有良好的短期临床效果,但其中、远期疗效确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介入技术治疗髂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价值和疗效。方法34例髂动脉闭塞患者(41条髂动脉闭塞)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抓捕导丝、预创建抓捕空间等技术经腔内开通后行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结果技术成功率100%,除髂动脉破裂1例(2.94%)外,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共置人支架57枚,直径8-10mm,长度(8.43±5.14)cm;踝肱指数(ABI)由术前的(0.40±0.14)增至术后7d的(0.81±0.13)(t=2.67,P=0.02)。随访3~42个月,平均(19.32±2.22)个月;7例发生再狭窄,3例闭塞,经PTA和(或)置入内支架解除。患者6个月、1年、2年、3年一期通畅率、辅助一期通畅率按随访顺序依次为86.27%,74.40%,61.81%和52.98%、96.43%,92.57%,85.96%和85.96%。二期通畅率4个随访期均为100%。肢体6个月、1年、2年、3年的一期通畅率及辅助一期通畅率依次为88.41%,77.53%,65.79%和57.56%、96.97%,93.51%,87.27%和87.27%。二期通畅率均为100%。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抓捕导丝、预创建抓捕空间等技术的综合运用可提高髂动脉闭塞段开通的成功率;支架中远期通畅性的维持需要严密随访和对再狭窄、闭塞的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3.
动脉支架成形联合动脉置管溶栓对下肢动脉闭塞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正茂  王世伟 《当代医学》2009,15(29):527-528
目的评价动脉支架成形联合动脉置管溶栓对下肢动脉闭塞疗效与畅通率。方法经CT造影证实髂股动脉长段(>10cm)狭窄闭塞,腘动脉以远及分支广泛闭塞,无良好流出道。患者共45例52条肢体(Fontaine分期均为III~IV),其中男28例,女性17例;年龄49~84岁,平均68.5±15.5。所有患者都成功开通闭塞的股髂动脉并植入支架无截肢,无死亡,其中27条肢体同时行动脉置管溶栓术。分为支架植入联合置管溶栓治疗组27条肢体和单纯支架植入对照组25条肢体,于术后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是否改善,ABI的变化及垃圾脚发生率。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恢复搏动比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提高24.29%。垃圾脚发生率降低75%,踝/肱指数比对照组平均提高0.30±0.07。足背或胫后动脉恢复搏动率提高25.85%。两组病人临床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其短、中期通畅率令人满意,但长期通畅率仍需继续随访观察。结论动脉支架成形联合动脉置管溶栓是治疗下肢髂股动脉长段狭窄闭塞,无良好流出道的动脉闭塞疾病的一种创伤小,疗效好、畅通率高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与旁路转流术治疗髂股动脉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对58例行腔内治疗与旁路转流术治疗的髂股动脉闭塞症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行走时间、踝肱指数、预后评价及随访1年内的再狭窄或闭塞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腔内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旁路转流组(P<0.05),腔内治疗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行走时间短于旁路治疗组(P<0.05),两组间术后预后情况、术后踝肱指数及随访1年内的再狭窄或闭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治疗与旁路转流术对髂股动脉闭塞症患者在短期内均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和较好的通畅率;腔内治疗有着微创、风险小、恢复快等优点;腔内治疗应作为髂股动脉闭塞症患者的首选外科疗法;二者远期疗效和通畅率对比需进行大量的、更长随访时间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与旁路转流术治疗髂股动脉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对58例行腔内治疗与旁路转流术治疗的髂股动脉闭塞症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行走时间、踝肱指数、预后评价及随访1年内的再狭窄或闭塞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腔内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旁路转流组(P〈0.05),腔内治疗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行走时间短于旁路治疗组(P〈0.05),两组间术后预后情况、术后踝肱指数及随访1年内的再狭窄或闭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治疗与旁路转流术对髂股动脉闭塞症患者在短期内均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和较好的通畅率;腔内治疗有着微创、风险小、恢复快等优点;腔内治疗应作为髂股动脉闭塞症患者的首选外科疗法;二者远期疗效和通畅率对比需进行大量的、更长随访时间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膜下血管成形术(SIA)在治疗慢性下肢长段硬化性闭塞疾病方面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5月—2013年12月,12例髂、股动脉慢性长段硬化性闭塞患者,采用SIA进行经皮腔内血管球囊扩张(PTA)+内支架置入。结果:全组治疗成功率83.3%(10/12),8例行SIA支架置入后,随访(3~36)个月,血流均保持通畅;2例行SIA支架置入3个月后支架内出现血栓,经动脉插管支架内置管溶栓,支架腔内血流均保持通畅。结论:SIA在髂、股动脉慢性长段硬化性闭塞的PTA+内支架置入治疗中,可显著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腋-股动脉旁路术在治疗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腋-股动脉旁路术治疗的35例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其中有间歇性跛者5例,下肢静息痛11例,合并溃疡或坏疽19例.闭塞原因包括动脉硬化闭塞症29例、血栓形成5例、主动脉夹层1例.术式为腋-双股动脉旁路术19例,腋-单侧股动脉旁路术16例,使用的旁路移植血管均为聚四氟乙烯(Gore-Tex)人工血管.结果 本组病例围手术期未发生死亡,术后患肢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消失,皮肤温度、颜色明显改善.远期随访时间3~80个月,总的术后1、3、5年移植血管的通畅率分别为:93%、87%、81%.结论 腋-股动脉旁路术具有侵袭性小,疗效确切等特点,是治疗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腔内治疗髂股动脉闭塞症的疗效,探讨其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髂股动脉闭塞症患者的腔内治疗资料,术前所有患者均行下肢动脉CT血管重建(CTA)检查,后经皮腔内血管成型术(percutani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并进行临床随访。结果 30例患者经腔内治疗29例获成功,成功率达96.7%;术后病变血管直径可达正常的80%以上;症状评分由术前的(8.38±1.78)分下降到出院前的(2.83±1.75)分(P<0.001),踝肱指数由术前的(0.44±0.078)分上升至出院前的(0.92±0.049)分(P<0.001);术后随访6~12个月,27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超声复查血流通畅,2例患者再次出现下肢缺血症状,经CTA检查为再狭窄,1例行球囊扩张,另1例行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后好转出院。结论腔内治疗髂股动脉闭塞症有很好的疗效,尤其是对短段的病变,长段(>8cm)狭窄或闭塞性病变可尝试腔内治疗,髂股动脉闭塞症应首选腔内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腔内支架成形术在髂股动脉长段闭塞治疗中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1月期间经CT血管造影( CT angiography ,简称CTA)证实髂股动脉长段(>10cm)狭窄或闭塞的15例患者共16条患肢的介入治疗资料。髂动脉闭塞2例(2条),股浅动脉闭塞13例(14条),闭塞长度为11.2~31.8(21.4±5.8)cm。15例均行腔内球囊扩张及支架成形术。结果15例16条患肢中有13例14条患肢闭塞动脉再通成功,14条患肢共植入支架25枚。13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支架成形术后踝肱指数(ABI)由术前(0.32±0.12)升高至(0.7±0.20)。术后随访1年一期通畅率为71.4%.结论腔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髂股动脉长段闭塞的一种创伤小、可行性强、近中期疗效好的治疗方法,可以作为髂股动脉长段闭塞的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利用Reekross球囊导管开通长段髂股动脉闭塞性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北京协和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应用Reekross球囊导管进行血管腔内治疗的68例髂股动脉长段慢性闭塞病变(CTO)患者(75条肢体),所有患者均为泛太平洋协作组共识(TASC)ⅡC、D级.其中男53例,女15例;年龄47 ~ 89(69±12)岁.肢体按Rutherford下肢缺血分期为3期41条,4期13条,5期19条,6期2条.总结分析技术成功率、患肢术后临床症状、踝肱指数(ABI)变化、并发症发生率及通畅率.结果 Reekross球囊导管开通病变技术成功率为90.7%(68/75),ABI从术前的(0.41±0.12)提升至术后3d的(0.77±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63,P<0.01).56例患者(61条肢体)随访12~40个月,平均(26.3±7.1)个月.术后3、6、12及24个月累计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8.4±1.6)%、(86.7±4.4)%、(80.0±5.2)%及(69.4±6.3)%.结论 Reekross球囊导管在治疗髂股动脉CTO病变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内膜下技术治疗髂动脉闭塞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内膜下技术在治疗髂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2006年8月在我院血管外科行内膜下介入治疗及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的13例髂动脉完全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行闭塞段动脉介入治疗均获得成功,主要症状均得到改善,无并发症。患者手术前、后平均踝动脉/肱动脉收缩压指数(ABI)分别为0.39(0~0.83)和0.94(0.73~1.3),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4)。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3~21个月),随访率76.9%,支架1年通畅率为100%(14/14枚)。结论内膜下技术在髂动脉闭塞性疾病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方法可靠、安全,近期通畅率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胭动脉人路逆行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股浅动脉长段硬化性闭塞症的可行性和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因股浅动脉及胭动脉近端完全闭塞接受经胭动脉入路逆行内膜下廊管成形术/支架置人术的患者,并选择同期24例因相似病变行常规人路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支架置人术成功的患者与之相对照,两组TASC11分类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比较两组技术成功率、临床疗效、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技术即时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初次通畅率为94.7%(16/17);12个月时初次通畅率为76.5%(13/17),再次通畅率100%。并发症(3例,17.6%)主要有胭动脉穿刺点假性动脉瘤,股动脉穿刺点出血,肢体远端动脉急性栓塞,根据情况给予了相应处理。ABI指数从术前的(0.43±0.23)上升至(0.89±0.26)(出院前),6个月(0.86±0.25)及12个月(0.81±0.23)时保持改善状态(P〈0.01)。对照组术后6个月的初次通畅率为91.7%(22/24);12个月时初次通畅率为75.0%(18/24),再次通畅率100%。并发症2例(8.3%),均为术后当晚股动脉穿刺点出血,重新加压包扎处理。ABI指数从术前的(0.55±0.31)上升至(0.90±0.23)(出院前),6个月(0.88±0.21)及12个月(0.85±0.26)时保持改善状态(P〈0.01)。两组间术后通畅率、ABI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长段股浅动脉/胭动脉近端闭塞性病变,在腔内顺行开通失败的情况下运用经胴动脉入路逆行内膜下血管成形/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3.
膝下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重症糖尿病肢体血管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膝下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重症糖尿病肢体血管病变的近期疗效,初步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29例重症糖尿病肢体血管病变患者采用INVATEC-DEEP球囊进行膝下动脉腔内成形,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踝肱指数(ABI)、肢端的经皮氧分压(TcPO2)并进行随访。结果29例患者(共29条肢体),术后即刻影像学成功率62.1%。全部随访6个月,手术未成功的患者6个月存活率88.9%,肢体存活率83.3%;手术未成功的患者6个月存活率72.7%,肢体存活率27.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重症肢体血管病变患者,膝下动脉腔内成形术具有一定的成功率,能够提高保肢率和降低病死率,是值得尝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轲东  张崇国  管敬  冯玉明  周良 《海南医学》2014,(23):3517-3519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所致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血管腔内治疗的临床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经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为动脉粥样硬化性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36例(42条患肢),将行经皮腔内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TA)或/和支架植入术治疗。按照Fontaine分型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1级或1级以上为临床成功,PTA后血管残余狭窄小于30%为技术成功。通过术后临床症状改善和CTA/MRA随访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PTA技术成功率为95.2%(40/42),1条技术不成功,1例术后合并动脉血栓,无血管夹层形成。39条肢体症状改善明显,2条无明显改善,踝肱指数从(0.50±0.11)至(0.82±0.15)。术后随访6个月Fontaine分型提高1、2、3级的患者分别为23例、13例和4例(40条患肢)。随访3~15个月,1条股动脉在12个月再次闭塞,1条胫后动脉术后8月再次闭塞,通畅率为92.8%。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所致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腔内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其有助于改善下肢血运,提高通畅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中长期保肢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导管定向溶栓(CDT)减容治疗对支架血管成形术治疗TASCⅡD级主髂动脉闭塞症(AIOD)近中期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20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管外科腔内治疗的105例(158条患肢)TASCⅡD级AIO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不同术式分为溶栓组(n=13)、支架组(n=53)及联合组(n=39)进行对比分析。比较术中射线暴露时间、支架置入长度、围手术期出血事件发生率、术后随访期间一期通畅率、免于不良事件发生率、各时段ABI、Rutherford分级改善程度等。结果:共100例患者(148条患肢)成功开通靶病变,患肢手术成功率93.6%(148/158)。52例经CDT治疗的患者围术期间未见CDT相关出血事件发生,其中41例(78.8%)患者TASCⅡ分级降低,52例经CDT治疗的患者中有39例联合金属裸支架置入,置入支架长度明显短于原始病变长度(t=5.019,P=0.000)。联合组射线暴露时间少于支架组(P=0.000)。36个月随访时支架组及联合组一期通畅率优于溶栓组(Log-Rank=5.409、6.748,P=0.020、0.034),...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腔内治疗方法,观察综合介入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84例(127支血管)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患者,分别单独或联合采用溶栓、血管腔内成形术(PTA)、血管内支架植入术(PTRS).术后定期复查,了解术后治疗血管的通畅情况.结果 84例127支血管采用溶栓、血管腔内成形术(PTA)、血管内支架植入术(PTRS)后,血管再通81例123支血管,血管再通率96.85%(123/127).术后复查半年、一年、二年血管开通率分别为95.12%(117/123)、79.67%(98/123)、68.29%(84/123).结论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通过综合介入治疗后,可使患者血管实现再通,改善下肢动脉血流,且近期、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介入球囊扩张成形结合支架植入治疗下肢动脉完全闭塞性病变,并观察治疗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我科收治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18例,采用常规或者内膜下成形技术对完全闭塞性病变进行扩张,根据扩张后病变变化选择性使用支架植入.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技术有效率和临床有效率,通过随访,判断治疗的初始通畅率、救肢率和生存率.结果:18例患者早期技术性的并发症1例(5.6%),为穿刺部位假性动脉瘤.动脉闭塞性病变再通的技术有效率髂、股、腘动脉为11/12,胫前动脉为6/14,胫后动脉为9/16,腓动脉为4/11,总的技术有效率为30/53,临床有效率为17/18.髂股段再通后支架植入16枚.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 d.术后6个月初始通畅率、救肢率和生存率分别为27/30、16/18和17/18.结论:对于下肢动脉完全闭塞性病变的患者,采用介入方法治疗的技术有效率与病变部位有关,可以达到理想的救肢率和生存率,操作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比较低,是一可用的、安全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斌  钟志雄  张奇峰 《河北医学》2013,19(3):365-367
目的:探讨介入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并进一步探讨影响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期间患有下肢动脉闭塞症的38例患者,根据其病程和病变血管的具体情况,进行介入治疗,术后随访18个月,分期观察患者术后血管通畅性及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38例患者介入治疗通畅率分别为:髂动脉血管96%,股动脉血管97%,腘动脉及以下血管96%;随访后发现术后下肢血管通畅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明显降低(P﹤0.05);独立影响介入手术后复发的因素是糖尿病(OR=2.75,95%CI:1.43-3.88)和高血压(OR=1.96,95%CI:1.27-2.68)。结论: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有效,术后注意控制血糖与血压有助于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单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与PTA联合支架植入两种方法治疗股腘动脉病变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95例(107条患肢)股腘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PTA组(单纯PTA,60条患肢)和支架组(PTA联合支架植入,47条患肢),采用门诊和电话问诊方式随访。结果:PTA组60 条患肢中22条为单纯股腘动脉病变,13条合并髂动脉病变,17条合并膝下动脉病变,8条合并髂动脉及膝下动脉病变;支架组47条患肢中18条为单纯股腘动脉病变,8条合并髂动脉病变,15条合并膝下动脉病变,6条合并髂动脉及膝下动脉病变。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合并症、治疗前踝肱指数及Rutherford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TA组中泛大西洋协作组(Trans-Atlantic Inter-Society Consensus,TASC)C/D级所占比例低于支架组(58.3% vs.76.6%,P=0.047)。PTA组和支架组随访时间分别48.0(5.0,108.0)个月和40.0(3.0,96.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支架组治疗费用及近期总有效率明显高于PTA组[(33 882.7±8 695.6)元vs.(17 754.8±3 654.2)元, P<0.001;93.6% vs.80.0%,P=0.044];近期显效率尽管略高于PT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9% vs.21.7%,P=0.231);近期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与PT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3% vs. 58.3%, P=0.724;1.7% vs.2.1%,P=1.000);两组均无近期恶化及围术期死亡病例。支架组远期显效率低于PTA组,恶化率高于PTA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5% vs. 15.0%,P=0.381;14.9% vs.5.0%,P=0.081);两组远期总有效率、累积保肢率及再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0% vs. 66.7%,P=0.939;94.7% vs.94.1%,P=0.884;31.9% vs. 31.7%,P=1.000)。两组1~10年一期及二期累积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7,P=0.622)。进一步分组比较表明,支架组TASC A/B级和C/D级患者近期显效率、总有效率及远期恶化率均高于PTA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动脉硬化闭塞症导致的股腘动脉病变,支架植入虽提高了近期疗效,但远期疗效和保肢率方面与单纯PTA无显著差异,且治疗费用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