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方剂量变化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脏器指数、血肌酐及尿素氮的量效关系.方法:将雄性SD大鼠(120-150g)适应性喂养1周,采用肥胖加少量链脲佐菌素尾静脉注射的方法造模,然后分为12个组,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葛根芩连汤方剂量变化的9个剂量给药组(分别为1.65、4.95、8.25、11.55、14.85、18.15、21.45、24.75、28.05g饮片/kg),每组15只.按照实验方法分别给药,实验结束后取肾脏及血清.结果:葛根芩连汤(1.65g饮片/kg-28.05g饮片/kg)剂量之间对于肾脏的脏器指数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其中以21.45g饮片/kg(对应于1两=13g)给药组的肾脏脏器指数的下降的药效最显著.葛根芩连汤(1.65g饮片/kg-28.05g饮片/kg)剂量之间对于肌酐、尿素氮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其中分别以18.15g饮片/kg给药组(对应于1两=11g)和24.75g饮片/kg给药组(对应于1两=15g)的药效最明显.结论:葛根芩连汤方剂量变化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治疗作用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对荷芩止痒搽剂(原生药1.5 g/mL、3.0 g/mL、6.0 g/mL)进行家兔皮肤给药4周停药恢复2 周,观察其对家兔主要脏器的毒性影响,为临床用药的安全剂量范围及监测指标提供参考. 方法 最大给药量对家兔进行经皮长期毒性实验,按2 mL/kg每天等容量皮肤给药一次,连续给药4周,停药恢复观察2周.分别于给药末期和恢复期处死动物,称量主要脏器重量、计算脏器系数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动物解剖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各给药组与对照组主要脏器的病变发生率与病变程度基本相当,认为与给药无关.结论 家兔皮肤给予荷芩止痒搽剂1.5 g/mL·kg,折合原药材3.0 g/kg,相当于成人临床拟用最大药量20倍以下对家兔主要脏器无毒性影响,可视为安全剂量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芪药消渴胶囊与葛根芩连汤对高脂膳食诱导追赶生长模型大鼠IR及IL-6、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限食后开放高脂膳食法复制追赶生长大鼠模型,观察用芪药消渴胶囊、葛根芩连汤灌胃给药8 W后大鼠血糖、血脂、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IL-6、TNF-α的变化。结果芪药消渴胶囊(0.6、1.8 g/kg)剂量、葛根芩连汤(6.5、3.25 g/kg)剂量能改善追赶生长大鼠胰岛素抵抗(P<0.05),降低细胞炎症因子IL-6、TNF-α的分泌(P<0.05)。结论芪药消渴胶囊、葛根芩连汤均能改善高脂膳食致追赶生长模型大鼠IR,降低IL-6、TNF-α的分泌,提示对减轻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且芪药消渴胶囊的作用优于葛根芩连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生晒参超微饮片对脾虚小鼠小肠黏膜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空白对照组、生晒参汤剂组、生晒参超微饮片全剂量组(含生药2.5g/kg)及生晒参超微饮片1/2剂量组(含生药1.25g/kg),采用利血平法制备脾虚动物模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生晒参超微滤液及生晒参传统汤剂,造模及给药后处死小鼠,取小肠空肠段作光镜HE染色观察小鼠小肠黏膜形态改变,电镜观察小肠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用药后生晒参超微饮片全剂量组能明显改善脾虚小鼠小肠上皮微绒毛,改善细胞质和细胞器结构,有显著的修复作用。结论生晒参超微饮片对脾虚小鼠小肠黏膜的修复作用优于生晒参传统汤剂。  相似文献   

5.
葛根芩连方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总生物碱溶出量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葛根琴连方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总生物碱溶出量,为中药复方超微饮片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水溶性浸出物定量测定,薄层层析定性鉴别,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测定葛根芩连方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水溶性浸出物及总生物碱含量.结果 葛根芩连汤超微饮片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是传统饮片的1.5倍;总生物碱含量是传统汤剂的1.74倍.结论 超微饮片细胞破壁后,化学成分溶出量较传统饮片增加,并快速溶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传统葛根芩连方基础上设计制备葛根芩连结肠定位释药胶囊并对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优化处方制得葛根芩连结肠定位胶囊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将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分成5组,即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葛根芩连简方组、葛根芩连全方组、葛根芩连简方结肠定位胶囊组,持续给药1周后比较给药后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olonic mucosal damage index,CMDI)。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葛根芩连简方和全方组DAI、CMDI均显著降低(P<0.05);葛根芩连简方、全方组DAI、CM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葛根芩连简方结肠定位胶囊组DAI、CMDI均显著低于葛根芩连简方和全方组(P<0.05)。结论 葛根芩连简方结肠定位胶囊可提高葛根芩连汤原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葛根芩连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水平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考察其干预2型糖尿病的作用及机理。方法建立高糖高脂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的葛根芩连汤(5g/kg、10 g/kg、20g/kg)对该模型的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葛根芩连汤低、中、高剂量组FBG降低(P0.01),SOD升高(P0.05,P0.01);葛根芩连汤中、高剂量组TG降低(P0.05,P0.01),HDL-C升高(P0.05,P0.01),MDA降低(P0.05,P0.01);葛根芩连汤高剂量组TCH降低(P0.05),LDL-C降低(P0.05,P0.01)。结论葛根芩连汤对2型糖尿病大鼠具有降糖降脂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而实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三叶青藤叶配方颗粒的小鼠急性毒性反应,初步评价其用药安全性。方法采用最大耐受量(MTD)试验法,取昆明小鼠40只,雌雄各半,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给药组及空白组;给药组以0.76 g/mL三叶青藤叶配方颗粒最大给药浓度药液按小鼠灌胃最大给药体积40 m L/kg给药;空白组灌服40 m L/kg蒸馏水,连续观察14 d,观察2组急性毒性症状谱,记录2组小鼠累计死亡数、脏器指数及体质量变化。结果无法得出三叶青藤叶配方颗粒半数致死量。最大耐受实验观察期间给药组小鼠未见中毒反应,无动物死亡;给药后10~15 min,给药组小鼠行动减缓,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给药25~30 min后,开始逐渐恢复正常活动及饮食饮水;给药组给药14 d后解剖肉眼未见脏器异常。比较2组的脏器指数及小鼠体质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叶青藤叶配方颗粒的小鼠灌胃给药最大耐受剂量大于最大给药量30.4 g/(kg·d),相当于是临床按60 kg体重计算每公斤体质量日用量的121.6倍以上;三叶青藤叶配方颗粒口服毒性小,临床剂量下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对高脂饲料诱导的肥胖小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空白组给予正常饲料喂养,以高脂饲料喂养C57BL/6J雄性小鼠建立肥胖小鼠模型,造模3个月,将肥胖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葛根芩连汤低、高剂量(15、45 g/kg)组和奥利司他阳性药组(15.6 mg/kg)。给药2个月,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检测各组小鼠体重、血清中脂代谢相关因子水平,采用组织切片观察肝脏病理学和脂肪细胞体积变化,小鼠代谢分析系统检测代谢率,qRT-PCR和Wsetern-blot检测脂肪组织中与代谢相关因子水平。结果给予葛根芩连汤后,小鼠体质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脂肪组织比重HE染色结果结果显示,葛根芩连汤组可明显降低脂肪组织质量和脂肪细胞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减轻了小鼠肝脏脂肪堆积,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和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其代谢率进行检测发现,葛根芩连汤组可增加耗氧量(Oxygen consupmtion)和能量消耗率(Energy exchange rate,EE)、降低呼吸熵(Respiratory entropy,RQ)而增加能量消耗,进一步对其机制研究发现葛根芩连汤可上调了脂肪组织中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而加速了能量代谢。结论葛根芩连汤通过减少脂质聚积和加速能量代谢而抵抗高脂饲料诱导的肥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七叶一枝花对H_(22)荷瘤小鼠实体瘤生长及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于小鼠右前肢腋窝皮下(腹腔)接种0.2 m L瘤细胞液建立H_(22)荷瘤小鼠实体瘤模型,造模后按体质量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灌胃蒸馏水20 m L/kg,每日1次),阳性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40 mg/kg,隔日给药1次),七叶一枝花高(2.4 g/kg)、中(1.2 g/kg)、低(0.6 g/kg)剂量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每组30只。接种H_(22)瘤细胞后次日开始给药,连续给药14 d。末次给药后24 h,称取小鼠体质量后将其处死,剖取瘤块称重,计算抑瘤率。于小鼠腹腔接种0.2 m L瘤细胞液建立H_(22)荷瘤小鼠腹水瘤模型,分组及给药同上,给药结束后继续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生存时间,计算生命延长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及七叶一枝花高、中、低剂量组瘤重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七叶一枝花高剂量组瘤重明显低于中、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及七叶一枝花高、中、低剂量组生存时间均显著延长,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七叶一枝花高剂量组小鼠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七叶一枝花可明显抑制H_(22)荷瘤小鼠实体瘤的生长,并延长H_(22)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九香止泻肠溶片对番泻叶煎剂所致小鼠急性腹泻模型及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给小鼠灌胃番泻叶煎剂,造成急性腹泻模型,分别给药九香止泻肠溶片低、中、高剂量及阳性对照药物,比较腹泻指数;小鼠尾静脉注射伊文斯兰,腹腔注射醋酸造模,测定吸光度。结果九香止泻肠溶片各剂量组腹泻指数显著低于番泻叶模型组(P<0.05),其作用效果优于肠康片组和颠茄磺苄啶组(P<0.05);各剂量组吸光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中剂量组吸光度显著低于肠康片组(P<0.05)。结论结果提示九香止泻肠溶片具有显著的止泻和抗炎的作用;且相关作用优于肠康片和颠茄磺苄啶片。  相似文献   

12.
虎杖水煎液的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虎杖水煎液的镇痛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药效学依据。方法:小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低剂量组(4g/kg),高剂量组(8g/kg)。给药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给予虎杖水煎液灌胃,对照组给予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用醋酸扭体法以及热板法观察虎杖水煎液的镇痛作用。结果:虎杖水煎液高剂量组能显著减少小鼠扭体次数;热板法结果显示,虎杖水煎液低剂量组在给药后1.5h可以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阈值(P<0.01),高剂量组在给药后1.5h、3h和5h均能提高小鼠的痛阈值(P<0.01或P<0.05)。结论:虎杖水煎液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大鼠灌胃给予葛根芩连微丸后血浆中葛根素、黄芩苷和小檗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测定单次给药后血药浓度的经时变化。方法血浆样品预处理后采用2.5倍乙腈沉淀蛋白,HPLC测定血药浓度。色谱柱为铂金ODS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含体积分数0.025%H3PO4+体积分数0.035%三乙胺),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70 nm,柱温为30℃。结果葛根素、黄芩苷、小檗碱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079 5~31.795 8、0.084 8~33.915 2、0.055 5~22.200 0μg.mL-1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葛根素、黄芩苷和小檗碱的定量限分别为0.079 5、0.084 8、0.055 5μg.mL-1。各成分的低、中、高质量浓度溶液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5%,回收率均在75%~120%之间,RSD均小于1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葛根芩连微丸血中葛根素、黄芩苷和小檗碱血药浓度同时测定的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葛根及川芎对动物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跳台法观察葛根和川芎水煎剂对动物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葛根水煎剂(50和30g/kg,po)及川芎水煎剂(50g/kg,po)可以对抗东莨菪碱所造成的小鼠记忆获得障碍;葛根水煎剂(50和30g/kg,po)及川芎水煎剂(50g/kg,po)可以对抗40%乙醇所造成的小鼠记忆再现障碍;葛根水煎剂(50g/kg,po)还能对抗NaNo_2所造成的小鼠记忆巩固障碍,而川芎水煎剂对小鼠记忆巩固障碍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大鼠灌胃四物汤后血清阿魏酸和芍药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24只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四物汤低、高剂量组,各8只.空白对照组灌胃蒸馏水,四物汤低、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生药含量0.3 g/mL和0.6 g/mL的四物汤,灌胃体积为10 mL/kg,连续灌胃7 d.于最后一次灌胃1 h后水合氯醛麻醉,腹主动脉取血,制备含药血清,进行HPLC分析,紫外波长230 nm处检测.结果:阿魏酸和芍药苷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1.0190X-0.031、Y=1.026X+0.091,r值分别为0.9998、0.9997,线性范围分别为0.62~18.03 μg/mL、0.32~5.11 μg/mL;精密度、专属性、稳定性和提取回收率考查均符合要求;四物汤高剂量组血清中的阿魏酸和芍药苷含量均明显高于四物汤低剂量组(P<0.01).结论:该方法可以用于同时测定大鼠灌胃四物汤后血清中阿魏酸和芍药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葛根芩连汤源于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功善解表清里.现代临床研究此方具有解热、抗菌、抗病毒、抗缺氧、抗心律失常、解痉、抑制胃肠运动等药理作用,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病症,尤其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尤为广泛,特色突出,值得一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内血管新生及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健康的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华佗再造丸组(2.0 g/kg)和桃红四物汤高、中、低剂量组(2.1 g/kg、1.4 g/kg、0.7 g/kg),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后连续给药7 d.采用Zea longa方法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缺血皮质区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未见神经功能缺损,华佗再造丸组和桃红四物汤高、中、低剂量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模型组(P<0.05~P<0.01),桃红四物汤高剂量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华佗再造丸组、桃红四物汤中和低剂量组(P<0.05~P<0.01);假手术组MVD、VEGF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桃红四物汤高、中剂量组和华佗再造丸组MVD和p-AKT均高于模型组,桃红四五汤高剂量组VEGF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桃红四物汤高剂量组MVD、p-AKT均高于华佗再造丸组和桃红四物汤中、低剂量组(P<0.05~P<0.01),桃红四物汤高剂量组VEGF高于低剂量组(P<0.05),各组AKT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有显著药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而促进脑缺血部位的血管新生,使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损伤的神经功能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棱丸对肠纤维化大鼠VEGF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三棱丸低、中、高剂量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无任何干预措施,其它4组以5%的2,4,5-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造模,诱导形成大鼠的肠纤维化模型;治疗组以高、中、低不同浓度(10.0,5.0,2.5?g/kg)的三棱丸水煎剂灌胃,每日1次;模型组、空白对照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所有大鼠在给药35?d后处死,作病理学分析,并采用Western blot和qPCR法检测结肠组织中钙粘附蛋白E(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llagen 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转录和表达。结果?三棱丸高、中剂量均能抑制大鼠肠纤维化程度,下调colllagen Ⅰ、VEGF的转录和表达水平(P<0.05),三棱丸高剂量作用更显著。结论?三棱丸可以通过下调VEGF表达水平,发挥抗肠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血府逐瘀汤对小鼠偏头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偏头痛小鼠的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72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第1组为正常对照组,不做皮下注射;第2组为假手术组,皮下注射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第3~6组制成偏头痛模型组(小鼠皮下注射利血平10mg/kg,14d)后,第1~3组给予等容积的蒸馏水,第4~6组分别给予血府逐瘀汤7.6g/kg、15.2g/kg、22.8g/kg。采用热板法测痛阈,取血测凝血时间,取脑匀浆测五羟色胺(5-HT)。结果:血府逐瘀汤能延长凝血时间,提高痛阈,调节5-HT的过度降低。结论:血府逐瘀汤能治疗利血平所致小鼠偏头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