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熊果酸(UA)对破骨细胞(OC)增殖分化的影响,探讨其在正畸力致牙根吸收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与OC间的关系。方法:对小鼠单核/巨噬系细胞RAW264.7进行OC诱导,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法及骨吸收陷窝观察鉴定诱导是否成功。采用CCK-8法选取对RAW264.7无细胞生物毒性适宜浓度的UA,观察其对RAW264.7增殖分化的影响。实验组在培养液中加入梯度浓度为1.0、2.5、5.0、10.0、20.0和40.0μmol·L-1 UA,对照组不加UA。结果:TRAP染色及骨吸收陷窝观察,诱导培养RAW264.7细胞5 d后,可见TRAP染色阳性细胞;扫描电镜下吸收陷窝呈圆形和椭圆形等,底壁较粗糙,边界较清晰。表明RAW264.7细胞成功向OC分化。CCK-8检测,高浓度UA(>10.0μmol·L-1)显著抑制OC的增殖;适宜浓度UA(5.0μmol·L-1)既在生物安全浓度范围内,又抑制OC的增殖;低浓度UA(< 2.5μmol·L-1)无作用。结论:RANKL可诱导RAW264.7细胞分化成熟。UA与OC增殖分化有关联,其在适宜浓度(5.0μmol·L-1)时对OC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银杏叶提取物(GBE)对破骨胞分化和骨吸收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采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不同浓度GBE处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0μg·L-1 RANKL)、RANKL组(100 μg·L-1RANKL)和RANKL+75mg·L-1 GBE和RANKL+150 mg·L-1 GBE组。抗酒石酸酸性染色(TRAP)法观察各组破骨细胞的形态及数量,骨吸收陷窝面积评估GBE对破骨细胞骨吸收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RT-PCR法检测RAW264.7细胞中破骨细胞相关基因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FATc1)、树突状细胞特异性跨膜蛋白(DC-STAMP)、组织蛋白酶K (Cathepsin K)、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P27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RANKL组破骨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P < 0.05);与RANKL组比较,RANKL+75 mg·L-1 GBE和RANKL+150 mg·L-1 GBE组破骨细胞数量明显降低(P < 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RANKL组骨片中骨吸收陷窝面积明显升高(P < 0.05);与RANKL组比较,RANKL+75 mg·L-1 GBE和RANKL+150 mg·L-1 GBE组骨片中骨吸收陷窝面积明显降低(P < 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75和150 mg·L-1 GBE组RAW264.7细胞凋亡率升高(P < 0.05),RAW264.7细胞中Bcl-2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 0.05),Bax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 0.05)。与RANKL组比较,RANKL+75 mg·L-1 GBE和RANKL+150 mg·L-1 GBE组RAW264.7细胞G0-G1期阻滞明显缩短(P < 0.05);RAW264.7细胞中P27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 0.05),Cyclin-D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 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RANKL组RAW264.7细胞中破骨细胞相关基因NFATc1、DC-STAMP、Cathepsin K和MMP-9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 0.05);与RANKL组比较,RANKL+75 mg·L-1 GBE和RANKL+150 mg·L-1 GBE组RAW264.7细胞中破骨细胞相关基因NFATc1、DC-STAMP、Cathepsin K和MMP-9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 0.05)。结论:GBE可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促进RAW264.7细胞凋亡、缩短RANKL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G0-G1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小鼠肌腱膜纤维肉瘤癌基因B型(MafB)基因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阐明MafB对小鼠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提取小鼠RAW264.7细胞总RNA,逆转录为cDNA,以cDNA为模板PCR获得目的基因MafB,连接入穿梭质粒pAdTrack-CMV,经酶切鉴定正确的穿梭质粒用PmeⅠ线性化后转化到含pAdEasy-1 的大肠杆菌BJ5183菌株中,经PacⅠ线性化后,在HEK 293细胞中包装腺病毒 Ad-MafB,感染小鼠RAW264.7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载体组(Ad-GFP组)和过表达组(Ad-MafB组),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afB的表达水平,经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MafB对小鼠可溶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的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和Ad-GFP组比较,Ad-MafB组RAW264.7细胞MafB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TRAP染色,Ad-MafB组TRAP阳性细胞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和Ad-GFP组;与空白对照组和Ad-GFP组比较,Ad-MafB组TRAP和组织蛋白酶K(CTSK) mRNA表达降低且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成功构建可在小鼠RAW264.7细胞中过表达MafB的重组腺病毒Ad-MafB,证实MafB可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体外骨骼肌L6细胞缺氧缺糖(OGD)模型,在体外水平上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压疮深部组织损伤(DTI)的保护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大鼠骨骼肌L6成肌细胞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OGD组、5 μg·L-1 EGF+OGD组、10 μg·L-1EGF+OGD组和20 μg·L-1EGF+OGD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生存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DCFH-DA法检测各组L6成肌骨骼肌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Rhodamine 123检测线粒体膜电势,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骨骼肌细胞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GD组OGD24 h时骨骼肌细胞生存率明显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ROS水平升高(P<0.01),线粒体膜电势下降(P<0.01),Bcl-2/Bax比值明显下降(P<0.01)。与OGD组比较,不同浓度EGF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其中10和20 μg·L-1EG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浓度EGF组骨骼肌细胞中ROS水平呈浓度依赖性降低,线粒体膜电势明显增加,10和20 μg·L-1 EG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cl-2/Bax比值明显下降,并具有浓度依赖性,其中10和20 μg·L-1EG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EGF通过降低细胞内ROS水平保护线粒体功能,改善OGD诱导的大鼠骨骼肌细胞损伤,并具有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SH)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诱导分化为破骨样细胞过程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以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诱导分化,同时加用不同浓度TSH处理7d,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鉴定并计数阳性细胞数量,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分化标志蛋白TRA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的基因表达.结果 RAW264.7细胞可在RANKL诱导下分化为破骨样细胞,高表达TRAP、MMP-9和Cathepsin K基因,TSH可剂量依赖性抑制细胞分化并下调上述基因的表达.结论 TSH可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对于维持骨量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电离辐射对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辐射导致骨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50 μg•L-1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诱导RAW264.7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RQW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未处理)、RANKL处理组(50 μg•L-1RANKL处理)、照射处理组(2 Gy γ射线照射)、照射联合RANKL处理组(50 μg•L-1RANK处理+2 Gy γ射线照射)。采用抗酒石酸磷酸酶(TRAP)染色法检测各组破骨细胞的分化状态;采用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RANK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RANK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RAW264.7细胞经过RANKL诱导7 d后,TRAP染色呈现阳性,表明已经成功分化成为破骨细胞。与对照组比较,RANKL处理组和照射处理组破骨细胞前体细胞中RANK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P<0.05);与RANKL处理组比较,照射联合RANKL组破骨细胞前体细胞中RAN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电离辐射可以促进破骨细胞前体细胞的增殖和成熟,增加其活性,但是对破骨细胞的增殖、成熟与活性却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相似文献   

7.
目的:新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9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作用,但其在破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探讨IL-29对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 activation of nuclear-κB ligand,RANKL)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破骨前体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流式检测IL-29特异性受体IL-28Rα在RAW264.7细胞表面的表达,CCK8法检测IL-29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不同浓度IL-29重组因子加入到RANKL诱导的RAW264.7向破骨细胞分化的体系中,5 d后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检测IL-29对破骨细胞数目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L-29对破骨细胞标志性基因TRAP?CTR?CTSK及相关基因TRAF6?RANK表达的影响?结果:IL-29呈剂量依赖性抑制RANKL诱导的RAW264.7中破骨细胞的形成,100 ng/mL IL-29可显著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以及破骨细胞形成相关基因TRAP?CTR?CTSK?TRAF6?RANK的表达?结论:本研究首次证实IL-29可以抑制破骨细胞形成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肾小管上皮-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TEMT)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近曲小管上皮HK-2细胞,取Ⅳ期细胞分为对照组、AngⅡ(1×10-6mol·L-1)组、HGF(8 μg·L-1)组和AngⅡ(1×10-6mol·L-1)+HGF(8 μg·L-1)组。采用CCK8法检测HK-2细胞增殖情况,RT-PCR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HK-2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1),HGF组HK-2细胞增殖活性升高(P<0.05),AngⅡ+HGF组HK-2细胞增殖活性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 HK-2细胞中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HGF组HK-2细胞中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 AngⅡ+HGF组HK-2细胞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 与AngⅡ 组比较,AngⅡ+HGF组细胞增殖活性升高(P<0.05),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AngⅡ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而促进TEMT, HGF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而抑制TEMT,HGF可能介导AngⅡ抑制HK-2细胞增生及促进TEMT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骨髓瘤细胞RPMI8226诱导破骨前体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RPMI8226细胞能表达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蛋白和RANKL裂解酶(TACE、ADAM19)mRNA表达。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细胞化学染色鉴定成熟破骨细胞。利用重组人RANKL蛋白(rhRANKL)、条件培养液和人抑制性RANKL单克隆抗体(RANKL mAb)参与培养,诱导RAW264.7细胞分化为成熟破骨细胞。结果 Western blotting法证实RPMI8226细胞表达跨膜型和可溶型RANKL(mRANKL,sRANKL)。RT-PCR法证明RPMI8226细胞表达RANKL、RANKL裂解酶和TRAP mRNA。TRAP染色观察RPMI8226细胞、MG-63细胞条件培养液与rhRANKL均能明显诱导RAW264.7细胞分化为TRAP阳性多核成熟破骨细胞。RT-PCR法证实此3组能刺激RAW264.7细胞上调TRAP mRNA表达。TRAP染色和TRAP mRNA表达中发现RANKL mAb能阻断RPMI8226细胞条件培养液和rhRANKL诱导的破骨前体细胞分化成熟作用。结论骨髓瘤RPMI8226细胞能表达RANKL,其条件培养液可能含sRANKL,能使RAW264.7细胞分化成TRAP阳性多核成熟破骨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Wnt3a对小鼠破骨细胞分化调控的影响.方法 将细胞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即空白组)、实验对照组(感染Ad-GFP组)、阳性对照组(50 ng/ml RANKL诱导组)、实验组(感染Ad-Wnt3a组).分别给予处理因素后常规细胞培养6d,通过酒石酸抗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情况;Western blot检测TRAP、Cathepsin K蛋白的表达;分别于处理因素后3、6、9d提取细胞总RNA,荧光定量Real time (RT-PCR)检测核因子κB受体(RANK)、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的表达.结果 TRAP染色显示50 ng/mL RANKL诱导组能成功诱导RAW 264.7成多核(核≥10),空白组和Ad-GFP组有少量多核细胞(3≤核≤5),Ad-Wnt3a组为单核有个别双核;Western blot检测显示Ad-Wnt3a组TRAP、Cathepsin K蛋白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RT-PCR检测Ad-Wnt3a组能下调RANK、TRAP、Cathepsin K、MMP-9基因的表达.结论 Wnt3a能抑制RAW264.7分化成成熟的破骨细胞.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改良细胞培养方案建立体外诱导Raw264.7 细胞分化形成成熟破骨细胞(OC)的高效培养体系。方法:向Raw264.7细胞培养液α-MEM中添加50 μg•L-1 M-CSF、100 μg?L-1 RANKL和1×10-8 mol•L-1 1α,25-(OH)2D3, 于5% CO2 、 37℃孵箱中培养12 d,每3 d换液1次,每次换液前对细胞进行短暂消化。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利用HE染色、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FITC-phalloidin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鉴定OC是否成熟并具有吞噬功能。结果:通过改良培养方法,在诱导过程中培养孔内的大部分区域始终保持单层细胞的生长状态。镜下观察和HE染色,诱导第12天时OC胞体覆盖培养面积的70%;FITC-phalloidin染色,伴随着OC成熟,伪足内出现的束状伪足小体逐渐变为环形,最终融合带状肌动蛋白环环绕在胞质周围;免疫荧光染色,诱导12 d后OC表达的降钙素受体(CTR)较前体细胞显著增加,TRAP染色显示OC胞浆内呈现大量红色颗粒。提示获得的OC成熟并具有吞噬功能。结论: 本实验通过改良培养方法,联合应用细胞因子50 μg•L-1 M-CSF、100 μg•L-1 RANKL和1×10-8 mol•L-1 1α,25-(OH)2D3建立了体外诱导Raw264.7 细胞分化形成成熟OC的高效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补骨脂素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以及对破骨细胞ERα、IL-17R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初步阐明补骨脂素抗骨质疏松作用.方法 采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体外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分化为破骨细胞,以雌二醇作为阳性对照药,补骨脂素分为高剂量(10 μmol/L)、中剂量(5 μmol/L)、低剂量(2.5 μmol/L).通过TRAP染色细胞数和骨吸收陷窝数评价药物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作用,同时采用RT-PCR和ELISA检测破骨细胞MMP-9、Cathepsin K、TRAP基因表达和蛋白水平,反映破骨细胞活性,RT-PCR和ELISA检测IL-17R、ER-α的基因表达和蛋白水平,初步探讨补骨脂素作用机制.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补骨脂素高、中、低3个浓度均显著抑制破骨细胞形成数和骨陷窝形成数,同时对Cathepsin K、TRAP、IL-17R的基因表达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 <0.05,P<0.01),并且显著增强ER-α基因表达(P<0.01).高、中、低剂量的补骨脂素对MMP-9的基因表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中剂量的补骨脂素对Cathepsin K的蛋白含量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高、中、低剂量的补骨脂素对TRAP、MMP-9、IL-17R的蛋白含量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P<0.01);高、中、低剂量的补骨脂素均显著促进ER-α的蛋白表达(P<0.01).结论 补骨脂素对破骨细胞的形成和溶骨活性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通过提高破骨细胞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和抑制IL-17R的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唑来膦酸(ZOL)对破骨细胞(OC)分化及信号分子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 (CaMK)Ⅱ、Ⅳ基因表达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 方法: 应用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264.7向破骨细胞分化。细胞分为对照组和ZOL组,用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ANKL)诱导5 d,ZOL组同时加用ZOL处理2 d,第5天收集细胞后检测OC生成及CaMKⅡ、CaMKⅣ基因表达情况。 结果: ZOL组中多核OC数、骨吸收陷窝数和面积分别为33.0±1.0、46.0±3.5和(4 125.9±674.8)μm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6±3.2、86.0±9.2和(9 418.3±1 260.8)μm2(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ZOL组细胞中CaMKⅡ和CaMKⅣ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CaMKⅡ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下降了39.3%和58.9%,CAMKⅣ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下降了51.7%和46.8%(P<0.01)。免疫荧光化学,与对照组比较,ZOL组细胞中CaMKⅡ、Ⅳ蛋白荧光强度明显下降(P<0.05或P<0.01)。 结论: ZOL在OC多核化阶段可以明显抑制OC的生成和骨吸收功能,并下调CaMKⅡ和CaMKⅣ基因表达。信号分子CaMKⅡ和CaMKⅣ可能参与了唑来膦酸对OC形成和功能的抑制作用,并在该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Cal27细胞)上清液诱导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分泌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阐明姜黄素抗OSCC的作用机制。方法:将Raw264.7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及不同浓度(1.25、2.50、5.00、10.00、20.00和40.00μmol·L-1)姜黄素组,各组细胞加入Cal27细胞上清液共同孵育48 h,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将Raw264.7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及不同浓度(5、10和20μmol· L-1)姜黄素组,各组细胞加入Cal27细胞上清液共同孵育36和48 h后,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2(IL-1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表达水平;Cal27细胞上清液孵育Raw264.7细胞48 h后,姜黄素组加入不同浓度(5、10和20μmol·L-1)姜黄素干预48 h,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IL-12、iNOS、TNF-α、IL-10和精氨酸酶1(Arg-1)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40 μmol·L-1姜黄素组Raw264.7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1)。不同浓度姜黄素与Cal27细胞上清液共同孵育Raw264.7细胞36 h,与对照组比较,20 μmol·L-1姜黄素组Raw264.7细胞中IL-1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10和20μmol·L-1姜黄素组Raw264.7细胞中iNOS和TNF-α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20μmol·L-1组Raw264.7细胞中IL-10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不同浓度姜黄素与Cal27细胞上清液共同孵育Raw264.7细胞48 h,与对照组比较,5和20 μmol·L-1姜黄素组Raw264.7细胞中IL-1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5和20μmol·L-1姜黄素组Raw264.7细胞中iNOS、TNF-α和IL-10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Cal27细胞上清液孵育Raw264.7细胞48 h后,采用不同浓度姜黄素进行干预,与对照组比较,10和20 μmol·L-1姜黄素组Raw264.7细胞中IL-12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不同浓度姜黄素组Raw264.7细胞中iNOS、TNF-α和Arg-1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20μmol·L-1姜黄素组Raw264.7细胞中IL-10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姜黄素可以在诱导TAMs的不同阶段调节TAMs分泌细胞因子IL-12、iNOS、TNF-α、IL-10和Arg-1 mRNA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五味子脂A (GA)与卡铂(CBP)联用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阐明GA的协同抑瘤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GA与CBP单独或联合对卵巢癌Skov3细胞株进行干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根据其结果选择GA和CBP合适浓度。实验分为对照组、GA (0.04 μmol· L-1)组、CBP (16mg· L-1)组、GA (0.04 μmol·L-1)联合CBP (16mg·L-1)组(GA+CBP组),药物处理48h后,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MP-2、MMP-9、AKT1和pAKT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GA组和CBP组比较,GA+CBP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P<0.01),且GA和CBP浓度分别为0.04 μmol·L-1、16 mg·L-1时量效比最佳。克隆形成实验,与对照组比较,CBP组和GA+CBP组Skov3细胞克隆形成率均降低(P<0.05或P<0.01);GA+CBP组Skov3细胞形成率明显低于GA组和CBP组(P<0.01)。细胞划痕实验,与对照组比较,GA组和CBP组Skov3细胞迁移的数量减少;GA+CBP组细胞迁移的数量明显低于GA组和CBP组。Transwell实验,与对照组比较,GA组和CBP组Skov3细胞穿过细胞外基质(ECM)的能力降低;与GA组和CBP组比较,GA+CBP组Skov3细胞穿过ECM的能力降低。RT-PCR法,与GA组和CBP组比较,GA+CBP组Skov3细胞中MMP-2和MMP-9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Western blotting法,与GA组和CBP组比较,GA+CBP组Skov3细胞中MMP-2、MMP-9、AKT1和pAKT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GA可增强CBP抑制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能力,从而发挥化疗的减毒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毛樱桃总黄酮(PTTTF)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细胞炎症模型中炎症因子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和人中性粒细胞(PMN)建立细胞炎症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DXM)组和不同剂量(0.4、4.0和40.0 mg·L-1)PTTTF组。采用RT-PCR法检测RAW264.7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RAW264.7细胞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C-Jun氨基末端激酶1/2(JNK)和磷酸化JNK(p-JNK)蛋白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W264.7细胞S期细胞百分率和PMN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RAW264.7细胞中IL-1β、IL-6、iNOS、TNF-α和HMGB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NF-κB、ERK1/2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S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PMN细胞凋亡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4.0及40.0 mg·L-1PTTTF组和DXM组RAW264.7细胞中IL-1β、iNOS、TNF-α和HMGB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NF-κB、ERK1/2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S期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PMN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PTTTF能够下调LPS诱导的细胞炎症模型中炎症因子表达水平,该作用可能与其降低S期细胞百分率,促进其凋亡,并下调NF-κB、ERK1/2和p-JNK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牙周炎患者自身组织核酸刺激小鼠巨噬细胞后炎性相关因子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L-18) mRNA表达水平,探讨牙周炎患者自身组织核酸对小鼠巨噬细胞中炎性相关因子的作用。方法:于慢性牙周炎患者翻瓣术中采集炎性牙周组织、于牙周组织健康患者冠延长术中采集健康牙周组织,分别提取组织总RNA逆转录成cDNA (cDNA质量浓度为1 mg·L-1)。培养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加入上述提取的健康牙周组织cDNA (健康牙周组织)和炎症牙周组织cDNA (炎症牙周组织)共孵育。共孵育4、6和8h后,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RAW264.7细胞中NLRP3、caspase-1、IL-1β和IL-18 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微镜下观察,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生长状态良好,细胞形态似圆形和多边形,胞浆透明,胞体丰满。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在4、6和8h时RAW264.7细胞中NLRP3、caspase-1、IL-1β和IL-18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6 h时实验组RAW264.7细胞中NLRP3、caspase-1、IL-1β和IL-18 mRNA表达水平最高。结论:牙周炎患者自身组织核酸可促进小鼠巨噬细胞中炎性相关因子mRNA表达,牙周炎患者自身组织核酸对小鼠巨噬细胞的活化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