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Fas和Fas配体与1型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越多的证据表明,1型糖尿病是T淋巴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的病理学改变是胰岛单核细胞浸润,包括CD8+和CD4+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巨噬细胞。非肥胖糖尿病(Nonobesediabetic,NOD)小鼠其胰岛炎和糖尿病的发...  相似文献   

2.
胰岛B细胞功能遗传缺陷所致的糖尿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其发病机理是由于某些基因的突变而使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缺陷、胰岛素分泌减少而导致糖尿病。这类特殊类型的糖尿病主要包括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ODY)及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本文主要就MODY进行讨论。1 MODY的定义MODY既往归类于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目前按ADA新的分类方法归类于特殊类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所致的糖尿病。MODY定义为:早年发生的2型糖尿病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即家系中至少三代有糖尿病,而且至少…  相似文献   

3.
细胞因子与胰岛损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细胞因子与胰岛损伤高洪伟,洪天配,李琼芳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免疫介导的胰岛β细胞破坏所致,其病理特点是胰岛周围或胰岛内有慢性炎性细胞浸润。通过对该型糖尿病患者及自发性糖尿病动物模型(NID小鼠和BB大鼠)的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4.
根据1998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关于糖尿病的诊断和分型的报告1型糖尿病是胰岛β细胞损毁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1型糖尿病又分为ⅠA免疫介导型和ⅠB特发型。其中B类为不明病因的1型糖尿病,虽有持续的胰岛素缺乏和酮症倾向但无自身免疫的证据;虽有很强的遗传特征但无HLA相关性。A类以前曾被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青年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胰岛破坏的标志物有岛细胞自身抗体(ICAs),胰岛素自身抗体(IAAs),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65)以及酪氨酸磷酸酶IA-2和IA-β抗体;大约85%…  相似文献   

5.
NOD小鼠口服胰岛素对胰岛Fas及其配体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观察口服胰岛素对NOD小鼠糖尿病和胰岛炎发生情况的影响以及观察口服免疫耐受后胰岛Fas和Fas配体(FasL)表达的改变情况。方法将雌性NOD小鼠64只,随机分为两组:一组(30只)给予磷酸缓冲液(PBS)500μl,另一组(34只)给予胰岛素1mg加PBS500μl,5周龄开始给药,第1周两次,以后每周一次至30周。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了口服免疫耐受治疗后NOD小鼠胰岛组织Fas和FasL的改变情况。结果口服胰岛素能明显减少胰岛炎和糖尿病的发生,对照组14周龄即出现糖尿病而胰岛素组26周龄才出现糖尿病,26周龄时两组的发病率分别为11%和79%(P<0.001),Fas出现在糖尿病小鼠而FasL出现在胰岛素喂饲后的小鼠。结论口服胰岛素能明显减少胰岛炎和糖尿病的发生,口服胰岛素诱导的FasL表达在胰岛素阻止糖尿病和胰岛炎的发生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鼠自发性糖尿病心、肾慢性血管病变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对人类糖尿病发生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器官组织病理学的前瞻性观察较困难,往往是通过建立动物模型进行观察。类似于人类1型糖尿病的动物模型主要为链脲菌素所致的大鼠和小鼠糖尿病模型和BB鼠、NOD鼠自发性糖尿病动物模型。类似人类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主要为ZDF(fa/fa)(Zuckerdiabeticfatty)鼠和自发性糖尿病中国地鼠(ChineseHamster)模型。对这些动物的胰岛功能已做了许多研究〔1~4〕。目前对中国地鼠自发性糖尿病的慢性血管病变病理学特征及组织蛋白糖基化、脂质过氧化研究尚未…  相似文献   

7.
磺脲类药物是2型糖尿病(DM)治疗的首选药,但磺脲类降糖药物(SU)继发失效是临床上常见的问题。为探讨继发性SU失效的2型DM人胰岛β细胞的释放功能,我们观察了21例继发性SU失效的DM者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并与25例SU有效的DM者及正常人比较。1.对象:糖尿病患者46例(按1985年WHO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DM磺脲类有效组(DSE)25例,血糖控制采用饮食控制、运动、口服SU,FBG≤8.0mmol/L,2hBG≤10mmol/L,肝肾功能正常。糖尿病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组(DSF)21…  相似文献   

8.
胰岛淀粉样蛋白(LA)是2型糖尿病(DM)人的胰岛特征性病理改变,其主要成分为胰岛淀粉样蛋白肽(LAPP),LA的形成可能与胰岛B细胞蛋白内切酶活性降低有关。临床研究提示IA沉积和胰岛素分泌下降相关,在DM动物的发生过程中IA出现先于血糖升高。实验研究发现IA原纤维对胰岛细胞有毒性作用。此外,LA沉积还可减少胰岛血供和直接侵害胰岛细胞,损伤胰岛功能。因此,LA在2型DM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待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9.
真胰岛素测定在分析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的意义初探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目的探讨真胰岛素(Trueinsulin,TI)测定在分析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双位点夹心放大酶联免疫分析法(BAELISA)及其它方法对43例糖耐量正常者(NGT)、20例糖耐量低减者(IGT)及47例2型糖尿病(DM)患者进行血清TI等的测定,初步分析其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结果肥胖的2型DM组血清空腹TI水平不高(P>0.05),而免疫反应性胰岛素(IRI)则明显升高(P<0.01),OGTT30分钟TI水平明显低于NGT组(P<0.01)。用TI计算胰岛素释放指数,NGT>IGT>2型DM;敏感指数,NGT与IGT均明显高于2型DM(P<0.01);而用IRI计算胰岛素释放指数和敏感指数仅在NGT与2型DM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2型DM患者的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高胰岛素原血症;TI测定较IRI更能确切地评价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自发的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OLETF大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LETF(OtsukaLong-EvansTokushimaFaty)大鼠是1984年由日本大制药公司开发的自发性2型糖尿病鼠种。该鼠胆囊收缩素(CCK)-A受体mRNA的表达完全缺失,其携带的ODB1和ODB2基因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睾酮是糖尿病的促发因素之一。该鼠贪食,不好运动,体形肥胖,逐渐出现糖尿病的临床表现。早期以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为主,以后逐渐出现胰腺功能减退,晚期合并糖尿病肾脏病变,与人类2型糖尿病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11.
谷氨酸脱羧酶与Ⅰ型糖尿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氨酸脱羧酶与Ⅰ型糖尿病杨文,周智广谷氨酸脱羧酶(GAD)是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合成酶,广泛存在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及肝、脾、睾丸等组织中,是神经系统疾病僵人综合征(stiffmansyndrome)的自身抗原。在胰岛β细胞中...  相似文献   

12.
150IDDM的脑硫脂和脑硫脂抗体[英]BuschatdK…Lancet.1993,342(8875).840作者研究了大鼠胰岛的脑硫脂表达和糖尿病病人的脑硫脂抗体反应性。对57例最近诊断的IDDM病人(平均年龄30.1岁)在诊断后平均4天作脑硫脂抗...  相似文献   

13.
胰岛细胞抗体ABC法检测及临床意义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架林  黄咏齐 《中华内科杂志》1994,33(2):92-94,T003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有密切的关系。胰岛细胞抗体(ICA)是IDDM患者主要的免疫学标志之一。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作ICA定性检测。我们首次应用“O”型血正常人胰腺石蜡切片作为抗原,ABC法(卵白素-生物素化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检测血清中ICA。结果:17例IDDM患者,阳性检出率52.94%;20例NIDDM及20例非糖尿病患者无阳性反应。与国外报道比较,其方法的可  相似文献   

14.
完全弗氏佐剂预防NOD鼠胰岛炎和糖尿病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研究Bax 蛋白和热休克蛋白(HSP)70 在完全弗氏佐剂(CFA)预防NOD 鼠胰岛炎和糖尿病中作用及意义。方法 给4 周龄雌性NOD 鼠后脚板注射50 μl CFA 和生理盐水(NS组) ,于30 周龄或糖尿病发生时处死,胰腺组织置10 % 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后常规制成石蜡切片,HE染色后行光镜下胰岛炎评分,ABC免疫组化染色Bax 蛋白和HSP70 并光镜下计数。结果 CFA 组鼠胰岛内炎计数和胰岛炎评分均数均明显低于NS组鼠(P< 0.01);CFA 组鼠无1 只发生糖尿病,NS组鼠中有3 只(60% )发生糖尿病;CFA 组鼠胰岛细胞Bax 蛋白阳性率明显低于NS组鼠,而HSP70 阳性率明显高于NS组鼠,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 0.01) ; 胰岛炎分值与Bax 蛋白阳性率呈正相关(r=0.613) ,与HSP70 阳性率呈负相关(r= - 0.913)。结论 CFA 能减轻NOD 鼠胰岛炎发生程度和预防糖尿病发生,CFA能抑制胰岛细胞Bax 蛋白表达和诱导胰岛细胞HSP70 表达。  相似文献   

15.
波生坦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非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剂波生坦(Bosentan)对糖尿病SD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设糖尿病非治疗组(DM组)、糖尿病Bosentan治疗组(DM-B组)及正常对照组(SD组),每组6只大鼠。予SD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5mg/kg,诱导建立糖尿病模型。在DM-B组中,予大鼠Bosentan100mg/(kg.d)灌胃,持续4周。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体重、肾重、平均动脉压、24h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早期防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早期防治胡远峰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多因胰岛B细胞自身免疫性破坏引致。目前认为在临床明显的糖尿病发生以前,IDDM将经过一较长时期的糖尿病前期,如何在此时早期预测糖尿病发生,筛查IDDM的高危人群,及时进行免疫干预治疗是预...  相似文献   

17.
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特点及诊断要点探讨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为加强临床医师对成人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认识,本研究比较了LADA25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57例(儿童发病21例、成人酮症发病36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38例(轻至中度30例、重度8例)及正常人42例的临床、空腹血糖、血浆C肽水平及HLA-DQA1、-DQB1链基因频率,提出LADA的特点及诊断要点为:(1)20~48岁发病,发病时多饮、多尿、多食症状明显,体重下降快,体重指数(BMI)≤25,空腹血糖≥16.5mmol/L;(2)空腹血浆C肽≤0.4nmol/L,早晨空腹100g馒头餐后1小时或(和)2小时C肽≤0.8nmol/L;(3)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4)HLA-DQB1链第57位点为非天门冬氨酸纯合子基因(易感基因)。第(1)点是基本临床特点,加上第(2)、(3)、(4)点中任何一点就考虑诊断LADA,尽早采用饮食、运动及胰岛素治疗,使空腹及三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到正常水平,以保护受自身免疫破坏的胰岛B细胞功能,有利于防止糖尿病眼、肾、神经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男性糖尿病患者部分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2例男性糖尿病患者测定了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和完整骨钙素(IBGP)、尿羟脯氨酸(HOP)和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结果:①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I型糖尿病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②糖尿病患者的IBGP均低于对照组,并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糖尿病患者的尿HOP和Crosslaps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分别〈0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述了晚近报道的有关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大系列临床试验结果。1.ABCD试验(AppropriateBloodPressureCon-trolInDiabetes):长效钙拮抗剂尼索地平(nisodipine)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相似文献   

20.
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与成人晚发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已了解Ⅰ型糖尿病(DM)是一种针对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伴有胰小岛淋巴细胞浸润、循环中出现特异性的自身抗体,如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等[1]。而Ⅱ型DM则是在胰岛素(Ins)抵抗伴Ins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基础上发生的[2]。但近年来研究发现,一些成年发病、起病时表现类似Ⅱ型DM的病人也有上述自身抗体,提示病人体内有慢性自身免疫性胰小岛炎。由此提出“成人晚发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概念[3]。本研究通过测定磺脲类药物(SU)继发失效的成年DM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