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荣耀  茹娅娟 《新中医》2019,51(9):338-339
简版:正文: 痞满,是指以心下胃脘处有胀满不适感,按之濡软不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该病名首见于《伤寒论》,文中提出“满而不痛者”曰痞,又具体描述为心下痞、心下痞硬、心下痞而满,故可认为痞满的病位在心下胃脘。 坍溪心法,痞》谓之“与胀满有轻重之分,痞则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乏形者,是痞也”。……  相似文献   

2.
<正>半夏泻心汤首载于张仲景所著《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49条[1]:"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也,宜半夏泻心汤",是治疗"痞"证代表方,《华氏中藏经》说:"阳气上而不上曰痞;阴气下而不下曰痞,痞格者谓阴阳不相从也。"指出痞证  相似文献   

3.
<正> 4、痞痞是病人自觉心下满闷、痞塞不通的一种症状。有按之软者,称为气痞;有按之较硬者,称为痞硬。两者成因不同,病理各异,治疗方法也不同,所以耍分别论述。  相似文献   

4.
浅谈《伤寒论》心下痞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所述心下痞,指病者自觉胃脘部痞塞满闷为主要特征的病证。《诸病源候论》曰:“痞者,心下满也。”《伤寒条辨》曰:“痞,言气隔不通而痞塞也。”痞作为临床常见证,反映了一种复杂的病理状态,可见于多种外感内伤疾病之中。《伤寒论》对心下痞证治作了较详细的论述,为后世辨证论治开辟了一条极有价值的途径。1 心下痞的病因病机 心下痞的形成原因纷繁复杂。《杂病源流犀烛》曰:“痞满,脾病也,本由脾气虚及气郁不能运行,心下痞塞填满,故有中气不足,不能运化而成者,有食积而成者,有痰结而成者,有湿热太甚而成者。”《伤寒论》所述心下痞的病因病机可简要归纳为如下。  相似文献   

5.
1热痞方证辨析:《伤寒论》154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本证由于表证未解复下或邪气内结以致无形邪热壅结于胃脘,邪结中焦,气机受阻形成中焦痞结。症见心下痞满,按之不硬,或有口干、心烦、小便短赤或大便干,舌红苔黄,脉  相似文献   

6.
大黄黄连泻心汤是治疗热痞的重要方剂,由大黄、黄连两味中药组成。在《伤寒论》中,记述与之相关的条文有二:第154条日:“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第164条日:“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中国中医科学院仝小林教授善用经方,活用经方,以经方之理与经方之法为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 “伤寒下后,心下满而不痛者为痞,半夏泻心汤主之”。姜老师说:“胃居心下,所谓心下痞即胃病。泻心者实泻胃也。法辛开苦  相似文献   

8.
杜昌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6):145-146
"虚痞",是指由脾胃中焦亏虚导致以胸腹间痞闷满胀不舒的一种自觉症状。在《内经》中称为痞、满、痞满、痞塞等。张景岳概括说:"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物无滞而痞者,虚痞也"。本证临床极为常见,肝、胆、胃、肠、胰诸疾均可见到此证,但尤以胃病为多。笔者于临床中见到有医者动辄则以泻利之药,以图一时之效,而犯"虚虚"之戒。诚如《医学正传.痞满》所说":故胸中之气,因虚而下陷于心之分野,故心下痞。宜升胃气,以血药兼之。若全用利气之药导之,则痞尤甚。痞甚而复下之,气愈下降,必变为中满鼓胀,皆非其治也。"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谈谈自己对"虚痞"的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9.
半夏泻心汤是《伤寒论》泻心汤类主方,为中虚痞塞,气机升降失常,寒热错杂之痞证而设。《伤寒论》154条云:“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相似文献   

10.
慢性胃炎属中医学“胃痞”范畴。胃痞又称痞满,《黄帝内经》称否满、否膈、否塞,是指上腹部近心窝处痞满,堵闷,食后加重或兼见胀痛等症状。汉代张仲景则称为“心下痞”。张介宾《景岳全书。痞满》中说:“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所以痞满一证,大有疑辨,则在虚实二字,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邪无滞而痞者,虚痞也。”意即人能正常饮食,得益于胃的通降功能正常,胃气无损,若某种因素致其通降失调损伤胃气,则形成痞满即慢性胃炎。近年来笔者遵贤者意,运用中成药辨治数例获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心下痞与胃下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卫东 《河南中医》2003,23(2):63-63
《伤寒论》第 15 1条 :“脉浮而紧 ,而复下之紧反入里 ,则作痞 ,按之自濡 ,但气痞耳。”第 15 4条 :“心下痞 ,按之濡 ,其脉关上浮者 ,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14 9条 :“伤寒五六日 ,呕而发热者 ,柴胡汤证俱 ,而以他药下之 ,柴胡证仍在者 ,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 ,不为逆 ,必蒸蒸而振 ,却发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鞭痛者 ,此为结胸也 ,大陷胸汤主之 ,但满不痛者 ,此为痞 ,柴胡不中与之 ,宜半夏泻心汤。”《金匮要略》 :“呕而肠鸣 ,心下痞者 ,半夏泻心汤主之”。综合《伤寒》、《金匮》论痞 ,其病机为 :伤寒误下 ,使脾胃之气受伤 ,在表之邪 …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五泻心汤证原文1.大黄黄连泻心汤证:"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154条)2.附子泻心汤证:"心下痞,而后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155条)3.生姜泻心汤证:"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157条)4.甘草泻心汤证:"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鞕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热结,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甘草泻心汤主之."(158条)5.半夏泻心汤证:"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也,宜半夏泻心汤."(149条)  相似文献   

13.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痞证》:“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  相似文献   

14.
旋覆代赭石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第161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石汤主之。"主要用于治疗痰气痞证。痞证的特点是指心下堵闷不舒,  相似文献   

15.
浅析痞证     
张兴国 《内蒙古中医药》2007,26(5):43-43,57
痞证在很多疾病中都可见到,尤其是以脾胃肠道疾病最为多见,只有加深对痞证的认识,才能针对病证做到恰当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将对痞证的认识和治疗做如下阐述。1对痞证症状的认识痞证发生的部位多在心下(即胃脘),故常有心下痞或胃痞之称。痞为患者自觉心下有压迫、阻塞感,似有一物,按之濡不软不硬不痛,触诊时腹部一般为软,但有时偶现压痛,腹肌较紧张,正如《伤寒贯珠集》曰:“痞者,满而不实之谓”,《金匮要略》“呕而肠呜,心下痞者”。2对痞证病因病机的认识痞证之成因,多由热邪、寒邪、饮食内停、水饮、痰浊内阻、大肠燥屎、正气亏虚…  相似文献   

16.
<正> 半夏泻心汤原医圣张仲景为心下痞所设。《伤寒论》曰:“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宜半夏泻心汤。”《金匮要略》:曰:“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可见,本方主治心下痞满、呕恶、肠鸣下利之证。此证乃脾胃不和,升降失序,寒热错杂,气机痞塞  相似文献   

17.
因水邪所致诸疾,谓之水气病。水邪为患,浩浩然莫之能御,故水气病于临床,变化多端。兹就《伤寒论》(以下简称《论》)中水气病辨析如下:一、水痞痞者,闭也,是言气机不畅,闭塞于心下;痞者,满也,又谓心  相似文献   

18.
半夏泻心汤,源于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是为传经之邪,柴胡汤证仍具,误用苦寒清下药攻下之后,里气已伤,无形之邪乘虚而人,形成但满而不痛的心下痞证而设。是《伤寒论》辛开苦降法的代表方剂。临床广泛运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尤其对脾胃系统疾病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被后世医家尊为调和脾胃的祖方[1]。  相似文献   

19.
痞满之寒症辨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痞满是常见胃腑疾病 ,前人有两点认识相同 ,一是基本病机为寒热互结中焦 ,气机升降阻隔 ,痞塞不通。二是主要症状是心下痞塞满闷 ,按之濡软 ,外无胀满形迹。对于基本病机还有部分医家认为与淤血有关。《奉时旨要》谓 :“东垣谓伤寒痞从血中来 ,从外之内 ,杂病痞亦从血中来 ,从内之外。有形者以苦泻之 ,无形者以辛散之。凡用气分药不效者 ,不知治血也。”[1 ]《血证论》谓 :“阳明中土 ,乃水火血气 ,上下往来之都会也。火降血下 ,气升水布 ,则此地廓然。设若火不降 ,则血不下 ,而滞淤此矣。……血家火浮于上 ,与水不交 ,往往见痞满之象。”[2…  相似文献   

20.
早在汉代张仲景所撰《伤寒论》中,已对痞证的不同成因、病理变化和证候特征,作了明确的记载,并设五泻心汤以治。临床上除了外感伤寒可以致痞外,许多内伤杂病也每多见此。本文仅就“痞证”和五泻心汤的运用作一粗略介绍。一、痞证的概念及成因痞者,满而不实,闭塞不通之谓。其症候特征为“心下痞,按之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