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卵巢癌基因1(ovarian cancer gene 1,OVCA1)位于人染色体17p13.3,在哺乳动物细胞中高度保守,与酵母菌的DPH2具有同源性.在哺乳动物细胞中,OVCA1参与维持翻译的保真性、调控细胞周期及胚胎发育等多种生物学过程.OVCA1在卵巢癌、乳腺癌和宮颈癌等多种肿瘤中存在高频率的杂合性缺失和突变,作为候选肿瘤抑制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OVCA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与不同类型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BRCA1基因的功能及其上游调控序列结构功能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乳腺癌易感基因1(BRCA1)是一种与家族性乳腺癌、家族性卵巢癌密切相关的抑癌基因.但其在散发性乳腺癌中尚未见突变的报道,而在散发性乳腺癌中其表达下降,说明其转录调控异常可能参与散发性乳腺癌的发生.本文拟对BRCA1功能及上游调控区结构功能特征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卵巢癌基因1[ovarian cancer gene 1,OVCA1;也称为DPH2L( diphthamide synthesis protein 2-like)基因]体外对卵巢癌细胞系A2780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GFP标记的携带OVCA1的重组质粒pEGFP-OVCA1或GFP空白质粒分别转染A2780细胞后,G418筛选稳定转染细胞,有限稀释法筛选稳定转染细胞的单克隆细胞株,荧光显微镜检查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及RT-PCR方法检测A2780细胞OVCA1基因mRNA的表达.A2780-OVCA1细胞为实验组, A2780-GFP细胞和A2780细胞为对照组,采用划痕实验、Transwell体外迁移实验和Matrigel体外侵袭实验检测OVCA1对A2780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重组质粒pEGFP-OVCA1转染后获得了稳定表达GFP标记OVCA1蛋白的A2780细胞株.A2780-OVCA1组划痕后的细胞迁移速度明显小于两对照组(P<0.05);A2780-OVCA1组穿过Transwell滤膜的迁移细胞数明显少于两对照组(P<0.05);A2780-OVCA1组穿过Matrigel滤膜的侵袭细胞数明显少于两对照组(P<0.05).结论:OVCA1在体外具有显著抑制卵巢癌A2780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乳腺癌扩增基因1(AIB1)为代表的AIB家族作为近年发现的共调节因子,在核受体参与的基因转录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AIB家族蛋白表达异常与多种肿瘤发生发展相关。最新研究证实,AIB家族成员在卵巢良恶性肿瘤中表达异常和扩增,提示AIB家族是卵巢癌发生发展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可促进癌的进展。探究AIB家族在卵巢癌中的作用机制及意义,可以为卵巢癌的研究提供新的预后因子及治疗靶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 Vimentin、Actin、PCNA、p5 3基因、C- erb B- 2及 nm 2 3基因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 Vimentin、Actin、PCNA、p5 3、C- erb B- 2及 nm 2 3基因蛋白在 33例骨肉瘤中的表达 ,其中 19例获得平均 1a 7个月的随访。结果 :Vim entin阳性表达率为 87.9% ,Actin为 5 4.5 % ,PCNA为6 6 .7% ,p5 3为 5 7.6 %、C- erb B- 2为 15 .2 % ,nm 2 3增强表达率为 90 .9%。经过分析 ,除 PCNA和 p5 3表达呈平行关系外 ,余各项指标间无相关性 ;Vimentin、Actin阳性表达与预后无关 ;p5 3、PCNA和 nm 2 3基因蛋白表达与预后呈正相关。结论 :Vim entin、Actin可用于研究骨肿瘤的组织起源 ;PCNA和 p5 3在骨肉瘤中表达呈平行关系 ,与预后呈正相关 ;nm2 3基因在骨肉瘤中无转移抑制基因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ARHI是1999年发现的母源性印迹基因,属于小G蛋白Ras超家族,是该家族第1个被报道的抑癌基因。ARHI的功能包括抑制小鼠生长和生殖发育,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参与周期调控和凋亡,近年来研究发现ARHI还具有调控肿瘤细胞自噬、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ARHI蛋白在人体卵巢、乳腺等多种组织中表达,在卵巢癌、乳腺癌、甲状腺癌、胰腺癌、肝癌组织中表达下调,ARHI基因高表达可提示卵巢癌、胰腺癌的预后良好。ARHI表达调控机制包括杂合性丢失、DNA甲基化、组蛋白去乙酰化、转录因子调节、miRNA和突变,应用表观遗传学技术调节ARHI表达可能在一些肿瘤中具有抗肿瘤临床应用价值。ARHI基因参与调节肿瘤细胞休眠过程,有望成为诱导肿瘤细胞休眠、抗肿瘤转移复发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7.
散发性卵巢上皮性癌BRCA1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散发性卵巢上皮性癌中BRCA1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是否改变 ,并研究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应用RT PCR、S -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50例卵巢上皮性癌、1 1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1 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BRCA1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卵巢癌组织、良性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中BRCA1mRNA的表达相对水平分别为 0 .6688± 0 .2 2 32、0 .92 64± 0 .1 398和 1 .0 4 4 0± 0 .2 1 82 ,而BRCA1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 30 0 % ,90 .9% ,1 0 0 % ;卵巢癌组织中BRCA1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 (P <0 .0 1 )。另外 ,随着卵巢癌恶性程度升高 ,BRCA1基因表达缺失明显增多 (P <0 .0 5) ;同时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 ,表达也明显减少甚至缺如。结论 :BRCA1基因转录及翻译水平的下调在散发性卵巢癌发生发展中有重要意义 ;同时其表达的减弱与卵巢上皮性癌病理学分级有关 ,提示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
丁竟成  黄磊  李婷  赵玉杰 《癌症进展》2021,19(5):487-490,540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β)、人附睾蛋白4(HE4)及转录因子Sp1对上皮性卵巢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90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恶性组)的卵巢癌组织标本、30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良性组)的良性卵巢肿瘤组织标本和30例良性妇科疾病患者(对照组)的正常卵巢组织标本.比较3组患者血清中的IL-1β、HE4水平和组织中Sp1的阳性表达情况.分析L-1β、HE4、Sp1对上皮性卵巢癌的诊断效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恶性组患者血清IL-1β、HE4水平及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Sp1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L-1β、HE4及Sp1诊断上皮性卵巢癌的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2、0.918、0.817.截至随访结束,90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4年生存率为33.33%(30/9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IL-1β水平、HE4水平和Sp1阳性表达情况均是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的IL-1β、HE4水平均较高,Sp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亦呈高表达,且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能够作为上皮性卵巢癌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
肿瘤从分子病理角度来看是一类基因突变所致的疾病,更常见是由多种基因综合变化所致,包括细胞原癌基因的活化,抑癌基因的失活以及遗传不稳定状态等,并可涉及不同染色体上多部位基因的改变,因此揭示了细胞恶性转化序列的演变及演变过程的分子基础,不仅可进一步探讨癌变的机制,也可利用这些基因变化进行诊断、治疗和判断肿瘤的预后.随着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和转移相关基因的研究向纵深化发展,人们认识到:(1)多种癌基因协作参与人体肿瘤的发生;(2)抑癌基因的失活是人体肿瘤发生的重要条件;(3)基因的累积性突变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突变顺序占重要地位,但更重要的是突变的累积.(4)基因遗传稳定性受损,DNA修复系统起关键作用.胃癌涉及许多基因改变,包括多种原癌基因、抑癌基因、转移相关基因,细胞周期调节因子和DNA修复基因等,现就近期胃癌基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卵巢癌患者胚系 BRCAI/2 基因突变状态,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对 2015年1月至 2020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诊断为上皮性卵巢癌的82例患者进行 BRCA1/2基因序列突变检测,分析患者 BRCA1/2 基因致病性突变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包括发病年龄、月经状态、FICO分期、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敏感性、CA125水平、淋巴结转移、大网膜饼,膈顶转移,结肠侵犯等的相关性。单因素及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研究各因素对生存预后的影响。结果∶82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中,BRCA7 胚系致病性突变率为20.73%,BRCA2 胚系致病性突变率为9.75%,总突变率为30.48%。共发现 18个致病突变位点及2个意义未明的突变位点。单因素分析发现BRCA1/2基因突变与病理类型、铂敏感、新辅助化疗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BRCA1/2突变组与BRCA1/2野生组相比,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m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18.6个月和12.8个月,突变组较未突变组中位 PFS延长了5.8个月(P<0,0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铂敏感(P<0.001;HR=0.023;95% CI∶0.008~0.072)和是否存在结直肠侵犯(P=0.0065;HR=2.810;95% CI∶1.387~5.693)为卵巢癌 P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中具有较高的BRCA1/2 基因突变率,且与恶性程度较高的浆液性癌病理类型有关;BRCA1/2基因突变的患者多对铂敏感,预后较好。然而,BRCA突变状态并非是上皮性卵巢癌 PFS的独立预后因素,还需更大规模的前瞻性对照临床研究对其对生存预后的影响进行探索。对突变位点的检测将有助于评估疾病风险和预测患者病情进展,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应用 nm2 3- H1 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技术对 30例卵巢上皮性癌进行 nm2 3-H1 癌基因蛋白测定 ,以探讨该基因在卵巢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显示有8例胞浆染色阳性 ,占 2 6 .6 7% , - 期阳性率为 42 .91% , - 期阳性率为 12 .5 0 %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多见于高、中分化 ,病程短 ,临床期别早的患者 ,取 13例患者原发灶与转移灶同时检测 ,11例均为阴性 ,2例原发灶阳性而转移灶阴性 ,提示在卵巢癌细胞侵蚀与转移过程中 ,nm2 3- H1 基因可能是抑制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ALDH1、ErbB2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50例卵巢癌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RT-PCR检测组织ALDH1、ErbB2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ALDH1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远处转移情况等无相关性(P>0.05),与FIGO分期有关(P<0.05);ErbB2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分化程度等无相关性(P>0.05),与FIGO分期、淋巴结远处转移情况等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FIGO分期、淋巴结远处转移、ALDH1、ErbB2表达是影响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FIGO分期、淋巴结远处转移、ALDH1、ErbB2表达是影响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ALDH1、ErbB2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有关,ALDH1、ErbB2表达可作为预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标志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及转移抑制基因nm23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病理特点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正常卵巢,50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及50例卵巢癌组织中P16蛋白和nm23蛋白,并分析其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关系。结果:nm23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率(70.0%)明显高于正常卵巢(43.3%)及良性肿瘤组(44.0%)(P<0.05);在浆液性癌(87.5%)和粘液性癌(47.8%)中的阳性差率也有显著差异(P<0.05);特别是在有淋巴结转移(39.1%)和无淋巴结转移(92.6%)的中检出率相非常显著(P<0.01),而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16蛋白在卵巢癌中的检出率(26.0%)明显低于正常卵巢(80.0%)和良性上皮性肿瘤(52.0%)(P<0.01),在晚期肿瘤中的表达率(20.5%)也远低于早期肿瘤(63.6%),而且在高度恶性组织中表达水平(11.1%)与中低度恶性组织的表达水平(43.5%)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nm23基因的表达与卵巢癌的淋巴结转移等生物学行为有关,p16基因可作为临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nm23、p16基因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探讨C-erbB-2和P53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和意义及二者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回顾性研究了70例上皮性卵巢癌石蜡切片中这两个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并对病人进行了生存期随访。结果:(1)70例上皮性卵巢癌中P53表达的阳性率为34.3%,P53在浆液性卵巢癌及粘液性卵巢癌间表达差异显著(P<0.05)。(2)C-erbB-2阳性率为31.47%。阳性细胞在瘤体局部具有“团块状”的特点。Ⅲ、Ⅳ期上皮性卵巢癌较Ⅰ、Ⅱ期显著为高(P<0.05)。(3)C-erbB-2和P53表达间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4)Kaplan—Meier法研究表明,CerbB-2阳性患者生存期缩短(P<0.01),P53阳性者与阴性者无显著差异。Cox s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研究表明,C-erbB-2表达状态、FIGO分期、残存瘤大小是三个对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具有显著影响的变量。结论:C-erbB-2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恶性程度关系密切。对其预后影响显著;而P53表达与其亚型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基因(Wilms tumor gene,WT1)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卵巢上皮性癌、10例卵巢良性肿瘤和10例正常卵巢石蜡标本中WT1表达情况。应用SPSS13.0软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正常及良恶性上皮性卵巢组织中WT1皆有表达,WT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及良性卵巢组织(P<0.01),正常和良性卵巢组织中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WT1在浆液性卵巢癌中表达率为93%(28/30),随着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增高,WT1表达率逐渐增高。WT1阴性表达者生存时间明显比WT1阳性者长。WT1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及预后明显相关(P<0.05),而与年龄、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WT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及良性卵巢组织,在卵巢癌的浸润和转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卵巢癌恶性程度及评估不良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ADM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上皮性卵巢癌中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观察结果确定ADM在正常组织及良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应用SPSS13.0软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正常组织及良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ADM皆有表达,ADM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8.00%,39/50)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10.00%,1/10)及良性卵巢肿瘤组织20.00%(2/1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正常组织和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ADM表达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明显相关(P<0.05),而与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 ADM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及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在卵巢癌的浸润和转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卵巢癌恶性程度及评估不良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219例中国汉族遗传性乳腺癌患者BRCA1和BRCA2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背景与目的:BRCA1和BRCA2是通过家系连锁分析确定的与乳腺癌、卵巢癌家族高度相关的两个基因,目前国内关于中国汉族遗传性乳腺癌BRCA1和BRCA2突变研究的样本量都不大,而且大部分研究仅检测了BRCA1或部分BRCA2,并不能真正反映汉族遗传性乳腺癌的遗传特征.本研究旨在建立中国汉族人群遗传性乳腺癌患者中BRCA1和BRCA2的突变谱,并确定高危突变的家族特征.方法:来自3个中心的219个独立的家系纳入本研究,每个家系中的先证者进行BRCA1和BRCA2全外显子以及外显子内含子拼接区的突变检测.结果:219例患者检测到23例致病性突变,7例位于BRCA1,16例位于BRCA2.BRCA1和BRCA2的突变率与家系特征有关,家族性乳腺癌/卵巢癌患者BRCA1和BRCA2的突变率分别14.3% (1/7)和28.6% (2/7);早发性遗传性乳腺癌患者BRCA1的突变率为22.2%(2/9);而在非早发性遗传性乳腺癌患者BRCA2的突变率明显高于BRCA1(7.8% ,6/77 vs 0%, 0/77, P=0.028).结论:BRCA1和BRCA2突变率与家族特征有关,在非早发性遗传性乳腺癌家族中BRCA2突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膀胱癌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Zhang R  Zhang JJ  He ZG  Cheng SJ  Gao YN 《癌症》2003,22(1):104-107
膀胱癌在中国为最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异常基因型的长期积累导致恶性表型的出现。与膀胱癌相关的基因主要有癌基因(如H-ras、FGFR3、erbB2、CCND1、mdm2等)、抑癌基因(如INK4A/ARF、Rb、TP53、PTEN、TSC1、PTCH、DBCCR1等)及DNA错配修复基因等。本文就与膀胱癌相关的几类主要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aFGF和bFGF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Zhang Y  Shang H  Sun LG  Liu N  Yu HY 《癌症》2003,22(11):1162-1165
  相似文献   

20.
郭晓慧  于小玲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11):2299-2301
目的:检测Id1 mRNA在人卵巢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SYBR GreenI嵌合荧光法进行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Id1 mRNA在人良性卵巢囊肿和卵巢癌组织中的相对定量,分析Id1 mRNA的含量变化与卵巢良、恶性病变的关系。结果:Id1 mRNA在卵巢癌组织中的含量明显高于良性卵巢囊肿组织(P<0.01)。卵巢癌组织分化低和恶性度高的组织Id1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分化高或恶性程度低的组织。高Id1mRNA表达和患者预后呈显著相关(P<0.001)。结论:卵巢癌组织中Id1 mR-NA表达显著高于良性囊肿组织,而且与癌组织恶性度和预后密切相关。Id1 mRNA实时定量检测有助于从基因转录水平对卵巢癌进行早期辅助诊断并初步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