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右肺神经内分泌型硬化性血管瘤1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患者男性,43岁.反复咳嗽、咳痰带血或咯血4月余.体检:一般情况尚好,体温36℃,呼吸16次/min,胸部X光片及CT检查均发现右肺下叶后基底段处有一约3cm×3cm×2.5m块状阴影,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病理检查:右肺下叶切除标本,(15cm×14cm×11cm),表面光滑,切面见肺叶后基底段处肺组织内有一3cm×2cm×2cm肿瘤,其境界清楚,瘤组织呈灰白灰红色,部分呈棕红色.镜下见瘤组织内有许多充血扩张的血管,亦见厚壁血管,并有透明变性或硬化改变.管腔内皮细胞增生,呈立方形或多角形,部分呈乳头状结构.瘤细胞分化尚好,不易见核分裂相,瘤组织内未见炎细胞.电镜检查发现部分乳头状结构上皮为Ⅱ型肺泡细胞.免疫组化检查:CKER( )、EMA( )、NSE( )、F8( )、Vimentin( ).病理诊断:右肺下叶后基底段肿瘤为神经内分泌型硬化性血管瘤.讨论 肺神经内分泌型硬化性血管瘤非常少见,此瘤曾被视为炎性假瘤之一,经过多年研究现已明确为一类真性肿  相似文献   

2.
胰高血糖素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本科在2009年2月收治1例并确诊,现报道如下. 患者,女,51岁.因"双下肢反复出现皮损3个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双下肢出现对称性红斑伴瘙痒,反复发作.入院后行腹部CT示胰尾实性占位,伴胰管扩张,脾内可见不均匀强化.血胰高血糖素为600 pg/mL.2010月2月9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探查胰尾处可及实性肿物约7 cm×6 cm×4 cm,累及脾门伴脾内转移,行胰体尾+脾切除.术后病理示胰尾部恶性胰高血糖素瘤,免疫组化结果见图1.术后24h皮疹消退明显,1周后皮疹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超微结构。[方法]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法)及电镜技术观察1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结果]肿瘤平均直径约7cm,有包膜。免疫组化结果:β-eatenin核阳性(13/18),E-cad阳性(0/18),α1-AT阳性(18/18),Vim阳性(18/18),CD10阳性(14/18),PR阳性(12/18),CKpan阳性(5/18),Syn阳性(3/18),CgA阳性(4/18)。电镜示肿瘤细胞内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及数量不等之酶原颗粒,少数瘤细胞内见神经内分泌颗粒。[结论]β-eatenin异常核表达和E-cad表达缺失可能与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发病有关: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可能起源于胰腺腺泡并具有神经内分泌特征。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36岁.因常规体检,行腹部B超检查发现见胰尾部2.8 cm×1.5 cm非均质包块,包膜完整,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体检:腹部未触及肿物.血清CA199、CEA、肝、肾功能、血、尿淀粉酶检查均正常.CT示胰尾部低密度包块约3 cm×1.6 cm大小,包膜完整,与脾血管关系密切;在彩超引导下行胰尾包块穿刺术.术后病理示:胰尾实性假乳头状瘤.行胰体尾切除术,术后患者血糖正常,顺利康复出院.术后随访6月,患者剩余胰腺未见异常,血糖正常,生活、工作正常.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56岁,于2个月前始出现左上腹痛,食欲不振,且进行性加重,于1992年1月29日入院,查体:腹软,于左上腹肋弓下可及4cm×3cm3cm的肿块,边界清、质硬,尚活动,左上腹部有深压痛。B超示左上腹肿块影,提示来自胰腺。全消化道×线钡餐检查无异常发现。于1992年2月9日在全麻下剖腹探查,术中见肿瘤位于胰体尾部,呈橄榄状,约10cm×6cm×6cm,质韧,表面结节状,包膜不完整。肿瘤与横结肠系膜、十二指肠第三段、胃后壁呈膜状粘连。术中诊断为胰体尾恶性肿瘤而行胰体尾、脾脏联合切除术。病理检查:灰红淡黄椭圆形肿瘤一个,体积11cm×7.5cm×5.5cm大小,表面结节状,包膜不完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59岁.因左腹、腰部胀痛,逐渐加重1个月于1998年1月8日入院.平素健康.查体:左上腹触及一6cm×5cm质硬肿块,固定、轻压痛.B超检查:左肾前上极探及一8.0cm×7.8cm,低回声不均质肿块,包膜完整、增厚.CT扫描示左侧腹膜后肿瘤,与胰、左肾关系密切.X线胸片未见心肺异常.CEA<20μg/ml.经手术证实,肿瘤位于腹膜后、胰体尾部及左肾上极之间,并侵犯左肾门及肾蒂血管,血供丰富.肿瘤为灰红色,卵圆形9cm×7cm×6cm大小,切面见大片出血、坏死,部分囊性变,伴有鱼肉样组织.肿瘤免疫组化结果:NSE( )、FN(-)、GFAP(-)、S_(100)节细胞( )、小细胞(-).病理诊断为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47岁,腹部不适及腹部包块3个月于2001年3月27日入院.体检:腹部胀满,腹腔触及一巨大肿物,表面尚光滑.B超示:腹腔巨大囊实性占位.术中见:腹腔巨大肿物,表面光滑,约27 cm×26 cm×18cm大小,触之囊性感,穿出大网膜,长入胃腔,与肝及胰腺粘连,将其完整摘除送病理检验.病检:灰褐色不规则结节状肿物一个,30 cm×28 cm×23cm大小,包膜不完整,切面灰黄色,鱼肉状,质地细腻.部分区域出血,见多处囊性变及坏死,内含咖啡液.光镜F示:瘤细胞呈梭形,不规则漩涡状、束状纵横交错紧密排列,细胞丰富,增生活跃,大小不等,核深染,染色质粗糙,有异型性,见病理性核分裂.其间见散在瘤巨细胞,并有出血、坏死.少部分区域瘤细胞稀少,见长杆状核及无核区,见verocay小体轮廓(见附图).免疫组化:S-100阳性.病理诊断:腹腔巨大恶性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道17例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并分析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7例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讨论。结果:肿瘤位于胰头部8例,胰体尾部8例,弥漫整个胰腺1例。1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均提示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瘤体直径3-15cm,均呈浸润性生长,3例发生肝转移。1例术后3小时因肺梗塞死亡,另随访到13例,9例存活至今,2例死于肿瘤复发,各有1例死于肺部感染及术后肝转移。结论:无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确诊需依赖病理学检查,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23岁。体检发现胰腺占位就诊我院。超声及CT示胰腺体尾部实质性占位,肝右前叶囊实性包块,考虑为胰腺囊腺癌伴肝内转移。行胰、肝占位及脾切除术。术后大体病理检查:(1)胰腺:胰腺组织10.0 cm×8.0 cm×6.0 cm,切面见一8.0 cm×8.0 cm×4.0 cm的包块,肿块切面呈灰褐  相似文献   

10.
 患者 ,女 ,14岁。因皮肤、巩膜黄染2个月 ,皮肤瘙痒 1个月于 2 0 0 3年 4月2 8日入院。体检 :皮肤巩膜黄染 ,心肺( - ) ,脐区可触及一成人拳大小肿物。B超示 :胰头实性占位 ,胆总管扩张 ,脾脏轻度肿大 ;CT示 :肝内外胆管扩张 ,胰头钩区增大 ,脾脏肿大。于 2 0 0 3年 4月 30日在全麻下行胰腺肿物切除术 ,术中见肿物位于胰头 ,约 7× 6× 5cm大小 ,有完整包膜 ,与周围组织界清。术中冰冻病理回报 :胰腺内分泌肿瘤 ,性质具体待石蜡。遂完整切除肿物送病理。病理检查 :肿物一个 ,大小 7× 5×4cm ,包膜完整 ,切面实性 ,质软 ,暗红、黄白相间。镜检 :瘤组织主由形态较一致的上皮样细胞排成实性巢状 ,索状和假乳头结构 ,并见出血、坏死 ,乳头状结构的轴心为大量薄壁血管 ,且多有黏液样变性 ,其外围的瘤细胞多呈复层排列。高倍镜下 ,瘤细胞较一致 ,胞质嗜酸性或空泡状 ,核圆形或椭圆形 ,具有皱折 (锯齿状 ) ,有的可见核沟 ,核仁不明显 (图略 )。病理诊断 :胰腺实性假乳头肿瘤。术后随访三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讨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肿瘤 (solidpseud...胰腺肿瘤; 诊断; 假乳头;  相似文献   

11.
重复癌1例     
患者男性,70岁。因全身无痛性黄疸月余入院。查体:全身皮肤黏膜中度黄染,巩膜重度黄染,上腹部深压痛。CT示:胰头癌。手术所见:胰头部见一3 cm×4 cm大小肿块,质硬,胃窦部小弯侧见一3 cm×5 cm大小肿块,质硬。行部分胰腺、胃及十二指肠切除术。临床诊断:胰头癌并肝内外胆管扩张。病理肉眼检查:部分胃、十二指肠及胰腺组织,胃窦部小弯侧查见一溃疡型肿物,大小3·5 cm×3·5cm×0·5 cm,切面呈灰黄色。胰腺大小6 cm×5 cm×2·5 cm,剖开,其中查见一肿物,大小2·5 cm×1·0 cm×1·0 cm,切面灰黄色,与周围界清,中央部分呈囊性,内容血性液体,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腺癌和其它胰腺肿瘤组织中淋巴管密度的差异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D2-40检测经手术切除的33例胰腺癌(PC)、7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ETP)、7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和3例胰腺囊腺瘤(CP)组织的淋巴管密度(LVD),比较胰腺癌组织与其它三种胰腺肿瘤组织淋巴管密度的差异.结果:NETP的LVD显著高于PC、SPTP、CP(P<0.05),Pc的LVD显著高于SPTP、CP(P<0.05),SPTP和CP的LVD没有差异(P>0.05).结论:胰腺癌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均具有较高的淋巴管密度,对于前者可能意味着为淋巴结转移作准备.  相似文献   

13.
患儿,男性,11岁,1991年7月入院,1个多月前发现腹部有肿物,无任何不适。实验室检查:WBC7.5×10~9/L,NO.75,LO.25,Hb111g/L.肝功能正常。尿蛋白( )。B超:在胰尾区见15.4cm×10.4cm大小,密度不均匀的回声团,边界清,考虑为胰尾区实性肿瘤。术中见肿瘤位于胰体尾部,20cm×10cm,表面结节状。术后15个月健在。病理俭查:巨检:肿物呈结节状,17cm×5cm×10cm大小,切面呈分叶状,灰白色,质粗,大部分瘤组织坏死伴液化,瘤体边界尚清,包膜不完整。镜下:瘤细胞较小,且大小较一致,成片排列,被纤维隔开,偶见腺泡状结构;胞核较圆,核膜清,染色质点状呈均匀分布,无核仁。瘤体周淋巴结内见转移  相似文献   

14.
胆囊、胆总管肝样腺癌各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患者女,60岁.右上腹痛6年余,右上腹及左锁骨上包块1月余,于1984年1月2日入院.体检:左锁骨上区扪及3cm×3cm大小结节,质硬,活动差.腹软、平坦,右上腹胆囊区亦们及一卵园形、质尚硬的肿物,5cm×4cm大小,可随呼吸上下移动.B超提示胆囊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示胃窦炎.肝功正常,HBSAg阴性,未查血清AFP.于1984年1月12日剖腹探查见胆囊肿大,质硬;肝门区淋巴结成串肿大,约10cm×3cm大小;肝无硬化,于右肝叶隔面见有癌结节数个;中等量腹水.考虑到患者为晚期胆囊癌,仅作肝门区淋巴结活检.病理检查:大体观察见灰白色结节 1个,大小2cm×1.5cm×1cm,切面灰白红色,质地细致而硬;镜下见淋巴结内肿瘤组织由巢、梁索或岛状的肝样区以及腺管状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53岁,因绝经3年,阴道少量流血20d而入院.妇科检查:子宫平位,稍大,表面略呈结节状.B超示:子宫底探及4.6cm×3.2cm×4.4cm肌瘤,呈玻璃样变.行子宫全切除,术中见子宫约8cm×7cm×7cm,形态欠规则,表面有多个小结节状突起.双附件未见异常.病理检查:8cm×7cm×6cm全切子宫一个,已被剖开,肌壁内见多个结节状肿物、界清,切面实性、灰白、编织状,其中一个结节直径约4cm,切面呈黄白色.镜下见:肿瘤由编织状排列的平滑肌细胞组成,切面呈黄白色者其肿瘤组织内出现成熟的脂肪组织,呈团块状分布,与平滑肌细胞交错排列,分界清楚(见图1).病理诊断:多发性子宫平滑肌瘤,一个结节为脂肪平滑肌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腺癌和其它胰腺肿瘤组织中淋巴管密度的差异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D2-40检测经手术切除的33例胰腺癌(PC)、7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ETP)、7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和3例胰腺囊腺瘤(CP)组织的淋巴管密度(LVD),比较胰腺癌组织与其它三种胰腺肿瘤组织淋巴管密度的差异。结果:NETP的LVD显著高于PC、SPTP、CP(P〈0.05),PC的LVD显著高于SPTP、CP(P〈0.05),SPTP和CP的LVD没有差异(P〉0.05)。结论:胰腺癌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均具有较高的淋巴管密度,对于前者可能意味着为淋巴结转移作准备。  相似文献   

17.
朱翔  俞方荣  任红娜 《肿瘤学杂志》2015,21(12):1023-1027
摘 要:[目的] 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ETP)在多层螺旋CT扫描的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7例NETP的CT平扫及三期增强表现。[结果] 17例患者共17个病灶,其中位于胰头8例、胰颈1例、胰体4例、胰腺尾部4例,肿块最大径约11.0cm,最小径约0.8cm。神经内分泌瘤13例,神经内分泌癌4例。增强后病灶明显均匀高密度强化5例,且边界清楚。增强后动脉期等密度强化1例,门脉期呈高密度强化。增强后不均匀强化11例。1个病灶内有钙化,11个病灶可见低密度坏死区和囊变,1例胰管轻度扩张,3个病灶出现瘤体周边环形薄壁明显强化。[结论]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CT动态增强扫描强化程度、强化方式及CT图像征象有一定的特点,有助于与胰腺其他肿瘤性疾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18.
唐文皓  袁祖荣  唐健雄  王巍  涂彦渊 《肿瘤》2005,25(5):516-516
1临床经验 病例:女性,68岁.2年来黑便4次,外院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腹部CT示:胰尾占位,胰岛细胞瘤可能.来本院就诊,体检: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部检查阴性,肛指阴性.本院CT示:胰腺体尾部富血供肿瘤,胃体与胃底交界处胃大弯侧胃壁局限性增厚.于2003年12月9日行胰体尾部切除 胃大部切除术(毕I式).术中见胰腺体、尾部有一5 cm×4 cm×3 cm质硬无浸润肿块,胃体近小弯有一5 cm×4 cm隆起灶,浆膜面光滑.胰体和胃之间无肿瘤浸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分析上海市市区常住居民胰腺癌的病理特征。方法:2006年12月—2011年1月在上海市市区开展以人群为基础的大规模胰腺癌病例-对照研究,共收集387例病理切片,由上海市5名资深病理医师对所有病例的病理切片进行复查。根据WHO胰腺肿瘤组织学分类(2010年第4版)进行病理分型。结果:确诊胰腺癌350例(90.4%),病理标本以切除标本为主(311/350,88.9%)。胰腺肿瘤平均直径4cm,198例(56.6%)发生在胰头,组织学类型以导管腺癌最常见(311例,89.0%),其次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15例(4.3%)。组织学分级以Ⅱ/Ⅲ级最多见(252例)。TNM分期:40例为ⅠA期,209例为ⅠB期和ⅡA期,80例为ⅡB期。明确神经侵犯者175例,有淋巴管和(或)静脉内癌栓者56例。病理复查仅发现1例误诊。结论:通过病理复查提高了对上海市市区胰腺癌病理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肝癌肉瘤1例     
患者男,62岁.因间歇性低热1个月,于1998年4月30日入院.B超检查显示肝脏右叶有一5.5cm×5.1cm相对增强回声区,界限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CT显示肝脏右后叶7cm×6cm不规则密度区,边界不清,其内可见小片状高密度区.实验室检查:血清AFP(—),HBsAg(—),抗HBc(十),抗HBe( ),CEA<15μg/L,肝脏功能正常.于1998年5月5日手术切除肝脏肿瘤.切除肝脏标本有14cm×12.5cm×6cm大,切面可见一3.3cm×2.5cm灰白和淡黄色肿块,质地中度,无明显包膜,其周边可见多个卫星结节,周围组织呈小结节型肝硬化.显微镜检查:肿瘤组织内呈现出两不同的细胞成份,分区存在,相互之间无移行,一种为瘤细胞呈多边形,胞质丰富或疏松透亮,核圆形,呈粗梁索排列,梁索间血窦衬覆扁平内皮细胞,免疫组化ABC法标记:VI阴性,AFP阳性,EMA阳性,HBsAg阳性;另一种为瘤细胞呈多形性,胞质嗜伊红,核圆形或椭圆形,核大深色染,核分裂多见,排列较为密集,免疫组化标记:VI阳性,AFP阴性,EMA阴性,HBsAg阴性.病理诊断:肝癌肉瘤.讨论 肝癌肉瘤以肿瘤内同时出现癌和肉瘤两种独立的组织成分为特征,其发生极为罕见,我科自1982年到迄今为止,在30780例肝脏肿瘤中仅见此1例.本例显示,肝癌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