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炎症反应是机体对内源性或外源性致病因子刺激所作出的免疫应答,其参与固有免疫反应和(或)适应性免疫反应,能够保护宿主细胞,维持内环境稳定~([1])。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能够合成和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在固有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2])。机体抗炎反应不足或过度可能引起全身性炎症状态,出现脓毒症、严重脓毒症甚至脓毒症休克。此外,炎症持续状态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等多系统疾病~([3])。  相似文献   

2.
<正>脓毒症是由细菌感染进入血液循环引发的炎症介质释放,导致组织器官功能损伤的一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严重创伤、感染、休克等急重症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亦是ICU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早期、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对提高重症脓毒症患者生存率意义重大~([2])。乳酸(LAC)是监测机体氧代谢和全身灌注的重要指  相似文献   

3.
正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动脉系统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导致心肌梗死和中风的主要因素之一~([1])。随着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机制的深入研究,逐渐认识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是脂质浸润、炎症反应和新生血管等相互作用的结果。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技术可通过造影剂增强血液散射信号的强度,从而使器官组织中微循环得以成像~([2])。利用此原理,  相似文献   

4.
<正>脓毒症是感染、创伤、手术等导致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一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如果病情持续进展,可能出现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威胁患者生命~([1])。相关数据~([2])显示,脓毒症是危重病症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研究~([3])发现,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是脓毒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他汀类药物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已经得  相似文献   

5.
<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冠心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ACS的有效方法~([1-2])。但PCI术后会引起血管内皮损伤,造成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炎性反应及微循环障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3])。他汀类药物具有调节血脂、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延缓AS程度及抗血栓等功能~([4])。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及遵医行为对PCI术后发生心  相似文献   

6.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主要病理变化为慢性气道炎症并伴有全身反应。肺部病变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主要特点,与肺部对有害颗粒和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全身反应包括心血管并发症、营养异常、体重减轻、肌肉功能障碍、骨质疏松、抑郁等~([1—2])。由于COPD患者心肺耐力下降、骨骼肌肉功能减退等原因,较正常人更易发生跌倒~([3])。姿势控制能力评定  相似文献   

7.
正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1])。尽管目前已有完善的诊疗流程及监护措施,其发病率及死亡率仍居高不下,美国每年有近75万脓毒症患者,其中有将近20万人死亡~([2,3])。目前已知的脓毒症发病机制包括:炎症反应失调、免疫功能紊乱、线粒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神经内分泌异常、细胞自噬等,各种机制相互影响,较为复杂,重症患者常发展至脓毒症休克甚至死亡~([4])。心脏在脓毒症休克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  相似文献   

8.
正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定义国际共识(2014年修订,第3版)将脓毒症(sepsis)定义更新为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1]),以往关于脓毒症的定义过于强调感染,现在以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和器官功能障碍为核心~([2])。脓毒症通过诱导初始强烈的全身炎症反应而破坏免疫稳态,随后迅速出现代偿性抗炎反应的负反馈,从而导致机体免疫抑制,这种免疫抑制状态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正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以大量具有免疫活性的单核细胞侵入到动脉壁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而这样的单核细胞能够双向调节免疫平衡和促炎与抗炎反应。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白细胞募集受功能特异的炎症趋化因子调控~([1])。近年来在人及动物实验研究显示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与慢性炎症存  相似文献   

10.
正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而这种气道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患者通常出现广泛而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导致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等症状~([2])。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与呼吸道感染存在密切关联,患者在支气管哮喘发作时常常会有不同程度合并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其中以细菌感染更为多见~([3])。有研究发现细菌感染时机体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会明显增多,其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有较高应用价值~([4])。因此本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