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梅雪  周安琴  李静  周春阳 《中国药房》2015,(22):3143-3146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连翘叶的化学成分、药理学与毒理学提供参考。方法:以"连翘叶""化学成分""药理学""毒理学""Forsythia suspensa leaves""Chemical composition""Pharmacology""Toxicology"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6-2014年在Pub Med、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有关连翘叶的化学成分、药理学与毒理学的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共查阅到有效文献47篇。连翘叶的化学成分包括苷类、黄酮类、多糖类、有机酸类等;具有抗菌、保肝、抗氧化、抗衰老、保护心脏与骨骼肌、降血糖、抗疲劳、抗癌、抗内毒素、非特异性免疫、降脂等相关药理作用。急性毒性实验中其水提物与醇提物ig给药无明显毒性。分析连翘叶的研究概况有助于其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实现药材资源的有效使用。  相似文献   

2.
何首乌因其黑须发、益精髓、延年不老等补益作用在处方及中成药中广泛应用,随着中药现代化的不断进展,关于何首乌及其成分的药理研究也不断深入,何首乌包含蒽醌类、二苯乙烯苷类、酚类、黄酮类、磷脂类等成分,关于何首乌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二苯乙烯苷类及蒽醌类药理研究较多;具有抗衰老,降脂保肝、提高免疫力、治疗骨质疏松等作用,通过查阅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将何首乌及其主要化学成分药理学作用进行总结归纳,通过查阅古文献记载何首乌传统功效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对何首乌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进行探讨,为何首乌的临床应用及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思路与依据。  相似文献   

3.
水黄皮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黄皮Pongamia pinnata为豆科水黄皮属植物,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国家的河堤与沿海地区。从中分离得到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三萜类、生物碱类、氨基酸等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水黄皮具有抗菌、抗炎镇痛、抗溃疡和抗痢疾等作用。综述了近10年来水黄皮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其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7,(22):3155-3156
目的:为金露梅的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以"金露梅""金老梅""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含量测定""Potentilla fruticosa L.""Pharmacological effects""Chemical composition""Content determination"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6-2016年在SpringerLink、Pub Med、Elsevier、中国知网、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数据库及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金露梅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及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773篇,其中有效文献24篇。金露梅的药理作用主要为益脑清心、调经、健胃,治疗赤白带下、消化不良、咳嗽、水肿,抗心肌缺血、缺氧等。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三萜类、多糖类、鞣质和醌类。含量测定方法主要集中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总黄酮、原子吸收法测定微量元素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基酸等方面。从黄酮类化合物着手,对有效部位以及有效成分的进一步研究对于该属植物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今后对金露梅药理学研究的重点应逐步从有效部位转变到有效单体化合物,另外还需加强对其毒理学及制药工艺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金钗石斛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金钗石斛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通过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2000—2013年的相关文献,对金钗石斛已报道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阶段性进展和研究热点,并分析其原因。结果 金钗石斛主要化学成分为生物碱、多糖、倍半萜类、菲类、联苄类等,石斛碱是其特征性成分,主要有抗白内障、兴奋肠管、免疫调节、降血糖、抗肿瘤、抗氧化、抗疲劳等作用。结论 目前金钗石斛的研究仍侧重于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将来研究的重点可能为作用机制的明确和一些保健品的研发。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9,(10):1432-1436
目的:为禹白附的深入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禹白附""白附子""独角莲""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生物活性""Typhonii rhizoma""Typhonium giganteum""Chemical constituents""Pharmacological activity""Biological activities"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SciFinder、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1979年1月-2018年10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禹白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65篇,其中有效文献61篇。禹白附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类、有机酸类、氨基酸类、微量元素、含氮杂环类、脑苷类等,具有抗肿瘤、美白、抗粉刺、抗破伤风、抗中风、祛痰、抗炎、抗菌、镇静、止痛等多种药理作用,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但有关禹白附化学成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全面,有必要继续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并注重将其化学成分研究和药理活性研究相结合,以阐明药效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对僵蚕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毒理学研究进行综述,了解僵蚕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和减少僵蚕不良反应,促进僵蚕的合理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以“僵蚕”“白僵菌素”“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理”等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web of science,维普网等数据库进行检索,整理相关文献。结果发现僵蚕中有蛋白多肽类,有机酸类,黄酮类,甾体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惊厥,抗凝,抗炎,抗癌,抑菌等多种药理作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记载僵蚕无毒,但其化学成分草酸铵,白僵菌素等均具有一定毒性,且存在掺伪掺劣现象,合理炮制和严格品控对预防和减少僵蚕中毒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赵明宇 《北方药学》2018,(3):192-193
目的:总结何首乌的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法:翻阅文献和资料,分析何首乌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结果:何首乌化学成分主要有二苯乙烯苷类化合物、醌类化合物、磷脂类化合物等,具有抗衰老、保肝、降血脂、抗癌、抗炎、神经保护、增强免疫力药理作用.结论:随着人们对何首乌研究的逐渐深入,何首乌将在临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鹿衔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鹿衔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为鹿衔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结果鹿衔草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酚苷类、醌类、萜类等,具有抗菌、抗炎、对心血管系统作用、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结论鹿衔草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应加强有助于解释其传统功效方面的药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7,(10):1423-1425
目的:为蕲艾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蕲艾""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开发前景""Artemisia argyi""Chemical composition""Pharmacological action""Development prospects"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0年1月-2016年3月在PubMed、Springer Link、Web of Science、Elsevier、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蕲艾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11篇,其中有效文献30篇。蕲艾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类、鞣酸类、有机酸类、大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等,具有护肝、抗肿瘤、抗菌、镇痛、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目前临床上主要将蕲艾制成汤剂或艾条,用于口服或灸疗;后期可针对其丰富的化学成分及广泛的药理作用,开发出蕲艾新型制剂。今后应加强蕲艾活性成分的提取研究及有效成分作用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何首乌及其炮制品为临床常用中药,对人体有多种有益效果。临床服用何首乌引起肝中毒问题时有报道,但由于何首乌导致肝毒性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炮制后的何首乌仅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目前仍缺乏有效控制何首乌炮制品的科学方法。本文从何首乌的炮制工艺、化学成分、肝毒性、药代动力学等角度汇总分析何首乌研究进展,以探索何首乌质量控制方法和下一步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石斛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综述石斛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石斛的合理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分别以"石斛""Dendrobium"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中查询近十年关于石斛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炮制工艺的文献,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进行整理综述.结果 石斛的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括多糖类、生物碱类、黄酮类、菲...  相似文献   

13.
A new stilbenoid (1) was isolated from the root extract of Polygonum multiflorum together with eight known constituents (2∼9).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1 was established as the 6″-O-monogalloyl ester of (E)-2,3,4′,5-β-tetrahydroxystilbene-2-β-D-glucopyranoside based on physicochemical and spectroscopic analyses, particularly by NMR spectroscopic data, i.e., COSY, HMQC and HMBC. Compound 1 weakly inhibited acetylcholinesterase in vitro.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锦灯笼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经结构鉴定分别为酸浆苦素A(1)、酸浆苦素D(2)、酸浆苦素L(3)、酸浆苦素O(4)、木犀草素(5...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化橘红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前景,为化橘红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对化橘红及其主要化学成分在祛痰、抗急性肺损伤、抗炎、抗肺纤维化、镇咳、抗氧化、抗肝损伤和抗肾损伤等方面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平台(TCMSP)和查阅文献检索化橘红的化学成分,将各化学成分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II(ACE2)、3CL水解酶(Mpro)、木瓜样蛋白酶(PLP)和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因子(DC-SIGN)进行分子对接,预测其在抑制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病毒感染和复制方面的潜在活性。结果 文献分析结果表明,化橘红及其主要化学成分具有祛痰、抗急性肺损伤、抗炎、抗肺纤维化、镇咳、抗氧化、抗肝损伤和抗肾损伤等多方面药理活性;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柚皮苷(naringin)、新橙皮苷(neohesperdin)、野漆树苷(rhoifolin)、枸橘苷(poncirin)和西托糖苷(sitogluside)与ACE2、MPro、PLP和DC-SIGN均具有较强的结合力,具有抑制SARS-CoV-2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和自我复制的潜在活性。结论 化橘红既具有通过多种药理活性改善COVID-19病程进程的潜力,又可能通过作用于ACE2、MPro、PLP和DC-SIGN发挥抑制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及自我复制的作用。提示化橘红可能对COVID-19的防治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The methanolic extract of the roots of Polygonum multiflorum (Polygonaceae) was found to show inhibitory activity towards farnesyl protein transferase (FPTase). Bioassay-guided fractionation of the methanolic extract resulted in the isolation of two anthraquinone glycosides, as inhibitors of FPTase. These compounds inhibited the FPTase activity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相似文献   

17.
纳米技术应用于中药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产生的药理作用不完全归因于其特有的化学组分及成分结构,还与药物的物理状态密切相关.将纳米技术引入现代中药制剂的研究与开发,有望将中药制成高效、速效、长效、剂量小、不良反应少、服用方便的现代制剂,可以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扩大中药的应用范围,并且丰富中药的理论研究.对近年来纳米技术在中药制剂研究中显现的优势与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s widely used around the world. However, with its wide use has been the identification of a number of toxicological issues that have severely restricted its use in clinical treatment.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se toxic substances within TCM has become somewhat of a hot topic in recent years.

Areas covered: This article reviews literature published on professional authoritative journals in the last 10 years on the toxic constituents and toxicology of TCM, including chemical structures, absorption and metabolism. The literature search for this article was based, but not limited to, toxic constituents including: alkaloids, glycosides, toxic proteins, polypeptide, amino acids, phenols or organic acids, terpenes and lactones. The authors discuss the toxic substances referring to their toxicity on organs, tissues and systems.

Expert opinion: More and more toxic constituents from different TCM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addition to information on how they act in the body at a molecular level. However, the toxicology of TCMs is very complex, and although som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a lot work is still needed in order to put an end to toxic incidents.  相似文献   

19.
云实属Caesalpinia L.植物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目前,已经从云实属植物中分离出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和萜类两大类,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疟等药理作用。近年来,关于云实属植物的质量控制研究比较单薄,不能全面反映药材质量标准。因此,系统综述了该属植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质量控制研究进展,以期为云实属植物药用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资源的充分利用、新药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