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 单采血浆术(简称采浆术)系指将献血者的血液采出,用适当的抗凝剂抗凝,离心分离血浆并及时将红细胞还输给献血者本人的一种科学地获取血浆的技术。为确保献血者的健康及所采集血浆的质量,施行采浆术须遵守以下规定。 1.采浆点 (中心或站)的人员,设备要求;采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善用于制备因子Ⅷ浓缩物原料血浆的质量,作者考察了不同抗凝剂,贮存的温度和时间对全血及血浆中各种因子Ⅷ相关活性、产量和稳定性的影响。类似的工作先前已有报告。本文的特点在于采用相同献血者的血液考察不同抗凝剂的影响和使用非常标准化的方法进行各项测定。此外,作者在测定因子Ⅷ促凝活性(FⅧ:C),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FⅧR:RCoF)和相关抗原(FⅧR:A(?))的同时,还测定了Bβ15-42和纤维蛋白肽A(FPA)的水平,前者是血纤维蛋白溶酶水解纤维蛋白原Bβ链产生的肽段,可以敏感地反映血液和血浆中有血纤维蛋白溶  相似文献   

3.
正血液经白细胞过滤器可去除血液成分中99.9%以上的白细胞。但在白细胞过滤时因血液粘稠度高、滤器质量问题、制备过程操作不当等原因经常会出现白细胞过滤不畅现象,但因献血者自身冷抗体导致白细胞过滤不畅的现象并不多见。本站发现1例因献血者血浆中含有冷抗体,导致白细胞过滤不畅,经室温(20℃)复温后过滤顺畅,但离心制备后红细胞溶血报废,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2015年11月26日本中心采集的1袋300  相似文献   

4.
作者报道采用多孔再生纤维素膜(BMM)中空纤维进行过滤血浆的方法。该法能滤去血浆中的病毒,而血浆成分无变性,回收率也高。材料与方法:血浆:采用新鲜血浆或新鲜冰冻血浆。BMM中空纤维:用铜氨纤维溶液按微相分离制作水流速平均为10-105nm中空纤维多孔膜,制成1个滤过有效膜面积为0.03M~2的小型存储体。滤过方法:在22℃下,用蠕动移液泵每分钟压出0.5ml血浆,并定时采集从BMM中空纤维滤过的血浆,以此作数据。过滤时采用10-50nm的BMM中空纤维。此时膜间压差在1个大气压以下。血浆蛋白的性状:对滤过前后的血浆测定总蛋白量、高速液相色谱(HPLC)、醋纤膜电泳图、纤维蛋白原(F ig)、凝血因  相似文献   

5.
背景和目的 肝素化血浆可应用于新生儿交换输血,但肝素化血浆通常是来源于肝素抗凝全血分离所得。因为肝素化的红细胞和白膜层不能使用而被废弃掉。为了更有效地采集肝素化血浆,作者建立一种机器单采的方法。材料和方法 应用MCS3P血细胞分离机(Haemonetic)从志愿供者中收集血浆,以肝素盐水(30,000IU/L)按1:9配比作为抗凝剂。在实施单采之前和单采后立即测定志愿供血者的激活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F)并检测采集的血浆的各种参数。结果 实施2次循环采集到肝素化血浆平均为456 /-52ml(均数 /-SD,n=  相似文献   

6.
献血者筛选,血清学试验及现有PCR试验的进步,相当大地增强了血液和血液制品的安全。事实上血液及血液制品从来没有象今天这么安全。但是目前的实验方法不能检测出可能造成血液污染的所有病毒。这就要求一有效方法进一步加强治疗用血液成分和新鲜血浆的安全性,那就是把各种制品的病毒灭活与制备过程综合在一起。 目前治疗用新鲜血浆的病毒灭活有两种选择:通过溶剂/去污剂(S/D)方法处理,广泛地用于血浆蛋白制品的提纯,或用吩噻嗪染料亚甲基蓝与可见光结合。巴氏消毒法仍在开发。(S/D)和亚甲基蓝/光法(MB/LIGHT)均在90年代初引入德国,迄今许多欧洲国家在使用。S/D法处理的是来自献血者或机采的数百单位血浆。至于亚甲蓝/光法则用于单个单位血浆的加工。  相似文献   

7.
聚醚砜中空纤维膜血浆自动采集滤器分离血浆效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聚醚砜中空纤维膜血浆采集滤器分离血浆的功能及有效性。方法 聚醚砜中空纤维膜血浆采集滤器与血浆分离机配套使用 ,采用单针方式 ,实现自动采集血浆。血浆蛋白浓度的测定采用双缩脲法。结果 ①血浆采集过程中 ,膜滤器对血浆总蛋白的筛分系数 >95 % ,并且比较稳定 ;②血细胞比积增大时 ,血浆采集速度变慢 ,但血浆分离效率提高 ,Hct=0 .4 5时 ,血浆采集速度为 2 3.6ml/min ,血浆分离效率约为 5 2 % ,采集 2 0 0ml血浆约需要 2 0min ;③采集血浆多个循环后 ,血液的最大溶血率为 2 .5 %。结论 聚醚砜中空纤维膜血浆采集滤器与离心法等传统方法相比 ,采得的血浆质量较好 ,滤器分离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过滤前、后有凝块献血者血液的质量变化。方法选取采血不畅血液,经白细胞过滤血袋过滤后,通过透明塑料直尺测量凝块大小并计算比例;检测并分析过滤前、后悬浮红细胞和冰冻血浆常规检测指标变化。结果2019年3-12月共采集血液39831袋,发现采血不畅230袋,发生率为0.58%,过滤后肉眼可见血液凝块与纤维蛋白析出共30袋,占13.04%;过滤前和过滤后悬浮红细胞容量无明显变化。过滤后发现血液凝块<20 mm的悬浮红细胞质量检测数据均符合要求,血液凝块≥20 mm的悬浮红细胞血细胞比容(Hct)不符合质量标准。过滤前血液凝块<20 mm与≥20 mm的悬浮红细胞Hct比较,过滤后血液凝块<20 mm与≥20 mm的悬浮红细胞Hct比较,过滤前血液凝块<20 mm与≥20 mm的悬浮红细胞Hb比较,过滤后血液凝块<20 mm与≥20 mm的悬浮红细胞H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384、7.410、6.573、5.987,P<0.05)。过滤后血液凝块≥20 mm的悬浮红细胞经检测质量合格率为43.3%;血液凝块<20 mm悬浮红细胞贮存0~28 d过滤前和过滤后溶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贮存35 d悬浮红细胞过滤前和过滤后溶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检测30袋发现血液凝块和纤维蛋白析出后的冰冻血浆,其中25袋检测合格,另外5袋为纤维蛋白析出血浆,血浆总蛋白为(46.62±2.93)g/L,均不合格,血浆纤维蛋白原为(181.00±21.63)mg/dL,与正常血浆结果比较略低。使用显微镜镜检发现过滤前个别悬浮红细胞标本出现明显红细胞聚集,过滤后没有发现明显红细胞聚集,且过滤后悬浮红细胞细菌培养结果均无细菌生长。结论血液凝块≥20 mm的悬浮红细胞质量不合格,可以直接报废,血液凝块<20 mm的悬浮红细胞质量合格,纤维蛋白析出的冰冻血浆质量不合格,可以直接报废。血液采集时,应避免血管异常献血者献血,减少血液凝块产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一种以少数献血者定期血浆交换获得因子Ⅷ制品的新方法.血浆交换:32名志愿献血者参与了此项试验.每位献血者先行3次单采血浆,每次600ml,共计1800ml;去冷沉淀后所得的冷上清血浆冻存,作为首次血浆交换的替代血浆.使用COBE2997血细胞分离机(离心式)或COBE CENT TPE血细胞分离机(过滤式)行血浆交换.每次血浆交换采得的新鲜血浆用于分离冷沉淀,冷上清血浆则冻存,用作下次血浆交换的替代血浆还输给献血者本人.每次血浆交换量为2-2.5L,均在2小时内完成.每次血浆交换前24小时注射DDAVP(de-  相似文献   

10.
<正> 维持人体正常免疫功能需要足够数量功能正常的淋巴细胞,为了解短期内连续定期从献血者体内采集白细胞,是否对献血者的血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产生影响,我们对单采血浆同对采集白膜的献血者进行了有关血细胞及部分免疫指标的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动态分析抗-HCV阳性献血者血浆miR-122的表达特点及与HCV感染诊断指标的关联。方法对133名抗-HCV阳性献血者、24名健康献血者及15名确证抗-HCV阳性追踪献血者血液标本抽提血浆miRNA,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浆miR-122,分析血浆miR-122相对表达量与HCV RNA、抗-HCV临界值指数(COI)等指标关联性。结果 ROC曲线分析:miR-122在抗-HCV+/HCV RNA+组和抗-HCV+/HCV RNA-组中诊断丙型肝炎的AUC(ROC曲线下面积)为0.830(95%CI:0.755-0.889),区分抗-HCV+/HCV RNA+组和抗-HCV+/HCV RNA-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4.7%和82.4%。追踪15例抗-HCV+/HCV RNA+献血者血浆miR-122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浆miR-122与HCV感染密切相关,确证HCV RNA感染献血者血浆miR-122随时间迁移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12.
<正>早在1934年人们就试用粒细胞输注治疗白细胞缺乏的感染者,20世纪60~70年代,欧美国家多方改进采集白细胞的技术,以至发展到单采白细胞术(leukepheresis),促进了白细胞的临床应用。1981年,Cantell等将单采白细胞用于制备干扰素(α-INF),为人体血液白细胞这一宝贵资源的开发利用,展示了广阔的前景。我国已有诸多单位依照卫生部《血浆单采术手册》(下称《手册》),单采血浆时兼采一程白膜(buffy coat),取得原料白细胞(suorceleukocyte),用以制备白细胞制剂。笔者报导单采血浆兼采一程白膜后,献血者血液中血细胞计数的情况及分析。  相似文献   

13.
前言 Chairside分离机是一个新的自动化系统,其成分采集制备的过程使用了称为动力盘的革新技术。该系统减少了人为错误和产品变异性较大的问题。它的终产品是红细胞和血浆,不需要进一步加工。该研究的目的是评估Chairside分离机采集的血浆的质量。材料与方法 随机选取15名献血者,随机配对献血员用Chairside分离机采集1单位的血浆及1单位压积红细胞或手工采集1单位的全血,后者进一步加工成压积红细胞和血浆。随后,血浆成分进行称重和抽样测试凝血参数(PT、PTT、纤维蛋白原、Ⅷ因子):C3a、总蛋白、血浆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白  相似文献   

14.
应用无血浆血小板可减少血浆蛋白不配合引起的输血反应,增加血浆产量,提高贮存期的血小板质量。在某种临床情况下,完全去除血小板浓缩剂(PCs)中的血浆蛋白是必要的。作者应用一种 pH 为6.5的简单电解质溶液洗涤 PCs,以去除血浆蛋白。方法,以 ACD 为抗凝剂,应用血液细胞分离机(Heamonetics AA)按标准程序从健康献血者单采400ml 富血浆血小板(PRP)于0.6升的塑料血袋内,然后将其分成两等份于0.6升塑料血袋中,于2740g 离心6分钟,获得压积血小板。除去上清血浆后15分钟内向其中一袋压积血小板中加入200ml  相似文献   

15.
<正> 目前,很多单位在单采血浆的同时采集白细胞,用于制造转移因子和干扰素等制剂。我们就单采血浆同时吸取白膜后,对献血者血液学的影响进行了观察,现将初步观察的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1.献浆者的筛选按照《献血体格检查标准》(见冻干健康人血浆制造及检定规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型号血细胞分离机对献血者细胞参数与机采血小板采集效率。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我站的318例献血者,其中159名献血者应用AmiCORE、MCS+及Trima血细胞分离机捐献双份血小板,平均分为3组,另外159名献血者应用AmiCORE、MCS+及Trima血细胞分离机捐献单份血小板,平均分为3组。比较三组的单份及双份血小板细胞参数不合格率及分离机性能。结果MCS+组单份血小板细胞参数不合格率低于AmiCORE组和Trim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CS+组单份血小板采集效率及时间高于AmiCORE组及Trim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rima组抗凝剂使用量及全血处理量多于MCS+组及AmiCORE组(P<0.05)。三组双份血小板细胞参数不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CS+组双份血小板采集效率高于AmiCORE组及Trim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CORE组采集时间长于MCS+及Trima组,Trima组抗凝剂使用量及全血处理量多于MCS+及AmiCOR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CORE、MCS+及Trima血细胞分离机对产品采集具有较高采集效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血液制备和采集过程可供,各机型血小板细胞参数不合格率、血小板分离机性能存在区别。血液制备及血液采集过程具有可控性,应依据献血者自身特点选择不同血细胞分离机。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1种新的用Cobe/IBM2997型细胞分离机采集冷沉淀的血浆交换法(PED),可大量采集冷沉淀以满足甲型血友病病人的需要,使从单个献血者反复采集大剂量因子Ⅷ变得容易,并且减少了受血者与许多献血者接触的机会。在每次PED过程中,新鲜血浆按500ml递增量收集,并迅速用干冻或乙醇冷冻,最终制得冷沉淀和上清。首次交换系将以前用手工法采集的3次各500ml自身血浆再加上足够的盐水回输。以后每次交换即用前1次获得的冷沉淀的上清回输,以补充被采出的新鲜血浆。初次交换量为2L,以后按0.5L递增量增加到3L。但要补充大量盐水,以补足失去的血浆量。 1位接受精氨酸加压素(DDAVP)强刺激的献血  相似文献   

18.
李军  谢菁  程丹凤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22):3307-3309
目的 回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康复者恢复期血浆(CP)采集过程,为突发事件中特殊血液采集的应急预案提供参考.方法 制订CP采集应急方案,并收集重庆地区COVID-19康复者招募、初筛和采集过程的数据.结果 重庆地区招募捐献CP的COVID-19康复者9例,血红蛋白合格率为100.0%,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无反应性为100.0%,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合格率为77.8%.捐献前初筛合格7例,合格率为77.8%.7例捐献者均捐献CP 400 mL,平均全血处理量(2132.6±504.9)mL,平均抗凝剂使用量(238.6±39.0)mL,平均采集时间(47.4±8.9)min.女性捐献者平均全血处理量为(1475.5±299.1)mL,平均抗凝剂使用量为(190.0±9.9)mL,明显少于男性捐献者.但男女性平均采集时间相差不明显,女性为(53.0±17.0)min,男性为(45.2±5.0)min.结论 该次COVID-19康复者CP采集工作顺利安全完成,为完善突发事件中特殊血液采集的应急预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军  谢菁  程丹凤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22):3307-3309
目的 回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康复者恢复期血浆(CP)采集过程,为突发事件中特殊血液采集的应急预案提供参考.方法 制订CP采集应急方案,并收集重庆地区COVID-19康复者招募、初筛和采集过程的数据.结果 重庆地区招募捐献CP的COVID-19康复者9例,血红蛋白合格率为100.0%,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无反应性为100.0%,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合格率为77.8%.捐献前初筛合格7例,合格率为77.8%.7例捐献者均捐献CP 400 mL,平均全血处理量(2132.6±504.9)mL,平均抗凝剂使用量(238.6±39.0)mL,平均采集时间(47.4±8.9)min.女性捐献者平均全血处理量为(1475.5±299.1)mL,平均抗凝剂使用量为(190.0±9.9)mL,明显少于男性捐献者.但男女性平均采集时间相差不明显,女性为(53.0±17.0)min,男性为(45.2±5.0)min.结论 该次COVID-19康复者CP采集工作顺利安全完成,为完善突发事件中特殊血液采集的应急预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血浆及其制品的输注是临床上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某些凝血因子缺乏症的重要手段之一.通常1袋200 ml新鲜冰冻血浆(FFP)含有纤维蛋白原(2-4)g/L,其他凝血因子(0.7-1.0)IU/ml(即活性为70%-100%).由于献血者的个体差异,正常血浆内Ⅷ因子水平波动很大,为(0.5-2.0)IU/ml[1](即活性为50%-200%).影响原料血浆凝血因子含量的因素很多,包括献血者自身、冷链管理、过滤、离心、冰冻、融化等因素,作为原料血浆本身含量的高低是最基本的因素.为进一步提高血浆及血浆制品的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对130名献血者血浆FV:C、FⅧ:C、FⅨ:C、FⅪ:C和纤维蛋白原含量进行检测,并对不同性别、不同血型、不同年龄组及初次献血和多次献血者进行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