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钱江  杜晓明  吴昕 《浙江医学》2024,46(8):820-825
目的研究金华地区血小板献血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B位点和人类血小板抗原(HPA)-1~6、10、15、21位点的多态性分布特点并统计基因频率,初步建立起金华地区血小板基因库。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金华市中心血站109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标本的HLA-A、B和HPA-1~6、10、15、21位点进行基因分型,计算基因频率,并与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比较,分析基因分布的差异性。结果109名金华地区血小板献血者共检出HLA-A位点等位基因14个,基因频率较高的等位基因分别是A*02、A*11、A*24、A*33;检出HLA-B位点等位基因24个,基因频率从高到低分别是B*40、B*15、B*46、B*58、B*55、B*39、B*13。金华地区的A*02、A*11、B*40、B*15、B*46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与西安、云南、河南、辽宁、淄博、广东等地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LA-A、B位点基因分型结果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均P>0.05)。HPA-4a、10a呈单特异性,杂合度最高的基因型是HPA-3和HPA-15,经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发现金华地区HPA-1~3、6、15、21的基因频率符合遗传平衡法则,基因具备恒定性。金华地区与英国、美国相比,HPA-1、HPA-2、HPA-5、HPA-15基因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金华地区血小板基因库的建立有助于为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提供HLA和HPA相对匹配的血小板制品,提高血小板输注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家系与血压正常家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位点及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C( 344)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系。方法以家系为基础进行高血压家系-血压正常家系对照研究。高血压家系组:高血压家系62个,229例受试者;正常血压家系组:正常血压家系61个,221例受试者。采用PCR技术,分析ACE基因多态性;采用PCR RELP技术,分析CYP11B2基因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用基因计数法。结果与正常家系组比较,高血压家系组第一、二代及三代受试者全体ACE基因DD基因型与D等位基因频率升高(P<0.05),高血压家系组各代及三代受试者全体CYP11B2基因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发生频率明显多于正常血压家系(P<0.05)。与ACE基因I/D多态性协同作用中,高血压家系组的CYP11B2基因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发生频率明显多于正常血压家系(P<0.05)。结论家族性原发性高血压与ACE基因I/D多态性及CYP11B2基因T(-344)C多态性之间具有相关性。D及T等位基因频率增高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家族中ACE基因I/D多态性及CYP11B2基因T(-344)C多态性的分布特点。D及T等位基因可能在家族性原发性高血压遗传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基因水平调查遵义地区汉族人群HLA-A、B等位基因频率,并了解其多态性分布状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对遵义汉族200名健康个体进行等位基因分型。结果遵义地区汉族HLA-A、B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低分辨水平,共检出12个A*基因,25个B*基因,与我国北方、南方汉族比较,更接近南方汉族人群。南方汉族中分布频率极低的B*07,在遵义汉族分布频率较高(GF值为2.0%)。结论遵义汉族人群HLA-A、B基因具有较为丰富的多态性,其分布符合南方汉族的特点,又具有高频B*07地区性遗传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广东汉族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B、DRB1基因和单倍型的分布特征。方法根据3 275名广东汉族无关骨髓供者的HLA基因型数据,采用最大似然性方法计算HLA-A、B、DRB1的基因频率和单倍型频率。结果广东汉族人群中共检出73个HLA基因(或抗原),其中A*02、A*11、A*24、A*33、B*46、B60、B*13、B75、B*58、DRB1*09、DRB1*15、DRB1*04、DRB1*08和DRB1*12最常见;385条A-B单倍型中,20条频率高于0.01并至少有25条单倍型为显著性正连锁不平衡;458条B-DR单倍型中,24条频率高于0.01并至少可见37条单倍型为显著性正连锁不平衡;2 836条A-B-DR单倍型中,仅487条单倍型的频率有价值(大于等于3.05×10-4),36条常见单倍型中A2-B46-DR9和A33-B58-DR17频率最高。结论广东汉族人群HLA-A、B、DRB1基因和HLA单倍型的分布有其自身特点,本研究所获得的HLA-A、B、DRB1基因和单倍型频率可作为广东汉族人群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吗啡加咪唑安定用于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子宫全切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C、D四组,均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技术注入15mg布比卡因重比重液。其中A组腰麻液中含吗啡0.1mg,B组含吗啡0.1mg与咪唑安定1mg,C组含吗啡0.2mg,而D组含吗啡0.2mg与咪唑安定1mg。比较四组病人于术后不同时间在视觉模拟评分、舒适评分、镇静评分、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的差异,并观察各组病人的不良反应。结果术后7—48h,B、C、D三组视觉模拟评分及舒适评分明显好于A组(P〈0.01);术后4h、8h和16hD组呼吸频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较A、B、C三组及其术前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D组于术后0—48h镇静评分显著高于A组而于13~24h显著高于B、C两组(P〈0.01),B、C两组于13—48h镇静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1);术后恶心发生率C组(11/25)、D组(10/25)均明显高于A组(2/25)及B组(2/25)(P〈0.01或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吗啡0.1mg伍用咪唑安定1mg可显著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白介素10基因(IL-10)启动子区-592C/A多态性与潍坊地区汉族人群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方法,对7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哮喘组)和7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IL10基因-592C/A多态性进行检测,计算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采用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两组人群IL-10基因-592C/A多态性分布具有明显差异,CC,CA,AA基因型频率哮喘组分别为5.7%,41.4%,52.9%,对照组分别为15.7%,54.3%,30.0%(X2=8.85,P<0.05);C和A等位基因频率哮喘组为26.4%和73.6%,对照组为42.9%和57.1%(X2=8.34,P<0.01);哮喘组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比较,携带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的儿童发生支气管哮喘的相对风险明显增加,OR值分别为4.85(95%CI:1.25~18.86)(P<0.05)和2.09(95%CI:1.27 ~3.45) (P <0.01).结论 IL-10基因-592C/A多态性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病的发生有关联,A等位基因可能是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了吗啡用于硬膜外腔镇痛的最佳剂量。方法:择期腹部手术病人15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A组硬膜外腔注入吗啡5μg/kg;B组硬膜外腔注入吗啡10μg/kg;C组硬膜外腔注入吗啡15μg/kg。观察三组病人的镇痛效果、镇痛持续时间及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三组病人术后镇痛效果均满意。术后镇痛持续时间:A组最短,B、C二组相似;A与B、C二组相比有差异(P<0.01)。副作用:A、B二组相似(P>0.05);C组副作用明显大于A、B二组(P<0.01)。结论:10μg/kg吗啡运用于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副作用少,为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8.
对Joseph病黄氏家系中25人(包括患者11人)检测了HLA-A、B位点抗原分型,其中18人作了Bf和C4的检测。发现Bf均为F型、C4均为C4A3和C4B1,因此不能提供分离信息。根据A、B位点抗原分析出单倍型,发现有两种HLA单倍型,HLA-A11、B13和HLAA30、B13始终伴随着患者。根据目前材料计算Lods值为1,27,呈松弛的连锁关系,而此病又呈现出明确的显性遗传,因此推测本病除MHC区外至少还存在有一个以上的调节基因。另外发现没有A11、B13或A30、B13单倍型者均不发病,这一负相关可作为非疾病基因携带者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山东省汉族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儿与等位基因HLA-A、B、DRB1的多态性的遗传关联。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CR-SSO)方法,对197例ALL患儿和5841例健康脐带血样本等位基因HLA-A、B、DRB1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在等位基因HLA-A、B、DRB1中,ALL患儿的A11和A24;B40、B15、B56、B67和B27;DR9、DR12、DR14和DR16等基因的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1)。而HLA-B48、DR7和DR15等基因的基因频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基因HLA-A11、A24、B40、B15、B56、B67、B27、DR9、DR12、DR14、DR16对ALL患儿有遗传易感作用,尤其是B40与ALL具有强相关性;而基因HLA-B48、DR7、DR15等对ALL患儿有遗传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GRIN2A基因和GRIN2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哌甲酯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童心理科门诊及住院的6~15岁ADHD患儿80例,治疗前抽取外周血3ml,用试剂盒提取DNA后-80℃冷冻备用。其中74例患儿完成8周的哌甲酯治疗随访,并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进行SNAP-IV、中国韦氏儿童智力测试(C-WISC)、Conners父母评症状量表(PSQ)、注意力竞量测验(T.O.V.A.)和神经心理测评。以GRIN2A基因rs2229193和GRIN2B基因rs2284411作为候选基因位点,采用PCR扩增并结果判读。结果GRIN2A基因G/A+A/A基因型患儿的SNAP-IV对立违抗分量表得分、PSQ品行问题项目得分均较G/G基因型高(均P<0.01)。GRIN2B基因T/C+T/T基因型患儿的SNAP-IV注意缺陷分量表得分较C/C基因型更高(P<0.05)。治疗有效和治疗无效患儿间GRIN2A基因G/A+A/A基因型频率与G/G基因型频率、GRIN2B基因T/C+T/T基因型频率与C/C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立违抗改善与未改善患儿的GRIN2A基因G/A+A/A基因型频率与G/G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RIN2B基因T/C+T/T基因型频率和C/C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RIN2A基因中A等位基因携带组在接受哌甲酯治疗后,对立违抗行为显著减少,提示GRIN2A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哌甲酯改善ADHD患儿对立违抗行为的疗效相关。  相似文献   

11.
卢虹蓓  张维溪  李昌崇 《浙江医学》2013,(22):1978-1981
目的:研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对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中ERK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原代分离培养ASMC,设未干预组(A组)、ERK阻断剂组(B组)、PDGF组(C组)和PDGF+ERK阻断剂组(D组)。A组不加干预;B组又分为B1、B2、B3、B4组,分别加入浓度为0.1、1、5、10μmol/L的ERK阻断剂U0126;C组又分为C1、C2、C3、C4组,分别加入浓度为1、10、25、50μg/L的PDGF同二聚体PDGF- BB;D组加入10μmol/L的U0126和50μg/L的PDGF- BB。以RT- PCR法检测各组ERK1和TGF-β1的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A、B4、C4和D组中以上蛋白的表达。结果 RT- PCR提示B1、B2、B3、B4组ERK1 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A组(均P<0.01),U0126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PDGF诱导的ASMC中ERK的活化,C1、C2、C3、C4组ERK1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A组(均P<0.01),ERK1 mRNA的表达与PDGF- BB存在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D组与A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组化提示B4组ASMC中ERK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A组,C4组显著高于A组(均P<0.01),D组与A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B4组TGF-β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A组,C4组显著高于A组,同时C4组显著高于B4组(均P<0.01),D组与A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DGF可剂量依赖性激活哮喘大鼠ASMC内的ERK通路,同时伴随TGF-β1信号通路的活化。ERK通路参与了ASMC增殖的细胞内信号转导过程,PDGF可能经ERK环节促进TGF-β1通路活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升高对痛风发病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痛风病人158例,根据血脂水平分为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均正常组(A组)56例、单纯胆固醇升高组(B组)21例、单纯三酰甘油升高组(C组)50例及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均升高组(D组)31例。采用队列研究比较不同血脂水平病人痛风发病频率。结果与A组比较,B组、C组、D组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内痛风发病频率均增加(P < 0.05);随着时间的延长,4组不同时间段痛风发病频率增加(P < 0.05)。按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程、尿酸和血糖水平进行配对,结果显示,A组与B组共配对14对,记为A1组、B1组,B1组3、6、12个月痛风发病频率均明显高于A1组(P < 0.01);A组与C组共配对28对,记为A2组、C2组,C2组3、6、12个月痛风发病频率均高于A2组(P < 0.05~P < 0.01);A组与D组共配对13对,记为A3、D3组,D3组3、6、12个月痛风发病频率均明显高于A3组(P < 0.01)。结论血脂水平升高可以增加痛风发病频率。  相似文献   

13.
探讨硬膜外腔注入吗啡术后镇痛的最佳用量。180例ASAⅠ~Ⅱ级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中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手术毕硬膜外腔注入吗啡0.5mg、1mg、2mg,均用10ml生理盐水稀释。结果,A组无满意镇用作用,B组和C组镇痛优良者分别为86.7%和93.3%(P>0.05),镇痛时间分别为24.2±2.9h和25.8±4.3h(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1),B组明显低于C组(P<0.01).提示,吗啡1mg可能是硬膜外腔注药术后镇痛的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14.
蛛网膜下腔吗啡加咪唑安定术后镇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吗啡加咪唑安定用于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子宫全切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C、D四组,均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技术注入15mg布比卡因重比重液。其中A组腰麻液中含吗啡0.1mg,B组含吗啡0.1mg与咪唑安定1mg,C组含吗啡0.2mg,而D组含吗啡0.2mg与咪唑安定1mg。比较四组病人于术后不同时间在视觉模拟评分、舒适评分、镇静评分、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的差异,并观察各组病人的不良反应。结果术后7~48h,B、C、D三组视觉模拟评分及舒适评分明显好于A组(P<0.01);术后4h、8h和16hD组呼吸频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较A、B、C三组及其术前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D组于术后0~48h镇静评分显著高于A组而于13~24h显著高于B、C两组(P<0.01),B、C两组于13~48h镇静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1);术后恶心发生率C组(11/25)、D组(10/25)均明显高于A组(2/25)及B组(2/25)(P<0.01或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吗啡0.1mg伍用咪唑安定1mg可显著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Taq Ⅰ和Fok Ⅰ位点多态性与家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聚集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家系设计,征集27个病例家系成员288名和27个对照家系成员230名,分析VDR基因多态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VDR基因TaqⅠ和FokⅠ基因型进行测定.结果 VDR-Taq Ⅰ的TT基因型的频率在病例家系显著高于对照家系(P<0.05),VDR-Fok Ⅰ的CC基因型的频率在病例家系显著高于对照家系(P<0.05);Taq IT-Fok IC单体型在病例家系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家系(OR=1.67,P<0.05),而Taq IC-Fok IT单体型在病例家系的分布频率显著低于对照家系(OR=0.24,P<0.05);用感染过HBV的家系血源亲属进行分析,结果 相近.结论VDR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影响家庭HBsAg阳性者聚集的重要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16.
脑梗塞与HLA—I,Ⅲ单体型关联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微量细胞毒技术和高压电泳后免疫固定方法检测了25个脑梗塞病人家系和25个正常家系各成员的HLA-A、B、C、BF'C4A,C4B抗、通过家系分析和对比,发现病人组HLA-I单体型A24-C10-B48频率及HLA-A11、B48、C7、C10基因频率增高(P<0.05或<0.01),HLA-B35,C8基因频率减低(P均<0.01)。  相似文献   

17.
海南地区汉族人群HLA及其单倍型频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汉族人群HLA抗原及单倍型的频率。方法采用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对海南地区209例非血缘关系的汉族正常人进行HLA-A、B抗原分型。结果在209例中检出前9位HLA-A、HIA-B高频率抗原为A11,A2,A24、A33;B40,B46,B57,B13,B62。通过家系抗原遗传分析获得418条海南地区HLA-A/B单倍型,查出6条海南地区高频率出现的单倍型为A33/B57、A2/B46、A11/B60、A11/B13、A24/B60、A11/B62。结论海南地区汉族人群的HLA-A、B抗原频率与广东地区相同,而单倍型频率有所不同。不同种族、不同地区的人群有着不同单倍型频率分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对托烷司琼预防术后病人自控镇痛相关恶心呕吐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妇科择期子宫全切手术病人12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三组,所有患者选择腰-硬联合麻醉,术后行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PCIA的配方为芬太尼0.8~1.0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A组于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托烷司琼2mg,B组托烷司琼2mg,C组生理盐水2ml,观察手术后48h内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A组恶心发生率15.0%,明显低于C组52.5%(P<0.01),也低于B组(P<0.05),A组和B组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1),A组低于B组(P<0.05);A组3度恶心与B组比较相对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呕吐程度低于C组(P<0.05),C组恶心发生率为52.5%,明显高于B组(32.5%)(P<0.05),A组和B组恶心程度均小于C组(P<0.05).结论 地塞米松可加强托烷司琼在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疗效中的作用,两者联合应用抗吐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9.
阿尔茨海默病病人AACT、ERAB和NACP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中国汉人阿尔茨海默(Aaheimer)病人的AACT、NACP和ERAB基因的多态性。方法 应用DNA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方法对15例AD和241例老年对照组的上述3个基因的DNA片段地行扫描分析。结果 在AACT基因中发现A25G和G39A两处替换。前者基因型出现频率很高,在AD组中占80%,对照组占47%,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后者基因型在AD组中占13%,对照组仅占0.4%,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39位点的等位基因频度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其它两基因示发现有多态性位点。结论 AACT基因的A25G和G39A替换很可能是汉人AD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TNF-β+25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恶液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25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病人癌性恶液质的关系.方法 105例营养不良胃癌病人,按照近6个月体质量的减轻率分成3组:A组,0~5%;B组,6%~10%;C组,〉10%.用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检测胃癌病人及110例正常志愿者TNF-β+252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 TNF-β+252A(TNFB2)出现的频率在胃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胃癌病人中,TNFB2出现的频率在A、B、C各组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恶液质病人TNFB2出现的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TNF-β+25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恶液质的发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