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瑞易宁(格列吡嗪控释片)、亚莫利(格列美脲)、诺和龙(瑞格列奈)3种降糖药物对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不同时相的胰岛素分泌曲线下面积(AUC)评价5名健康者和12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结果:在两组受试者中,3种药物皆使胰岛素AUCO-180分钟明显增加且大于安慰剂组(均P〈0.05)。诺和龙使胰岛素AUCO-19分钟明显增加并高于安慰剂组(P〈0.05);瑞易宁和亚莫利也使胰岛素AUCO-19分钟增加,但两者增加比例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反促进胰岛素AUC190180分钟作用更明显(均P〈0.05)。结论:诺和龙以促进胰岛素1相分泌为主,瑞易宁和亚莫利对胰岛素1相和2相分泌皆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格列美脲(亚莫利)是新一代磺脲类降糖药,动物和人体研究均证实,在改善胰岛素分泌方面,亚莫利不仅可以促进二相胰岛素分泌,而且同时改善一相胰岛素分泌;亚莫利还具有双重作用机制,不仅促进胰岛素分泌而且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直接针对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两个方面。低血糖是磺脲类降糖药常见不良反应之一,而亚莫利则较少引起严重低血糖。该药特点:▲亚莫利与磺脲类受体65KDa亚单位相结合,与受体的结合速度比格列本脲(优降糖)快2.5 ̄3倍,解离速度比格列本脲快8 ̄9倍。与受体解离快使亚莫利刺激β细胞的时间缩短,在血糖下降后即可减少胰岛素释放,…  相似文献   

3.
正常女性Botnia钳夹术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独立评价胰岛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方法.方法:联合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与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术(简称正糖钳夹术)-即Botnia钳夹术,评估13例健康女性志愿者的胰岛B细胞功能与胰岛素敏感性,并与常规正糖钳夹术进行比较.结果:Botnia钳夹术与常规正糖钳夹术稳态期(150~180 min)葡萄糖代谢率分别为(13.11±1.71)mg/(kg·min)和(13.34±1.41)mg/(kg·min),P>0.05;稳态期血糖浓度分别为(5.14±0.12)mmol/L和(5.15±0.14)mmol/L,P>0.05.结论:IVGTT并不影响随后正糖钳夹术中稳态葡萄糖代谢率.Botnia钳夹术可同时评价胰岛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①目的 明确 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初诊糖尿病病人胰岛第一和第二分泌时相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②方法 采用左旋精氨酸刺激法和口服 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观察 2 0例有糖尿病遗传史初诊 2型糖尿病(FH +)病人、2 2例无糖尿病遗传史初诊 2型糖尿病 (FH - )病人胰岛第一和第二分泌时相变化。③结果 两组 2min均达第一时相分泌峰值 ,4min开始下降。FH +组 2min峰值与第一时相胰岛素净分泌量均明显低于FH -组(t=1 2 .39、7.6 1 ,P <0 .0 1 )。FH +组第二分泌时相中早期分泌功能明显低于FH -组 (t =9.1 1 ,P <0 .0 1 )。两组第二分泌时相晚期分泌功能 (MBCI)及其各时点胰岛素无明显差异。两组病人胰岛素抵抗指数进入以第一时相胰岛素净分泌量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 (β′ =- 0 .2 0、- 0 .81 ,P均 <0 .0 1 )。FH -组病人早期分泌功能、空腹血糖和三酰甘油进入第二分泌时相胰岛素分泌量回归模型 (β′ =0 .70、- 0 .1 3、- 0 .0 3,P <0 .0 5、0 .0 1 )。FH +组无明显变化。④结论 在胰岛素抵抗和体质量指数、血糖、血脂相似的前提下 ,有遗传史初诊 2型糖尿病病人更容易出现胰岛素第一时相和OGTT试验中早期分泌异常 ,其发病年龄明显提前  相似文献   

5.
早期大黄酸干预对db/db小鼠胰岛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U H  Shao JQ  Gu P  Wang J  Liu ZH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9):1526-1529
目的大黄酸(4,5-二羟基蒽醌-2-羧酸)是大黄的蒽醌衍生物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db/db小鼠这一先天性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探讨大黄酸对血糖水平的影响以及对胰岛β细胞的作用。方法 30只4周龄db/db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纤维素钠,n=15),大黄酸组(120 mg/kg,n=15),给予连续鼻饲灌胃给药8周。投药结束后行经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并测定相应胰岛素水平,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代表糖耐量和胰岛素分泌水平,并通过计算IPGTT的0 min至30 min胰岛素曲线下面积以评估早期相胰岛素分泌功能。同时行胰岛素免疫组化染色,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计算β细胞含量,并用TUNEL法检测胰岛β细胞的凋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黄酸治疗组糖负荷后0,30,60和120 min的血糖水平明显下降,同时30,60和120 min的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尤其是早期相胰岛素水平(AUCINS0-30)明显升高。同时大黄酸治疗组胰岛素染色明显增强,胰岛β细胞含量明显增高,凋亡细胞明显减少。结论早期大黄酸治疗可以明显改善db/db小鼠的葡萄糖耐量,恢复早期相胰岛素分泌,并能抑制胰岛β细胞的凋亡,保护胰岛功能。大黄酸的这一作用可能使之成为一种新的预防或治疗2型糖尿病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痛风病人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1年1—6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初诊痛风病人76例(单纯性痛风39例和痛风并发糖尿病前期37例)及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正常对照30例(正常组),测定空腹血尿酸(UA)、空腹血糖(FPG)、血脂、肾功能、空腹胰岛素(FINS)及左旋精氨酸兴奋后2、4、6min胰岛素的水平,次日行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服糖后30、60、120min血糖、胰岛素的水平。结果痛风组与正常组比较,体质量指数(BMI)、腰围、FPG、120min血糖、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UA、肌酐、尿素氮、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明显升高(t=2.245~12.032,P<0.05)。精氨酸刺激后胰岛素分泌正常组胰岛素分泌均在2min达峰值,痛风组27.6%的病人在4~6min达峰值(χ2=10.337,P<0.05);痛风组分泌峰值高于正常组(t=2.538,P<0.05);痛风组胰岛素分泌曲线下面积(AUC)>正常组(t=2.806,P<0.05);正常组峰值升高倍数>痛风组(t=4.523,P<0.05)。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正常组胰岛素分泌均在30~60min达峰值,痛风组67.1%的病人在30~60min达峰值(χ2=16.86,P<0.05);痛风组分泌峰值高于正常组(t=5.521,P<0.05);痛风组胰岛素分泌AUC>正常组(t=6.179,P<0.05)。单纯性痛风组17.9%病人OGTT胰岛素分泌在120min达峰值,痛风并发糖尿病前期组48.6%病人在120min达峰值(χ2=8.860,P<0.05)。BMI、腰围、UA与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相关(t=2.646~4.479,P<0.05)。结论痛风病人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代偿性增高,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峰值升高倍数下降,胰岛β细胞第一和第二时相分泌均延迟,痛风并发糖尿病前期病人第二时相分泌延迟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泵对初治2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2周及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2周治疗前后胰岛B细胞第1时相胰岛素分泌的变化.方法 将初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CSII组20例患者,MSII组18例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测定0、1、3、5、10min血浆胰岛素、血糖,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身及相互之间的胰岛B细胞第1时相胰岛素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各点血浆胰岛素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SII组升高更为明显,与 MSI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均可改善初治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第1时相胰岛素分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给予初发2型糖尿病90例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胰岛功能变化,治疗前后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0min、30min、60min、120min、180min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比较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及胰岛素、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和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变化。结果: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均较治疗前血糖明显下降,而各时点血浆胰岛素均明显升高。治疗后两组胰岛素曲线下面积、胰岛素敏感指数均明显增加。结论:胰岛素强化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尤其是胰岛素快速相分泌,治疗后的部分病例胰岛恢复正常分泌功能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肥胖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及其代谢异常,观察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相的变化。方法以体重指数(BMI)≥25kg·m~(-2)为肥胖,<25kg·m~(-2)为非肥胖健康对照作为标准,选择20例肥胖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每例患者均行多样本静脉糖耐量试验(IVGTT),测定各时点(Omin,2min,5min,8min,10min,30min)的胰岛素及C肽水平。结果 由肥胖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各时点血糖值比较可知,肥胖组30min的血糖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其他各时点的血糖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肥胖组空腹胰岛素(INS)和C-肽(C-P)明显高于对照组,多样本静脉糖耐量实验兴奋后峰值INS和C-P也高于对照组,其中各时点的胰岛素水平及30min的C肽水平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肥胖患者比健康对照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功能的紊乱,减轻体重是预防肥胖发展为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瑞格列奈和格列齐特缓释片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42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瑞格列奈组和格列齐特缓释片组,进行为期4周的平行对照研究,两种药物治疗前后测定空腹和标准餐后血糖、血清真胰岛素和胰岛素原水平,用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评价早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结果瑞格列奈和格列齐特缓释片降低血糖的效果相似(P0.05);与格列齐特缓释片相比,瑞格列奈促进餐后真胰岛素分泌(P0.05),并使真胰岛素分泌峰值前移至90 min;瑞格列奈恢复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作用显著高于格列齐特缓释片(10.89 vs 6.31,P0.05);瑞格列奈还显著降低空腹、餐后30、45、60、90、120和180 min的胰岛素原/真胰岛素比值(P0.05)。结论瑞格列奈可改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早相胰岛素分泌,降低胰岛素原/真胰岛素比值,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源性胰岛素对离体大鼠胰岛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胰腺采用Ⅴ型胶原酶经胰管灌注消化分离得到胰岛,用100 μU/mL外源性胰岛素分别孵育0,60,120和240 min(n=8)后,给予葡萄糖刺激,分别测定0,3,5,10和30 min胰岛素分泌量.结果:不同时间胰岛素预处理后,各组在葡萄糖刺激时均产生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P<0.05),但随着胰岛素孵育时间的延长,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峰值降低(P<0.01).结论:100 μU/mL外源性胰岛素损害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且孵育时间越长,抑制程度越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给予糖耐量正常受试者不同成分营养餐,探讨其对肠促胰岛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河北省人民医院于2010年招募15例健康志愿者,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受试者首先食用标准饮食洗脱1周,于试验当日接受高碳水化合物饮食(HC)、高蛋白饮食(HP)、高脂肪饮食(HF)之一作为早餐摄入,然后再采用标准饮食洗脱1周,重复试验过程,分别进食3种不同的营养餐。测定进餐后0、30、60、120、180、240 min血糖、胰岛素、抑胃多肽(GIP)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结果 受试者进食3种营养餐后血糖、胰岛素、GIP、GLP-1时间与组间对其的影响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受试者进食3种营养餐后AUC血糖30 min、AUC血糖240 min、AUC胰岛素30 min、AUC胰岛素240 min、AUCGIP 30 min、AUCGIP 240 min、AUCGLP-1 30 min、AUCGLP-1 240 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C AUC血糖30 min、AUC血糖240 min、AUC胰岛素30 min、AUC胰岛素240 min、AUCGIP 30 min、AUCGIP 240 min、AUCGLP-1 30 min、AUCGLP-1 240 min均高于HP和HF,HP AUC胰岛素30 min、AUCGIP 30 min高于H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营养餐ΔI30/ΔG30、AUCI/AUC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P ΔI30/ΔG30高于HC、HF,HF AUCI/AUCG低于HC、H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 AUC胰岛素30 min与AUCGIP 30 min、AUCGLP-1 30 min呈正相关(r=0.476、0.535,P<0.05)。HC AUCGLP-1 30 min与AUC血糖30 min呈正相关(r=0.517,P<0.05)。HP AUC胰岛素30 min与AUCGIP 30 min呈正相关(r=0.433,P<0.05)。结论 不同成分营养餐均可影响GIP、GLP-1分泌及胰岛功能变化;HC促进GIP、GLP-1以及胰岛素分泌作用最明显;HP可明显促进早期GIP、胰岛素的分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也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3.
胰高糖素样肽1对大鼠胰岛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胰高糖素样肽-1(GLP-1)对大鼠胰岛功能的影响,探讨GLP鄄1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①GLP鄄1(10nmol/L)与原代培养的大鼠胰岛共孵育1天、3天和5天后,分别行葡萄糖刺激下的胰岛素分泌试验(GSIS),在试验的0、10、20及60min依次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放免法检测胰岛素水平的变化。或与GLP鄄1共育1天、3天、5天后分别收集各组胰岛细胞,RT鄄PCR法检测各组胰岛素基因表达的变化。②分别予不同浓度的GLP鄄1(0、1、10、102和103nmol/L)与大鼠胰岛细胞瘤细胞RINm5f共育24h,及GLP鄄1(10nmol/L)与RINm5f共育24h、48h及72h,MTT法检测各组A值变化。结果:①与GLP鄄1共育后,大鼠胰岛基础胰岛素分泌量增加(P<0.05),GSIS试验中各时间点胰岛素分泌量均升高(P<0.05),胰岛素基因的表达量呈时间依赖性升高,即予GLP鄄1刺激5天后,胰岛素基因表达量最高;②与GLP鄄1共育后,随GLP鄄1浓度的增高及刺激时间的延长,RINm5f细胞MTT法中A值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的增加。结论:GLP鄄1可促进大鼠胰岛细胞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和蛋白的分泌,对大鼠胰岛细胞亦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胰岛β细胞的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特征。方法:研究对象收集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即墨市人民医院,共60例,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对两组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糖、胰岛素水平进行比较,同时采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胰岛素抵抗性,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反映胰岛β细胞在葡萄糖刺激下总体分泌胰岛素情况,早相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评估早时相和晚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并对各指标和影响因素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组的BMI、TC、TG、HDL-c、LDL-c、HbA1c、0 min、30 min、120 min血糖均高于对照组(t=4.877,3.677,2.388,3.589,2.616,2.21,3.850,2.254,3.913,P=0.001,0.001,0.020,0.002,0.031,0.001,0.014,0.001,0.02),NAFLD组HOMA-IR高于对照组(t=4.482,P=0.001),两组间的早相分泌和晚相分泌、曲线下面积无差异(P〉0.05)。HbA1c、TC、0 min、60 min、120 min血糖与胰岛素抵抗相关(R=0.542、R=0.675、R=0.832、R=0.499、R=0.974,P〈0.05);HDL-c、0 min血糖、0 min胰岛素与早时相分泌相关(R=-0.556、R=0.519、R=0.529,P〈0.05);0 min血糖、0 min胰岛素与晚时相相关(R=-0.771、R=0.767,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在早期尚未受损。  相似文献   

15.
低密度脂蛋白对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利民  刘静  高翠霞 《医学争鸣》2005,26(13):1171-1173
目的:研究低密度脂蛋白对体外培养的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Wistar大鼠胰岛细胞,并在低糖(2.8mmol/L)和高糖(16.7mmol/L)条件下与低密度脂蛋白(LDL)(从8mg/L开始)培养48h,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葡萄糖刺激的大鼠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量.结果:①低糖刺激下,LDL对胰岛细胞的胰岛素分泌无明显影响,但在高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水平降低.②LDL和抗氧化剂维生素E,C共同培养48h,与LDL组比较,高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水平增加.结论:胰岛细胞摄入LDL后发生氧化反应,损伤胰岛细胞功能,这一过程可被抗氧化剂抑制.  相似文献   

16.
口服降血糖药的分类及应用磺脲类药物:磺脲类主要作用于胰岛β细胞膜上的ATP敏感型钾通道(K -ATP),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其降血糖作用有赖于机体尚保存的相当数量(30%以上)有功能的胰岛β细胞组织,不依赖血糖浓度。磺脲类的基本结构包括磺酰基和两个辅基,前者决定其降血糖作用,而不同种类的辅基使药物的降血糖强度和持续时间存在差异。磺脲类包括第一代甲苯磺丁脲(D-860)、氯磺丙脲及第二代的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美吡哒)、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美脲(亚莫利)等。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某一种磺脲类药物比其他类更优…  相似文献   

17.
不同糖代谢人群一相胰岛素分泌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常糖耐量(NGT)、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及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水平差异。方法:NGT11例,IFG10例、IGT19例,新诊断T2DM54例。采用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测定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水平、血糖、血脂,计算Homa-β、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10min时4组间胰岛素分泌水平差异无显著性;1、2、4、6、10min时NGT、IFG、IGT各组和T2DM组差异具有显著性;2、4、6min时NGT和IGT组也有显著性差异。2T2DM组0min时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另三组,4组血糖高峰均出现于1min,NGT组10min内血糖下降迅速,T2DM组血糖水平下降最迟缓。3Homa-βNGT、IFG、IGT组分别和T2DM组差异具有显著性,4组间Homa-IR和ISI差异无显著性。4HDL水平依葡萄糖代谢的恶化而逐渐降低。结论:NGT、IGT及新诊断T2DM一相胰岛素分泌依次递减,存在明显差异。IVGTT各组胰岛素峰值不随血糖峰值迁移,分泌模式一致,血糖峰值出现于1min,而胰岛素峰值出现于2min。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亚莫利联合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60例单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接受胰岛素联合亚莫利组(A组)和继续胰岛素单药治疗组(B组),根据监测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和亚莫利剂量,观察12周后,监测治疗后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2组治疗前后体重、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A组胰岛素剂量、低血糖发生率与B组比较均有减少(P<0.05),而2组治疗后体重无明显改变。结论 亚莫利联合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是控制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有效手段之一,与单用胰岛素治疗相比,能减少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对体重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功能状态。方法:分别检测69例静脉糖耐量(IVGTT)0、2、4、6、10min时血糖(PG)、真胰岛素(TI)水平的变化。其中健康对照人群(A组,20例)、口服糖耐量正常的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B组,25例)、2型糖尿病患者(C组,24例)。结果:1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A与B、B与C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C两组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A与B、B与C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23组间PG水平比较:AC、BC组间空腹血糖(FPG)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33组间TI水平比较:空腹TI三组呈递增趋势,AC、BC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葡萄糖刺激后TI水平C组低于AB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糖耐量正常一级亲属存在空腹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其胰岛细胞功能已存在轻微损害但尚能代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正常糖耐量(NGT)糖负荷后1 h血糖(1hPG)升高人群胰岛细胞功能。方法:实验对象分为两组:1hPG正常组(NGT 1hPG <8.6 mmol/L)48例,1hPG升高组(NGT 1hPG≥8.6 mmol/L)49例,两组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分别测定0、30、60、120、180 min血浆葡萄糖及同步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Gg)水平。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IG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及敏感性。计算胰高血糖素曲线下面积(AUCGg)、早相胰高血糖素分泌指数(ΔGg),评估胰岛α细胞功能。结果:①1hPG升高组60、120、180 min胰岛素水平高于1hPG正常组(P<0.05),IGI低于1hPG正常组(P<0.05),两组HOMA?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1hPG升高组30、60 min Gg、ΔGg、AUCGg均高于1hPG正常组(P<0.05)。结论:正常糖耐量1hPG≥8.6 mmol/L人群既有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早相胰岛素分泌下降,也存在胰岛α细胞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