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心病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74例冠脉造影证实有至少1支以上冠状动脉狭窄≥50%的冠心病患者的血清MMP-2水平。结果 血清MMP-2水平在临床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中明显增高,与正常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稳定型心绞痛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双支和三支血管病变患者血清MMP-2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MMP-2水平增高,且增高程度与冠脉病变程度、病变活动度有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痛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观察通心络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的活性及稳定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效应,探讨通心络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有效机制.方法 应用球囊损伤腹主动脉加高脂饮食建立兔AS模型.将38只新西兰兔按数据列表法分为手术对照组(A组,6只),AS模型组(B组,8只)、通心络治疗组(C组,8只)、辛伐他汀治疗组(D组,8只)和通心络+辛伐他汀治疗组(E组,8只).给药8周后检测血脂,用多普勒检测腹主动脉血流速度;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MP-2/9的表达.结果 B组MMP-2/9表达、血脂水平较A组明显升高;与B组比较,C,D,E组MMP-2/9阳性表达(A值)明显减少,以E组表达水平最低(MMP-2:25 651.7±2 185.8比846 907.8±32 285.6,MMP-9:24 258.1±1 499.5比942 219.5±21 857.9,均P<0.05);C,D,E组血清总胆固醇(TC,mmol/L)、三酰甘油(TG,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mmol/L)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以E组降低最显著(TC:32.51±0.88比38.56±1.91,TG:7.15±1.87比8.07±1.68,LDL:25.47±3.56比32.58±2.14,均P<0.05);B,C,D,E组较A组腹主动脉血流速度下降,以E组下降趋势最缓慢(m/s:21.55±0.78比35.95±1.34,P<0.05).结论 通心络有加快血流速度及减少AS斑块形成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9及其相关因子表达、稳定斑块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MMP2、MMP9(即明胶酶A、B)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危险度的关系。寻找动脉硬化斑块由稳定向不稳定转化的可靠预测指标。方法应用SDS-Page酶图分析及Western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ACS患者48例(UA28例,分属低、中、高危三个亚组。AMI20例),正常对照(control)20例。结果酶图分析检测20例健康对照者仅有4例可见活性MMP2表达,余16例以酶原(Pro-MMP2)形式存在。20例AMI及28例UA患者均可见Pro-MMP2和MMP2的表达。AMI组与对照组相比,MMP2增高239%(P〈0.001)。UA组与对照组相比,MMP2增高约205%(P〈0.001)。与UA组相比,MMP2在AMI组有增高趋势,但统计学分析无意义(P〉0.05)。三组的酶原Pro-MMP2表达无显著差异。Western蛋白印迹法也显示了类似的结果,即三组间酶原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活性酶MMP2的表达则AMI组较Control组增高约230%,UA组较Control组增高约204%,UA组与AMI组MMP2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UA的低危、中危、高危三个亚组间比较,无论是酶原还是活性酶,对酶图及Western印迹法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未发现显著差别。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血清活性MMP2水平明显升高。酶原及升高的活性MMP2水平与ACS危险度无线性相关。MMPs是有前途的监测斑块进展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76例ACS[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54例]和20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的血清MMP-9,同时行冠脉造影(CAG)和测血脂、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Ⅰ(TNI)、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结果:AMI、UA及SA患者的MMP-9浓度分别为51.34±8.26 ng·ml~(-1)、48.19±6.95 ng·ml~(-1)、27.08±4.67 ng·ml~(-1)。AMI与UA的MMP-9浓度无显著差异,而AMI及UA血清MMP-9浓度均明显高于SA(AMI vs SA,P<0.01;UA vs SA,P<0.01)。血清MMP-9浓度与WBC计数(ACS:P<0.01;SA:P<0.05)及CRP水平(ACS:P<0.01;SA:P<0.05)呈正相关,而与冠脉病变支数、病变程度、CK-MB、TNI及血脂水平无关。结论:ACS患者的血清MMP-9浓度较SA患者明显升高,提示血清MMP-9可能是一项预测不稳定斑块、发生ACS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介素-18(IL—18)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意义。方法心内科住院患者79例,根据临床表现及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2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预测3l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4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量其股动脉血清IL—18及MMP-9水平。结果IL—18水平,对照组较UAP组显著降低(P〈0.01),UAP组较AMI组显著降低(P〈0.01);MMP-9水平,对照组较UAP组显著降低(P〈0.01),UAP组较AMI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IL—18及MMP-9在正常人中表达,在ACS患者中显著升高,可作为ACS重要预测指标,并可能成为ACS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ACS诊断和预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ACS患者53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9例,以同期、同年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MMP-9浓度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浓度。结果 AMI组和UA组患者血清MMP-9和hs-CRP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AMI组患者与UA组患者间比较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AMI组患者在发病初期与治疗后血清MMP-9和hs-CRP水平比较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ACS患者血清MMP-9、hs-CRP水平是2个有价值的冠脉损伤的指标,可作为冠脉事件预测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7.
基质金属蛋白酶概述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是一个锌依赖的酶家族,其对细胞外基质成分有较高亲和力,从而在基质重塑中起着重要作用.MMP有3个主要区域:前肽区、催化区和C-末端区.其中,前肽区含高度保守性半胱氨酸开关序列,催化区为高度保守含锌功能区,在维持酶的活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且往往是MMP抑制剂作用的主要目标.MMP可分为几个主要亚群:间质胶原酶(interstitial collagenase)、明胶酶(gelatinase)、基质降解酶(stromelysin)和膜型MMP(membrane type-MMP)[1].目前至少已发现20余种MMP,最近又有报道从人子宫内膜肿瘤 cDNA文库中克隆出的子宫内膜酶(MMP-26)和从人角化细胞和睾丸 cDNA文库中克隆出的MMP-28 (epilysin)[2,3].MMP与其组织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TIMP)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动态平衡,共同维持着心血管基质的分解与重塑.本文介绍几类主要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心血管基质重塑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代谢综合征(MS)对心血管病(CVD)和2型糖尿病(T2DM)是一群危险因素,该综述的目的是概述和讨论MS的不同成分以及这群代谢物本身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体受体(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家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18只体重2.0kg左右雄性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高胆固醇血症组(12只)喂饲高胆固醇饲料2周后行腹主动脉内膜球囊拉伤术,术后再随机分为高胆固醇血症模型组和罗格列酮组(给予罗格列酮3mg.ks^-1·d^-1),两组均继续喂饲高胆固醇饲料4周。运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明胶酶谱法及免疫组化方法研究高胆固醇喂养家兔腹主动粥样硬化斑块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结果罗格列酮组的内中膜的厚度及泡沫细胞的数量较模型组显著减少;免疫组化检测示罗格列酮组血管壁中MMP2的表达量显著较模型组减少;RT-PCR提示罗格列酮组的MM2和MMP9的mRNA表达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明胶酶谱法发现罗格列酮组几乎完全抑制了血管壁MMP9的活性而且MMP2的活性亦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罗格列酮可能通过抑制斑块内MMP2和MMP9的表达和活性,以及抑制斑块内泡沫细胞的形成,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和进展。  相似文献   

10.
陈士华 《检验医学》2009,24(7):539-541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P选择素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临床确诊的ACS患者,15例稳定心绞痛(SA)和15名健康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P选择素及MMP-9水平。结果ACS患者外周血清P选择素、MMP-9水平均高于SA组及对照组(P〈0.01);ACS患者治疗后P选择素、MMP-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血清P选择素、MMP-9浓度升高与ACS的发生存在密切的关系,血清P选择素、MMP-9浓度升高可以作为ACS发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族人群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的维吾尔族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52例(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213例、急性心肌梗死139例)和同期入院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阴性的对照组421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所有纳入对象的MMP-9基因-1562C>T和R279Q多态性进行分析,并结合造影情况,探讨MMP-9基因多态性与ACS发生及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用Hardv-Weinberg平衡检验样本群体代表性;各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比较采用x2检验,并以优势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CI)表示相对的风险度;综合评价各因素与ACS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MMP-9基因-1562C>T多态性位点ACS组CT+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25.9%,14.5%)显著高于对照组(15.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279Q位点ACS组和对照组RQ+QQ基因型和Q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7.0%,45.6%,64.6%,4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562T等位基因是ACS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不同冠脉病变支数亚组中CT+TT基因型和CC基因型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9基因1562C>T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ACS的发生可能相关,T等位基因可能是ACS遗传易感性的基因标记之一,-1562C>T基因多态性与ACS冠脉狭窄程度无关,R279Q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人群ACS发生未见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2.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类能降解多种细胞外基质分子的酶家族。其活性能被金属蛋白酶内源组织型抑制剂(TIMPs)所抑制,在组织内的净蛋白溶解活性取决于MMPs/TIMPs的平衡。大量研究表明在动脉粥样硬化、再狭窄及动脉瘤形成等病理状态下血管重构过程中均有MMPs及TIMPs的表达。但我们对MMP/TIMP)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发病机制仍不甚了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P选择素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临床确诊的ACS患者,15例稳定心绞痛(SA)和15名健康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P选择素及MMP-9水平。结果ACS患者外周血清P选择素、MMP-9水平均高于SA组及对照组(P<0.01);ACS患者治疗后P选择素、MMP-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血清P选择素、MMP-9浓度升高与ACS的发生存在密切的关系,血清P选择素、MMP-9浓度升高可以作为ACS发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表面破裂形成血栓和动脉闭塞是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的主要病理基础和发病机制,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通过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可以纠正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纠正心肌缺血,改善症状,但是不能改变As的生物学进程,As不稳定斑块可能会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脓毒症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探讨它们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连续监测32例ICU中脓毒症患者血浆TM和MMP9浓度的动态变化,并选择1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所有患者的血浆TM及MMP9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P<0.01)。发生MODS患者的TM、MMP9水平比非MODS患者明显升高(P<0.05或P<0.01)。在MODS患者中,非生存组比生存组TM、MMP9升高更明显且持续时间更长(P<0.01)。结论内皮细胞及其细胞外基质的损伤在脓毒症MODS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TM和MMP9联合应用有助于MODS的早期诊断及其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Ets-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胎膜早破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胎膜早破孕妇57例(胎膜早破组)和正常足月孕妇5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组胎膜组织中Ets-1和MMP-9阳性表达率。结果胎膜早破组胎膜组织Ets-1、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68.4%,明显高于对照组(20.0%、22.0%)(P〈0.05)。结论 Ets-1和MMP-9在人类胎膜上均有表达,其高表达对预测胎膜早破发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1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组采用辛伐他汀+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MMP-9和C-RP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辛伐他汀治疗组的MMP-9和C-RP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辛伐他汀通过不同机制降低ACS患者血清MMP-9和C-RP水平,具有稳定斑块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检测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66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有1支以上冠状动脉狭窄≥50%的冠心病患者和1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患者的血清IL-18、MMP-2水平。结果血清IL-18、MMP-2水平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中明显增高,与正常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支和三支血管病变患者血清IL-18、MMP-2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IL-18、MMP-2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水平的变化情况,探讨其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CHD患者70例,包括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5例。按Gensini评分法评定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另13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列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各病例血清MMP-12浓度。结果UAP组和AMI组的血清MMP-12水平,分别为(2.96±1.46)ug/h、(3.43±0.88)ug/L,均明显高于SAP组(1.95±0.41)ug/L和对照组(1.63±0.60)ug/L(P〈0.01),SAP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较UAP组轻度增高,但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清MMP-12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小板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ACS患者血清MMP-12浓度明显升高,其水平与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提示其有助于冠心病的危险分层,对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非ST段抬高或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和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ogenic death,SCD),其发生机制是由于易损的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斑块出现裂缝、溃疡或破裂并触发血栓形成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