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这里说的"盐"主要是食盐氯化钠,还有钾、钙、镁等其它盐类.它们在维持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食盐是人们食物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给人们的感觉是"咸"。除了味觉的满足,氯化钠氯化钠中的钠元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体内水分与渗透压,增强神经肌肉兴奋性,维持酸碱平衡和血压正常功能。人不可一日无盐,且无替代品。盐对维护人体血压和酸碱平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为人体必需的成分,食盐吃多吃少都不行。  相似文献   

3.
食盐与血压高低有直接关系.研究发现,在摄盐量高的地区,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摄盐量低的地区.而控制食盐摄入不仅可预防高血压,还能让部分高血压患者症状得到缓解,有些轻微高血压患者的症状甚至有可能消失.  相似文献   

4.
<正> 苯甲酸及其钠盐是各国允许使用而且历史比较久的可食用防腐剂。苯甲酸及钠盐进入机体后,可与体内甘氨酸或葡萄糖醛酸结合生成马尿酸,全部从尿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是引起中风、心脏病、肾病,导致患者死亡的最大危险因素,而摄入钠盐过量正是导致血压升高的"帮凶".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7年建议将成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从6克减至5克,为了积极配合WHO的限盐倡议,并加快高血压控制速度,今年世界高血压日的主题便是"盐与高血压".  相似文献   

6.
宋文 《华夏医药》2004,8(6):36-36
食盐对高血压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摄入同等剂量的盐后,可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有些人机体内可保留大量的盐,处于高血压的高危状态,这类人群称为盐敏感人群;相反,体内很少盐潴留的人,则称为盐不敏感或盐抗,这类人群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明显低于盐敏感人群。盐敏感有一个显着的特征,就是增加盐摄入量时,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7.
昕怡 《健康管理》2013,(5):34-36
钠元素是我们身体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化学元素,它广泛存在于人体内各种组织器官内,可以调节体内水分,增强神经中枢兴奋性,维持酸碱平衡和血压正常功能。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它给我们的表面感觉是"咸"。日常的菜肴,大多以成为基础味,是食盐让我们享受到了美味佳肴。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是引起中风、心脏病、肾病,导致患者死亡的最大危险因素,而摄入钠盐过量正是导致血压升高的“帮凶”。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7年建议将成人每日食盐摄人量从6克减至5克,为了积极配合WHO的限盐倡议,并加快高血压控制速度,今年世界高血压日的主题便是“盐与高血压”。也许您会问,5克盐到底是多少呢?这里举一些实际例子来说明,一般中等大小牙膏盖3盖,或一个啤酒瓶盖1盖,就差不多是5克盐了。  相似文献   

9.
盐是什么盐就是氯化钠,钠能调节体内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渗透平衡和水盐代谢。人类汗液中也含有此元素,因此每天都要摄取定量的钠加以补充。国人日常饮食中“钠”的来源食盐:82.8%酱油:10.0%酱类/其他调味品/天然食物:7.2%中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减盐管理专家共识建议,总原则为每日食盐摄入量W6克。但目前,我国居民的食盐量平均为10.5克/日。  相似文献   

10.
<正>(接上期)第九讲维生素类药物与维生素的补充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功能和生命活动所必须的一类小分子物质,它是人体六大营养要素(糖、脂肪、蛋白质、盐、维生素和水)之一,维生素类绝大多数必须从食物中获得,仅少数可在体内合成或通过肠道菌群产生,如维生素K_2系由肠道菌产生。  相似文献   

11.
张昱 《家庭医药》2015,(2):30-31
有些肾炎患者不时会出现水肿现象,而水、盐与水肿直接相关,因此对盐和水的摄入控制到了一个严苛的地步,甚至实施"禁盐限水"政策。其实这都是没必要的。对肾病患者来说,限盐≠禁盐;而如果是肾功能正常的患者,还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地饮水。科学摄入盐分盐是不能不吃的。食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是人体生理功能的必需品。如果摄盐不足,可以出现低钠血症,表现为身倦乏力、精神不  相似文献   

12.
食盐是百味之王,也是人体细胞内液、血液渗透压的调节剂。盐参与人体生命活动,起主要作用的是纳离子。但是,纳摄入过多却有害。 人体对钠的最低生理需要量为:成人每日为0.5克,折合食盐(食盐中钠占40%)约1.25克。  相似文献   

13.
采用旋转薄膜蒸发法结合挤压过滤工艺制备大豆磷脂脂质体,所制得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217nm,跨距0.838,负染色脂质体经透射电镜观察,呈明显的双层膜圆球型结构。以胆酸钠盐和脱氧胆酸钠盐研究其与脂质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将500nm波长处的可见光吸收值评价胆盐-脂质体混悬液的浊度,测定脂质体的粒径变化情况。在胆酸盐加入的初期,由于胆酸盐和脂质体形成混合胶团,致使脂质体的粒径和浊度值稍有增加,进一步加入的胆酸盐使脂质体的粒径和浊度值下降。胆盐和脂质体问的相互作用经历了数个重排现象,使脂质体的粒径发生规律性的变化,这与脂质体的体内稳定性密切相关,也可反映脂质体的载药和释药特性。  相似文献   

14.
嗜盐菌(Halophilic bacteria)是嗜钠盐的一种细菌。由嗜盐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多发生于夏秋季,大多由食用污染此菌的鱼贝类水产品如章鱼、乌贼鱼、银鱼等引起。我们亦曾收治一例,其全家八口一起进食盐渍大头菜叶煮米粉干后,均出现腹痛,腹泻及呕吐等症状,其中以本例病情最为严重,兹介绍如下: ×××,女性,25岁,已婚,农民.住院号3248患者进食盐渍大头菜叶煮的米粉干约半碗,三小时后突然发生上腹部绞痛、恶心、呕吐2~3次,吐出胃内容物,伴腹泻水样便7~8次/日,次日出现寒战,抽搐、昏迷及大小便失禁,即急诊入院. 查体:T37.5℃,P144次/分,R22次/分,Bp105/65mmHg.星昏迷状态.皮肤及巩膜无黄染.  相似文献   

15.
<正> 钠盐在血压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它是高血压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近年流行病学提示摄盐量和高血压发病率呈正相关,如果减少盐的摄入量,可使血压下降。过多钠盐的摄入,使细胞外液扩张,通过中枢及周围循环调节机制而致血压增高,一般认为24小时尿钠排量低于120毫克当量,不易得高血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完善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苯甲酸钠鉴别试验(2)提出修改建议。方法对苯甲酸钠鉴别试验(2)所包含的钠盐、苯甲酸盐鉴别试验与药典附录Ⅲ一般鉴别试验中有关钠盐、苯甲酸盐鉴别试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按苯甲酸钠的鉴别试验(2)所包含的钠盐、苯甲酸盐鉴别试验条件进行试验,均未能得出正反应。结论应参照附录Ⅲ一般鉴别试验中的要求对苯甲酸钠的鉴别试验(2)的物态条件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17.
黄木起 《海峡药学》2007,19(3):68-69
目的 防止掺假炮山甲进入临床使用.方法 在入库前验收时,把完整的和打碎的炮山甲分别用鼻闻、手摸、眼看、口尝等传统方法进行鉴别,发现有可疑的再用理化方法进行氯化物、钠盐、硫酸盐、铝盐、钾盐、苯甲酸、谷氨酸的鉴别反应怍进一步鉴别,以确定掺假物性质.结果 目前发现不法商贩把食盐、硫酸盐、铝盐、苯甲酸钠、味精掺入炮山甲内,以增加重量.结论 掺假炮山甲单凭传统性状鉴别较难判定,需结合理化方法识别炮山甲是否掺假和掺假物类别.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患者也越来越多。高血压病与人们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在所有膳食因素中,钠盐与高血压的关系最为明确。许多研究证明高钠盐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子。低盐饮食是高血压患者的基础治疗方法之一。限盐绝对有益于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19.
"快速消毒不用慌,一把食盐细菌光""冰箱有异味?放点盐试一试!""食盐美容术,重现皮肤光彩"……食盐是日常生活中最为人们熟知的一种调味品,最近除了调味功能,食盐还被一篇篇标着"生活小妙招""食盐大作用"的文章赋予了某些"不可思议"的妙用。看完后你可能会惊叹:"能消毒可治病,原来你竟是这样的食用盐!"  相似文献   

20.
70岁以上老年慢性心衰病人的低钠血症与低盐饮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桐  胡佩群  叶岚 《河北医药》2001,23(8):580-582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低钠血症的发生与日常生活中低盐饮食习惯的相关性。方法:高龄组(50例,70-93岁)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人出院后采取正常钠盐摄入,3年中再住院者(21例)低钠血症发生的情况与第一次住院时发生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高龄组中有11例自行限制钠盐摄入或长期饮食不佳者在纠正心力衰竭时全部发生低钠血症,对照组7例限制的盐摄入或长期饮食不佳者,有1例发生低钠血症。发生低钠血症高龄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出院后的3年中,高龄组病人采取正常钠盐饮食,其中21例再住院病人无1例发生低钠血症,与第一次住院相比,(P<0.05)。结论:70岁以上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日常生活中不宜采用低盐饮食,因为纠正心力衰竭的同时,很容易出现危及生命的低钠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