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张小萍教授运用脾胃气化学说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经验。认为该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虚,标实为湿热、疫毒、寒湿侵犯肠腑。其发生发展与脾胃的纳化失常、燥湿失衡、气机升降出入失调有关,临床常以调升降,清内邪;理出入,抗外邪;顾纳化,复脾胃;兼燥湿,固肠腑等法治疗。   相似文献   

2.
论脾胃的气化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理论与临床两方面探讨与反证了脾胃间存在着阴阳相助,燥湿相济,升降相因的气化结构,揭示脾胃生理的内在机制,说明脾与胃密切的气化关系。  相似文献   

3.
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主要以短链脂肪酸、胆汁酸、内毒素等关键物质通过代谢或非代谢途径参与T2DM的发生发展。而肠道微生态与脾胃在生理功能上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包括脾胃纳运水谷精微与肠道菌群的消化吸收功能、“脾胃为之卫”与肠道菌群的免疫功能、脾属土治中央与肠道菌群的“内稳态”,在病理学上脾胃功能受损亦与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可见肠道微生态与脾胃学说有许多契合之处。中医药以脾胃学说为基础理论的治疗方法对T2DM及肠道菌群均具有积极作用。基于肠道菌群、脾胃学说、T2DM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合中医理论及现代医学认识,文中拟从肠道菌群角度探讨从脾胃论治T2DM,探讨中医药治疗T2DM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5.
脾胃学说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疏理中医藏象学说中有关脾胃的论述,结合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初步提出"脾胃为脏腑核心"之观点;认为脾胃功能正常与否决定全身各脏腑的生理、病理情况,其盛衰作为内因是发病与否的关键所在;善治病者安脾胃可以调五脏、和气血.并根据湿邪的性质、致病特点以及治疗脾胃病证祛湿药物的应用,提出脾胃与湿邪密切相关,两者致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无论外感、内伤,脾胃病证的治疗均不离健脾祛湿行气之常法.同时,以"天人相应"为依据,从南、北方不同的地域气候、饮食习惯及体质差异,指出南、北方脾胃病证在病邪易感及治法、用药上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6.
李东垣脾胃学说与临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垣是金元四大家中补土派的代表 ,他创立的脾胃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在学习《脾胃论》的基础上 ,从生理病理和治法用药两方面探讨脾胃学说的实质 ,本着古为今用的思想 ,归述其在现代临床上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仲景创立六经辨证为总的辨证纲领,但在其诊疗过程中,却十分重视脾胃的生理病理作用,以脾胃盛衰作为疾病治疗转归的重要依据,这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理法方药各方面都有着体现,该文试从《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浅析仲景的脾胃学说。  相似文献   

8.
肠道菌群在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可以改善痴呆症状.中医脾胃与肠道菌群在生理、病理上均相类似,从脾胃治疗痴呆已被证明有效.目前,中医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以防治痴呆的研究还处于初起阶段.本研究旨在以调节肠道微生态为靶点,探讨从脾胃论治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为血管性认知障...  相似文献   

9.
脾胃学说是中医药学说的重要内容,其内涵包括脾胃系统的生理、病因病机、疾病防治等内容;其外延涉及脾胃系统与其他脏腑间的相互影响、脾胃学说的现代应用、现代研究等,值得进一步研究、整理、总结、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单纯性肥胖病作为威胁大众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造成机体能量代谢紊乱的机制尚未十分清晰。目前,对单纯性肥胖病病因的研究已经逐渐深入到相关分子机制、遗传因素及基因分析方面。而位于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群体,其代谢途径的紊乱会影响宿主的肥胖和代谢,肠道菌群与单纯性肥胖病相关性的发现为研究中医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作用机制及寻找新靶点提供思路,如脾失运化是导致肥胖的关键病因之一。未来,可从肠道菌群的角度研究脾失运化的机制,通过调节脾胃功能来促进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平衡,从而减轻肥胖。  相似文献   

11.
《不居集》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部专论虚劳病的总结,但其中对于脾胃理论的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吴澄在《内经》理论基础上,既吸收了李东垣的脾胃学说,又熔入了朱丹溪的养阴学说,创造性地提出了理脾阴的思想和治疗法则,充实和完善了中医的脾胃理论。  相似文献   

12.
气机升降普遍存在自然界中,亦存在于人体中。它体现了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对人体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脾胃升降失调,疾病由此而生也,而在脾胃气机升降协和中,肝肺气机对其有着重要的作用。故治疗脾胃病时,尤为重视肝肺气机升降。笔者从疏肝达肺、益肝补肺两法中以调肝肺气机为要治脾胃病,协调肝肺气机,恢复脾胃升降,而达到治愈脾胃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对东垣脾胃学说的研究方法加以梳理,从医家医著、学说形成、影响发展、理论探讨、临床应用、实验研究、方法论析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就方法论角度理清研究思路,有助于研学习用。  相似文献   

14.
四君子汤在治疗内、外、妇、儿各科以及各系统脾胃气虚证疗效显著,不仅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造血功能,改善中医偏颇体质,还可显著减轻西药对机体产生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本文对四君子汤治疗脾胃气虚证的现代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进展综述,为临床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为四君子汤在脾胃气虚型亚健康领域的应用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
《脾胃论》与脏腑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脾胃论》一书在脏腑学说及脏腑辨证用药方面的运用。“补土派”医家李东垣倡言脾胃论,对于疾病发病机制、脏腑病机及治疗用药无不是以脾胃为中心来认识的,建立了以脾胃为中心的四时五脏辨证用药体系,变五脏用药为升降浮沉补泻法。该辨证体系以五行、运气等学说为理论依据,强调“藏气法时”、升降浮沉,在方法上高人一畴。《脾胃论》并非专论脾胃病,而脏腑辨证不只辨杂病。  相似文献   

16.
脾胃为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在慢性肾衰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胃居中,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为气机上下升降之枢。脾胃之间,纳运相合,升降相因,有序不乱,相反相成,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转输、排泄过程。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为胃行其津液,升清降浊输布水谷之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对于慢性肾衰的治疗,根据其病机采用调理脾胃气机升降,通腑降浊,使有毒物质得以排泄,血中肌酐、尿素氮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7.
脾胃居中,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为气机上下升降之枢。脾胃之间,纳运相合,升降相因,有序不乱,相反相成,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转输、排泄过程。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为胃行其津液,升清降浊输布水谷之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对于慢性肾衰的治疗,根据其病机采用调理脾胃气机升降,通腑降浊,使有毒物质得以排泄,血中肌酐、尿素氮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张小萍,全国第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近50年,兼容并蓄,治学严谨,学验俱丰,擅长治疗内科病证,尤对脾胃病颇有造诣。本文将其治疗脾胃病常用验方按方剂组成、功效、主治、方解、常用加减、验案举例作一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19.
脾胃一脏一腑,为表里关系;脾主运化,主升清,胃主通降,主腐熟;脾胃功能正常,则气血生化充足,皮部、经筋、脏腑得以充养;脾胃为气血之源,生化之本,不仅滋养先天,弥补先天不足,更为后天之本,机体赖以生存的根本。若脾胃不足,则生化不足,机体失养,通过五行及经络等联系,出现脾胃已病,非独一脏病也,他藏皆病。故而脾胃已病,百病由生。所以了解了脾胃的生理功能,以及发病机制,即可在日常生活中,适当调理脾胃,做到未病先防。  相似文献   

20.
立足于《脾胃论》原文明确了阴火的范畴和实质,从心火、肝(胆)火、相火与脾胃生理、病理相互影响的角度,按脾胃先病和脾胃后病分析了阴火的产生机制,简述了阴火的见症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