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雷星  陈硕  单涛  陈熹  吴涛  杨屹  李顺乐 《现代肿瘤医学》2018,(16):2548-2552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的表达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术前未予化疗治疗的临床病例资料齐全的原发性结肠癌病例80例,分别取其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D-L1的表达。比较PD-L1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之间的关系,并结合随访资料分析PD-L1表达与否和预后的关系。结果:80例癌组织标本中,22例(27.5%)高表达PD-L1,24例(30.0%)中度表达PD-L1,34例(42.5%)弱表达或无PD-L1染色。癌旁和正常组织中PD-L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例(11.3%)和5例(6.3%)。PD-L1的表达与TNM分期(P=0.009)、淋巴结转移(P=0.000)、远处转移(P=0.014)呈正相关。PD-L1在年龄、性别、组织学分级和肿瘤大小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变量分析显示:TNM 分期晚、分化程度低、淋巴结或远处转移、PD-L1 表达阳性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D-L1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并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生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β-catenin、STT3A及PD-L1相关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及其与病理特征和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02月至 2021年10月63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蜡块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β-catenin、STT3A及PD-L1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分析β-catenin、STT3A及PD-L1三者之间的相关性。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细胞中的β-catenin、STT3A及PD-L1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稳定PD-L1表达糖基化修饰的可能影响因素,为胃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提供新思路。结果:胃癌组织中β-catenin、STT3A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有关(P<0.05),但与年龄、性别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胃癌组织中PD-L1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P>0.05)。在胃癌组织中,β-catenin与STT3A、PD-L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PD-L1与STT3A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β-catenin、STT3A、PD-L1三种蛋白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且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TNM分期有关,因此三种蛋白可能与肿瘤的预后相关。此外,β-catenin、STT3A、PD-L1三者之间的的表达呈相关性,结果表明胃癌组织中可能存在β-catenin调控STT3A从而调节PD-L1的糖基化过程,从而影响PD-L1稳定性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癌缺失-1(DLC-1)基因mRNA表达与结肠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手术切除结肠癌标本共60例,以外伤、结肠憩室、结肠炎手术治疗留取的正常组织10例为对照.采用反转录PCR定量检测结肠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DLC-1基因mRNA的表达.依据TNM分期进行分期,采用直线相关分析DLC-1基因表达与结肠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结肠癌组织DLC-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0.085±0.004)明显低于癌旁组织(0.562±0.063),癌旁组织低于正常组织(1.000±0.003).DLC-1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结肠癌分期呈负相关(r=0.51,P< 0.01),DLC-1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0.46,P< 0.05).结论 DLC-1基因mRNA表达与病理学分期、淋巴结转移率呈负相关,DLC-1基因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可能是研究结肠癌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转移抑制基因MTSS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候选基因MTSS1在国人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85例结肠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MTSS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MTSS1在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00.0%和45.9%,MTSS1缺失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AKR1B10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辽宁省锦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结肠癌组织标本,分别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KR1B10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结肠癌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中AKR1B10 mRNA相对表达量为(1. 73±0. 06),高于其癌旁正常组织(0. 99±0. 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肠癌AKR1B10蛋白光密度壁纸亦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基底层细胞区均有AKR1B10的表达,其表达主要在细胞质,亦可见细胞核的表达。其中在70例结肠癌组织中,61例(87. 1%)AKR1B10蛋白表达阳性,而在70例癌旁组织中,22例(31. 4%) AKR1B10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肠癌组织中AKR1B10的表达与患者肿瘤大小、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 AKR1B10在结肠癌组织中呈过度表达,且表达情况与TMN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存在相关性,可能成为结肠癌的治疗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strocyte elevated gene-1,AEG-1)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南方医科大学新塘医院外一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2例结肠腺癌患者病例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癌旁正常组织和结肠癌组织中AEG-1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结肠癌组织中AEG-1与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结肠肿瘤组织中AEG-1免疫组化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结肠组织[67.7%vs.30.0%,P=0.03].结肠癌组织AEG-1表达与肿瘤大小、T分期和TNM分期显著相关(均P<0.05).AEG-1表达阳性的结肠癌患者总体预后较AEG-1阴性者差.AEG-1表达阳性患者和表达阴性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30.5%和74.3%(P=0.00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EG-1阳性表达是结肠癌患者预后不佳的独立因素.结论 AEG-1阳性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较差的生存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rogrammed death factor 1,PD-L1/CD274)在头颈部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挖掘Oncomine数据库中关于PD-L1基因在头颈部癌中的相关数据,进行PD-L1表达量与头颈部癌临床生物学特性的相关分析,并利用数据库中生存数据进行生存分析。结果:Oncom-ine数据库中有关PD-L1基因癌组织/正常组织表达量的分析共176项,其中高表达的癌种共4项,低表达2项;在头颈部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1项。Meta分析显示,PD-L1在头颈部癌中呈现高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阳性的HNC患者中PD-L1的表达显著高于HPV阴性HNC患者(0.38 vs 0.16,P=0.018),有远处转移的患者显著高于无转移者(1.36 vs 0.55,P=0.004)。生存分析显示PD-L1表达量与生存期无显著相关。结论:PD-L1在头颈部癌中表达水平高,与人乳头瘤病毒状态及肿瘤转移相关,与生存期不相关。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肺类癌(pulmonary carcinoid, PC)是一种发病率极低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临床预后与其病理特征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检测分析PC组织中PD-1(programmed death-1)和PD-L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类癌患者临床病理生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20例PC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PD-1和PD-L1的蛋白表达情况;应用Hscore(HS)评分系统(0-300)对肿瘤组织中PD-L1和PD-1的表达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 PD-1和PD-L1在P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8/20)和45%(9/20)。其中,在吸烟PC患者中,PD-1的阳性表达率为63.64%,明显高于不吸烟的患者(11.11%, P<0.05);PD-1与PD-L1的阳性表达与类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以及有无转移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PD-1和PD-L1的表达在40%左右的PC患者中呈阳性。其中,吸烟类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D-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不吸烟患者。这些结果提示PD-1和PD-L1的阳性表达可能与PC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B7家族及其受体(programmed death-1,PD-1)在人NK/T细胞淋巴瘤(NKT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Q-PCR)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D-1及B7家族PD-L1、PD-L2在人NKTL细胞系(SNK-6、YTS)及NKTL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及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  结果  PD-L1和PD-L2 mRNA在SNK-6、YTS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NK细胞。PD-L1和PD-L2蛋白在NKTL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0.0%、63.3%)明显高于鼻炎组织(22.2%、16.7%);NKTL组织中PD-1+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TIL)数与PD-L1、PD-L2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D-L1和PD-L2的表达水平与分期均呈正相关,PD-L1与LDH、Ki-67水平呈正相关,PD-L1与IPI评分呈负相关,PD-L1及PD-L2与其他临床病理学参数无显著相关性。PD-L1与治疗疗效呈负相关,而PD-L2与治疗疗效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  B7家族及其受体PD-1在人NKTL中高表达且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PD-L/PD-1信号途径可能参与了NKTL的免疫逃逸,有望成为人NKTL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翟立广  陈国荣 《中国肿瘤》2016,25(2):150-154
[目的]研究电压门控质子通道蛋白Hv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8年5月的87例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学资料;免疫组化检测87例结肠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石蜡标本中Hv1表达.Cox风险回归模型回归分析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Hv1在结肠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在癌旁正常组织中呈阴性表达.Hv1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肿瘤T分期、淋巴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因素之间有显著性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表达Hv1的结肠癌患者预后差,与Hv1低表达的患者相比,Hv1高表达的患者中位生存期明显缩短(46个月vs.53个月,P<0.05),无复发中位生存时间也明显缩短(36个月vs.49个月,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Hv1表达是结肠癌患者总生存率(P=0.014)和无复发生存率(P=0.037)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电压门控质子通道蛋白Hv1在结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是结肠癌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是治疗结肠癌药物研发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滤泡癌组织中PD-L1与dMMR相关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60例甲状腺滤泡癌患者的癌组织蜡块,再次经H-E染色确诊,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D-Ll的表达以及MMR系统4个基因(MLH1、MSH2、MSH6、PMS2)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6(STAT6)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间玉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手术治疗后诊断为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的166例患者乳腺癌组织为研究组,另选取40例癌旁组织标本为对照组,分析STAT6和PD-L1的表达,及在研究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神经纤毛蛋白-1(neuropilin-1,NRP-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肿瘤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结肠癌组织NRP-1和VEGF表达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08-01-2012-05-31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普外胃肠病区手术切除、具有完整资料、术后经病理确诊的结肠癌及癌旁(>5cm)组织标本7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RP-1及VEGF在结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另外选取2016年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切除结肠癌新鲜组织及癌旁组织(距癌组织>5cm)16对,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RP-1及VEGF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结肠癌癌旁组织比较,结肠癌组织中NRP-1及VEGF呈高表达,χ^2=55.857,P<0.001;χ^2=44.042,P<0.001。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新鲜结肠癌组织中NRP-1及VEGF蛋白呈高表达,而癌旁组织中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238,P<0.001;t=-78.712,P<0.001。结肠癌组织中NRP-1和VEGF高表达均与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有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的数值与NRP-1表达有关联(χ^2=15.966,P=0.002),而与VEGF表达无统计学意义的关联,χ^2=0.061,P=0.862;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EA(RR=4.851,95%CI:1.013~23.427)、肿瘤大小(RR=0.157,95%CI:0.017~1.228)、TNM分期(RR=5.419,95%CI:2.179~32.479)、淋巴结转移(RR=0.137,95%CI:0.023~0.728)是NRP-1阳性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生存分析显示,NRP-1阳性表达组患者生存周期短于阴性患者,χ^2=5.081,P=0.029。结论NRP-1参与结肠癌的血管生成,并导致预后不良,提示NRP-1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为评估结肠癌预后及研究靶向药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 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 TIL)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组织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 2019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切除的 61 例 TNBC 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石蜡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中 PD-L1表达和CD8+ TIL的水平,用卡方检测方法分析TNBC 组织中PD-L1 和 CD8+ TIL 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 系。结果:PD-L1和CD8+TIL在TNB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3.9%(39/61)和32.8%(20/61)。PD-L1表达与TNBC患者的肿瘤 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复发与否有明显关联(均P<0.0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分化程度、脉管侵犯以及Ki67表达水平无明 显关联(均P>0.05);CD8+ TIL水平与TNBC 患者的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复发与否有明显关联 (均P<0.05),与患者的年龄、脉管侵犯以及Ki67表达水平无明显关联(均P>0.05)。PD-L1和CD8+TIL水平与患者的无进展生存 期(PFS)及总生存期(OS)具有显著相关性(均P<0.05),PD-L1+ 或者缺乏CD8+ TIL与患者更差的PFS及OS相关(均P<0.05)。结 论:TNBC组织中存在较高水平的PD-L1和CD8+TIL,PD-L1阳性表达或缺乏CD8+TIL与肿瘤侵袭性增加相关,也与患者更差的 PFS及OS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TRAP1)在结肠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和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GA和GEO数据全面分析TRAP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03月间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手术切除的10例结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用IHC染色法检测中国人结肠癌组织中TRAP1的表达进行验证,运行R包(survival和survminer)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在线分析TRAP1蛋白的信号肽及穿膜结构域,通过基因富集分析软件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培养结肠癌SW480和SW620细胞,将si-NC和si-TRAP1转染结肠癌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si-NC组和si-TRAP1组,采用qPCR法检测转染后各组结肠癌细胞中TRAP1的表达,FCM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TRAP1在结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P<0.01),TRAP1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联(P<0.05),TRAP1高表达组结肠癌患者5年OS率较低(P...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FOXP1和PBRM1在结肠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75例结肠癌患者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采用qRT-PCR法检测FOXP1和PBRM1基因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OXP1和PBRM1蛋白表达,使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FOXP1和PBRM1表达对结肠癌患者存活率的影响,Spearman相关性分析FOXP1和PBRM1表达之间的相关性,Cox回归模型分析结肠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结肠癌组织中FOXP1基因表达水平上调,PBRM1基因表达水平下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肠癌组织中FOXP1和PBRM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33%和41.33%,癌旁组织中FOXP1和PBRM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4.00%和77.33%。与癌旁组织相比,结肠癌组织中FOXP1阳性表达明显上升,PBRM1阳性表达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OXP1和PBRM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而与TNM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FOXP1阳性表达患者存活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患者(P<0.05),PBRM1阳性表达患者存活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患者(P<0.05),FOXP1阳性表达患者存活率明显低于PBRM1阳性表达患者(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FOXP1和PBRM1表达呈负相关(r=-0.547,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FOXP1和PBRM1均是影响结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FOXP1和PBRM1在结肠癌中表达异常,两者均参与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可能成为结肠癌诊治的新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Maspin和Survivin表达与宫颈鳞状细胞癌(宫颈鳞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陆军第81集团军医院收治的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54例宫颈鳞癌标本,采用EliVisionTM plus免疫组化2步法检测Maspin和Survivin在宫颈鳞癌组织及癌旁宫颈组织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角蛋白CK19在肺癌患者癌和癌旁组织及外周血循环细胞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对62例肺癌患者癌和癌旁组织内CK19mRNA表达进行检测,并与其对应的外周血中的CK19 mRNA表达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62例肺癌患者的癌和癌旁组织和外周血中CK19mRNA均有表达(分别为61.2%、32.2%、40.3%),而肺癌组织中CK19mRNA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两者差异显著(P〈0.05)。外周血中CK19mRNA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无关;却与肺癌组织中CK19mRNA的高表达水平及淋巴结是否转移密切相关;健康对照组则无阳性。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表达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操作方便,在肿瘤微转移的诊断监测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裴正浩  张虎  王钧  郝阳 《肿瘤防治研究》2022,49(11):1159-1164
目的 探究YBX1和FOXA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131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YBX1、FOXA1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Crammer's V系数表示胃癌组织中YBX1与FOXA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Pearson法分析YBX1 mRNA与FOXA1 mRNA相关性;Kaplan-Meier法分析胃癌组织YBX1、FOXA1蛋白表达与患者5年总生存率的关系;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中FOXA1水平降低,YBX1水平升高(P<0.05)。胃癌组织中YBX1 mRNA与FOXA1mRNA水平负相关(r=-0.675, P<0.05)。YBX1与FOXA1蛋白表达负相关(Crammer's V=-0.497,P<0.001)。胃癌组织中YBX1、FOXA1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YBX1阴性表达组和FOXA1阳性表达组5年内存活率分别高于YBX1阳性表达组和FOXA1阴性表达组(均P<0.05)。TNM分期、YBX1是胃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FOXA1是胃癌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YBX1高表达、FOXA1低表达,二者与胃癌患者疾病进展及预后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