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通过分析基于DRGs的入组低风险死亡病例的原因,查找解决方法,减少低风险死亡病例发生率。方法 根据北京地区住院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平台反馈某二级综合医院2016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住院患者DRGs数据,获得19例低风险死亡病例,临床专家与编码专家联合对每份进行督查审核、分析原因。结果 按疾病系统构成情况,骨髓增生疾病和功能障碍,低分化肿瘤占比最高,占42.11%。按入组低风险死亡组原因情况,临床诊疗过程存在问题占低风险死亡病例的57.89%;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错误占低风险死亡病例的36.84%;住院病案分组器数据相关问题占低风险死亡病例的5.26%。结论 临床科室诊疗欠规范和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的选择错误是出现低风险死亡病例的主要因素。通过对低风险死亡病例的分析,找出临床诊疗或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从而减少低风险死亡病例入组率,有利于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2.
李娜  李梁  张祺 《中国病案》2020,(3):15-18
目的研究北京市某医院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探讨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改进对DRGs绩效评价的影响。方法收集北京市某区域医疗中心综合三级医院2017年2月1日-2018年1月31日的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应用BJ-DRGs分组软件和Epidata软件收集原始数据,通过对医师书写及编码专业培训,将2017年2月1日-7月31日出院病案做为对照组,2017年8月1日-2018年1月31日出院病案做为研究组,分析2组数据对DRGs绩效评价的影响变化,从医疗服务产出、医疗服务效率、医疗服务质量3个维度进行住院医疗绩效评价。结果通过住院病案首页规范管理培训,住院病案首页在入院诊断、主要诊断、手术操作、其他诊断等几个方面填写的错误率明显下降。其中入院诊断错误率从24.00%下降到9.33%;主要诊断错误率从28.00%下降到10.67%;手术操作错误率从5.67%下降到0;其他诊断错误率从89.33%下降到18.67%;改进前后住院病案首页数据比较,DRGs组数从391增加到423;总权重数从5893.12增加到6238.32;CMI值从0.89提升到0.93;低风险组死亡率由0.20%降低为0;时间效率指数从0.89降低到0.82;费用效率指数从0.98下降到0.96,综合分值从1.32上升到1.36。住院病案首页错误率与综合分值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991,回归系数b=-1.602,P<0.05。结论住院病案首页质量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DRGs的绩效评价,为了客观的评价DRGs绩效,通过对病案首页主要诊断、手术操作等的质控,提升了住院病案首页的质量,使病案首页数据更能客观地评价DRGs绩效。  相似文献   

3.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是一种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临床诊断、手术操作、合并症、并发症及转归等因素,综合考虑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复杂性,以及医疗需要和医疗资源的消耗程度,将临床同质和资源同质的病例进行组合的一种支付管理工具[1]。其可通过效能指标管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评估评价。患者出院病案首页是DRGs分组信息的基础数据源,其数据的完整准确及时与否直接影响DRGs分组结果。因此,必须对病案首页数据质量进行及时监控并改进,以确保DRGs病例的上传率和入组率[2]。病案首页质量监控需要医院多部门及临床科室的协同配合,本文拟基于DRGs概念,来探讨军队医院病案首页质量监控,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病案首页填写的培训对提高病案首页数据质量以及DRGs数据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分析首页DRGs数据,制定PDCA循环、通过不断改善首页填写质量提高DRGs数据质量,将培训开始前的2018年与进行培训后2019的DRGs数据分别选取有手术操作的科室和没有手术操作的科室,分析培训前后数据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手术科室和非手术科室的DRGs总量、CMI值、组数、入组病例数在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均有不同幅度提高(P <0.001),其中非手术科室DRGs总量提高4.96%,CMI值提高2.47%,DRGs组数提高5.35%,入组病例数提高9.16%;手术科室DRGs总量提高17.46%,CMI值提高3.99%,DRGs组数提高10.90%,入组病例数提高18.13%。结论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病案首页填写的培训对于提高病案首页数据质量、DRGs数据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临床编码员应定期到科室培训。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分析某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诊断和手术操作编码及其DRGs入组的情况,为提升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收集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出院的重症医学科病案343份,剔除住院天数大于60天的病例7例,余下336例.应用广东省医疗机构病案统计管理系统与广东省DRGs住院医疗服务综合评价系统20...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主要诊断与手术操作不一致的原因,并研究对DRGs相关医疗服务绩效的影响,为提高病案首页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提取电子病历系统中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耳鼻喉科3978份出院病案首页信息,运用CN-DRG分组器系统,在未入组情况中查找主要诊断与手术操作不一致的病例,核查病案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运用PDCA方法分析病案未入组原因,制定和实施改进措施,提高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入组率。方法 从DRGs支付管理平台提取某三级医院DRGs病例分组数据,2020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为PDCA实施前组,共18350份病案,2020年11月1日-2021年4月30日为PDCA实施后组,共23183份病案,比较PDCA实施前后DRGs入组率。结果 实施改进措施后,2020年11月1日-2021年4月30日,各月份入组率分别为98.52%,99.28%,99.52%,99.45%,99.72%,99.3%,全院DRGs入组率从87.23%提高到99.3%,经卡方检验,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达到预期目标。结论 运用PDCA方法,优化信息系统、全员培训、编码员与临床医师加强沟通、设置编码质控员、建立奖惩机制和及时上传病案,可有效提高DRGs入组率。主要手术操作编码或主要诊断编码是灰码、主要诊断编码未进行医保库对照和歧义病案为主要原因。同时,歧义病案也是下一轮PDCA循环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TOPSIS法在临床科室DRGs指标综合评价中的应用,为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以某院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住院病案首页数据为基础,运用BJ-DRGs分组工具对住院病例进行分组.采用加权TOPSIS法,从住院医疗服务能力、效率和安全3个维度,纳入了CMI值、DRGs组数、床均权重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控制与改进措施.方法 选取某院2017年1月—6月出院的1030份参与全省DRGs绩效评价的24个重点手术已编目病案,依据2016年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住院病案首页控制标准,指定资深编码员进行病案首页同步质量控制.及时采取针对性整改措施,保证病案首页的准确上传.同时,采用描述性方法,将缺陷记录在科室设计的质控表单内,月末用于统计及分析住院病案首页填报存在的缺陷,质控结果以月报的形式向全院进行公示.结果1030份出院病案首页填报有缺陷的共287份;主要缺陷有主要诊断及主要手术操作选择错误、不规范诊断、其他诊断及其他手术操作漏写漏编、病理编码错误、入院病情错误,共计318例次.结论 住院病案首页质量尚有待提高.规范临床医师病案首页规范填写、加强编码员的培训与学习、增强首页编码质控力量、畅通临床与病案的沟通交流,是首页数据完整准确上传的有力保障,为DRGs的应用与推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某院妇科ADRG入组误差ICD分类中的问题,提高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方法 根据四川省DRGs评价管理系统反馈的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某院妇科4683位出院患者的分组明细,共23个专科ADRG,各ADRG组随机抽取50例,合计1150份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查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主要手术操作分类及ADRG入组的准确性,修正错误的ICD编码,核对修正前后的ADRG入组差异,分析致ADRG入组误差的ICD分类缺陷问题,对缺陷问题基于Excel 2017进行数据整理、分类和筛选、比对,并分析分类缺陷的原因。结果 通过自查自纠发现107份病案ADRG入组有误,无主要诊断分类缺陷,DRGs分组方案缺陷21份,而主要手术操作分类缺陷86份,占总缺陷病案80.37%。主要手术操作分类缺陷包括:临床医师漏填主要手术14份,名称填写不规范31份,主要手术操作选择错误23份;编码员漏编码5份,编码员错误编码13份。结论 妇科ADRG入组误差主因是主要手术操作分类缺陷所致,包括临床医师住院病案首页填写错误和编码员专业技能问题。应持续开展住院病案首页专项质控,加强临床医师病案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病案首页疾病诊断存在缺陷,以提高疾病诊断规范性,保障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系统顺利实施.方法 专业病案人员对某三甲医院2012年8月2日至8月8日所有出院病案进行调研分析,根据北京市卫生局京卫医字[2007]17号《关于规范住院病案首页填报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要求,找出临床疾病诊断书写中的缺陷.结果 共调研916份出院病案,存在书写缺陷主要为主要诊断错误,诊断名称不规范,漏诊及手术及操作错误.其错误的原因:其一是DRGs对于诊断书写有自己的规定和特点,医生还没有深入了解,造成主要诊断选择等问题存在;其二是医师填写不认真,没有统一的书写规范.结论 应该采取规范临床诊断和加强DRGs的宣讲等措施,可以使DRGs更客观对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
刘婕 《中国病案》2014,(3):16-17
目的 北京医疗保险2013年实现总额预付,DRGs分组是住院病人付费管理的重要评价工具,为了提高DRGs分组数据的上传质量,有必要规范病案首页诊断书写.方法 通过加强DRGs知识宣传培训;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建立标准化的疾病诊断名称同义词数据库;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可视的诊断书写平台等方法提高诊断正确率.通过利用我院两年DRGs数据与北京市的分析对比,让医院管理人员和临床医生了解诊断填写的问题所在以及分组相关数据与北京市平均水平的差距.结果 临床医生填写好诊断和病案首页的水平显著提升,2012年我院DRGs数据质量显著提高.结论 达到临床医生积极参与的管理目标,提升我院DRGs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13.
张文静  高菲  赵莉 《中国病案》2012,13(1):17-18
DRGs付费标准依据病案首页内容而制订。目前病案首页填写存在着患者信息采集不完整、不准确;主要诊断及出院情况选择错误;手术、操作填写不规范;以及疾病和手术操作分类错误等问题,这些不同程度地影响DRGs付费的正确实施,影响医保部门对医院的合理付费。通过强化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及质量意识、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监督作用、完善和提高计算机系统的监控力度、健全沟通反馈制度、培养满足病案信息化管理的综合型人才等措施,能实现病案首页的规范填写,积极应对DRGs付费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在新医改方案出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新形势下,分析了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在我国实施的必要性,阐述了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病案首页中,出院诊断部分应采用ICD-10编码,首页信息必须详细准确;组织专家编写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路径,并试点使用后逐步推广;制定出各疾病分组的出院标准,避免为了节约医疗费用而让患者提前出院;注意对危重患者的补偿,避免出现推诿危重患者的现象;推进患者“一卡通”服务,完善患者就诊的信息化管理,避免出现增加门诊服务费用的现象;继续鼓励医疗技术的创新等六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根据DRGs原始数据提取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以起到促进提升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的效果。方法对采集的病案首页信息中部分缺失项目及DRGs分组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数据分析显示,病案首页信息并发症漏填、重症转入转出情况不符、诊断书写不规范等情况,直接影响DRGs平台数据的提取及后期分组质量。采取改进措施后,病案首页部分项目填写缺失情况第四季度较第三季度有明显改善,其中手术级别填写缺项率降幅较大,南12.34%降低至9.26%,且通过x2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病案首页信息填写完整、准确是影响DRGs平台数据提取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信息平台和管理措施的干预对病案首页填写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需要在后续工作中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6.
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是国际公认的一种可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增长、降低医疗成本、规范医疗服务质量的管理模式,目前国内口腔医学专业DRGs研究尚未全面展开。笔者结合口腔临床实际情况,探讨口腔专科医院开展DRGs应具备的条件。提出将现行单病种进行疾病诊断与分类的进一步细化,提高病案书写合格率,建立电子病历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开放反馈平台等措施以有效推动口腔医学专业DRGs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云南省卫生厅为提高各级医院的诊疗及管理水平,组织相关人员以卫计委修订的2012版病案首页项目内容为基础和填写要求,调查了解云南省二、三级综合医院病案首页信息填写水平及缺陷,针对性的整改,尽快规范病案首页的填写。方法对省内34家二、三级医院各抽取20份出院病案,就病案首页内容进行检查。结果检查780份病案,发现缺陷病案首页共512份,达65.6%。发现患者基本信息、诊疗信息、费用信息和编码填写存在诸多缺陷。结论卫生行政部门加强管理和引导,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检查,督促医务人员掌握病案首页填写规范和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建立病案首页诊断编码质量的故障树分析模型,从而为病案首页诊断编码质量不高的原因分析提供理论参考与指导。方法向某地区29家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病案科发放问卷调查表并深入访谈,结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相关文章,利用收集和整理的数据资料与理论知识应用故障树分析法(FTA)进行病案首页诊断编码质量的风险分析。结果通过提取问卷调查表数据,影响疾病编码的主要因素为临床诊断理解程度、ICD运用熟悉度、医师沟通效果、薪酬满意度等,对应不满意率分别为38.09%、33.33%、32.38%、27.62%;从事编码工作女性与男性工作者占比分别为63.81%、36.19%;从事编码工作者的专业来源广泛,其中护理学与统计学较多,分别占24.76%与29.52%;而通过期刊论文数据库搜索结果总结出医师有无进修或规范化培训经历、医院对病案首页重视程度、临床医师对病案首页填写责任心、病案首页信息填报质控以及对医师进行病案首页培训的力度等方面为影响病案首页诊断编码质量主要因素。将各因素利用故障树模型分析,能够将病案首页诊断编码质量不佳的原因归类于编码员自身问题、临床医师问题以及制度流程问题3个维度。结论针对故障树模型分析出的原因,应从提高编码员专业素质、规范临床医师诊断书写、优化医院规章制度3个方面降低病案首页诊断编码错误的风险,提高病案首页编码质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回顾北京市实施DRGs的历程和国内其他地区的经验,归纳DRGs的临床适用范围,讨论三甲医院在DRGs实施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进一步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三甲医院应在医院信息化,积累DRGs相关的病历收费数据,标准化诊断和操作编码,推广临床路径等领域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