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高血压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被公认。但是降压药物治疗对患者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效果不理想。原因在于降压药物未能纠正血脂代谢异常或者反而导致了血脂异常,而且这种情况在各地人群有所差异。因此本文以湖南衡阳地区272厂社区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社区高血压人群和非高血压人群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4个血脂指标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高血压人群和非高血压人群中,前者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高于后者,且差异具有显著性;高血压人群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正常水平;总胆固醇和非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在非高血压人群高于高血压人群,但两组都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本文结果表明,在高血压人群中存在脂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白蛋白尿和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98例,以患者人院后次日24h尿液内白蛋白含量为依据将其分为阳性组(白蛋白含量≥30mg/24h)和阴性组(白蛋白含量〈30mg/24h)各49例。对比观察2组血清尿酸水平、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白蛋白阳性组患者血清尿酸、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阴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尿酸水平是冠心病患者发生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白蛋白尿阳性冠心病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自蛋白尿阴性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是导致冠心病患者发生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一  相似文献   

3.
武悦  张洪珠 《黑龙江医药》2009,22(5):762-762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作为冠心病、动脉硬化、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的血脂异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下降,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已得到公认,高甘油脂血症,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由于各地区人群生活条件、饮食结构、气候条件的差异,其血脂水平也有差异,为此我们对来我院健康体检的1018名中老年人的TC、TG、HDL—C、LDL—C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冠心病之间已建立明确的因果关系。各国之间比较发现,冠心病病死率与长期不同饮食引起的LDL-C水平差异有关。对遗传性疾病如杂合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观察发现,LDL受体基因突变使LDL-C水平升高1倍,则心脏病发作危险度升高10倍以上,从而为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临床表现,将162例疑诊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脂联素水平,同时测定患者血压、血脂、血糖等相关指标。结果确诊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17.21±10.67 mg.L-1)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32.94±15.18 mg.L-1,P<0.01),脂联素水平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加重呈进行性下降。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成负相关(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随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呈进行性下降,有助于临床评价冠心病病变程度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6.
105例冠心病患者与45例正常人测定高密度脂蛋白亚组分胆固醇,证明冠心病患者HDLC、HDL_2C、HDL_3C水平明显地低于对照组,提示HDLC与HDL_2C/HDL_3C比值下降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7.
所谓血脂异常是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一种好的胆固醇)水平的降低。前三者的水平升高和后者的水平降低,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又称为冠心病的保护因子,甚至被称为长寿因子。  相似文献   

8.
血糖、血脂代谢紊乱与冠心病形成关系密切,特别是胆固醇异常更为重要。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群中血糖、血脂代谢紊乱逐年增加,其直接导致冠心病等相  相似文献   

9.
高脂血症在我国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高脂血症主要表现为血脂代谢紊乱,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调脂治疗,同时还发挥了其他调脂药物所不具备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和冠心病的一级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血糖、吸烟、高血压、家族史及总胆固醇(TC)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在血脂方面糖尿病组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易出现冠状动脉的弥漫性变化。临床应积极干预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对减轻冠状动脉损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血脂异常也称高脂血症,是指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引发的症状。早期症状不明显,难以自我察觉,多在体检时发现;若血脂异常长期未得到控制,可出现胸闷痛、头晕、肢体活动异常等症状,是导致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病的重要病因,同时也会增加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心肌血液供应长期受到障碍,心肌发生营养障碍和萎缩及结缔组织增生,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疾病.目前倾向于认为营养失调能引起心血管紊乱.已有的证据表明高胆固醇(Tc)血症是发生冠心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在血脂方面糖尿病组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易出现冠状动脉的弥漫性变化,应积极干预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对减轻冠状动脉损害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据200例治疗经验,Lovastatin 40mg每日2次,使血浆总胆固醇水平下降33%,甘油三酯下降24%,LDL胆固醇下降41%,VLDL胆固醇下降35%,HDL胆固醇增加9%,载脂蛋白AⅡ增加18%,LDL胆固醇/HDL胆固醇比例下降46%。Grundy指出,经Lovastatin治疗,冠心病危险性可下降50~60%,严重副作用极少见,本文作者综合1988年3月为止的4000个病例发现,本品严重不良反应为肌病(0.5%)和无症状的转氨酶增加(1.9%),停药后消失。  相似文献   

15.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谢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耿婕  陈树涛  王林 《天津医药》2011,39(3):208-21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谢特点。方法:选择784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所示病变支数及有无高血压、糖尿病进行分组,比较各项血脂指标(包括单项血脂和血脂比值)。结果:将所有研究对象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成4组后比较,载脂蛋白(Apo)B、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HDL-C和ApoA1/B水平在4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组三酰甘油(TG)和ApoB水平升高,ApoA1/B水平下降(P<0.05)。糖尿病组TG和TC/H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下降(P<0.05)。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ApoA1/B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血脂比值对于冠心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预测价值。高血压、糖尿病均影响血脂代谢,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需控制多重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在防治冠心病的研究工作中,探索防治高脂血症的有效措施是一项重要课题。因为高脂血症是发生冠心病的重要条件之一。苏联学者MRCHИKOB,A,Л曾在人身上观察到给予大量维生素丙可降低高胆固醇血症病人血清胆固醇水平,同样在动物身上也观察到大剂量维生素丙可减轻喂胆固醇的家兔高胆固醇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后来又研究发现,在给动物致动脉粥样硬化饲料同时给予C~(14)标记的胆固醇,发现胆固醇沉积于主动脉壁,但若同时给维生素丙,胆固醇则见于肝脏及肾上腺、而不在主动脉。有人观察到青年人服用维生素丙后血清胆固醇水平下降,而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血清胆固醇水平则升高,从而认为是由于  相似文献   

17.
高血脂症是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脂等血脂成分的浓度超过正常标准.长期的高血脂症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起高血压、冠心病等相关疾病,严重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平均寿命逐渐增长,我国已提前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脂血症已经悄然蔓延于各年龄段的人群中,为了解我校离退休人员的健康情况,对我校所有离退休人员进行健康体检,现对体检结果中血脂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降低血脂幅度的比较.方法 连续入选127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10mg/d)65例,B组(30mg/d)62例,比较各组间及各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结果 两组冠心病患者治疗4周后血清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B(Apo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下降(P均<0.01),阿托伐他汀30mg/d组和10mg/d组相比,4周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下降有更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均<0.05);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血脂水平,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9.
徐惠  周茂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2):1866-1866
冠心病是当代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是造成中老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预防和治疗冠心病.降低其发病率受到世界各界的关注。此病主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膳食结构不能合理调节.导致过多摄人动物脂肪和胆固醇过高的食物,使体内胆固醇含量增高。市场的竞争。就业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使部分人不适应这一变革的现实。导致精神紧张,疲劳失调,使体内内分泌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20.
降血脂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过高或伴有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过低为特征的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冠心病、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因而开发有效的降血脂药物已成为全球关注的课题。本文从抑制胆固醇的吸收、体内合成及促进胆固醇与甘油三酯的体内代谢的角度出发,介绍了近年来化学合成和天然来源的降血脂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